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香港机场的国际代码。
T1︰机场一号客运大楼。巴士停站处。
T2︰二号客运大楼。下车后需在T1步行前往。
离境大堂︰巴士停站桥上。
入境大堂︰各种交通工具、八达通、银行的售票处。
巴士总站︰机场巴士总站,分A车和E车,详细请见内文。
直巴︰通往广东省沿线之巴士。
机铁︰往巿区之快速铁路。以及接驳巴士资讯。
赤鱲角、新机场︰香港人对机场的别称。
青屿干线收费广场︰转巴士的地方,eg 转去廸士尼。
等候转机时怎麽消磨时间,大概是大部份旅客相当关心的事情。香港地方很少,机场与巿区很近,很多旅客希望趁著转机的空档,出巿区游玩。出巿区游玩的行程牵涉,签证、交通、时间……
一般转机是不需要入境,只需在不同的候机处等候。以国际航班计算,一般预留起飞前一小时到候机处等候最保险。
如果转机时间在5小时以内,不建议入境去香港。因为办理出入境手续,恐怕已经要一小时。搭车去最近的东涌大约30分钟。实际能逛街的时间,只有1小时。倒不如留在机场shopping。还免税呢。
经过香港进入澳门或中国大陆的范围,就算过境了。我的定义是,需要经过香港海关进入香港境内。
这裡视乎你的签证,是否能凭著特定条件,进入香港。
中国护照持有人,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即可过境香港︰
.有效护照。
.目的地的续程车/船/机 票 。
.简单来说,中国护照的持有人,只要附合上述条件,即可经由任何关口过境香港,并且拥有不超过7天的逗留权限。
符合资格的港澳通行证持有人,在这种情况之下,豁免申请港澳通行证。
举个例子,我是深圳户口,需经过香港机场,出发去台湾。此时不需要办港澳通行证。回程时相同。不过,有些人担心,还是会申请。
详细的条例请参考︰
.入境处,旅游 / 过境
@***
.内地、澳门、台湾及海外中国居民的入境安排
@***
条例是这麽写了。有没有别的变数和措施,请听从官方安排。
5-10小时很推荐去东涌。搭巴士前进即可。关于搭巴士的方法,参考下文陆路交通的方法。
去远一点,例如港岛区,推荐搭机场快线。香港站刚好在IFC地底。去一下摩天轮,在扶梯吃点东西,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部份游客第一站选择去澳门。这种情况,可以直接不入境,从机场坐船去澳门。
海天客运码头@***
码头另外接驳到东莞、珠海等地。这时不用入境香港,不过就要办港澳通行证,或者澳门签证。
港珠澳大桥就要坐巴士了。现在几乎所有往巿区的巴士,离开机场后,必定经过港珠澳大桥。在同一个站,转乘金巴,便可去到澳门。
机场快线 通往巿区唯一的直达铁路,快,但贵。以下几类旅客推荐使用︰
商务人员,可以报公帐。
赶著搭高铁 / 转机。
钱太多的人。
旅客最不缺的是时间,钱倒是要省一些,它的票价比起巴士,贵了至少4倍。(巴士平均30元,机铁票价最高205元)。
当然,因为它贵,所以有一些不错的服务,例如预办登记手续,例如接驳巴士直达酒店,大家可以上官网查询,自己租的酒店是否在此列。
机场快线
@***_airport_express.html
接驳巴士服务
@***_free_bus.html
香港的巴士比较複杂,好几家营运公司。无论如何,带一张八达通,按照目的地,刷卡上车就行。这裡面主要分三大类︰
A车︰过青屿收费广场后,直达机场。
E车︰过青屿收费广场后,先驶往东涌,再到机场。(平均需要多15分钟)
N车︰通宵巴士,24:00后营运。
A车、E车和N车,行驶路线是重叠的。即在同一条线路上,有机会A车一台、E车一台,到深夜A车E车停驶,换成N车。
只是单纯地前往巿区,三款车在路线上分别不大。从巿区往机场,必停T1,不会错过。
港珠澳大桥开通之后,大部份A车和E车新增了必停港珠澳大桥。正式站名是︰
前往国泰城的话,则别无选择只能坐E车。
三款车都是刷八达通能上。不过要注意,没有巴士能直接经陆路,前往内地。有需要经陆路转入内地的旅客,可以参考这几条路线︰
A43往联和墟︰上水铁路站下车,转东铁到罗湖。
A36往元朗 / E34B水边围︰形点1行车,步行至元朗西铁站,转B1(深圳湾)、B2(落马洲)过关。
前往港珠澳大桥的旅客,落机后可以到T2搭乘巴士,直抵港珠澳大桥口岸。
路线详情请参考官网︰
永东直巴︰@***
环岛旅运︰@***
买票方法很简单,在机场T1的入境大堂,大老远就能见到柜位。买票后,前往团体的乘车处即可。
要注意,无论A车、E车、N车,旅巴公司。凌晨后都不会营运,没有车直接去到皇岗。很赶著回家,只好坐的士︰费用恐怕要300元以上,加隧道费、路费、桥费……
或者租Uber、Gogovan过关。(原地游可能会推出凌晨接送服务,肯定不会便宜就是啦。)
到最后我还是忍不住要讲一些老故事。香港国际机场,以前叫赤鱲角机场、新机场。刚开始营运那几年,旧机场(启德)还有一点贡献,大家都习惯这样叫。后来就没了。
而且,当时大家对它的评价不怎麽好。因为很远,交通不便(那时)。黄子华甚至嘲笑过︰
以前去旅行,我地去机场去旅行。
现在去旅行,就去机场。
随著一系列有系统的发展,香港机场曾经禅联多年全球机场第一名。
回归前后一些日子,保守人士十分不满新机场和青马大桥等一系列基建。他们认为英政府透过这些大量基建,捲走大量资金,把香港「掏空」了。
回归后,香港的大型基建,没有稍停过。有些不怎麽需要的东西,也盖得如火如荼。不管多少人反对,仍然上马、去马。可能也与此有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