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省黔东南侗族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出发,到堂安梯田的徒步路线,全程大约7公里。秋收之前的梯田吸引了很多游人,国庆旅游旺季之后,深山峡谷重归宁静,虽然已经看不到金黄稻田,但别有一番静谧之美,适合喜欢安安静静感受自然风光的旅行者。
从寨子里沿石阶往步道走,清晨阳光明媚
这个户外天台感觉很好
可以看到大片刚收割完的农田
从山上走下来的老爷爷。步道就是从这个石阶上去。
侗寨有很多这样的水井,引的山泉水储存在里面,用竹子做的水瓢舀起来直接喝。我也装了一瓶水路上喝。
竹子做的水瓢很有意思
当地人都是直接喝
步道上可以看到侗寨人家染好之后在晾晒的侗布
步道上游客很少,遇到刚砍了竹子下山的老奶奶。山上是大片的竹林,空气清新。
步道在半山腰,所以相当于在别人家的屋顶上行走,很好玩。
路过染坊
纯竹编的鸟笼,连喂食的小罐罐都是竹编的很精致
收割后的稻田一块一块的,把大地切割得很好看。有的还在养鱼,有的烧掉了禾杆。
人在田野里显得很小。稻田中央有清澈的小溪流过。
小孩子们在小溪里玩
步道附近就有很多小小的泉眼,隐藏在茂密的蕨类植物下面,泉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因为植物茂盛,即使太阳很大也还是很阴凉
又遇到一个水井。竹杯子舀水,水龙头的水是从山上引下来的。
一个管子引进泉水,另一个管子把水排到农田里,中间停留的泉水供村民和过路的人饮用
遇到第一个凉亭
纯木质的吊脚楼,从暴晒的阳光里走进亭子,吹来一阵山风,瞬间很凉爽。村民在栏杆上晾晒糯稻。
侗寨里的糯稻有一种奇异的香气,经过晒糯稻的地方我都会用力呼吸。坐在亭子里吹着糯稻香风,从嗅觉上感受秋收的味道。
亭子的两根柱子构成一个天然画框,框出一幅青山风景画
远处有一栋单独的木楼,绿树掩映下很养眼
即使没有金色稻田可以看,走走这样的寂静林荫路,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路旁小溪,秋天泛红的茅草
遇见山里的花桥。花桥也叫风雨桥,是侗寨特有的建筑。这样的建筑在山林之间很和谐,本身成为了风景的一部分,可见步道的设计修建还是挺走心的。
有一两个游人在花桥上休息
桥下是清澈的小溪,狗子走得太热了,把它扔到溪里泡个山泉澡(水是被狗子搅浑的)。
壮壮在花桥上很开心
茂密的山林空气非常清新,一大片绿树洗洗眼睛,妞妞看得入了迷
远看花桥,绿树丛里一点明亮的黄
阳光洒在溪水上
山林里时常有小鸟远远地叫一声,鸟鸣山更幽
溪水潺潺,不知源头从何处来,仿佛茂林深处藏有秘境桃花源
农田里的小瀑布
有村民在耕作,我下山回来的时候她还在干活儿。游客看着可能觉得很有意境,但其实很辛苦。
拍不够的溪水。这条步道处在峡谷间,始终伴溪而行。
芭蕉树下隐藏一条小瀑布
小瀑布水流很急,在山谷里发出明显的流水声,很好听
在这样幽静的环境里,人的心也会变安静
壮壮奋力爬山
这片红色的草给南方的深绿山谷增添了一点秋色
这是一条专门为灌溉修建的水渠,我在里面发现了一条黑白相间的小小水蛇(无毒,没有攻击性,不要去抓它),说明这里生态环境很好,农药用得少,水源没有被污染。希望来玩的游客都可以管好手里的垃圾,不要污染了这世外桃源。
阳光下流水很好看
山里的芭蕉树,嫩绿很亮眼
没想到还修了公厕,很贴心了
公厕标识很有意思,男耕田、女织布,侗家特色很走心了
水渠旁的美丽小蓝花
又一个小凉亭
还有一片未收割的糯稻,颜色很美
从凉亭向下看,山林与农田风光共存
狗子很惬意
流水冲出美丽的旋涡,下山的时候我们还在这块大石头上玩了水。山里的溪水很清凉。
远看凉亭,屋顶的飞檐如飞鸟的翅膀
山谷里气温比外面低一些,还有一部分糯稻没有黄,青翠养眼。远处半山上又有一个凉亭。
稻花香
走很久才遇到一两个游人
还剩一部分小梯田没有收割,蜿蜒的步道穿过稻田,美丽又和谐
青翠的稻子
特别喜欢这个颜色
上了好长一条坡道阶梯,终于又到凉亭又可以休息啦,美美都累坏了
依旧是画框,框外风景如画
遇见螳螂君。山里的小昆虫小动物都不会主动伤害人类,它们都很弱小,希望人类不要伤害它们
螳螂君的三角脸
上到比较高的地方,可以俯瞰小梯田了
曲线优美
在一个山顶了,可以遥望对面的山寨。谷堆很好看。
站在山顶吹风特别舒服。九月登高望远,秋高气爽的感觉会更明显。
层层叠叠的梯田
割过的稻草又长出了青叶子。据说蚂蚱就是专门吃这截绿叶子的,侗族人就晚上打着电筒到田里抓,抓来油炸着吃,还挺好吃的。
到了山顶的茶园,这里的茶树跟太湖的碧螺春茶树比起来那真是高很多。
山顶有凉亭,村里的小女孩拿了矿泉水来卖,顺便玩耍。
看到山顶的村子了。村民种田真辛苦啊,还没开始干活儿就得爬好久的山路。
摸狗头
越走越高,视线越来越开阔,跟山谷相比又是完全不同的风貌了。
水放干之后稻田的裂纹也很好看
收割过的稻田有一种空旷之美
秋叶黄
能见度很高,心旷神怡
人在梯田里显得好小,开垦出梯田的先民真厉害。
优美的折线
遥望远山
在稻田里打滚
超开心的
烧过的稻田也很好看
美丽的层次
高达旷远
独立山巅的木楼
进入村子了,高高的石阶
美丽的屋顶
又遇到水井
意境高远
田埂上的狗
壮壮这个小土狗跟田园风光完美融合
美丽的线条
这是一路上见到的最简陋的水井了,但是流出来的泉水是很干净的
妞妞热昏了,趴到了泥潭里
这下好了
山顶梯田真好看
这个泉水特别好,接水的口子也好看
村民都直接喝泉眼的水,小朋友也可以喝。
高大威猛的南瓜守护者
其实步道可以一直走到堂安侗寨,但我走错了走上公路了,绕了个圈,不过在公路上看到了那个泉水也挺有意思的
公路两旁也是茂密的树丛
走到山顶,村民在田里烧火
进入堂安侗寨,门口是一家苗药店
各种草药
壮阳药永远是各大秘方药品的主流
这个三角形的亭子很特别,可惜旁边减了栋很高的砖楼,损坏了一点它的美
高高的山坡上木楼晒糯稻
堂安侗寨的鼓楼
鼓楼的基座是这些参差不齐的石头,很好看,石阶也是
挑着稻谷的村民
坐在泉水石阶旁聊天,享受悠闲午后时光
双口出水的井,这个井很特别
木楼石阶真美
到处乱跑的鸡
刻满时光印记的侗寨老木楼
屋子下面就是稻田
下午下山,夕阳映照谷堆
一米阳光照在石头和青苔上
木楼上晒的高粱,这个角度看木楼特别好看
厦格侗寨的水井,从一块小石山里流出来
放假了的小孩们在鼓楼里玩耍,旁边放着芦笙(我的另一篇游记有专门写芦笙节,很好玩,可以翻到主页看看)
遇到挑着肥料去田里干活的老奶奶
我们跟在后面
在这样小的田埂上挑着担子走真的不容易的
回到步道上,又见芭蕉树
大转弯
红色茅草很好看
又回到花桥啦
从各种角度看都好看
悠远山林
结合了田园风光与山野自然景色,加入一点点人为制造的便利,这条步道真的是好走又好看
在这亭子里喝杯茶会很有古典文人喜欢的隐居意境
夕阳照亮一面墙
晚霞映衬下一枝嫩芽凌空而出
有虫孔的树叶也很好看
拍照的时候听到小小的响声,发现是一颗野生栗子从树上掉下来了。赶紧捡起来,尝了一下,栗子味儿好浓,很香。早晨上山的时候就看到老奶奶在路边剥小栗子吃,我还想她在哪捡的,结果自己也捡到了,运气真好。听村民说这里的山上有野栗子野杨梅野生猕猴桃什么的,偶尔有村民摆摊卖。
回到寨子里已经快天黑了。走上走下整条步道花了六七个小时,因为我走得慢,边走边拍照边玩水。这样悠悠闲闲花一整天时间浸泡在山野自然间,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比匆匆忙忙四处打卡要舒服得多。如果体力不太好或只有半天时间,也可以来走走这个步道,走一半也好。这条步道本身的风景已经足够美,是否抵达终点堂安,倒是次要的了。旅行时,沿途的风景比目的地更重要。
在肇兴侗寨住的是这家“非花驿民宿”,外表看是木楼,室内为简洁精致的北欧风格,非常干净。
民宿就挨着寨门大花桥,下午很多村民在花桥上休息吹风,特别悠闲
阳光很好
整栋楼跟周围的建筑很协调
门口就是篝火广场,晚上有篝火表演
左边是花桥,右边是寨门,连成一体
这应该是晚上准备点的篝火
民宿室内设计很简洁,看着很舒服
住在4楼,窗外能看到稻田,风景很好
这家民宿应该是寨子里最贵、条件最好的了,床很舒服,加上空气好,又离嘈杂的主街很远,晚上非常安静,所以睡得很好
打扫得很干净,上楼的时候看到每个房间的名字都很有意思,店长介绍说每个房间的名字就是附近的一个村寨名,我住的这间叫“花腊”,是山上的一个小侗寨。
早晨的窗外
洗澡的地方光脚踩木板特别舒服,水是恒温的,应该是科勒的卫浴,用着感觉很好
早餐很丰富,吃到了当地的特产绿皮鸡蛋,小小的一个,但很香,腊肠、木瓜丝好像也是当地特产的
给我们做早餐的民宿管家是寨子里的侗族小姐姐,对当地各种玩的都很熟,告诉了我很多普通游客都不会知道的好玩地方
小茶室很有意思
原本还担心寨子里的民宿住宿条件太差,以前住过的一些乡下民宿会卫生状态不太好,但这家很干净很精致,管家小姐姐说每天的早餐都会想方设法做得有点变化,很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