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 --- 世界音乐之都、最宜居的城市

作者:linkway 显示图片

维也纳(Vienna),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欧洲主要的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  
维也纳是奥地利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德语城市,仅次于柏林。  
维也纳是联合国的四个官方驻地之一,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部以及其他国际机构的所在地。
维也纳已连续多年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下图为维也纳音乐协会大楼,著名的金色大厅就在大楼内。


维也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大公国、奥地利帝国和奥匈帝国的首都。
其市中心古城区被列为世界遗产。
下图为卡尔大教堂


维也纳是奥地利共和国的政治中心,奥地利联邦议会、国民议会、总统府、总理府、国家政府各部委和最高司法机构都聚集在这个城市里。 
下图为奥地利国会大厦


LZ的行程是从威尼斯到维也纳。
从威尼斯乘坐夜火车,一觉醒来,天色已亮,列车小停。
看站牌,这里是Amstetten,已进入奥地利境内。


车上的免费早餐还不错。
有咖啡、酸奶和饮料,品种是前一晚自选的:列车员送餐单过来,乘客勾选后取回,然后列车员在早晨送餐过来。
同时送来的还有一杯水,供刷牙用的,因为火车上的水达不到直接饮用的标准。


到达维也纳中央火车站


中央火车站,交通方便。
中央火车站内有游客中心,可以免费取阅维也纳导游图,也可购买交通套票(24小时票价格是21欧元)。
奥地利是欧元区国家。


看下主要的景点分布图


第一站,从中央火车站到圣·斯蒂芬大教堂。
可以乘坐地铁U1,到Stephansplatz下车。
位于维也纳市中心的圣·斯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是维也纳的象征,教堂塔高136.7m,居世界第三(其高度仅次于科隆教堂和乌尔姆教堂)。


圣·斯蒂芬大教堂
教堂始建于公历十二世纪,最早的建筑部分是现在的大门和左右两侧的门墙,为罗马建筑风格。哈布斯王朝统治奥地利后,又对教堂进行了重新扩建,修建了南北两座高塔。具有哥德建筑风格的南塔高度136.7米。北塔具有文艺复兴的味道。
十八世纪时,大教堂又进行了一次扩建,同时对外面的墙壁以巴洛克建筑风格为基调进行了整修。


圣·斯蒂芬大教堂
教堂内景


圣·斯蒂芬大教堂
教堂内景


圣·斯蒂芬大教堂
教堂内景


教堂外的马车


格拉本大街(Graben)
德语的意思为沟,这条大街是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内城区的一条著名街道,繁荣的购物街,沿街都是品牌店、服装店、餐厅、露天咖啡座。


格拉本大街(Graben)


黑死病纪念柱
位于维也纳内城格拉本大街(Graben)的中央,是欧洲最大的巴洛克式的“黑死病纪念柱”。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起源于亚洲西南部。最初于1347年传入西西里群岛,立刻横扫欧洲,患者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皮肤出现许多黑斑,死亡过程非常痛苦,故称为“黑死病”。此病在随后300年内多次在欧洲卷土重来,总计共有2亿多欧洲人死于这场瘟疫。1679年的维也纳黑死病肆虐,鼠疫几乎夺走了三分之二维也纳人的生命。后来为了纪念死于鼠疫的受难者,奥地利皇帝利奥波特一世下令建造了这尊黑死病纪念柱。在这根纪念柱的外型台座上描绘着神创天地、黑死病流行、最后的晚餐等浮雕。柱身表现了皇帝摘下皇冠,半跪在地上祈求上帝保佑自己的臣民以及在天使的指引下,圣人打倒化身女巫的黑死病。碑文则在提示世人,勿忘上帝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惩罚。


街头的雕塑


街道一角的教堂(圣伯多禄教堂)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Staatsoper)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 


歌剧院始建于1861年,历时8年完工,总面积达9000平方米。


过国家歌剧院转向西,沿Operning街去霍夫堡,在城堡花园东南角有歌德的塑像

歌德塑像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出生于法兰克福,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
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1831年完成《浮士德》。


继续前行,在霍夫堡的东侧,是城堡花园,有一座莫扎特塑像

莫扎特塑像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莫扎特塑像
莫扎特1760年开始学习作曲,1762年的寒冬,年幼的沃尔夫冈与姐姐南内尔的欧洲巡演拉开序幕。
1781年,莫扎特到维也纳开始10年的创作生涯 。
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之一,其大量作品涉及各种体裁,其音乐博采德、奥、意、法诸国精华,风格典雅,感情真挚,朝气明快。后期的作品,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
《费加罗的婚姻》是莫扎特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之一,莫扎特充分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巧妙地使用音乐形式,使音乐与戏剧的高度融合。
大约我们听到较多的是《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八分音符均整一贯的节奏,加上十六分音符来提高活泼感,全曲表现出一种带有童贞般的单纯。


霍夫堡宫(Hofburg)曾经是哈布斯堡王朝奥匈帝国皇帝冬宫,夏宫是美泉宫。
自1275年至1913年间,经过多次修建、重建,形成了现在的由18个翼、19个庭院和2500个房间构成的宫殿。


看下导览图
看起来有点复杂,貌似图中的6应是主殿
(导览图标注的6号是: Nationalbibliothek,国家图书馆)


貌似霍夫堡的正门,但是被围护起来了


此路不通


LZ辗转找入口


以为是到了正门,购票入内。
进入了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
皇帝弗朗茨•约瑟夫生平


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


老霍夫堡皇宫
广场上是弗朗茨二世皇帝塑像。


弗朗茨二世皇帝塑像
这位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弗朗茨二世皇帝为了破灭自称为法国皇帝的拿破仑想当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梦想,于1806年主动解散了这个帝国,并同时成立了奥地利帝国,弗朗茨二世皇帝也就因此变成了奥地利帝国的弗朗茨一世皇帝。


老霍夫堡皇宫
皇宫屋顶的雕塑


老霍夫堡皇宫
皇宫屋顶的雕塑


霍夫堡宫


出了冬宫霍夫堡,就转往夏宫--美泉宫。
霍夫堡到美泉宫,搭乘57A可达。

美泉宫(Schloss Schönbrunn)
坐落在维也纳西南部,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
传说1612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狩猎于此,饮用此处泉水,清爽甘洌,遂命此泉为“美泉”,此后“美泉”成为这一地区的名称。
美泉宫及其花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游客中心
在这里购票入内


美泉宫广场上的喷泉和雕塑


从中央大厅进如美泉宫。
行李需要寄存,包括背包,大厅有存包处。
大厅有讲解器,貌似也有中文的,免费使用。


美泉宫宫内有1400个房间,其中44间是洛可可式,优雅别致;但大多数是巴洛克式。宫中专门有东方古典式建筑,如嵌镶紫檀、黑檀、象牙的中国式房间和用泥金和涂漆装饰的日本式房间。房间内部的装饰品也以东方风格统一协调,四壁和天花板上镶嵌着陶瓷器。在琳琅满目的陶瓷器摆设中,有中国青瓷、明朝万历彩瓷大盘和措花花瓶等。
貌似宫内不允许拍照。
LZ的文件夹只有这一张照片。


美泉宫,还有面积很大的花园,包括动物园


美泉宫花园
海神喷泉 (Neptune Fountain)
在花园的尽头,是一座1780年修建的喷泉。
水池的中央是一组根据希腊海神的故事塑造的雕塑。


美泉
美泉是马提阿斯一世皇帝在1617年狩猎时发现的,整个夏宫也就因此而得名为美泉宫。


凯旋门(Gloriette)


凯旋门(Gloriette)


凯旋门(Gloriette)在一座小山上,远眺,可看到美泉宫全景,还能看到老城中心的圣·斯蒂芬大教堂。


多瑙河
游船上标注的是 “Blue Danube”,蓝色多瑙河


维也纳街景


布鲁克林纪念馆  Brooklyn Memoiren


卡尔大教堂(Karlskirche)于1737年建成,长80米、宽60米、高72米。


卡尔大教堂内部
主祭坛(High Altar)是由卡美西纳(Camesina)制作的灰泥浮雕,描绘圣波洛梅欧在一群天使和小天使的伴随下升天。


内部充满了许多当时名艺术家的精心雕刻和祭坛画,包括葛朗(Gran)和托蒙第(Altomonte)的作品。


内部充满了许多当时名艺术家的精心雕刻和祭坛画,包括葛朗(Gran)和托蒙第(Altomonte)的作品。


Johanenes Brahms


卡尔教堂西侧,就是维也纳音乐协会的大楼

维也纳音乐协会大楼(Musikverein)
维也纳音乐协会大楼与查理教堂隔街相望


维也纳音乐协会大楼
这座精致小楼是举世闻名的金色大厅所在地,它被称为“世界五大音乐厅”之一(另外四大:柏林爱乐音乐厅、莱比锡布商大厦音乐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波士顿交响乐大厅),这里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常年演出场地,世界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此举行。
这里常年举办各式音乐会演出,票价从十几欧元到几百欧元不等,部分站票甚至低于10欧元就可以买到,但每年的新年音乐会门票可谓是一票难求。


该大楼建于1867年-1869年间,由丹麦设计师特奥费尔·翰森(Theophil Hansen)主持修建,整体样式仿造了希腊神庙的建筑风格,外墙红、米黄、灰三色相间,正立面由三尊女神像支撑,古典别致。


外墙上的雕塑


维也纳音乐协会大楼与查理教堂隔街相望


墙上的演出节目单


可在指定时段由工作人员陪同入内参观,有讲解。参观时段分别为下午13:00(英语讲解)和13:45(德语讲解),门票7欧元
因时间相差太多,LZ询问了工作人员,被告知其它时间不接受参观(也不卖门票),LZ未能入内参观。


金色大厅内景(图片来自于网络)
因为时间相差很多,LZ询问了工作人员:只能在上述时段入内参观;当然也可在有演出时购票参观。


街头有音乐会的购票点


也有如莫扎特打扮的票务促销员


看看是不是很酷?


街头的咖啡座


自助售卖点


麦当劳在这里也有分店,价格和中国的差不多


行走在老城的街道,倾心感受维也纳厚重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


Schwarzenbergplatz
这座广场是纪念陆军元帅和外交家卡尔·菲利普·施瓦岑贝格亲王,他作为总司令在莱比锡会战中指挥反法联军打败拿破仑,广场上矗立着亲王骑在马上的雕像。


Akademie Theater


Hochstrahlbrunnen
解放纪念碑,1948年建成。为了纪念从纳粹手中解放维也纳的苏联红军修建,前面有喷泉。


纪念碑上的苏军战士,身上背着波波沙冲锋枪,腰间挂着1个弹闸和2颗手雷


街头的快餐店,面馆
估计是华人开的店,“福”面


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有轨电车


街头挂着顶灯的出租车


环城大道和观光车


环城大道


维也纳街景


环城大道街景


维也纳市政厅
维也纳市政厅是从1872年开始建造直到1883年完成。 用来代替Wipplingerstrasse大街的老市政厅。是一座新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出自建筑师Friedrich.von.Schmidt。这一设计在诸多参与竞标的最好的设计中被主管当局选中了。中间是一个极大的中央尖塔,两边各有两个低一些的侧塔。它的正面最吸引人的特征是有精致优雅的图形装饰的高耸的拱形窗棱和带有曲线的阳台。窗棱上檐之上站立着一个个穿戴甲胄执一支枪矛的三公尺高的非常显眼的武士塑像。它是弗朗茨 Gastell 设计的。人们都熟悉的称之为市政厅人(Rathausman)。这座建筑有七个庭院,每年的夏季音乐会会在 Arkadenhof 庭院中举行。 在第一层通过二个豪华的阶梯可以通往仪式大厅 (Festsaal)。


中间是一个极大的中央尖塔,站立着一个穿戴甲胄执一支枪矛的三公尺高的武士塑像。


城堡剧院(Burgtheater)
位于维也纳市政厅的正对面,其入口上方有雕塑“太阳神阿波罗与悲剧中的缪斯”。
剧院辉煌豪华的阶梯大厅出自于恩斯特和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兄弟之手。
可入内参观,门票5.5欧元。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四,15:00(德语讲解);周五周六15:00(英语、德语讲解)。


城堡剧院(Burgtheater)
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德语剧院之一,据说这里演出的德语剧目在德语地区也是最标准的,有许多世界级的演员在此担任客籍演出。


城堡剧院上方的雕塑  Kaiser Franz Josephl


附近街道上的有轨电车


奥地利国会大厦是奥地利国民议会和奥地利联邦议会所在地。


奥地利国会大厦兴建于1874年至1883年,是一座希腊复兴式建筑。是奥地利国会两院的所在地,座落在维也纳内城区的戒指路,靠近霍夫堡皇宫。


国会大厦,前面是雅典娜雕像和喷泉


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每年7月中旬到9月中旬星期一至星期五开放。


国会大厦前的雕塑


国会大厦的背面


国会大厦旁的街道


结束维也纳之旅,LZ前往布达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