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旅行走过马来西亚,孟加拉,刚结束了两个月的印度之行,到了伊朗,长途旅行似乎渐入佳境。有点慢慢习惯了在路上的生活,那个纠结的自己仿佛终于妥协了,越来越能享受旅行的快乐。
从印度飞伊朗,原本是想全程陆路,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再到伊朗,应该是个很酷的旅程吧。无奈巴基斯坦的签证没有搞下来,所以打算直接飞伊朗啦。
伊朗整个给我的感觉,是一片灰灰黄黄的世界,但毫无疑问,伊朗很特别,从进入伊朗就得时时刻刻包着个头巾就能看出来, 从这里在网上订不到住宿就可以看出来,从这里微信朋友圈看不了就可以看出来。
然而伊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这里人很有趣,有特别好的沙发客文化,据说一不小心你就能免费住进豪宅,沙拉子的民宿打工的小哥哥是程序员,在伊斯法罕偶遇诗人还带我溜哒,在卡尚搭免费的“顺风车”,在德黑兰参加沙发客的聚会, 整个伊朗的旅行真的是难忘又有趣的。
对伊朗人的感觉是矛盾的,伊朗最有趣的记忆,似乎都和人有关,但很多时候,我同样感觉到有些伊朗人仿佛带着一股野性,他们粗鲁,无趣,甚至让你感觉他们总是对你有所企图,但也许,这也是伊朗人的一面吧。
水烟, 古典的宅院,好吃的大米,伊朗有很多让我喜欢的理由,虽然离开伊朗扔掉头巾的那一刹那感觉是那么自由,但是这个特别的伊朗依旧让我在很久的时候回想起来,都值得回味。











从印度到伊朗经过了一个非常长的辗转,从斋普尔飞孟买,再从孟买飞加沙转机,在加沙的机场已经看到了好多披着黑袍子的中东女性,感觉好刺激呢。

飞机落地设拉子,伊朗落地签证,交了135美金,给了30天的签证。 打车来到taha traditional hotel。感觉伊朗真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当时在携程上,是根本找不到旅店的。当时先去伊朗的小伙伴给我推荐了一个青旅。叫做Taha traditional hotel, 说谷歌地图可以搜到。大概是10美金左右一天,后来发现大概伊朗的住宿大多是这个价格。
好不容易找到了这家青旅, 一进去的感觉就是:哇:这里也太美了吧。这是伊朗传统的庭院,玻璃窗是彩色的,中间有一个水池,周围有一些坐榻, 还有好多植物。


一坐下来,顿时就不想动了。 一个微胖的伊朗哥们给我端上来一盘水果,还有伊朗传统甜点,红茶,还有伊朗的饼什么的,说:you look tired, 这待遇简直太好了吧,忍着饥渴拍了照再开吃。 而且我好喜欢这些伊朗风的桌布呀。


这个胖小哥叫masoud,在这里工作,好像是负责所有checkin check out, 安排房间。
这里的客人似乎也总是络绎不绝,人来人往,每晚的房间床位,似乎都很紧张,经常看他忙地团团转。我觉得他很快色,始终一副堆着笑的脸庞,似乎每一个来这里的客人都很喜欢他,好多人要离开的时候似乎都会找他合影。 他说着是他的中文名字。

这是我在伊朗的第一餐, 简直太神奇太美味了, 我看masoud和酒店里的人叫了外卖,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问了一下也不贵,于是我问,能不能帮我也叫一份呢, 于是这就是我的伊朗第一餐,中间那个黑乎乎的东西吃起来像梅干菜扣肉,我的天,从印度过来,这简直解救了我的中国胃, 而且伊朗的米饭也很好吃,大爱。

这个印度风的戒指是我从行李箱里翻出来的,还挺好看的。

傍晚出来走了一下,天空的晚霞很美。



晚上民宿附近的小巷子,即使路上没什么人也不害怕,有点让我想起了南疆的喀什老城的感觉,如果说印度给我的是熙熙攘攘的和谐,伊朗给我的就是安安静静的和谐,晚安,设拉子…

接下来的几天基本都在躺尸,印度的四月已经开始非常热了,而伊朗却是最好的时候,所谓的:“人间四月天”,入春的时节,有时候会下点小雨,很舒服,下雨的时候,我就窝在民宿的坐榻上, 坐榻有塑料布可以放下来,外面下着雨,我在自己的小空间里欣赏着外面的世界,感觉特别惬意。

一天到中午的时候, masoud小哥突然给我端来了他们的员工餐,真是太好吃了,尤其是那块肉,还有酸奶。

或者有时候,我就和他们一起叫外卖。。每次可以点不同口味的菜。

伊朗传统的烧茶工具。

刚来伊朗的几天真的体会到伊朗网络的奇差无比, 对于正在整理印度部分游记的我来说,简直倍感痛苦,后来我发现用过的最好的网,是masoud手机热点分享给我的。
而且微信居然在这里被限制了, 要想看微信朋友圈,要得翻墙!!一开始我还纳闷为啥朋友圈总是刷新不了,然后masound跟我说,你得下个软件。。我还觉得纳闷:微信聊天没问题呀,怎么就看不了朋友圈呢。。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在找各种vpn来尝试,网上找的vpn用着用着就突然挂掉,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种情况,当时感觉快要与世隔绝了呢,对于我来说看不到朋友圈就好像脱离了生活。。我就是这样一个需要别人给我点赞评论的人哈哈。
真的没想到masoud还是个程序员,哈哈,同行遇同行,他乡遇故知,分分钟帮我装了一个(在伊朗,国内很多网站都是被强的,不仅微信,还有马蜂窝,穷游等。。),传图片视频还挺好用。全hostel好像就他英语说的很比较666,所以我基本尚有什么问题都找他。 他人也很好,记的有一天晚上想蹭他的热点发游记,硬是让他陪我到很晚。。真是个性格好的哥们~

我很好奇:你是程序员,为啥在这里做check in check out的工作呢,他说他本来是来这里给他们开发网站来的,后来做前台的员工离职了,他就变成什么都干了。 感觉在伊朗还是挺可悲的,程序员有高新技术却找不到工作,跑到hostel来当前台。。
不过他过了两天就离职走了,这是后话...我还有点失落呢,后来再whatsapp上跟他聊天,他说他正在申请其他国家的签证,想离开伊朗。 然后当我离开伊朗的时候和他联系,他说他已经在阿塞拜疆了, 说他现在在阿塞拜疆的一家hostel工作,还给我发了一个倒着微笑的表情,
到设拉子的第一天,masoud哥就跟我说, 你的裙子太短了,伊朗不能这么穿。。what?? 我穿的是一条过膝长裙好吗, 这样都不行? 伊朗人是有够保守啊,于是决定去附近的巴扎逛逛,买卖衣服。于是背着55镜头 出去逛,55是我最小巧常用扫街镜头。
好像伊朗每个城市都有巴扎,这些五彩斑斓,看起来雍容华贵的伊朗地毯,就称为两我对伊朗的第一印象。 我觉得伊朗的地毯真的是我见过的最美最华丽的地毯,没有之一, 我都不知道还有丝质的地毯。












回去的时候路过一家烤鸡店,and 半只烤鸡15还带这么多菜真是良心.

某天hostel来了一群欢乐的四川人,我们晚上一起去外面逛逛,路过一个商场外面,当地人好像在搞什么活动,请我们品尝他们的甜点。


跟着一群四川小伙伴出来逛真好玩,走过这家水烟管的时候,一开始都不知道是水烟管,一个小伙伴就说感觉里面好像挺有趣似的就想进去看看,才发现是水烟馆,何不坐下来抽抽水烟呢。

这里环境很好,一个大院子,有很多坐榻或者开放式的隔间,还有当地人在表演音乐 。


于是一群人就做下来准备开始抽水烟啦。。

水烟刚上来的时候,店里的哥们会先帮我门抽一抽,抽出烟雾,一看这姿势,就是很专业呀。

一群人坐下来就开始了吞云吐雾。 聊天说笑,嘻嘻哈哈, 真的是很开心的时刻。


在印度的时候抽过一次水烟,那时候还抽得磕磕巴巴。吐不出什么烟雾,这回抽起来突然就感觉就开窍了,吞云吐雾,引起小伙伴们阵阵围观鼓掌。。 我就是用腹部深呼吸尽量一口吸饱,然后再吐出来。不过感觉水烟真的劲挺大的,抽几口感觉就有些头晕呼呼的,跟喝了酒一样。 需要缓缓,不能一下抽太多了。。




有四川来的小伙伴自然是有口福的,国内的小伙伴做的菜,每次我都是蹭饭的那一个。

在设拉子呆了一个星期,才开始决定开始逛逛清真寺逛逛景点。 主要是因为签证有限,不然我可能会继续在设拉子躺一段时间。。于是打算先去个清真寺,因为伊朗的清真寺实在是太多了,问了masoud哥哪个清真寺好呢,他给我推荐了一个,感觉伊朗清真寺的名字都好长啊。 从青旅走路过去也不远。 路上看到一处好看的壁画,请路过的伊朗人帮我拍了一张照片。



手机顽皮地和我打招呼

路过一个卖烧饼的店,除了米饭,伊朗人最常吃的应该就是这个饼了,好大一张, 带着估计可以充好久的饥,不过刚出炉的饼真的很好吃。



还有这种薄饼, 吃起来有种吃纸张的感觉,哈哈,一般是早餐的时候吃,沾着蜂蜜挺好吃的。





我觉得这个清真寺好特殊,感觉自己不是一个游客,而是拜访者。 似乎全都是当地人,没看到什么游客。女人进去的时候要需要披上他们的长袍子。说实话我觉得这个袍子还挺好看的,甚至都想买一套,还特意问了工作人员,后来想想塞不下的行李箱,还是算了。。
进去的时候有一个哥们招待我,他叫穆罕默德,我发现伊朗很多人都叫这个名字,就像在格鲁吉亚很多人叫giorgi一样。他接待我,给我介绍古兰经,介绍这座清真寺的历史。没想到游览一个清真寺,还怎么有仪式感。








进入清真寺内部,虽然只有小部分可以参观。 但是内部金碧辉煌,令人叹为观止。有当地人在地上大作,也有人躺着休息。




为了方便拍着金碧辉煌的屋顶,我躺在地上举着相机拍了好久。,这个清真寺实在是太美了。









粉红清真寺可以说是伊朗的最著名的地标建筑了。一定要去拍照打卡的地方离我住的地方不远,8点开门, 为了在人山人海前拍点照片,我8点钟刚开门的时候,就赶到了清真寺..








果不其然,拍完几张照片,过了10分钟后就人山人海....还有老外出来维持秩序,让大家让出一个道,好让每个人都能拍出一个没有人的唯美的粉红清真寺。

清真寺的外面拍拍也很好看,水池里倒映出的蓝天与清真寺, 真的很美。



哈菲兹之墓
天气不错,几个经典的景点还是要打卡打卡, 哈菲兹之墓是伊朗非常有名的诗人。哈菲兹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波斯诗人,据说每个伊朗人的家里都有两本书,古兰经和哈菲兹的诗集,可见哈菲兹在伊朗人心目中的地位。

哈菲兹墓是一处不大的小景点,但每天这里却是游人如织,尤其以伊朗人居多。穿过长长的走廊,就来到了哈菲兹的墓前,这里像个花园,鸟语花香,环境很优美。



在这里遇到了几个上海上班的美女帅哥,来设拉子旅游感觉还挺开心的。


突然感觉我站在她们中间就像个当地人。



游览完哈菲兹之墓, 我们决定去先吃个晚饭。 于是找到一家伊朗的餐厅。这个老板看起来好斯文,看起来像一个五星酒店的管家,讨价还价了一番后。我们坐了下来。

夕阳西下了,一个伊朗姑娘在自拍,阳光洒在她的身上,那一刻真的觉得特别美。赶紧按下快门。

前菜是沙拉,可以自助,自己拿那些蔬菜,腌菜,橄榄什么的,伊朗的橄榄,真的是大爱,基本上每天的早餐或者配菜都会有,话说还有当地的酸奶,也值得尝试。

点一杯伊朗啤酒尝试一下。

我点了一个烤肉饭,当地人叫kabab,我们也称之为烤粑粑,加上烤西红柿和藏红花米饭,也很可口,我特别喜欢伊朗的米饭, 虽然量很大,也总是能被我吃完。 感觉和印度那些煮的黑糊糊什么舍什么都分不清的,伊朗就鲜艳明亮多啦。
他们是金融行业的一些小伙伴,都挺风趣幽默的,就记得在一边听他们讨论工作中好玩的日常。一群要好的同时出来玩,感觉也很好~
个人觉得伊朗真的特别适合一群人出来玩, 一群人的时候好像更多看到的是伊朗人的友好。我是一个人游玩,因为伊朗人英文都不太好,所以很难有何可以交流的当地人,而感觉很多伊朗男人看你是一个肚子出行的女性,就会另有企图,比如我就遇到了不少伊朗人,聊天没几句,问我要不要去hotel的。


晚上和刚认识的两个姑娘去光明网之墓, 光明王之墓是公元835年伊斯兰教先知(Imam Reza)兄弟的(Ahmad)的陵墓,始建于12世纪。传说有人路过陵墓所在地时,看到金光从其中一个墓穴透出,因而发现墓穴的位置,所以有了光明王之墓的名字。女士要进去的话要去选一条大长袍裹上才能进去 。 正好晚上天气挺冷的,就当防寒取暖了。
里面不能用相机拍照,只能用手机,所以只留下了门外的一张照片。对于外国游客,有志愿者专门接待。 给我们讲解,还领我们参观了其中一小部分。因为一些殿堂根本就不允许女性进入。 但是仅仅从外面观望一眼,里面的的流光溢彩,璀璨光华,就足以让人惊叹。
接待我们的志愿者是一个大概四五十岁的伊朗大婶,天气有点冷,我们在那哆哆嗦嗦地听他讲,我们问了她很多问题,她也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 我们问他什么什么是伊朗最吃香的行业,她说是医生,"they really earn a lot a lot money" ,看她那有点咬牙切齿的语气,看医生在伊朗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吃香的行业。


卡里姆汗城堡
下午一个人来到卡里姆汗城堡,卡里姆汗城堡位于设拉子市中心,是由18世纪赞德王朝的统治者卡里姆汗·赞德修建的。是设拉子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当时规模突出的建筑群。城堡内部不算大,中间是花园,围绕一圈建筑,有些像伊朗的古宅院, 建筑古朴沉稳大气。

最喜欢的还是这一面很伊朗风的墙。

有很多伊朗人携家带口过来游玩,基本没见到什么游客。




伊朗小盆友真的好可爱,当我拿起相机准备拍他们的时候,的父母就会把他推过来和我一起和音符



最后让路过的两个伊朗哥们帮我拍了两张照片,结束今天的旅途。



似乎在设拉子的日子,都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除了masound,这里的人也都很好,一个负责煮饭的阿姨,喜欢捏我的脸,喜欢跟我开玩笑的时候把我的手反过来抓住,我发现伊朗女人真的好强壮,我感觉要打起架来我肯定是打不过的。。
我很喜欢这里,因为这里可以像在家里一样随意,我经常在厨房随意拿东西吃还用他们的办公电脑,他们对我也很不客气,每天经常最后才给我安排住宿,让我睡了一次院子睡了一次还没装修完毕的房子。


在大街上一个妇女把我拉过来拍照,拍照的时候还要捂着脸,说实话我真的能感受到她们藏在黑袍里的手好有力呀,我喝她们相比就是可以用细胳膊细腿来形容了。

要离开了,这里的老板和个影。 还是特别喜欢Taha这样随意的feel like home的民宿,老板是大学老师但是英文不太好,每次有事找他都一脸懵逼但是很认真听我讲的样子,昨天晚上我说我要去亚兹了,老板貌似有点舍不得我走似的说要再住一晚嘛明天帮你找藏红花(我在这这么多天你咋就没想起来要帮我..),然后我问房费多少,他说我想付多少都可以,于是我说:我不想付可以嘛[捂脸]

波斯波利斯,又称塔赫特贾姆希德,是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即位以后,为了纪念阿契美尼德王国历代国王而下令建造的第五座都城。然而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这里,在疯狂的掠夺之后无情地将整个城市付之一炬。大火过后,只剩下石刻的柱子、门框和雕塑品依然完好。波斯波利斯就这样毁于一场大火。
从设拉子去波斯波利斯是每个人666美元,一辆车4个人,还是很划算的。虽然只剩下一堆废墟,但看上去一 Iran很壮观,





伊朗导游在讲述关于波斯波利瑟的历史。

这些精致的浮雕斯湖在展示着盛极一时的波斯波利斯人们的生活。


这个伊朗美女真的是好美,波斯人真的是一个出美女的恶民族。

可以爬上一坐小山丘来欣赏这座遗址。



亚兹德离设拉子不远,伊朗的第二站。
特别喜欢亚兹德德hotel,其实伊朗很多其他地方的酒店都是这种伊朗传统的宅院, 中间有喷泉降温,旁边一圈是宽敞的坐榻,可以坐在上面喝茶,抽水烟,也可以躺着睡觉。 倒一杯伊朗红茶,往那里半躺着坐玩手机,还是蛮惬意的。继续感慨,伊朗这色玻璃窗真是好喜欢。


在印度买的骆驼皮包包。用伊朗的地毯做背景布拍照真是超级有感觉呢

哈哈,劳资是有钱人~

来这的第一天就碰到两个香港小伙伴,决定一起去亚兹德古村落一日包车游,路上,司机说他喜欢中国人,因为他觉得中国人总是哈哈笑着很开心。
哈尔纳克 Kharanaq
Kharanoq古村位于阿尔达坎(Ardakan),亚兹德以北70公里,至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荒废。村里有著名的古商队客栈(又名Shahzadeh商队客栈),曾经是旅途劳顿的商队们的临时住所。

据说这座村庄有着超过一千年的历史,如今这里人烟稀少,绝大多数人都住在村外,老村落的房子里早已零落得不成样子,已经彻底变成了一片废墟。 甚至可以爬上在破败的墙上走来走去。 在这里钻钻小巷子拍拍照,也还有点意思。

据说这里一个景点叫“摇晃塔”保存较好,两个人在其中左闪右动,会感到塔也在晃动,似乎就是我图中的这个塔,但是那时候并不知道,因为没有做过攻略,伊朗的网络实在是太差了,马蜂窝和穷游之类的攻略网站,基本处于上不了的状态。



虽然Kharanoq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似乎周围尚有一些人家在住。

这扇门道出了这里的寂寞...


周围被群山环绕,事业还不错,别有一番风景。






chak chak 村
下一站我们来到了拜火教的神庙,需要登上一座不高的山,感觉真的很奇特,外面炎热干燥的的荒漠,里面地上是湿漉漉的,很凉爽,只见大山中间出现一条裂缝,一股清泉应声从岩石中汩汩流出。“恰克恰克”就是水从岩石的缝隙中汩汩流出的声音而得名,这里也成为拜火教重要的朝圣地。

鸽子塔
我们来的时候,鸽子塔里并没有鸽子, 可以容纳2.5万只鸽子的鸽子塔,主要作用居然是收集粪便,制造肥料。特殊设计的窗口可以阻止老鹰进入,而墙面的材料,蛇也爬不进来.,古代的波斯人真是智慧,





梅博德。Meybod
这里是一座小城,拥有与亚兹德老城一样的土坯建筑群。整座小城非常安静,感觉比亚兹德还要能代表古朴传统的伊朗。两个小伙伴一天下来累的不行,于是我自己一个人登上了narin城堡。

Narin城堡感觉十分原生态。傍晚时分,全城被一片金光笼罩,煞是壮观。

小镇的主体全部由砖土结构的建筑构成。站在Narin城堡上俯瞰meybod全城和远处的卡维尔盐漠,也很壮观。







结束一天的旅途,驱车回亚兹德,看到窗外的日落好美,我说了句:好想下去拍日落呀,没想到小伙伴就直接让司机停下来。 我们下车去拍了日落,小伙伴还帮我拍了些照片,才继续踏上归途。




回来恰好还能赶上去看广场的当地舞蹈。 一群男人的舞蹈..

亚兹德给我的印象,就是一片灰灰黄黄的世界,其实伊朗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是这样一片灰灰黄黄的土房子,寂静的巷子,偶尔几个身穿黑袍的大姐蒙着面走过。








偶尔碰到几个当地人,也会朝我友善的微笑 。







走到古城外面的街道稍微热闹了一些, 伊朗的小朋友真的好可爱,看这个小萝莉






古城里有个聚礼清真寺,又叫做星期五清真寺,基本上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个聚理清真寺,据说这个清真寺拥有全伊朗最高的宣礼塔(48米),经典的蓝白花纹,是伊朗清真的标配。



蓝白相间,似乎是伊朗的特色,这面蓝白色的墙,真的好好看!

晚上的清真寺人也是络绎不绝,三三两两,夜有些凉,但依然很惬意。


今天大概是周末,古城里的充满了生气,看到了好多秋游的小孩, 来这里素描的学生。 古城好想充满了生气。






随意进了路边一家小店。 精致的手工艺品无不彰显着伊朗灿烂的文化。


这的好喜欢这双高跟鞋,要不是还在环球旅行的路上东西放不下。真想带着走。

走出店们,一群伊朗人让我给他们拍照,然后我也蹭了一张照片~


傍晚的光线不错,一个人拿了三脚架出来自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有时候就是不喜欢麻烦别人,自己摆个三脚架凹造型,要凹多久自己乐意就好,而且亚兹德的古城似乎人也比较少,被围观的概率也不高~。



无意中发现的美丽的穹顶。

白天的聚礼清真寺

古城里似乎经常能遇到一些地下通道,走进去很凉快。


夜晚的古城颇有了一些探险的味道。 但是也很安静和谐。


无意中走入了一家琳琅满目的店,简直有些眼花缭乱。 天呐,这里大概收集了伊朗所有的宝贝吧,首饰,盘子,花瓶,地毯,简直是应有尽有。








撕坏的书籍,这也太有历史感觉了吧。

然后发现,这个不仅是一个纪念品工艺品店,是一家餐厅吧。 老板告诉我们,他们家有天台可以喝咖啡,日落的时候过来看日落最好了,于是我说好的,明天过来哦。


没想到出门就遇见了一件被骚扰事件,本来也不太想写。 但是我觉得出来旅行,应该把最真实的情况都写出来,好的也好,坏的也罢。 我正在往回走,一个伊朗男人骑着摩托车在我旁边停下来就很我说:sex? do you like sex? 我就没理他继续走,他还继续追问:you don't like sex? 不理他继续走,走着走着他居然又在前面出现了,还在暗处把他裤裆的那家伙掏出来,在那摆弄。我吓了一跳赶紧跑回刚才那家店,刚好碰到一群伊朗姑娘正在店里买东西,其中有一个姑娘在加拿大长居,说的很好的英语。于是我跟她们说了我的遭遇,她们似乎都很惊讶,感觉一副:我伊朗人怎么会这副德行的样子。然后告诉我下次遇到这种事情就把手机拿出来, 对他喊:police。他就不敢了。 然后她们决定送我回家,我们就一起边走边逛着走着回去。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伊朗人的骨子里似乎有一种野性,交流不来的种族。




在伊斯法住宿的也是从驴友那里打听来的mahbibi hostel. 我觉得mahbibi 在伊斯法罕的地位,大概和taha 在设拉子的地位是一样的,这里的酒店行业似乎并不发达, 不像通常到了一个旅游国家,携程booking上随便一搜都能搜出一堆,要青旅有青旅,要民宿有民宿,要酒店有酒店,有很多选择,这里似乎每个城市就只有这么一两家,订房网上搜不到,但是口口相传,稍微问一问群里的驴友,或者路上的背包客,就能知道了。
刚到伊斯法罕的那天天气很好,我躺在民宿的凳子上,望着上面的树枝随风摇曳,阳光时而撒漏在我的眼睛里,真的很放松。

逗比少年,快让我入住!哈哈

这个小哥哥是酒店的前台,非常好玩的一个人。我觉得这个表情就足以表达他的性格了。。我真的非常喜欢这个青旅,10美元一天,里面的店员都非常nice。


看到一群人正在吃午餐,好像很好吃的样子,于是我打听了下在哪里买。。

特意出门左拐跑去get 一个,伊斯法罕第一餐,真的是又便宜又好吃呢!


傍晚的时候回来,在来伊朗之前只换了一些美金,伊朗也根本没有atm是支持银联取现的,身上只有一堆印度剩下的卢比,结果找了一圈没有人愿意和我换钱。。后来在路上碰到了这个大叔说可以和我还钱,问了下汇率不高,本来不想换了。。
结果这个大爷一直跟着我,跟了我几条街,一直跟着我回到mahbibi,好吧,我换还不行嘛

晚上进来,三个这里的员工正在准备夜宵,都是年轻人,一个就是中午给我check in 的小伙子,然后有一个年轻姑娘,应该是这里的管家的级别,还有一个小伙子,新来的,本来是做程序员的(伊朗的程序员命好苦,都跑到青旅来打工。。),看到我邀请我来一起吃夜宵,貌似是芝士鸡蛋,然后就就着饼一起吃,姑娘特别幽默,还硬是要问我这两个小伙子喜欢哪个。。哈哈。。



伊玛目广场理mahabibi很近,慢悠悠走过去就可以。 到了广场,先吃个冰淇淋~

围绕伊玛目广场周围的一大圈是一写类似大巴扎的集市场。逛下来的感觉就是,我什么都想买!!
这个时候我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房子的感觉是最强烈的,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它们买回去装饰啦。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把全世界有当地特色的东西,好看的有艺术感的,都卖回家装饰我(将来)的房子~




如果伊朗的地毯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地毯的话,那么伊斯法罕的地毯是我见过的伊朗最漂亮的地毯。他们分为丝质和羊毛的和半丝质半羊绒的,我第一次见过丝质的地毯,摸上去真是舒服呀。

这是丝质的挂毯,小小一块就要100美元呢。

伊玛目广场看起来整齐宽阔,时不时有载着游客的马车经过。



伊玛目清真寺
伊玛目清真寺就在伊玛目广场的南面,清真寺的基本颜色是黄、蓝、绿三色,黄色代表阳光,蓝色代表水,绿色代表生命,

和谢赫洛夫清镇相比,伊玛目清真寺显得高大而空旷,游客也很稀少。



拍摄的过程不小心旋了一下镜头,这样动感模糊的照片似乎也很有感觉...


这么空旷的清真寺,能感觉到自己很渺小

真的很喜欢伊朗这些建筑的穹顶,无不展示了古老的波斯人的智慧和文化。

出来的时候让保安哥哥帮我拍了几张照片,因为他过来催我说要关门了, 不过还是很有好的帮我拍了~





下乡西下,清真寺的光影美美的。


出来依旧在伊玛目广场附近闲逛,找了一家当地的餐厅,当地人的快餐厅,还是喜欢这种一个人吃半只鸡的感觉呀。



当地人吃的汉堡,也很便宜。

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
伊朗lonely planet 2012年版的封面就是在这个清真寺拍的。超级美的一个清真寺,特意背了三脚架过来,这个清真寺比较小,没有庭院和宣礼塔,从外面看还是蛮壮观的。


清真寺的光影时分的美妙,花纹也很精致,光洒进来,被神圣的感觉笼罩。







据说清真寺的穹顶会随着时间的不同变化不同的颜色,到了傍晚就会变成粉红色,真的很赞叹古代波斯人的智慧。

超级喜欢这张,架着三脚架拍了好久才拍好的,然而保安大叔进来说不能用三脚架,然而我已经拍完了哈哈,感觉这里的保安都是假把式吧..也没有很强制地说不行的感觉,说说好话卖个萌,应该可以让你拍拍~



出来清真寺,被一群小孩学生拉着采访,一个接一个问我问题,喜不喜欢伊朗,觉得伊朗怎么样,之类之类, 好想要在老师的面前表现一番。


阿里卡普宫
玛目广场的西侧是阿里卡普宫,它是萨法维王朝的中兴君主阿巴斯大帝召见接待外国使节的地方。它建于16世纪末期,共有六层,下面的几层包括由18根柱子支撑的阅兵台都已损毁严重,且长年搭建着脚手架。

通向顶层的楼梯布满彩绘瓷砖,至今色彩鲜艳。楼梯十分狭窄,基本上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所以他有两个楼梯,一边上一边下。 记得不要走错了哦,面的和人相撞!

这对小情侣真的是超可爱。


最上面的音乐厅是保存最完好也最为美丽的地方,音乐厅的四壁与屋顶全部采用木质镂空装修,以减少声音的反射提高音响效果。欣赏音乐会时,男宾坐在一侧,女宾坐在另一侧,演奏者则坐在小二楼的一个个小门洞里。


老奶奶一个人来爬楼梯,真的很有情调~



有一个露台,是可以欣赏伊玛目全景的好地方。 天气晴朗的伊斯法罕,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伊斯法罕曾是丝绸之路的重镇,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伊玛目广场当时则是重镇的核心。这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旅,大家在这里做生意、结交朋友,好不热闹。阿巴斯大帝于1602年将都城从加兹温迁至伊斯法罕后,大力兴建这座广场并在这里会见臣民,听取民意。广场四周的建筑大多建于萨法维王朝。西面阿里卡普宫。南面伊玛目清真寺。东面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简直是浓缩了伊斯法罕的精华之地。

到了傍晚的时候,伊朗目广场就充满了生活气息, 很多人在广场拍照,闲逛,三五成群的在草地上铺上毯子野餐,这里不仅是游客地,也是当地人的生活场所。

不知道这三个哥们是不是穿的伊朗传统服饰,总之就是感觉特别帅,于是厚着脸皮要求合影,哈哈我这个笑容一定是很得瑟的。

不是帅哥的合影就犯困了哈哈。




伊朗的小朋友真的都好可爱,



他们邀请我一起和它们吃甜品喝茶,come,come here ,sit , sit down, 然后就拉我坐下,递给我一杯茶,非常友好。


先科普一下,沙发客就是courchsurfing,一个全球网站,注册了以后,就可以在上面寻找任意一个地方的沙发主,免费住宿,当然当有人请求你住宿的时候,你也得提供免费住宿给他们。
在伊玛目广场的巴扎闲逛着的时候。一个大概40多岁的伊朗男人问我要不要看藏红花,因为我想给国内的小伙伴代购藏红花,于是就跟他去看了一下。


这个男人叫阿里, 发现很多伊朗人都叫ali这个名字,后来我们一起去了附近的一家当地餐厅,人们吃饭都直接盘腿坐在榻上,



吃着吃着他说他家有沙发客, 我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过去他家里住,刚好第二天我住的那家hostel 满房了,突然想起他的邀请于是打电话给他 ,他还专门跑来接我。那天晚上很晚了,我进去的时候他们家人都睡了,我发现伊朗人都不用床的,晚上了就全部都在客厅或者房间的地毯上, 怪不得伊朗人这么致力于作出精致舒服的地毯。ali 给我拿了被子,找了客厅的一块空地,说:你就睡这吧。
早上起来看到父子俩,真的很有爱,看得出他真的很爱他的儿子。他们请我吃了伊朗早餐,红茶+鸡蛋+饼,很好吃。


竞购某家即将开业的火锅店,还顺到了一包火锅料,真是太开心了, 长时间在国外,你真的不能理解我的胃是有多么思乡。。

在伊斯法罕的最后一天晚上,想着还没来的及打卡的景点三十三桥,虽然已经有点晚了,还是决定去走一走,晚上10点之后,夜已经有点深了, 天气有点凉,行人也越老越少,每个人都是匆匆而过。



一个人坐在三十三桥的桥上发呆,突然一个略胖的人用中文跟我打招呼说你好,于是聊起来了。他说他是诗人,我突然想起我读过的一位旅行者写的一本书,里面写了她在伊朗的伊斯法罕遇到的一位诗人,当时读的时候还觉得是一个蛮有趣的故事的。心想伊斯法罕的诗人好多,我居然也遇到了一个。加了微信后他发给我看他的诗歌。艾玛,这不就是书上写的诗人嘛!!

他真的是个热情的诗人,特别能聊天,又会一点中文, 后来我们又聊到了很晚,他送我回mahabibi。 然后第二天他说他3点钟下班,如果我有空的话3点钟再旅馆门口等他,他说要带我去一些地方,一如我在那本旅行书上读到的清洁一样。 本来已经打算明天离开伊斯法罕,不过突然特别好奇他要带我去的地方,于是决定再留一天。

果不其然,第二天中午三点不到他就准时地来信息了,让我在旅馆门口等他。 见到他之后他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待我逛地方,基本上他在前面追公交,我在会面追他的即视感。
感觉那天的伊斯法罕,跟过去的几天有点不一样。 之前去的都是一些热门旅游景点,看到的是伊斯法罕的光鲜靓丽的一面,而和他一起逛的伊斯法罕,感觉更有当地的气息 , 一种安静平和的感觉。

一天恍恍惚惚的去了好多地方,具体去了哪里我都不太能记得了, 一个400年的房子,里面连工作人员都没有还有几个,只有几个逼真的雕塑,看着怪吓人的;去了一个当地人的公园挺幽静的,适合发呆。还去了个只有一个老奶奶看门的清真寺。





貌似一整天,他都在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 又有点像自言自语,有时候又有点天马行空的感觉,有时候感觉听他说话挺累的,因为,跳跃度太大了。。我跟不上。。真的是一股神经质的热情。。
一整天跟他谈天说地聊了很多,聊他去过的国家,聊他和很多中国游客的故事。可是关于他的家庭,我只知道他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我也特别想聊聊他年轻时候的事情。可是他好像不愿意再多说了。 (只知道他年轻的时候是记者,写过很多有影响力的报道),也很奇怪,他发给我的诗,也并不是很多,从那本书上的作者读到这首诗到现在,也已经有两三年了,可是他并没有发给我更多他其他的诗,也许,是现在不怎么写了吧。现在的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个烦人的导游。。


特别有印象的是去了赫久古桥,虽然没有三十三桥那么有名,但是看起来很有气氛。很多当地人在桥下唱歌,气氛很自在。


他我说这座桥藏着很多秘密,如果站在一定的角度,桥墩的缝隙看起来就像一支蜡烛;如果把手机放在桥墩的一侧放音乐,另一个人把耳朵贴近对面桥墩,就能听见音乐并且有音响的效果..





告别了诗人,就坐上了伊斯法罕开往卡尚的大巴。刚到卡尚的时候是傍晚,天色很好,心烦意乱的一天终于可以安静一下了


很喜欢卡尚的下沉式传统宅院。非常有特色。这次住的是Sana Historical Hostel,入住的时候前台就领我去天台参观了一下,刚好可以看到晚霞,低头看整个宅院,感觉很美。

感觉很喜欢这个城市的气质,和其他地方相比, 这里感觉更加安静平和,节奏很缓。傍晚出来逛,发现老城也有一座距离清真寺。


一个当地姑娘教我贵在地上帮我摆好裙子,帮我拍了几张照片,这张照片是我最喜欢的照片之一..

晚上吃的伊朗大饼,还挺好吃的。。


卡尚被称为玫瑰小城,小镇上就嫩个看到许多卖玫瑰水,玫瑰精油的小店, 附近有很多盛产玫瑰花的村子,偶遇了一个台湾的小伙伴,于是打算包车一起到玫瑰村庄 Ghamsar和Abyaneh村一日游。
到了Ghamsar村,人烟稀少的街道却有不少卖玫瑰水的小铺。 里面有各种花水和制品免费品尝和试用,店内的庭院还可看到玫瑰水的制作:将新鲜采摘的花瓣投入主蒸镏炉里加热,让玫瑰花香融入蒸汽,然后蒸镏炉的一根导管再把这种混合了玫瑰香和精油的蒸汽接入一个特质的冷却罐子,反复蒸镏多次,上好的玫瑰水就新鲜出炉。





店里的人还给我们展示了一麻袋一麻袋的玫瑰花瓣。




性格很好的台湾小伙伴...




奥比扬奈
奥比扬奈位于伊朗中部卡尔卡斯山脉的一个山谷内,据说至少已有2000年历史。不像其他地方土黄土黄的房子。这里的房子似乎加了一些玫瑰花的颜色,变成了有些橘粉色调。 村里有很多扎着花头巾的奶奶,坐在门口摆着小摊卖着一些小商品。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且自然条件恶劣,居民们曾长期与世隔绝。现在村民仍在使用古老的巴列维语,这在伊朗其他地区非常罕见,因而奥比扬奈被称作伊朗文化的活化石。

这位奶奶在卖这里的特产苹果干,我问了价格然后说一会回来再买的时候, 她好想就不想再理我了。。






真是神奇的经历,刚还晴空万里忽然下起了冰雹,差点没冷死我,然而眨眼又天晴了,阳光灿烂好像刚才啥也没发生过,然而不一会儿又下雨了...

趁天晴拍了几张照片。。









在一个桥洞下面有一个老爷爷和一个老奶奶在卖当地的手工艺品。在这个老奶奶这里买了一串手链。


我果然还是对彩色的石头情有独钟呢。

下雨冷的我直哆嗦,同行的台湾小伙伴很绅士,把他的外套给我,感觉还挺酷。


一对好心是政府人员的人伊朗人经过...


卡尚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有很多精致的古宅院,特别是下沉式的设计,让人叹为观止。
阿巴斯宅院(Khan-e Abbasian)
是由一位玻璃富商建造的,六座建筑分布在不同的平面上,由许多小庭院组成来增强空间感。庭院层层嵌套,内部结构错综复杂,房间很多,根据季节轮流住的冬夏房、地窖、厨房等。通过平台的小楼通道还可以穿梭到院子里的各个位置。开放参观的区域有二个庭院,庭院中间都有一个长方形有喷水池,整座宅院都是浅粉色,高高的柱廊和会客厅外墙及穹顶上都有石膏浮雕作为装饰。



似乎伊朗的传统宅院都与都会有这样彩色的玻璃窗。




我就想问一下,这个playing room 和 player room 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Abbasian宅院隔壁的bbasi Teahouse & Traditional Restaurant是一间当地有名的网红餐厅,供应伊朗传统食物,Lp上有介绍,是由Abbasian宅院的Khadame(佣人区)改造而成,位置就在Abbasian入口通道的左边下楼即到。餐厅布置充满波斯格调,像床的老式座椅分布在喷水池周围,脱鞋在上面盘腿而坐,食物放在中间,真的别有一番风味。

我觉得伊朗的猫都漂亮又独立,从来不和人亲自,高傲地站在一边,人一靠近就溜走了。



塔巴塔巴依宅院(Khan-e Tabatabei),
也是一间波斯传统宅院,是当地一个富甲一方的地毯商人塔巴塔巴依的官邸,我觉得这是一最多彩最精致的宅院,以其复杂的浮雕、精美的灰泥装饰和美轮美奂的镜子和彩色玻璃而著称。整座大宅由几个庭院组成,分为主人、宾客及佣人区域,最大的庭院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喷水池










苏丹浴室
古代伊朗人,连个浴室都要搞得这么美,真是太佩服了, 当时迷迷糊糊进去逛了还以为是哪个清真寺呢,没想到是一个浴室! 本来带着三脚架正凹着造型自拍,结果碰到一个当地小伙子,带我开启了浴室拍照新姿势。。

说实话,告诉我这个是清真寺我都不信,感觉这更像是一个迷宫吧!












浴室最让人津津乐道之处在于屋顶。登上屋顶的那一刻,犹如外太空般的既视感,带给人们这奇特感觉的物体其实是采光塔。每一个圆弧形凸起的采光塔对应着下面的一个浴池,砖体结构镶嵌着圆形的采光玻璃,设计的初衷是希望无论太阳的位置如何移转都不会影响到浴室内的进光量,利用建筑结构材料特性借取自然采光,不得不赞叹波斯人巧妙的匠心。


路过一个不知名的清真寺,这个当地人接待了我们,我觉得这个清真寺一般,但是被他的精气神感染了,他领我们进去好想客人来了一样,给我们介绍各种关于于这个清真寺的故事,都很耐心 。


在卡尚的最后一天晚上忙着公众号发伊朗的好物文章,由于令人崩溃的网速,直到天快亮才搞定,补了个觉到早上10点,起床收拾东西准备去巴士站搭乘去德黑兰的巴士。
正准备下楼一个还蛮斯文的伊朗男人过来似乎需要我的帮助,但是他不会说英文。 然后他打了个电话给他一个会英文的朋友,他朋友帮他在我们中间翻译,他说他是在伊朗做进出口贸易的。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得知我是软件工程师后,然后他问我是否有在中国制作电脑配件的公司的朋友介绍给他。我头脑一蒙一时也想不起来(应该是没有),于是就和他说我也不确定,如果有的话就介绍给他,虽然急着想去德黑兰,但是感觉还是挺想帮助他的,于是前前后后他和我和他电话里的翻译朋友磨蹭了快一个小时,然后互相加了whatsapp。
然后我说我要去德黑兰了,他说他也刚好要去德黑兰,如果不介意的话他可以送我到德黑兰。我不免觉得有点警惕:不会前面是在给我下套吧...先借机搭讪然后提供帮助? 然后会不会图谋不轨.. 感觉我的心里还是挺阴暗的哈哈。 但是直觉他不像坏人,而且根据他和旅馆里的工作人员交流的情况来看,他可能是他们认识的朋友,也不是外面随便来入住的客人。 也许他可能真的要去德黑兰?不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还是坐巴士安全些,于是就问他是否能送我到车站, 毕竟他耽误了我这么多时间。 于是就上了他的车,他还真随意啊,垃圾就随意仍在座位底下,我上车前他还清理了一下...
在车上又借他的wifi来发了些东西,到了汽车站之后他又再次说他现在就可以直接送我到德黑兰,只要4个小时,大巴要六个小时呢,奈何我实在是很想继续用他的wifi,于是就说好吧,我们一起去德黑兰。出发前他还还跑出去买了一篮子草莓过来,真的很客气。
一路上他都很忙感觉,要不忙着打电话,要不忙着用谷歌翻译和我聊天,甚至用腿控制方向盘,然后两手拿着手机打字,我无数次对这他大喊; 大哥,咱能认真点开车吗!!

他说他想好好学英语,想和中国人做生意,还问我什么时候再来伊朗,我说还不确定呐,心里想的是大概要很久很久以后吧。。
最后他兜兜转转带我去找我沙发客的住处。 特别难找,后来在一个当地人的带领下才终于找到那个地方,到住处的时候已经是晚上8点了。送我到住处后,他直接返回卡尚,直到他返回到卡尚给我发信息的时候,已经是深夜12点多了。 。
那天天气真的很好,从卡尚一路开到德黑兰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中途还停车下来吹了吹风吃了午饭,天高云低,云卷云舒的感觉,很庆幸搭了他的车,欣赏到这么美的风景。
我一直搞不懂他这样帮我的理由是什么,因为除了那天晚上我叮嘱他到了卡尚要给我发信息给我以外,后来他也没有主动再给我发过任何信息。 不像其他在路上偶遇闲聊搭讪的人,经常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还会给我发消息。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他们的生活状态,节奏慢,不紧张,来者既是客,也许花一天时间送一个刚认识的朋友去德黑兰,不是一件多大不了的事。
我居然上了一个刚认识半个小时的伊朗男人的车,然后从卡尚一路开到了德黑兰,想想,也是蛮大胆啊。。
这是我在伊朗唯一正经住过一个沙发客,是在沙发客软件上联系的,当时从卡尚搭车过来,找她的家找了好久,才看到她在楼下等我。
在伊朗,英语真的很不普及,不像印度,英语基本能沟通无障碍,如果想要和当地人交流,感觉沙发客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而且伊朗的沙发主大素质都很高,可惜知道得比较晚,所以没有机会体验很多。
而且在伊朗沙发客的网站是被墙了的,需要vpn才能上,信号也不稳定,所以好不容易联系了一个德黑兰的沙发主。
沙发主是两姐妹,姐姐saba和妹妹 lavin,傍晚到了她们家,她们热情地请我吃了晚餐,伊朗人吃饭,就是席地而坐的即视感,铺张桌布,很简单。

我在那里的小窝,还是挺温馨的吧..

lavin也是工程师,大概是机械方面的,正准备去澳大利亚读phd,她说她想在那里读书,然后就在那里工作,就再不回伊朗了。因为在伊朗, 工程师的待遇并不好,。姐姐saba是硕士,在医院当护士,同时在读医学方面的硕士。 在伊朗,老师,医生,护士是收入比较好的工作。
有一天lavin回来跟我说, 她的朋友开心地拿到到了美国绿卡。而她的言语中还有些失落,我却觉得很不可思议,人还在伊朗是怎么可以拿到美国的绿卡呢..原来是美国的一种移民政策,叫US VISA LOTTERY, 大概就是每年美国有固定的名额随机的选一些人给绿卡,只要注册就可以了。lavin说美国是她觉得宜居的地方之一,这回她的两个朋友被选上了,而她没有选上..虽然伊朗和美国看起来不太和睦,但似乎伊朗年轻人,还是很向往去美国的,
一天晚上,姐姐saba说要带我参加了她们的party,大概是同事小朋友的生日,是一个女性派对,来到了她女性朋友的家,再一次感受了一下伊朗人家里漂亮的地毯。突然发现伊朗人也和印度人一样,喜欢跳舞,喜欢合照,喜欢自拍....party除了吃东西,就是载歌载舞....
todo 视频


这个小姑娘一个晚上都在跟我唠叨她的男朋友的事情,拿着ins问我,你觉得这个男孩好看吗? 他很久没给我发信息了呢,之类之类的


l.
关于伊朗人的恋爱?
记得刚到她们家的时候,聊天中lavin就很开心地跟我介绍了她的男朋友和她姐姐的男朋友,言语之间是一脸的幸福感。后来和saba聊天,我问她伊朗的年轻人可以自由谈恋爱吗? 感觉我爱街上基本上很少看到在走在一起的男女,连地铁上,男女的车厢都是分开的。
然后她说,伊朗对男女自由恋爱不是很开放,她都是瞒着其他同事的谈男朋友, 怕其他同事知道了就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而当和男朋友出去约会的时候,也不希望让认识的人看到 。突然想起我刚到lavin家的时候她就特别开心地介绍他的男朋友的事情,当时还觉得有点奇怪,因为在中国太常见了,一般刚认识的朋友也没必要这么特意地隆重地提到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然而感觉对她来说是很重要很难得事情一样,就好像她们有一件喜悦的事情要和你分享一下。可能这对于她们来说,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呢。

说实在话我是不是特别喜欢德黑兰这座城市的,比起节奏快的大城市,我终究还是喜欢小地方多一些。此时进入了斋月,街上店门都关的,以为什么吃的,没想到一大早还在小卖部买到了几块面包。

伊朗地铁女性车厢就是这样的即视感,从来不会发现有男女并排坐的情况,女性车厢中,男性都远远地站在一边。


古列斯坦王宫
古勒斯坦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部分建筑始建于萨法维王朝时期,后在恺加王朝成为王宫。是一个感受波斯皇室奢靡生活的地方。 貌似有好几个管,要去不同的管要分别买票。我也不记得我买的是哪种门票了。首先是一群人涌入了镜宫,居所是这里最终头德展馆了。感觉还是设拉子的绿镜清真寺要好看一些。




还参观了一些油画之类的艺术品,因为个人爱好摄影,这些东西感觉还挺喜欢的,还有当时的人们学习,工作的一些场所。 还蛮有意思的。




从镜宫出来随意在外面逛逛,这个伊朗的小朋友真是太可爱了吧!

王宫的墙上都有特别华丽而精致的图案。 值得欣赏一番。







大巴扎
德黑兰的大巴扎,感觉一般般,乱乱的,有点像百货市场,远没有伊斯法罕或者设拉子那样的精致。




自由塔
德黑兰的标志性建筑。 建筑挺美的,而我也就是来打个卡。

小女孩在在那里溜冰,是自由的感觉。



后来在这里发生了个事,打了个车回家,结果到了以后司机貌似要多收我钱,我于是打电话给saba问她应该给司机多少才是正常,saba说等一下,她下来处理,然后她下来了,我下了车,她让我先上楼,然后自己上了司机的车开走了,我一头雾水,过一会saba回来了,我问她给了司机多少钱? 正准备给她。 她硬是不说,还让我不要管了,后来我才知道是她帮我付了钱。
Tabiaat Bridge
傍晚打算去看个日落,于是准备到Tabiaat bridge,据说可以俯瞰德黑兰,TAbbiaat Bridge 在德黑兰的北部,显得有点不一样,下了地铁一路走过去,可以看见远处的雪山,saba告诉我,德黑兰的北部自然风光比较好。果然一路绿色比较多



走上一座桥,看到了几个伊朗大兵,拍了他们好几张照片,还厚着脸皮要合影。。


此时的我看上去好憔悴,感觉在德黑兰总是很疲惫的感觉...

终于顺着google地图来到了这里,很多当地人来到这里看日落,虽然没有想象的壮观景色,但是也是一个美好的傍晚。




为什么会来大不里士,主要是,我要从这里陆路去高加索啦。
大不里士,位于伊朗西北部,是东阿塞拜疆省的省会,伊朗古城之一,历史悠久,曾多次成为王朝首都。
从伊朗的其他城市过来,感觉大不里士的风情很不一样。首先是,这里的人真的是友好地让我觉得有些不习惯,虽然之前在伊朗其他城市也有很多友好的人,但在这里,走在街上都能感受到到四面八方的友好眼神,他们的脸上都有温暖的笑容,在这里,人的友好似乎不是一些人的行为,而是这个城市的氛围, 有时候他们主动上来和你聊天,问你需要什么帮助。下雨了到路边的店里避雨,主人不仅搬来凳子给我坐,还请我喝茶陪我聊天。路上问路,人们甚至经常会亲自带你到目的地。







有一天傍晚回去看到一位眼睛看不见的街头艺人在弹奏从来没见过的乐器,周围的人都很安静的听着,时不时有人把钱塞到他手心里,我觉得,这不是施舍,而是尊敬,这是第一次街头艺人给我这样的感觉。这是特别让我感触的一幕。,

说实话基本上伊朗每个城市都有barza,就类似市场,大不里士的巴扎不同于之前走过的伊朗城市的巴扎,是非常有特色非常古老的巴扎。感觉在这里能感受到浓浓的波斯风情。说实话,这个巴扎太惊艳到我了。

巴扎的外面已经很热闹了,有很多卖东西的小摊了

两只可爱的小妖精 ....








这是什么水果,有人认识吗? 小帅哥直接送我一只,直接拨开来吃,酸酸脆脆的。

大不里士的大巴扎的珠宝真的让我眼前一亮,一条很长的街道,走过去全是各种闪瞎眼,我也不知道这种是伊朗风格还是土耳其风格,因为后来听说这里有很多土耳其人,都是blingbling的比较夸张的款式。






连高跟鞋包包,看起来都很华美。

还有这装饰夸张的镜子


大巴扎外面的水果摊,出门在外吃水果从来没有落下过。。


你喜欢有计划地旅行,还是喜欢不经意的惊喜。曾经感觉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出门酒店机票全部订好,行程计划就是打卡各个景点。而这趟长途的旅行比较随性,有时候偶然被当地人取喊去喝一杯茶,听听他们的故事,即使错过了原计划的风景,但更多了一些独特的味道。










在大不里士的最后一天,没什么计划,就想着去随便看一些传统的宅院,逛逛bazar,然后坐夜巴士去亚美尼亚,正在街上走着走着,一胖哥们过来问我是否需要帮助,感觉一看就是没事求搭讪的,由于比较疲惫不太想和人交流,于是我就说不用了我知道路。 然而转念一想,反正今天也没什么事,让他带我说不定会发现什么好玩的东西。 于是就问他知不知道一些传统的老宅院,这时候一个瘦瘦的小伙子过来跟他握手,哥们说是他的同学,看上去温文尔雅。 好吧,看在颜值上我姑且相信这两人不是坑...我姑且称他们为胖小伙和瘦小伙吧...


我跟他们说我很喜欢大不里士,说我觉得这里的人特别友好,和其伊朗其他城市不太一样,他说:tarbise is for turkey not for iran, 后来大概意思是士大不里士是土耳其人建的,但是伊朗人也居住在这里,他说土耳其人好客,伊朗人不好客,伊朗人是wild people(野蛮人),确实我也发现会英语能沟通的伊朗人的比例,真的好少。


他们说他们是大学学生,在学校里学机械工程的,然后我问:你们毕业后会做什么,他说:不知道,卖果汁吧..我不禁笑了,他告诉在伊朗很难找到工作,很多好的工作都是凭借关系或者是世袭制的,比如说银行行长的儿子,也是银行行长..



发现大不里士真是一个不大的地方,这哥们走几步就能遇到熟人,不断的说,he is my friend, he also my friend ...路上遇到一只猫,他也说,he is my friend..

在街上走着走着,他突然指着路边的T恤说,这些都是中国制造的,这里有好多好多中国制造的东西,那你觉得中国的东西好用不,我问他,他说中国制造的东西便宜,比如正版的要1000,中国制造的只要500。。。在孟加拉的时候也曾经有人跟我说;chinese people made everything..看来国产的东西还是挺牛的..远销世界各地..

城市博物馆
我自己走的话根本不回走到这里,这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看起来像市政厅。

门口看到一些当地人在,穆斯林的人见面,总是会握手和拥抱,这样的打招呼,不仅仅是礼貌,看起来更有一种亲密的信任感。







老宅院
去了几个宅院,没什么游客。


在里面看到了现任总理的雕像,胖小伙说:this man is damaging our country,瘦小伙一听于是摆出了一个杀头的姿势,意思是别乱说话,小心杀头...说总统总是会杀掉反对他的人。而旁边一个伊朗老太太听到则笑了。



特别有印象的是诗人shirvani khaqani的住宅,还挺有意思,他的房间里有地毯,一个放在地上的小电视机,我们在那里坐着,一边聊天,一边了解一个诗人的生平,度过了剩余的下午时光。












大不里士结束后,晚上就乘作大巴去亚美尼亚了,高加索三国,下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