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南平,所有的第一反应是:啊!南平武夷山,茶叶大红袍!
是的呀,武夷山是自然生态保护区,著名的旅游景点。
不过这次出行,由于亲友在南平生活,令我们在南平市区的整个行程,都对南平市的了解更加深入。
南平是福建省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挺有故事的,东汉时期,南平地区、建瓯、浦城等便建县,都是闽越文化法发源,“福建”之名即来自福州、建州(南平地区建瓯市)的首字而来。
南平市不大,整个城市沿闽江为中心建立在两岸边的山脉上。
楼并不会特别高,同一个小区内看建筑都有层层叠叠的感觉。
出行有点儿象重庆,动不动来个上上下下的坡,好吃的东西多集中在市中心附近,围绕着城市地标【九峰索桥】分布,简简单单按导航走走就能到。
同时,南平市区也有共享电动自行车(数量不特别多,毕竟南平人挨家挨户都有摩托车电动车,10分钟骑完市中心)。
实在不想走的话,扫个车就可以吃完这家吃那家啦。
大家都知道2019年福建因为丝路扬帆、生态福建,就更火了。
福建绿色的植被很多很多,市区就山清水秀南平最甚。
同行的朋友离开时还在强调,戴着隐形眼镜长时间都还没觉得累,一定是负氧离子含量高,由于含氧量的关系眼睛很舒适。
这次出行,两天一夜,恰逢下雨,就错过了比较花时间的知名的4A峡谷景点【溪源庵】,
同时也就不适合去3800坎石壁悬崖的【古邮差道】了。
(南平在古时候作为交通闭塞的古城,是有备战意义的。宋代的时候,因为运输粮草而建立了唯一出闽北的古邮差道,共3800个石阶,得名于此。1920时翻修,降低台阶高度,成了5800个石阶。听说总是很多人边爬边数,爬着爬着疑惑为什么数多啦。)
一场秋雨一场凉,随之降温,朦胧的雨引来了细密的雾气,绕山绕城。
既来之则安之,是何等心境,
反而看到了和平时的高空放晴、山清水秀别有不同的秋天之美。
饭后我们路过水东大桥,看到岸边庙宇,如重庆崖洞也一样的风景,可惜下起了大雨,能见度越来越低,在风雨中速度拍了几张。
阿苏大王子
微博:@丁susu 职业摄影师+插画师+旅行爱好者
猫大人话吖物美
微博:@加肥猫猫大人 挑食发呆配文讲故事的已皈依俗家弟子
摄影器材: 5D3+50 1.8 + 1740 + iphone 7
后期软件: 电脑修图用PS 手机修图用 MIX+vscocam+黄油相机
码字工具: 讯飞语记 + word(本文撰写排版耗时30h左右)
*特别感谢南平的姐姐一路陪游;
*特别感谢长乐车神古天乐的同游。
小时候去南平看亲戚过暑假,绿皮火车要“况且、况且”5小时,坐大巴国道都要8小时。
一转眼去做对比,时代变化真快的难以想象。
现在动车出行,福州坐车到【南平北站】只要半个多小时,可以直接坐30路/G1/G5/G6班车,花上40分钟,到【国资委】站就是南平市区了。
同时,这几条公交线,基本都覆盖了市中心。
【有车自驾】就更容易了,老司机2.5个小时就够(高速在建瓯和南平的高速路口选择往建瓯方向走)。
这里有个惊喜是,定位往【成功大道】进城的话。
一路过来有很漂亮的绿道,沿路栽种银杏树,秋天季节对的时候,是很美的风景。
*第一天行程
到达南平后,我们自然是先冲向了市中心。
南平的市中心地标是:南平影剧院(电影院)--延寿楼--九峰索桥连城一线。
车子停在电影院旁我们就走地下通道上桥了。
九峰索桥,索,就是没桥墩,吊起来固定的桥,它曾经是全国第一大单链柔索桥,1984年建后在2011年换索加固翻修。
上桥有点轻微震感,以柔克刚,万物原理,柔性才能承受更大的重量,不是吗。
福建的母亲河-闽江发源自武夷山,南平市区看到的闽江就是其上游,江水清绿,生态环境鼎好。
南平的河水来源于降水,所以一旦降雨量大,就很容易发大水。闽江各段都有水位警戒线,南平的水位警戒线挺有历史的,上面深浅色的痕迹线,就是淹水多高的痕迹。
剑州大桥,南平本地土著会亲切的称呼它为捕鼠夹桥,因为,侧面看形似捕鼠夹(笑)。
*第一天行程,费时2.5h,不需要买门票
九峰索桥一过就是九峰山的入口,现在正在修理木栈道,做出来的效果看效果图,大概是福州的福道样子。
九峰山顾名思义,九个峰。
若是想爬完的九峰,建议在有充足体力的情况下,带上干粮,慢慢走,花上一整天,在傍晚前下山。
想要采集每一个峰的日出日落,至少要来2趟,就更需要合理安排时间。
因此我们没有选择九峰山爬升行程的纪念碑方向,选择了九峰山里绕山平路的西塔景点,途径南平动物园(10元门票)。
西塔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和对岸的东塔遥遥相望,一九八一年的时候修缮过,可以在这个位置,等待傍晚的西下的夕阳,拍照片就会很漂亮。
不巧的是阴雨要来,我们便赶快下去找吃的了。
*第二天行程,费时2h,不需要买门票
1994年南平地区成了省辖地,县变市,南平地区的延平区成为南平市。
三寺云深就是古延平八景之一,建于唐889年,原名南峰普济院、元朝改名三寺,清朝改宝云寺。几个名字,都围绕了它在南峰山深处的云汽时生。
三寺云深有两个出入口:
一个入口是石板山路,从【林化厂后山】走,需要爬升3小时左右,更多人是为了体验爬山而来。
另一个出入口是盘山公路,过【西城大桥】的货运铁路铁轨即到,开车约30分钟,我们是开车上来看远方思考人生。
地方是小,一个殿和一段山路,一个小亭,简简单单。
僧人就住在殿旁,特别淳朴,烧柴火煮饭,说话慢慢的。
*处于对佛像的尊重,不拍殿内的样子。
殿前的小山水盆栽呀,是师傅自己从山上捡来石头树枝自己手造的。
拿着保温杯里的热茶,站在亭里看远方,人烟稀少,没有喧闹,就是来发呆的。
下雨换来了好运气,看到雾气形成的云海蒸腾,如果下雨的第二天放晴,云海的背景变成蓝天,会显得云更翻腾。
山亭上看到整个南平市区的山清水秀,雨后山上的水汽,挂满了枝头,万般草木,袅袅苍生。
寺里一只大黄狗是好几年前自己跑上山的,就这样留下来和师傅们生活在一起,这么远的山路能自己跑上山和人生活在一起的真的非常厉害,仔细看大黄狗眼睛明亮,认认真真和你对视的时候像人一样,颇有灵性,愿它平安。
南平地区是福建粮仓,俯瞰山下,南平市可见长富牛奶的牧场基地、纺织厂、纸厂,以及有名的高新企业南孚电池被迫出让股份给吉列金霸王并购前,都自南平发源。
*第二天行程,费时3h,不需要买门票
前到汽车销售中心,是高坪村的入口,高坪村距离市区17公里,往在山上的村民就越来越少,,开车约40分钟,山下公交处即有乡镇公交可以一路坐上去。
南平地区山多植被多,除了以岩茶为中心的茶文化发源外,动物资源丰富,武夷山被保护的蛇种类最多。南平市一些不常走的山上偶尔也会有蛇出来活动,开车的话很经常看到蛇、蟾蜍、山鸡、松鼠在盘上公路中跑过街。
这片山原为阔叶林,之后栽种满山的毛竹,南平有许许多多的竹子,也是中国的竹乡。
高坪是南平人周末农家乐的去处,山上的居民,平时做地瓜粉、周末做农家菜山味接待为生活。
周末人就比较多,上山吃个农家饭,打打牌住一晚作为休闲。
会喜欢吃酸枣的朋友,可以买一点这里农家自己做的建阳风味酸枣糕,带回去当当茶点。
这些手造的膏糕比较厚,咬下去实,封上口也挺耐放的,丢在桌子边。写这次游记的时候,嘴痒就吃个一两口酸一下自己。
村口的廊桥架空而建,听说现在很少有这手艺。
村子再上去2公里,可见鸳鸯石。
两块石头长的像鸳鸯一样靠在一起。
*感觉高坪村的海拔比三寺云深更高一些,山上温度低,下完雨觉得非常冷,这次我们衣服没带够,所以没有往更高处和停留。看来,秋天也是要准备厚衣服的。
出了九峰山休息一阵子,走走江边就可以晚饭了。
南平地区在福建的北方,所以南平地区就会被称呼为闽北,南平的菜属于闽北菜。
在市区内吃正宗的闽北菜,我们经亲友极力推荐去了九峰索桥旁,剑州大桥下方的一家餐馆。
叫大金湖鱼头锅,
人均:50元左右
咦,是鱼火锅吗?
啊,鱼头锅是特色是一定要吃的,因为是大金湖运输过来的大黑鱼头,然后再点一些特色闽北菜。
这家店有7个左右的大桌包厢,也是晚饭时间动不动就坐满,我们知道闽北冷,菜系是偏咸与微辣的,看食材点菜时就跟老板说了自己的需求,让老板做几道特色的拿手好菜,把咸度降低一点。诸如此类的做法事先沟通,店里都能做到。
鱼头配上农家自己做盐水豆腐,味道真的是非常香,豆腐是城市里吃不到的浓郁老豆腐,很久没有一口咬进去能咬出弹牙的豆香了。
笋燕是大家一致都觉得好吃的南平菜,极力推荐,仔细一问,才知是用冬笋挑出来的的笋尖,切细丝,加胡萝卜等配料抄完勾芡而生。
蒜油的菌菇,酱油水热拌之后淋上热热的蒜油,好吃不好吃全在菌菇新不新鲜味道是不是好。
一盘猪肚下去之后,还想再吃,又加了一份花菇,这可是新鲜的花菇做的,不是干花菇。
自己在家也能做的,就像拌青菜一样的做法,店里的为什么好吃,就是老板的技艺之处啦。
这家店也给我们介绍了一道菜,叫【光饼炒大肠】,芝麻光饼轻微油炸,撕开后与大肠一起炒,听起来也不错,我们觉得主食够了就没有点,【红烧猪蹄】是下饭的好菜,加上厨师自己炒的小菜花生,非常满足。
几道南平的菜也可圈可点,食材新鲜,店家自己打的芋泥为馅做的绿茶饼;
糟菜有味,糟菜炒笋实在香嫩,食材新鲜,工艺怎么吃都好吃。
老板真是什么都会做,羊排也有~
现在鱼锅做的活动是买一锅送一锅的券,下次用。
这家餐馆在剑州大桥下,正对江面。
我们买单的时候和老板开玩笑说您这地理位置真好,可以看江景吃饭呢,老板倒是挠了挠头答,每次发大水的时候,店都要被淹……搬东西撤离不说,大水过去还要重新打扫装修一下店铺,吓得我们赶紧要了老板的名片以免以后他万一搬走。
这被淹几次还开着的骨气,颇有抗台风范呀!
第二天的闽北特色午饭
我们走远了一点,去紫云金山公园区的沿街店面的【峡阳老店宜聚园】
人均:35元左右
米是农家收来米,做的木桶柴火蒸饭。
这家店的特色叫【峡阳“腿包”】,也就是福州的蹄髈。不同之处,做法是将猪肉的后腿圆如包的地方,去掉骨,保持圆圆的形状腌制,大火蒸熟,出水后油而不腻,汤汁调饭,是为美味。
还有【小肠米汤】,是用生姜与米汤,淀粉滑小肠,再打个蛋变成蛋汤的样子,店家建议加点胡椒粉驱寒。
天气冷来晚汤真不错。
【微果咖啡】
营业时间:8:00-24:00
地址:人民路3-1(艾妮百货底商,面对南平影剧院的左侧)
人均:30元左右
第一天行程从九峰山原路返回后开始下雨,运气好我们脚程快,下雨前回到市区,就在对面电影院前找了一家咖啡店。
相对于会吃甜品的人来说,食材比较一般,单点的性价比还是低了。点了个下午茶套餐,一壶水果茶+水果+双层甜品台,套餐的丰盛度挺ok的。
这家店的老板据说是常往来深圳,将深圳流行的新品带回南平,是南平菜单更新快的咖餐了。
【乐多滋】
营业时间:9:00-22:00
地址:人民路的步行街内紫芝25号店
人均:8元
作为奶茶进肚量第一城市的福州人民来南平自然问下哪家奶茶最好吃,没想到答案是乐多滋,作为连锁其实在福州也开过。
听说这家店是在南平开了好几年的老店,从摊子开到连锁,杯子上的“熬ao”挺酷的。
仙草比较有味道,分量也足,8块钱买到一杯,价格是非常震撼了。
店铺轻餐装修,用现在流行的网红版画的方式在墙上绘制了仙草的制作过程,店堂明亮,卫生也维护的不错,难怪生意好。
接下来都是当地传统特色小吃啦。
吃小吃一直是福建人的生活习惯,小小份的小吃就是下午茶和点心,还能充当早饭。
南平市整个城市都起得比较早,围绕着南平最早的胜利街市场赶集的习惯延续,老店小吃营业时间也都非常早。
由于我们就住在杨真堂和市政府附近,三角形花台三叉路口边的老字号牛杂,是我们塞胃缝小吃的第一站。
【老字号牛杂】
营业时间:6:00-24:00
地址:建设二巷1-2号7号店
人均:10元以内
营业18个小时,真是非常厉害,非常拼命的一家老店。
拌面加牛肉汤
沙县小吃的开花让福建拌面加起了花生酱,
最早福州人的拌面是酱油水加猪油就可以简单清气拌个面,
如今反而在南平吃到了小时候台江古街拌面的味道。
牛肉成片,汤里加姜黄是它的特色,加个醋,开胃好吃,汤全喝光。
不够的话就切一些牛肉、牛肚、牛筋,拌一下。
【建阳水吉扁肉】
营业时间:7:00-19:30
地址:三元路15-13
人均:6元以内
这家最正宗的建阳水吉镇的扁肉。
6块一碗,加了紫菜,可以叫老板撒芝麻,大扁肉大的像鱼丸,一口咬下肉和皮融合在一起成白色,这家的汤吃起来也不是清汤,是有味道的骨汤吧。
一碗大扁肉五个下去管饱。
要趁热吃,凉掉之后,扁肉就会缩小一点,口感就会差一些。
【陈阿婆豆腐脑】
营业时间:6:00-18:00
地址:朝阳路40号
人均:10元以内
这家店在路的台阶下方,卖的东西有很多,卤串串、茶叶蛋、粽子,最出名的还是豆腐脑。
豆腐脑分咸的、甜的两种,咸的加糟菜、甜的加糖水。
这下北方人和南方人组队的时候就不用纠结豆腐脑的咸甜了,两种口味自己安排。
【傻哥光饼】
营业时间:8:00-18:00,中午有午休2小时
地址:文体路36号
人均:2.5元
建瓯口味的碳炉烤光饼,
买了后要趁热着吃,凉下来就会潮软一些,软下来的口感福州话叫“neong哦”,会听福州话的一定明白。
饼的表面酥脆,下面厚实。芝麻很薄,芝麻多并不是好事,掉身上很狼狈,大颗粒的芝麻不会乱掉,薄也薄出好口感。
多买几块,这可是补充体力的好干粮。我们上三寺云溪的时候,肚子饿了掏出这光饼吃,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坚果都有,解饿的属性可是效果拔群,而且又好吃。
由于肉涨价了,我们买的时候一块饼2.5元啦。
光饼店的旁边是【越南粉】,
营业时间6:30-23:30
老板是越南人,越南香肠粉吃起来感觉平平常常。
特色是,店里5块钱的香肠是老板自己做的,比街上买的好多了。
还可以买回家,一斤80块。
【阿婆碱果】
营业时间:6:00-18:00
地址:三元路和三元二路交叉口23号
人均:0.8元
碱果的皮不是面皮,是米与碱制成,所以显黄色。口感柔韧弹牙,内里是笋干与糟菜,南平的笋好,味道很清新。
一个八毛,坐着吃的位置少,一般都打包,并且一定要拿他们的辣椒酱,辣椒酱有点儿泡椒的味道,搭配起来好吃。
我们会在南平地区看到,在福州乌山(@https://imfw.cn/l/114368932)、鼓山(@https://imfw.cn/l/114368986)涌泉寺留下福寿双字的大名鼎鼎的闽学家朱熹的许多信息。
朱熹祖籍江西婺源,他是称自己为闽北地区尤溪人,在武夷山、建阳、南平一带生活了很长时间,在建阳考亭进行教学写书,是为考亭书院与朱子文化的儒学家(武夷山也有朱子饼这个纪念的食物),最后,朱熹卒于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