想知道我在做什么,请点击: @http://www.mafengwo.cn/i/10471162.html
想知道我要去哪儿,请点击: @http://www.mafengwo.cn/i/10471430.html
江油,绵阳代管县级市,四川知名经济强县,位于绵阳以北,是通向广元的必经之地。提起江油,最不能遗漏的,莫过于它李白故乡的身份,街道建筑被冠上了数不清的太白之名,这种城市自豪感无处不在。
江油的饮食在特色程度上也并不高,但其份量可谓十足,一有在川内几乎可与双流肥肠齐名的江油肥肠,二有对整个绵阳影响力极大的街头小吃冷沾沾。当然,爱它们最深刻的,永远还是江油人自己,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味道信仰”。
(1)
烧肥肠
当我们谈正儿八经的江油肥肠时,它指代的是一碗确定的(红)烧肥肠,是将洗净的肥肠段配以葱姜蒜、豆瓣酱、干辣椒、花椒及各种香料烧制而成,经典的川式油香麻辣红烧味,谈不上太多不得了的地方,但能像江油当地一样将肥肠烧到极致的脆嫩,还是需要些功夫。
最有意思的恐怕还是江油人看待这一食物的方式。你大概想不到,这样一道看起来理所应当的正餐菜肴,却是老江油执着多年的早餐首选,加上一碗米饭,甚至配一杯小酒,美滋滋地开始一天。这种习惯据说来源于早年间人们需要上山从事重体力劳动,需要在早餐这一顿大量进食油盐以提供能量。江油的肥肠馆同江油的食客一道,将这一传统延续了下来,清早开始营业,做完午市便关门休息去了。
烧肥肠味重已腻,一碗清咸的汤算是标配,图为带丝肉圆子汤。
没有搭配米饭,又要了一碗如今在江油也十分流行的绵阳米粉,清红汤对浇(一半一半),比纯红汤要更合我个人的口味。
(2)
冷沾沾、春卷
冷沾沾,起源于江油的一种新式街头小吃,应该是从冷串串类食物发展而来,将几十种荤素菜用牙签插好放于桌上铺开来,红红绿绿一大片,实在蔚为壮观,另配以盆或碗装的蘸料,食客拿起一串后往蘸料里一过,一口吃下,最后由店家数签结账。(我知道你们很关心价格,江油目前的均价是4毛/根)这里面自然有一个潜在的卫生风险,本地食客早已了然于心,初次尝试则需要尤其注意,已入口的食物绝对不要再蘸第二次。
不同店家提供的食材不不尽相同,越丰富、越新鲜自然越受欢迎。蘸料虽基本分麻辣、清汤两味,每一家调出的味道差别明显,有时还会多出蒜香小米辣这样的蘸料。这种摆放的态势加上自助的模式,很容易让人在不知不觉间疯狂进食,不过好在,蘸料油大,一般人其实吃个二三十来根就已有明显的饱腹感或腻感,最后结账也就一二十块钱罢了。
冷沾沾如今在四川的分布范围还比较局限于绵阳及周边,想要吃上可得往这个方向走一走。
卖冷沾沾的小摊小店基本会附带出售春卷、炸凉粉一类的小食,其中春卷还是包土豆丝或加上萝卜丝、海带丝、莴笋丝等,与绵阳市区差别不大,食用时倒点桌上的甜醋,酸甜爽口。
(3)
烧烤、油醋面
(炸茄饼,冷沾沾也里常见,江油人酷爱)
(五花肉)
(一根大排骨)
除开肥肠与沾沾,江油的其他特色就不那么典型了,对饼子夹凉面没有二次尝试的兴趣,兔火锅之类又不在我一人能消化的范围内,转战夜宵店,来点烧烤卤菜之类可好。
江油人对家乡的烧烤也是相当自豪的,在我看来咸辣适中、酱香味浓,是典型的川式烧烤调味,但又有自己特殊的味道细节。人多时除了撸串更可来上几大盘火爆系列菜,那阵势一定足。
凉拌兔头,是将兔头切成小块后调出经典凉拌红油味,吃法上相当创新,看起来一大盘,但说到底没多少肉,能比啃整兔头吃得干净倒是不假。
油醋面,是江油夜宵店里必备的面条,红油、猪油、酱油、花椒、盐、醋等调成汤底,配上煮青菜和面条,简单的油辣咸酸,非常家常的口味,很像是自己家里半夜煮出的一碗面条。不抢夺烧烤卤菜的滋味,挺好。
其实一直想到江油的山区去看看,源于更年少时的一些往事。等某个夏天吧。
——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羊葱兔豆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