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永济两日行

作者:细雨 显示图片

早上十点多到达运城北站,乘坐26路车到运城中心站,在窗口买了一张去芮城的汽车票,20元钱。从运城到芮城一个小时的车程,但司机要拉客,磨磨蹭蹭,两个多小时才到了目的地。
在芮城大酒店安顿了住处,马路对面坐2路公交车去永乐宫,车上就我一个人,如同专车一般。
永乐宫壁画,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很高的地位,它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次是专程来而来。一直喜欢看壁画,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等等,出名的、不出名的,看了许多,永乐宫,是必须要看的。
      门票50元,加上我,也就是三个人在看。三座大殿都有,其中三清殿最为完整。画面人物形象高大、服饰搭配流畅,数百人表情各异,色彩凝重,极富艺术感染力。大殿里面的木建筑也颇具特色,尤其是三个藻井不多见。到处是监控,禁止拍照,这里没有图片了。






永乐宫是为纪念吕洞宾修建的,他是芮城人。元代皇帝的宗教信仰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早期崇尚藏传佛教,后来由于全真教的出现,融合了许多新的元素,暗合了蒙古人的思想,于是道教兴盛。永乐宫由皇家敕建,所以规格很高。这里是古魏国的地域,有残存的城墙遗址,两千多年过去了,黄土依旧,故人不在。
       吕洞宾死后就葬于此地,还有两位道教领袖人物陪葬,因为不熟知,名字记不住。在吕洞宾坟墓旁边,有一座砖墓,一通石碑说明来路,大意是:临猗县孙吉镇的孙青贤在平整土地时,突然发现一座墓葬,有高度觉悟的他层层上报,终于引起相关部门重视,经过一番忙活,认为是诸葛亮墓,当然是有很多依据的。






距离永乐宫三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建筑,广仁王庙。没有公交,我走路去,沿着一条缓慢上坡的公路,两边是村子和农田。因为是下坡,不断有重型货车呼啸而过,胆战心惊。从公路拐进古魏镇的龙泉村,就可看见高台之上的广仁王寺了。
广仁王寺是国内仅有的四座唐代建筑之一,按照年代,位居第二。它简约大气,端庄典雅,令人百看不厌。在夕阳余晖中,更觉饱经沧桑,感叹岁月经年。绕着房屋三圈仔细看过方才罢了,还好对面有一座戏台陪着,是清代建筑,不算太孤单。








来回走了好几公里路,虽然觉得腿脚有些疲累,但心中充满喜悦。
在县城里有一座舍利塔,名寿圣寺塔,始建于宋代,寺毁塔在,现今的寺院是新修的,运气不负有缘人,可以进塔一观。已是黄昏,塔内漆黑一团,打开手机手电功能,几乎垂直的楼梯,一袭长裙只觉碍事,此时若有剪刀在手,必定剪掉了事。愈往上愈觉黑暗,独自一人,心生恐惧,于是作罢。
一层壁画犹存,经香火熏染,天色已晚看不太清楚了。据守塔人讲,上世纪七十年代,还看见过塔中舍利,如今已然不知所踪了。





县城不大,可吃的东西不多,最后吃了一份素砂锅了事。天气很好,街上行人不多不少,忽然停电了,顿时暗了下来,依稀仿佛,童年时光。
那时的县城没有这般明亮,昏暗的灯光,窄窄的街道。天上的月亮被薄云笼罩着,千年以前,是否也有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月亮,照着她,穿越时空的距离,遥远又在此时。







或许累了,一觉到天亮。酒店的早餐还算不错。在汽车站门口坐上了去风陵渡的车子,不知为何,芮城没有直接去永济的车,都要到风陵渡转。票价8元。





风陵渡是埋葬女娲之所,女娲姓风,所以叫风陵。附近的西侯度是中国人类最早用火的地方,太原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就从这里取火。遗址公园,没什么了,远远的眺望了一下下,没有走近。
风陵渡到永济一个小时的车程,票价7元。永济是县级市,相比之下,比芮城繁华了许多。在市区招呼了一辆出租车,去普救寺。可以说,王实甫的才华成就了普救寺,明明是舍利塔,偏偏俗称莺莺塔,一部《西厢记》,让食色性也的论断,达到了新高度。普救寺依山而建,很陡的台阶,除了塔,基本都是新建的,只有一处菩萨洞还算是旧迹。





因为赶车,不能坐下慢慢享用午餐了,永济的发面饼看着不错,中间夹着椒盐,松软爽口,买了三个,权当午饭了,唉!精神享受了,肚子难免要受些委屈。


也曾计划去鹳鹊楼看看,毕竟“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的境界不是常人能做到的。可惜旧楼已去,如今是水泥加木头的新派建筑,兴味索然,不去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