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故居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8号,离滨江道步行街很近,属于天津市的繁华商业圈。这里以前曾是法国租界地,这座欧式风格的三层灰色洋楼,是张学良1924年以张作霖五姨太张寿懿的名义购自法国领事馆。
张学良故居也被称为少帅府。少帅张学良于1924年至1931年,在这里生活了七年。现在的张学良故居,成为了一座博物馆,每天都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当我和朋友们推开一楼大厅的房门,迈进少帅府的一刹那,映入眼帘的全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装饰,厚重的门窗、古朴的家具、古香古色的吊灯,好像一下子就穿越到了那久远的民国年代。
我们放慢脚步,细细打量着每一层楼的精美布置。故居的内部全都部是按照少帅在此生活时的原样复原陈设的,高贵精美的细节彰显着主人曾经的身份。
🍎🍎一层:一楼主要有大厅、餐厅、接待室,重现了民国时期达官贵人的社交生活场景。
🌻大厅陈列室。 一楼的正中央是一条非常宽敞的大厅,以前应该是坐在这里看戏的大厅,现在里面摆满了各种精致的收藏品,有镶在镜框里 的老照片、老式的桌椅、挂钟、座钟、壁灯、锃亮的军刀,在墙壁旁还立着一架陈旧但奢华的钢琴,钢琴的琴键全部是用珍贵的象牙制作而成。
🌻 梅兰芳舞台。宽阔大厅的尽头,是一个华美的小舞台,又被称为“梅兰芳舞台”。原来少帅张学良非常酷爱京剧,他会经常邀请与他同住在督军街(今赤峰道)的督军们来他家里欣赏演出。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等名角经常来到少帅府邸演出堂会。
🌻 学良餐厅。左侧的中式餐厅是“学良餐厅”,是少帅宴请达官贵人共享盛宴的房间。少帅非常注重饮食,喜食辽参,讲究荤素搭配,阴阳调和,顺应身体规律,这也是少帅能够长寿的秘诀。
中餐厅的餐桌上摆放着黑白两色的筷子,寓意着白山黑水的东三省
🌻 西式接待厅。右侧的西餐厅旁边,靠近窗户的位置,是少帅的西式接待厅。民国时期,英国、法国等九个国家,都在天津设有租界地,这也就形成了多种风格的建筑。少帅作为国民革命军海陆空三军副总司令,需要接待来自各国的军政要员,此房间即是少帅接待外国来使的专用会客室。
大厅右侧的西餐厅
一楼无论是大厅、中餐厅、西餐厅,还是接待厅、小舞台,都布置得非常豪华、气派。
我们沿着精致、典雅的楼梯走上二楼参观游览。
这里的楼梯、地板及门窗均为菲律宾木料
🍎🍎二层:主要有书房、卧房、军政议事厅,是少帅生活起居和商议军政大事的地方。
🌻少帅书房。这里是少帅张学良读书和批改文案的专用房间,里面还有少帅的书桌和办公专用手章。全通透的巴洛克风格设计,体现了少帅的胆识和坦荡的胸怀。
这是孙中山赠予张学良的书法作品
🌻军政议政厅。这里是少帅张学良与各省督军商议军政要事的房间。1928年,少帅听取了大公报主编胡适之等人的建议,决定改旗易帜,归于蒋介石旗下。而这个第一次促进全中国统一的重大决定,就是在这个房间商议定下的。
🌻赵一荻卧房。赵四小姐原名赵一荻,因在姐妹中排行老四,被家里人称作四小姐,外人则称她为赵四小姐。她出身于官宦之家,幼年随父移居北京,就读于教会学校,后又随全家居住在天津租界。1927年,她与张学良相识于天津,后历经沈阳、北平、西安事变、幽禁,一生追随少帅,1964年7月4日,经过半个世纪的苦恋,张学良与赵一荻正式结婚。
🌻视野开阔的阳台。从二楼大厅可以直通到阳台上,阳台上摆放着西式的小圆桌、座椅,可以坐在这里休憩和放松。试想一下,当年的赵四小姐和张学良将军,是否就坐在这里,晒着太阳,喝着咖啡,谈笑风生呢?
军政议事厅前面的方厅墙壁上,悬挂着介绍张学良生平的图文资料
🍎🍎 三层:三层是张学良故居中最大的房间,取名护帅厅。
拾阶而上,来到三楼,眼前豁然开朗。整个三楼的护帅厅,宽敞、明亮,它其实就是一个偌大的舞厅。舞厅的正中央,是一个长方形的舞台,舞台的墙壁上,装饰有金黄色的帷幔。在舞台的左右两侧,依次摆放着漂亮的西式沙发、落地灯、麻将桌、留声机和一个大大的酒吧。抬头望向舞厅天花板,则有一个大大的、圆形彩灯熠熠生辉。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奢华、唯美。
细细地浏览下来,整个少帅府给人的感觉就是修富丽考究、华贵雅致,全景重现了当年张家在天津法租界的生活原貌,用立体的方式重现了天津民国时代五大道的浪漫奢华与传奇故事。
“百年历史看天津”,天津有英、法、德、意、美、日、俄、奥匈、比利时九国租界,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天津最具特色而且在全国所独有的就是租界里各式各样的小洋楼,在3000多撞风貌建筑、800多栋名人故居中,最能代表中国百年近代史的传奇历史人物和决定中国百年近代史的关键人物之一就是少帅张学良。
注:
1928年,张学良发表通电“改旗易帜”。
1930年,出任海陆空军副总司令,成为中国第二号风云人物。
1928年至1931年,张学良出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兼东北政务员会主席,大力开展“东北新建设”,并在短时间内取得可观效果。
1931年,“九一八”后,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