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HOT🔥炽爱曼谷(挖掘泰国艺术的日子)

作者:小狮子 AKa 显示图片

2019年春末的这段旅程算是我第一次真正去往一个完全远离华语世界的地方,心怀不少期待与忐忑。让我不禁思考人类间最大的隔阂是什么,或许不是宗教信仰,不是民族习惯,不是地域距离,而是语言。人类真的是一种很可怕的生物,他创造了语言,又拥有那么多种语言,大到不同国家,小到一个城市不同的区域都可以生出不同的语言,语言本是一种沟通的工具,但它的不同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隔阂。《旧约·创世纪》记载:耶和华降临见到世人建造塔与城,大惊失色:如今既做起这样的事来,以后他们要做的事就没有不能成就的了。 于是他变乱语言,阻隔人心,致使「通天塔」一愿终成人间一憾。有时候我不禁在想为什么全世界的人不可以只说一种语言,这样人的一生中是不是会收获更多的乐趣?


2019年的春末,我和妈妈启程前往泰国,这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与特色文化的国家,也是不少国人出国第一站会选择的国家。

背景音乐请点击☞ @***?__=kmo2TOb  ( 由泰国当红艺人Jamesji演唱,他是谁?接下来我会不时地介绍到他。)


DO YOU KNOW? 我们熟悉的泰国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原名「暹罗」,20世纪30年代与暹罗相邻的大小王国相继成为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美国等列强的殖民地,暹罗称为东南亚地区唯一的独立国家,因而如今不论走在泰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有去到其他国家的错觉,这个特别的国度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即使被现代化也依然赋予了其独特的基因。

1939年6月23日,暹罗更名为「泰国」,意为「自由领土」,1945年9月8日,泰国又复称「暹罗王国」,1949年5月11日正式更名为「泰王国」。真的是一个很爱折腾的国家,不过在到过之后,生活中却发觉这里的人大多不是那么爱折腾。


印象中对「曼谷」的最初印象就是小学课文里那篇《曼谷的小象》,内容早已忘光,但那副绘有小象和女孩的插图我始终记得。直至在决定出发去往曼谷前我才知道这个城市的英文名是Bangkok(和中文的发音丝毫没有联系。)但你知道吗?曼谷的全名共有41个字,是世界上名字最长的首都。那是1782年拉玛一世在这里建立新都后取名为【共台甫马哈那坤弃他哇劳狄希阿由他亚马哈底陆浦欧叻辣塔尼布黎隆乌冬帕拉查尼卫马哈洒坦】意思是【神仙的城伟大的城玉佛的宿处坚不可摧的城被赠予九块宝石的世界大都会幸福的城……】(Krung Thep Mahanakhon Amon Rattanakosin Mahinthara Ayuthaya Mahadilok Phop Noppharat Ratchathani Burirom Udomratchaniwet Mahasathan Amon Piman Awatan Sathit Sakkathattiya Witsanukam Prasit)这样长的城名念起来实在太...不方便,国人们便简称为【共台甫】意思是「天使之城」当地华侨根据音译称它为【曼谷】。




经历了在吉隆坡转机的飞机晚点,办理落地签大排长队等遭遇后,乘坐机场大巴来到我们即将要生活一段时光的区域已经是傍晚的七点多,天色已经暗了。四月底的一个黄昏,当我们真正地走在曼谷的街上,除去有些闷热的东南亚特质,这里和全世界所有的都市一样,都有着一些相同的特质。高楼林立,还有那些永不完工的工地,在一些边缘的角落,一段似乎废弃的铁道旁的砖墙上不出意外的出现了涂鸦的身影。早已听说的糟糕的交通,机车会见缝插针,甚至会开到便道上。打着赤脚的车夫衣衫褴褛的蹬着一个装满废物的三轮车奋力的挪动;衣冠不整的精神病人和乞丐出现在一条偶有中文招牌的街上;推着车沿街卖冰品的老婆婆,记忆中上一次见到这个画面恐怕还是在二十几年前吧,比较有趣的是他们的推车上栓有一个大铃铛,还没见其身影,目光已经被吸引过去。

泰国的电缆几乎都没有入地下,抬头望向天空时随时可见凌乱的电线。走过一个小铁桥,瞥一眼桥下的河水非常糟糕,呈现黑色的水面上漂浮着很多生活垃圾,街边尽是一些买海鲜的摊贩,每每走过这里都会闻到浓浓的鱼腥味。


穿过一个很多弯巷的居民区,我们终于找到了预定的Hotel,我们的房间出乎预料的大,粗估也有二十坪以上,打开门的一刹那顿时觉得心情舒畅,旅途的疲惫一扫而空!房间的装潢简单而不甚简朴,木质门窗加上浅蓝色系的墙壁,深色木制高低床,这完全符合我对于泰国这个国家的印象。


为了让自己事先熟悉这个即将前往的陌生国度,四个多月前的时间我初次接触了「泰剧」。早前我对东南亚的影视剧是心生抵触的,感觉无非是浮夸的演技,加之永恒豪门恩怨主题,其浮夸程度完胜台湾的「8点档」,特别是网路上传播的越南版<还珠格格>实在让人不忍直视,产生心理阴影。

但真正查阅过了一些资料,发现事实上泰剧本也不完全是我预想的样子,(当然完全颠覆三观的剧集也有不少,比方说儿媳妇爱上婆婆;侄子变性和姑父相爱…可见泰国人民的的三观包容度够强让编剧可以尽情的脑洞大开。)泰国本土拥有多个电视公司,最受欢迎的要数3台,这是一个「造星」最成功的电视台,(有一些像中国芒果台,但远比芒果台做的出色)剧集制作水准非常之高,也捧出了众多大牌明星。经常追3台出品的电视剧会发现都是熟悉的面孔,不论主角或是配角总有重复合作的机会。

和中国不同,泰国电视台每逢节庆或是一些特别活动都会安排旗下艺人和粉丝互动,因此生活在曼谷的粉丝几乎每个月都已机会和自己的偶像见面。早前我在国内通过很多渠道一直没有查到电视台的确切地址,但让我没想到的事就在我刚到曼谷的当天晚上发生了,晚上我和妈妈到酒店附近的BIG C吃饭顺便买一些生活用品,刚走到超市就发现泰3台大大的台标在不远处的高楼亮着!果真应了那句「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功夫」。



去芭提雅的那一天,我和妈妈清晨走过电视台,之后路过后方的巷子,有很多深宅大院,貌似是一些大人物的宅邸,在一扇非常漂亮的大门上我发现了泰3台的台标。不禁猜想Jamesji会不会就住在这里的某一户呢?




<炽爱游戏>是我找来看的第一部泰剧,也是通过这部剧认识现代的曼谷,略过那些泰国的本土生活元素,整部剧就像是泰国拍的标准「韩剧」,浪漫元素、戏剧冲突、虐人的桥段一 一达标。(剧情还是有一些匪夷所思的设置,不过和那些天雷勾地火的剧集相比还是可以被大众接受,但据说小说版在情节设置上就有点脑洞大开了。)在2018年夏天获得了超高的收视成绩。(2019年8月2日恰好我生日这天YOUKU正式引进了这部剧)也是通过这部剧让我喜欢上了两位主演,因为在剧中的默契表演被剧迷们昵称为「奶酪夫妇」。


特别是Jamesji在剧中角色的完美表现让我第一次有特别的感动,善良的Nai完全是我从小梦想拥有的哥哥的样子。因此我也成为了Jamesji的忠实影迷。


女主角小名Nok,泰语中意为「小鸟」,在泰国的机场我发现一家国内的航空公司就叫Nok!机身果真是设计成一只鸟的外形。


泰剧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每一集时长都将近两个小时!足有一部电影的时间,也让我破纪录第一次追剧到凌晨四点多。我始终认同一部好的剧可以让观者在那一段时间都沉浸在那个故事环境里,跟着剧中的人一起经历未知的生活,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便教人期待。


<天生一对(宿缘)>是2018年收视最高的剧集,带火了【阿瑜陀耶】(中国人习惯称「大城」),也让年青一代对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产生更高的兴趣,据说连泰国的总理当时都在追剧。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穿越剧,现代世界的考古学胖妹穿越到阿瑜陀耶(泰语名: อยุธยา,英语名:Ayutthaya)时代,附在因杀人而被月亮魔咒杀死的蛇蝎美人身上,和男主角完成一段宿世情缘。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女主角剧Bella Ranee的超娴熟演技着实可圈可点,不论是什么角色都可以轻松驾驭,完美演绎。特别是在本部剧中一人分饰两角,从黑腹女到天真善良的少女,观剧时竟完全让人忘记了是同一人出演!我认为最精彩的一幕是在倒数第二集两个角色同框飙落泪戏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该剧除了故事情节精彩,演员演绎到位,更是在细节处用心的加入了很多泰国的历史与特色文化元素,极力向国内外观众推广泰国文化。其中包括泰国人民每逢特殊节日会赛舟、搭沙塔。


民间传统娱乐形式之一的「斗鸡」,如今在泰国的乡间还很常见。




泰国传统国技——泰拳,它原为泰国军人近身肉搏的必杀技,主要以肘击、膝撞、脚踢等招法进行攻击,据说泰拳手攻击的力道相当于时速58公里汽车的撞击力。由于泰拳属于童子功,通常选手从很小就开始地狱式的练习,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因为家庭贫困而走上有一定危险度的泰拳比赛的道路,甚至沦为了别人押注的工具,只为了能够贴补家用,也有一部分家长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训练的环境中长大不至于接触毒品与黑道。不久前一名13岁的孩子死在了泰拳比赛的台上的新闻引起全世界的人的关注,之后泰国提出了一项禁止12岁以下的儿童参加泰拳比赛的法律,但能不能实施,就连体育局局长也不知道........






制作泰国美食料理也是剧中常出现的桥段。除上述这些文化元素之外还有大家熟悉的泰式按摩、泰文的演变等等。


这部剧之所以如此成功,除了剧情新颖,文化内涵丰富,更吸引观众津津乐道的还是那些不时出现的诙谐的桥段和台词。



一部剧出色的配乐也会为其增色不少,3台出品的泰剧的BGM的制作水准也相当之高,旋律多朗朗上口,通常一集的时间会反复出现,为歌曲起到了很大的传播作用。在我们路过 暹罗中心的那个傍晚,一段熟悉的旋律从不远处飘过耳际,原来是<天生一对>的插曲,我穿过人群快步向前寻索,原来是一位老阿姨在街边用小提琴为这首曲子配乐。在那一刻我的一切感官仿佛都被放大,身处属于这首听了至少几十遍的曲子的国度,眼前的人、身边嘈杂的语言环境和温度,这种感动无法用言语表达得清楚。特别要介绍这首曲子的旋律,其借鉴了古代唱本的元素,又以流行音乐的方式呈现。



2019年初Jamesji主演的新剧<桎梏>又在3台热播,定在了周一周二黄金档,4月29、30日播出了最后两集,最终在泰国创下了收视第二的超高成绩,也很难得的是我刚好在当地为其收视率贡献了一份力量。<桎梏>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泰国小城北揽坡,华裔家庭中一个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对四个儿子的生活大家干涉的家庭伦理故事。 从一个社会底层的侧面展现了泰国的近现代历史。一个国家的特殊年代环境下赋予每个人的命运都相当曲折,每个活着的人实则都桎梏在一个牢笼里。曾经善良的泰国少女,因为嫁到富裕的华裔家庭,在被婆婆欺负的岁月里最终也变成了她不喜欢的婆婆。身份等级的矛盾,穷人与富人的矛盾,种族的矛盾…似乎到今天依旧还存在。虽然这部剧的侧重点不在爱情,属于伦理剧,但情节依旧极为精彩。Jamesji的角色三儿子Asa依旧是完美善良如天使的邻家哥哥。


主题曲《灰色的心》依旧由Jamesji深情演唱,每每听到这个旋律都非常感动。 ☞@***?__=Ew2dvOK


泰剧的部分就先聊到这里,喜欢泰剧的朋友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和我继续畅聊!

泰语真的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我对它的印象也如同它的国名,不时有翻天覆地的改变。早年因为罗志祥在台湾综艺里故意「丑化」泰语,让我始终认为泰语是一种引人发笑的语言,泰国人讲话就很可笑。但正式追过泰剧,发觉原来讲泰语也可以很正经的谈情说爱!讲泰语通常音调都很绵软,和台湾腔有相似性格,但又是不同的感觉。

外形状繁复的「泰文」,有人戏称它「蝌蚪文」。当我第一次看到泰文的时候,第一感觉它与梵文很像,复杂的笔画走线如同绘画,又略带神秘的犹如熊熊火焰。手写体那有力的上扬笔画又和泰国传统建筑的飞檐翘角有几分类似。泰文属于元音附标文字,(似乎如今全世界的文字,中国汉字是极少数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即用在辅音字母的四周标示代表元音的符号。泰文由著名的素可泰王朝创建者,Si Intharathit国王的第二个儿子,也就是第三任国王兰甘亨(Ramkhamhaeng)于1283年发明,被称为「素可泰文」,字母系统来源于古印度梵文。泰语是泰国的官方语言。泰语是一种分析型语言,不同的声调有区分词汇和语法的作用。




泰国人的姓名都很长,以James ji为例,他的全名是:Jirayu Tangsrisuk、จิรายุ ตั้งศรีสุข(吉拉宇·唐思苏克),James是英文小名。Jirayu在泰语里是长命百岁之意,姓为Tangsrisuk,他的祖辈有中国血统,由最开始的tang姓加上泰语的srisuk变成新的姓氏。遗憾的是虽然在泰国我也和不少在地人匆忙的打过交道,虽然特别学会了如何用泰语问 你叫什么名字,但没有一次机会真的得到一个人的名字,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感受曼谷的温度从清晨打开阳台大门的一刻开始,从享受了一夜冷气的房间探出身子,瞬间被潮湿的热气拥抱。清晨五点钟黎明的光划开夜色,又是崭新的一天。我们住在小酒店的四楼,从阳台望出去四周都有同等高度的楼,远方仅有一两栋高楼伸出来。望望楼下的巷子,一只猫咪舒服的躺在一辆汽车的顶上。

曼谷的清晨大概是一天中最凉爽的时间,每一天当我们走过居民区曲折的巷弄间,都会感受到在地浓浓的市井生活气息。坐在角落里卖花的阿姨用长针净心的穿着手上的花环;沿街的小吃摊一大早就做起了生意,本就有温度的清晨,在地的人还会吃刚出锅的油炸物。也有一些小朋友或年轻人从7-11拿着三明治一类的早餐。在固定的街角总会看到化缘的僧侣;一些老人在照料自家的小花园;收垃圾的大型车也准时的开进了社区,生活的一切每天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狭窄的街道往往有两辆汽车同时开进来,我等一众行人就要停下来,有耐心的观摩一场车辆挪移的表演。




一种叫不出名字的花在某个清晨我路过的街边因为长熟后掉落下来。天衣无缝的花瓣连成一圈,像一把伞,又像一条洁白的长裙。边缘处不规则的形状美得浑然天成。


街边买彩票的阿姐阿嬷早已支起摊子等待今天想要试试手气的客人。刚到曼谷时,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和国内彩票不同,泰国的彩票不用自己选号,都是现成的。


在吉隆坡转机时已经见识了那里的高温,期望曼谷可以凉爽一些,但事实上温度也只是低了一点点。据在地人说每年四五月是泰国最热的时候,所以要在四月过泼水节。一天当中上午十点过后气温开始攀升,即使手中的扇子牟足力气,也丝毫感受不到风!

让我惊讶的是即使天气再热,在地的人依旧在正常的生活,在泰国的这一段时间我讲的最多的话大概就是「天气这么热,这里的人竟然还可以…」


在曼谷的第二天,结束了上午大皇宫和郑王庙的行程,搭公车回到我们的住处附近的BIG C,瞬间感受了属于曼谷的「冰火两重天」!大概在泰国最幸福的事就是走进一处有冷气的室内,特别是在连续几个小时热到濒临虚脱的状态下。在给妈妈买最著名的DQ时(泰国的DQ比中国便宜了近乎一半的价格。),我不经意摸了一下脸颊,忽然发现脸上到脖子还有身上附了一层磨砂层!原来刚刚流出的大量的汗水遇冷结出了盐!妈妈说她的眼睛是刺痛的,舌尖碰触嘴唇上是咸的。


即便是如此难耐的气温,我依旧很佩服在地的人,依旧没有放弃运动,不论是清晨的住宅区小巷里,还是正午骄阳似火的商业街,抑或是傍晚的花园里都能看到跑步者的身影。在一些大型超市外的那种宽敞空地也会有很多中老年人在跳广场舞,不过她们的舞动更加高级一些,类似郑多燕的韵律操。

因为热天气,长时间的户外活动非常消耗体力,为了妈妈的身体,我们也只好取消了一些行程,「天气太热,好吧,摩天轮夜市不去了;天气太热,好吧,火车夜市不去了……」

持续的高温会让人的情绪低落,特别是每天午后气温达到最高值,那个时候几乎不想挪动身体了,本以为到了晚上会凉快些,谁承想天黑后被暴晒了一整天的大地开始散发热气,空气更加闷热。脑中会有一个念头在抱怨这哪里是<炽爱游戏>里的曼谷呀?!这哪里是国际大都市的繁华曼谷啊?!但离开这座城市后,在一个舒服的环境下再回想起这个城市留给我的点滴画面,却发现这座城市还是蛮美的,只是彼时没有心情欣赏,由此可见生活中保持一个好的心情是多么重要!

泰国寺庙众多想必已经是全世界都了解的,在曼谷这样一座现代都市中就拥有大小寺庙四百多座。往往是现代建筑和金黄的寺庙勾画出曼谷天际线的轮廓。小到每一个社区都会供奉着数尊佛像。全国百分之九十五的民众笃信佛教。在泰国每个月有四天为佛节。





总所周知,在泰国每一位男性一生当中都要至少有一次出家的经历,通常只要满二十岁就一定要出家一次,报答父母的生养的恩德。关于这项习俗虽然不是被归入国家的法规,但民众还是会坚守。不过现今随着生活工作的繁忙压力,很多人也是走一个形式,前一天剃度,后一天还俗。泰国家庭嫁女儿会看这个男子是否有出过家;找工作也是一样,老板会喜欢录用出过家的员工,每年12月份国王生日之际(泰国的 父亲节),很多人会去出家,一些大型公司会给员工假期。

在泰国建立现代教学系统前,佛教寺院是泰国传统文化和佛学教育的重要场所,政府重要活动,民间婚丧嫁娶等都会举行宗教仪式,诵经祈福。虽然佛教在泰国占据主导地位,但宪法保护信仰自由和多种宗教并存。

与中国的寺庙不同,泰国的寺庙不允许做饭,僧人只能去化缘,他们一天只能食两顿饭,中午十二点后就不能进食只可喝水,打坐修行。

每日清晨六点左右,寺庙里的僧侣们都会出来挨家挨户的化缘,生活在泰国的居民都会在家门口诚心的等待他们的到来。佛教不仅是作为泰国法定的国教,更是泰国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泰国随时随地可遇到身穿橘色长袍的僧人,甚至在曼谷这样的国际都市也不乏他们的身影,特别的是「四大皆空」的他们丝毫不影响正常娱乐。



泰国的佛教是小乘佛教,佛寺佛塔众多,因此有「千佛之国」的美称。佛教对泰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等领域都有着重大影响。

另外,泰国也是一个信仰包容的国家,距离曼谷150公里的素攀武里,一座七百多年历史的「尚巴修寺」年轻的画师在寺庙的壁画中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哆啦A梦、愤怒的小鸟、ipad…这样不仅吸引了很多外来游客,也让很多小孩子也更喜欢到寺庙里去。


资料图


资料图


资料图


资料图

「帕利瓦特庙」更被改称为「贝克汉姆庙」,寺庙中贝克汉姆、漫威英雄的身影层出不穷。


除佛教,还有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等。在前往【大皇宫】的途中,第一次在路旁看到被供奉的一尊造型独特的神像,外形如是一个女神将自己成束的头发略过头顶,在前方成为流水,之后我在泰国的很多地方都看到过这尊神像,而后我才知道这尊神原来就是印度教中著名的「湿婆神」。湿婆神是印度教里最受人尊崇的三大主神之一,在传说中从喜马拉雅山奔流而下的恒河泛滥成灾,为了化解人世间的苦难,湿婆神散开自己的长发,让汹涌的河水从头上缓缓流过,从此桀骜不驯的恒河被驯服了,也造就恒河平原的万亩良田,在印度的圣城「瓦拉纳西」的缔造者就是湿婆神。



泰国的街头或市场里时常会看到卖花环和莲花的摊位。在<天生一对>中就有对这一习俗的展现。「折荷花」,将荷花花苞折成开放的样子,而且是佛教喜欢的3、6、9数字,体现了自古泰国人对佛事的注重。这是泰国民间普遍的手工艺技能,小孩子在学校中会专门开设课程,学习如何折荷花、穿花环、做花盘等用于拜佛和献给父母长辈以及献给寺庙做功德。


「串花串」在泰剧中也是很常见的情景,最初我以为那一朵朵白色的小花是茉莉花,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都见到摆摊的妇人在串花串,心里不禁想每天都可以采来这么多茉莉花么?原来这种画叫「皇冠花」,在地人习惯称其为爱花,是牛角瓜的副花冠,非常坚硬、洁白,在东南亚以及大洋洲普遍用于花环或花串。


四面佛,人称「有求必应」佛,该佛有四尊佛面,分别代表健康、事业、爱情与财运,掌管人间的一切事务,是泰国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与印象中将佛像供奉在寺庙里不同,著名的的「四面佛」位于曼谷爱侣湾凯悦酒店边、崇光百货公司旁的马路转角处,香火最盛。从机场坐大巴路过这个街角,妈妈叫我看向窗外说有一处地方聚了好多人,我便知道那里定是供奉着「四面佛」。

「四面佛」是华人地区民间对「梵天」的俗称,「梵天」在佛教中亦称「造书天」、「婆罗贺摩天」、「净天」。原是印度教、婆罗门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梵天」,是创造宇宙之神,梵文字母的创制者。在东南亚,特别是泰国被认为是法力无边,掌握人间荣华富贵之神;其四面分别朝向东南西北,供信众祈福。由于外形近似中国佛像,中文译名多为「四面佛」,但事实上四面佛不是佛,所以准确而言应译为「四面神」。大梵天王有四面、八耳、八臂、八手,每手所执之物均有其深长意义:一手持令旗(代表万能法力);一手持佛经(代表智慧);一手持法螺(代表赐福);一手持明轮(代表消灾、降魔、摧毁烦恼);一手持权仗(代表至上成就);一手持水壶(代表解渴、有求必应);一手持念珠(代表轮回);一手持接胸手印(代表庇佑)。大梵天王之性情温柔,充满慈悲、仁爱、博爱、公正这四种正直性格,佛教称之为婆罗门的四梵行,也是佛教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愿降福及济助—切天神及众生。四面佛有四面具有慈、悲、喜、舍之四梵心,无论“求事业”。祈爱情”、“盼发财”、“保平安”,皆能照顾到东西南北四方之世人及生灵。

我们选择在一个傍晚走到供奉「四面佛」的街口,彼时依旧拥满了众信徒与游客。人们争相向神像送上供物,闭眼静心求下自己的心愿。传说「梵天」喜爱歌舞,也有还愿者雇佣几名穿着泰国古代传统服装的少女在佛像前随着音乐边歌边跳传统的祭神舞,意在祭神、谢神或还愿,以谢神恩。











泰国人的DNA中有一大特征就是「随性」,这种随性从我们一进入这个国家,在办理过境签时就已经深刻的感受到。原本是开放给中国人的办签通道聚集了大批刚刚和我们搭同班飞机的印度人,一位工作人员先是将这批印度游客带走到另一处办公区,不知道是何原因没多一会儿又被领了回来继续排队。看到身边用中文翻译的告示牌我不禁笑了。


🚌泰国开大巴的司机开车普遍很随性,原本一个小时的车程足足可以开两到三个小时。我们搭乘大巴从芭提雅回曼谷,司机几乎是每开十几分钟都停下车开门下去抽烟,直到上了高速才开足马力,当然如果高速上可以停车估计三个小时我们也回不到曼谷。到达曼谷后司机在等待红绿灯期间就让我们剩下的乘客在马路中间下车,是马路的正中间!

还有代表一个国家形象的在【大皇宫】站岗的士兵目光会随时被周围变换的风景带来带去,反之我们祖国的士兵可是雷打不动的活雕塑哦!




离开富丽堂皇的【大皇宫】,来到湄南河边搭乘渡轮去往河西岸「吞武里」高耸入云的【郑王庙(Wat Arun)】。这座庙又称为【黎明寺(Temple of the Dawn)】,是纪念泰国第41代君王、民族英雄郑王的寺庙。

华裔的民族英雄「郑王」达信(1734年4月17日—1782年4月7日),泰皇五大帝之首 ,他是泰国吞武里王朝国王、建立者,中国广东潮州人后裔,又被世人称「吞武里大帝」、「达信大帝」、「郑信」、「郑昭」、「郑昭王」、「披耶达」。泰国王室最早由中国清朝的郑信(泰名:达信)创立。郑信打败了缅甸的入侵,统一了泰国各部,奠定了现代泰国的基本版图,被泰国人尊称为「吞武里大帝」,泰国政府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皇节」。

达信在位15年,收复北部的清迈和南部马来半岛一带的领土,统一了在国家沦亡期间四分五裂的泰国,恢复了【阿瑜陀耶时代】的疆域,并在1774年至1775年间再次指挥军民击退了缅军大规模的入侵。因从缅甸统治下复国之功,被誉为泰国历史上第4位大帝,18世纪泰国的华裔民族英雄 。

1763年,缅甸军入侵暹罗,达信率部防卫暹都。1767年4月,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阿瑜陀耶)灭亡。达信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基地,组织抗缅军,光复大城,并迁都吞武里。当年12月28日被拥立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1770年统一了暹罗全国,后又多次对柬埔寨进行军事扩张。他还派使臣到北京,入贡于清朝。清政府终于在1777年承认了达信建立的王朝,准许暹罗使节到清廷朝贡。



庙内最著名的大佛塔,从河对岸就清晰看到它的壮观身影,这样极具未来感造型的建筑,我的脑中瞬间闪过不少科幻电影的画面。这座佛塔始建于1842年,属于大乘舍利塔式,外部装饰以复杂的雕刻,并镶嵌了各种彩色陶瓷片、玻璃和贝壳等,据说曾经大批百姓捐献瓷器为纪念他们心中伟大的英雄郑王而建造。素雅又极具中国风的色彩我会联想到范冰冰在第65届戛纳电影节红毯上的「青花瓷装」,这座佛塔也是泰国规模最大的一座大乘塔。





























漫步在吞武里的大街小巷依旧可以感受到国泰民安的闲适气氛,沿袭着古老技艺的摊位边吸引着孩子们驻足,一些低矮的房屋外墙都画上了别致的墙画。似乎这美好生活直至今日依旧要感谢那一位华人国王。



每一次的旅程多多少少会留有些许遗憾,这一次的泰国之行最大的遗憾便是因为天气太过炎热无奈取消了「阿瑜陀耶(大城)」的行程。

关于阿瑜陀耶王朝灭亡的这一段历史情节我推荐一部泰剧<同一片天空>。(这又是jamesji和Taew联袂主演的大戏,而且是和<炽爱游戏>同一时间拍摄,非常佩服他们在2017年每周七天几乎天天在一起拍戏,重点是游走在两个不同剧组,要以不同的身份谈恋爱。)剧中配合史实详细演绎了王朝灭亡的原因,国王的昏庸无道加之朝内大臣和后宫王妃里通卖国,让缅军最终杀进了王城,百姓流离失所,王宫中的人更是历尽磨难。(我一直觉得战争中最无辜最受伤害的就是百姓,记得看《珍珠港》时,影片结尾美国空军向日本复仇,轰炸的场景是有穿着和服的人走在街上本一片祥和的生活环境。这个画面我至今记忆深刻。)女主角娜塔玻·提米露克(Taew)在接受访问时曾提到拍摄这部剧时刚巧是泰王拉玛九世过世,现实和剧中面临的境况相似,对于国王的变更国家接下来面临的各方面发展问题让作为国民的她很是迷茫,也很容易找到剧中角色的感觉。

本剧大环境背景是在阿瑜陀耶末期,在郑信王的带领之下,一批不同国籍,不同血统,不同信仰的国民精诚合作,共同抗敌,建立新王朝的故事,由男主角堪腾所说的:

「我虽然是土耳其人,但在这里就是阿瑜陀耶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因为是古装剧,剧中台词严格使用古泰语,最大特点几乎每一句话后面都要加一句「邹卡」,Jamesji在拍摄第一天一句台词拍了三个小时,NG了上百遍。后来导致他们同时期拍<炽爱游戏>时都讲出了古语。PS.那一时期的人物的发型非常有特点,好像每个人都顶着一套天津的「煎饼果子」。



泰剧<同一片天空>的主创们在【郑王庙】举行开机仪式。

特别要推荐的是这部剧的主题曲<同一颗心>,一首非常燃,非常热血的Ost,每当有大战争场面必会响起它的旋律。甚至有人说这首歌的激励感放在任何国家作为爱国歌曲都非常适用。
试听☞ @***?__=MReCp4W 


另一部剧是在<同一片天空>之前播出,当时在全泰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都造成了万人空巷的收视成绩,其夸张程度不亚于<还珠格格>和<甄嬛传>,据说连泰国总理当时都在追剧!同时这部剧还带动了阿瑜陀耶的观光热,想来有不少人已经知道了这部经典泰剧——<天生一对 (宿缘)>。女主是穿越到了泰国阿瑜陀耶王朝。和大多类型剧一样剧情和角色和真实历史有所联系,剧中12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对应人物!

女主角带领我们穿越300多年的悠悠时光,回到1682年的泰国。这时是【阿瑜陀耶王朝】中后期,此时是纳莱王大帝在位(1656-1688 年在位),纳莱王是泰国历史上几大大帝之一,雄才武略,颇有胆识。彼时的阿瑜陀耶还是一个水乡泽国,一派农园风光的恬静景色,商业的发展已经使得国力日渐强盛,宿敌缅甸因前朝战争而元气大伤,也无力进攻阿瑜陀耶,社会总体和平稳定。剧情后半部分男主角(坤P)是阿瑜陀耶中后期出使法国的使臣。


为了弥补没有去到这个历史胜地的遗憾,我特别创作了这一幅作品《阿瑜陀耶》。



在【曼谷现当代艺术博物馆】三楼设置有一处特别的展区,运用全浸入式场景设计搭配油画、雕塑、蜡像等艺术品向观者讲述了泰国传统长篇叙事诗《昆昌与昆平》。从一个侧面更身临其境地感受了「阿瑜陀耶王朝」时期的环境。




































从大皇宫去往郑王庙是我们唯一一次亲近【昭拍耶河】(泰语:แม่น้ำเจ้าพระยา),也是华语俗称的【湄南河】,熟悉泰国的会知道这是泰国最主要的一条河流。「昭拍耶」在泰语的意思是「河流之母」,而「湄南」直译为「水之母」,其实是泰语河流的意思。它发源于泰北山地,其源头最远可以追溯至青藏高原的冰川,从滨河、难河及永河的交汇处那空沙旺附近开始,向南流约40公里左右,到猜纳附近分为两支,西支叫「他真河」,东支即「昭拍耶河」。穿过曼谷直到暹罗湾。无论在水量抑或长度,「昭拍耶河」都是泰国最大的河流。就是这样一条著名的河流当真实的亲近它会略有失望,这条母亲河的水质不清,呈黄色。曼谷整日气温闷热,也只有来到河边会感受到河风送来的难得清凉。

过河的渡轮体型略庞大,一次可以带好多人去河对岸,伴随着马达声河水被划出长长的浪花,或许为配合水流,渡轮航行轨迹是一个弧形。如此巨大的船体可以精准的对其上岸的码头,靠岸时需要有专人用大力气将船固定,第二次搭乘时做这项工作的居然还是女生。






泰国在艺术方面也拥有悠久历史和独有特色,从那一座座寺庙与壁画上就可见一斑,今日的泰国艺术也有了长远的发展,我先后走访了多个重要的艺术地标。

曼谷文化艺术中心(Bangkok Art and Culture Centre)简称BACC,于2007年底正式对外开放。这座11层高的当代艺术展览馆坐落在曼谷最大的商业区附近,是曼谷市政府筹划中的文化项目之一。

这座极富现代感的建筑,就在MBK购物中心的对面。交通十分便利,可以让人在Shopping之余顺便来陶冶一番。艺术中心可分为室内室外两部分,还没有进入室内场馆就已经被其辐射四周的天桥、小广场上设置的壁画涂鸦和装置艺术吸引驻足。







这座艺术中心隶属于曼谷艺术文化中心基金会,是首批得到政府官方资助的当代艺术项目之一,也将成为泰国官方与私人展开合作的一个契机。

这里经常举办很多展览,展览的主题也涉及了当代文化艺术,包括摄影、设计、时尚、戏剧等,而且还有很多设计独特的小店和一些手工艺、绘画艺人在这里摆摊设点,是一个时尚现代的艺术中心。












文化艺术中心的内部宽敞舒适,通过特别设计的旋转回廊可以一路上到艺术中心的顶层,全白色的走到场景是很多人争相来拍照打卡之处。如果你在特定的时候来会在回廊边上的内墙壁上也能看到泰国、亚洲和西方艺术的成长轨迹,还包括一些泰国王室成员的作品等等。










1-4层是以商店居多,有很多小资的私人画廊、书店、工艺品店以及一些小咖啡厅,精致高档。









我参观的时间刚好是傍晚,差不多也是学生们放学的时间,有不少穿着校服的少男少女开心的在一些作品前牌照玩笑,还有几个打扮超级潮的奶奶也做着和年轻人相同的事。还有温柔的爸爸领着自己的宝贝耐心的让其接受艺术的熏陶。不得不感叹曼谷的气度,把艺术的公共空间设在闹市中,为艺术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为疲惫的人提供了一个落脚的地方,充满着西方城市规划的人文关怀。









7-9层为临时展览区域让我充分领略了当今泰国当代艺术家的才华与想象力,其展现了今日泰国的生活也延续了宗教与传统。


🇯🇵一个日本的展览,将日本小学生的书包进行扩展思维的艺术装置站。































下面要介绍的是我在曼谷最喜欢的地方——「曼谷当代艺术馆」,和世界许多城市中的「当代」艺术馆略有不同,少了些晦涩的「废品」,大部分都是让人眼睛一亮的作品,且大部分作品都是出自于泰国的本土艺术家。虽然这些艺术家我都不曾了解,但透过作品,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他们所代表的国度思想,感受到泰国的古、今艺术的融合。

曼谷当代艺术博物馆(MOCA Bangkok)成立于2012年,是泰国规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馆,收藏和展出超过800件当代艺术作品,涵盖绘画、雕塑、混合媒材、装置艺术等。


关于这里的历史:1923年,泰国国王拉玛六世邀请意大利雕塑家 Corrado Feroci 前往泰国宫廷事务部美术系教授西洋雕塑,他在1943年创立了 Praneet Silpa 学校,即如今的泰国艺术大学(Silpakorn University)。

二战时期意大利向同盟国投降后,Corrado Feroci 为躲避日本侵略者,更名 Silpa Bhirasri,于1944年加入泰国国籍。

为了纪念 Silpa Bhirasri 最早将西方现代艺术引进泰国,泰国电信业巨头 Boonchai Bencharongkul 斥资建设曼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藏多件受 Silpa Bhirasri 影响的泰国艺术家的作品。Silpa Bhirasri 本人则被称为「泰国现代艺术之父」。

「曼谷当代艺术博物馆」于2012年3月23日开馆,由诗琳通公主殿下亲自主持开幕仪式。

曼谷当代艺术博物馆占地1.8万平方米,共有5层,长期陈列逾百位艺术家的超过800件当代艺术作品。现代化的建筑体犹如整块白色大理石雕琢而成,西装笔挺的工作人员会仪式般地指引着观展顺序。

博物馆的各层均设有常设展,一层展出泰国雕塑家 Paitun Muangsomboon 和泰国艺术家 Chalood Nimsamer 的作品。


















二层以当代宗教和乡村风景绘画为主;三层设有「昆昌与昆平」收藏展,展示泰国长篇叙事诗《昆昌与昆平》相关的艺术品。
















































































































四层主要展出泰国当代画家 Thawan Duchanee(1939-2014)的作品,他是泰国最知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善于以佛教观念表达现代人的内心情感。本层有一条长廊,观者走过深暗神秘如宇宙的通道,来到通往「三王国」(Three Kingdoms)展厅,厅内展示着震撼人心的三幅巨幅油画,分别描绘佛教欲界中「天」、「地」和「地狱」。特别在描绘人间那一幅画中会找到很多熟悉的面孔。























































五楼展出从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开始的国际当代艺术作品,另外还有一处「Richard Green专区」专门呈现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浪漫主义绘画,特殊的是这里是整座展馆唯一禁止拍照的区域。


网络图片


「曼谷当代艺术馆」的馆内另外有一特色是休憩的木头椅子,是座椅,也是艺术品,每张都不同,据说也是出自于泰国艺术家之手。



「Ars longa vita brevis」,即「人生苦短,艺术永恒。」当代艺术馆殿堂内的拉丁文向你宣告着,曲折的去程是值得的。

艺术馆由泰国电讯业大亨Mr.Boonchai Bencharongkul资助,于2012年开馆。

泰国艺术家的创作中色彩的呈现直接而大胆,令观者叹为观止,也能嗅到自由的气息,感受到艺术家们的直抒胸臆。

但作为当代艺术馆,很多人吐槽这里的作品大多过于传统和写实,能看出农业文明为主、都市文明萌芽的社会发展状态,画家们依然崇尚纷繁,对极简主义返璞归真式的向往尚未出现,抽象作品罕见。但我认为这充分展现了这一国度艺术的发展现状,我始终秉承的观点是当代艺术不一定就要以看不懂的面目呈现,一件好的艺术品一定是会让观者驻足欣赏时有所感触的,在这座美术馆中的几个小时我得到了充分的满足,那些展示市井生活的小品让人会心一笑;宗教作品让人清净;光怪陆离的荒诞艺术品也让人对其想象力所折服。

值得注意的是,在充满唯美女性的画作之中,传统文化、宗教和民俗几乎贯穿始终,向国内外观众娓娓道来泰国的民族记忆。而这恰恰体现了曼谷当代艺术馆建馆六宗旨中的首条,即「珍藏泰国文化臻品,传承泰国美术文化。」

Tips:与一般的美术馆有所不同的是售票处设在馆外,如同一些老电影院的设置。凭门票可以在1层的咖啡厅吧台领取一瓶特制的饮用水。室内的冷气开得很足,如果计划在馆中待久一些的人,我建议要备一些衣服。美术馆还有一项特殊规定是需要先存包才可进入。








曼谷的Shopping mall遍布全城,都做的很有国际规模且各具特色。最艺术的一家就是位于湄南河边的river city。因为艺术性很强的缘故这里鲜少有大批的外国游客和在地人的光顾,环境很闲适。river city占地四层,从此处俯瞰,湄南河的景致一览无遗。除去一些品牌商品店,商场内设有多个艺术展厅和画廊,不定期的展示本土和国际的艺术品。此外商场还主营古董和收藏品,每月均会举办现场和在线拍卖会。

river city始建于 1984 年左右,是湄南河岸上著名的地标建筑。开张伊始,这里只是一个服务古董收藏家和交易商的小众市场,它首开每月拍卖活动的先河,为古董买卖双方提供交易平台。此处很多古董店家均为业内领头人,无论真品或赝品,他们都能给出专业化的建议。该购物商场还经营游船以及带晚餐的航游服务,提供往返 Sathorn 码头的船只(与 Saphan Taksin BTS 轻轨站互连)。

river city是古董爱好者和收藏者的胜地,各楼层均经营高品质的古董和收藏品。此地汇集了东南亚地区的文物珍品,其中包括古代佛像、陶器、瓷器、Thai Benjarong(彩瓷)器皿、陶瓷、古代地图和印刷品、金银饰品、雕塑、复杂木雕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珍品(我还见到了毛主席像)。每月第一个周六,river city便会在 Si-La-Sai Convention Hall(4 楼)举行拍卖会,网上在线拍卖会也会同步进行。每月的拍卖会由泰国首家法定古董拍卖行 Riverside Auction House 首创,由文物推广与宣传协会 (Association for the Propagation and Promotion of Objets d'Art) 派出鉴定专家对文物进行鉴定。因此,这是唯一能确保买到真品的方法。 除古董和收藏品之外,river city还有售卖泰国丝绸、珠宝、皮革饰品的时尚店铺。此外,家庭装饰产品(其中包括木质面具、青铜雕塑和泰国工艺品等)此地也有出售。

































因为天生太中意粉色(应该说红色系),每到一个城市都喜欢留意寻找属于这个城市的PINK,如果是事先知晓一个地方,那么再艰难我也会努力前往。

这一天5月1号,国内开始了人们期盼已久的小长假,似乎这一年比往年还多了一天假期,晚上我们通过电视里cctv4观看了期待已久的国内旅游大潮的壮观景象。不过彼时我们身处曼谷,即便是举国上下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国王加冕仪式做着最后准备也并无任何特殊的感受。

第一处PINK是曼谷如今愈发出名的【三头象神博物馆】,从网上了解到的开放信息是早上8点半,我们是早上8点准时到达博物馆大门,却发现实际开门时间是9点,提早到了一个小时。侧门慈祥的守门老人用手势示意我们可以从侧门进入。

进入景区首先来到了一个充满绿色植物和小桥流水的花园,仰头视线所及是一只巨大的大象被掩映在树丛间。走入这样有氧的环境心情随之也放松下来,不再感到燥热。在一个阳光明媚清晨坐在花园里安静的看着工人在辛勤的打扫剪枝。














因为我是早前通过网络订票,时间已经过了开放时间十几分钟,负责网上订票的验票工作人员才悠闲地来上班,再一次感受到泰国人民的随性。



据资料介绍这座粉红色的博物馆是由一位富商斥资十几亿,花费十二年建造,三头象在印度神话里是众神之王陀罗神的坐骑,也代表着宇宙的信仰。据了解这尊象神重达250吨,高约16层楼,是全亚洲最大的象神雕塑。整座博物馆分为三层,设计上从低到高分别代表了「冥界」、「人间」、「天堂」。







博物馆一层,从一个不起眼的小门进入地下室,代表「冥界」的这一层展示着博物馆主人的私人收藏和艺术品,其中有不少中国明清时代出土的文物,以及博物馆的起源与建造过程的介绍。在这座地下珍宝馆中特别开辟了一个区域可以让参观者坐下来观赏一出讲述「三头象神」的传统皮影戏,丰富的人物角色通过灯箱表演活灵活现,再搭配饶有腔调的旁边念词,虽然全程讲的都是泰语,但还是让人看得津津有味。有趣的是皮影戏这样一种在中国也属颇为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我第一次观赏它却是在遥远的异域。


博物馆的二层也是装潢最美的部分,以精美雕工刻画出世界四大宗教故事,使用椰糖、槟榔、糯米、砂石 、红石等,搭配上传统瓷器片以拼接的方式呈现。看似对称的两条龙形盘旋楼梯,仔细观察会发现细节和颜色是有差异的。天顶圆形的珐琅穹顶描绘了世界地图和十二宫图,梦幻至极。整座大厅四周开着门完全巧妙地采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设计。




























继续攀登一座狭窄盘旋的楼梯(也可以搭乘直梯)进入博物馆三层,细想会发觉刚刚走过的楼梯路实际上是大象的腿部。富丽堂皇的三层收藏着来自各地的古董逸品,供奉着佛像。像是岩洞般的弧形顶拥有蓝色手绘的是12星象图,比喻宇宙浩瀚无际,让人顿时有身处天堂之感。「天堂」位于三头神象的身体里面,虽然面积不大,但非常静谧,让心也随之静下来。








资料图


和泰国其他寺庙一样参观这座博物馆也是要脱鞋进入的,比较让人难忍受的是户外的区域地被毒辣的太阳晒得滚烫,双脚根本无法停留多一秒。












在曼谷还有一处「PINK」我是慕名前往这一家名为【Unicorn Cafe 】的网红甜品店。这家红遍ins的超梦幻独角兽主题咖啡厅坐落在在距离曼谷最高建筑King Power MahaNakhon不远的一个巷子里。不过真正见到这家店的第一眼不免有些失落,只是拍出的照片效果很能吸引人,实际装潢很粗糙老旧,完全没有预想的那么高级。


INS图








🌟说到曼谷的最高建筑King Power MahaNakhon(曼谷大京都大厦/王权云顶大厦),有人吐槽它像一座未完工的烂尾楼,但在我眼里它却是美不胜收,完全是经典赛博朋克电影里会出现的建筑,数据矩阵真实的呈现在眼前!原本看似毫无新意的摩天大厦缺少了星星点点的部分,如同像素错乱,难怪就连好莱坞大片都会来此取景。

这样的一座超现实感的玻璃外墙建筑看久了会有似曾相识之感,查阅资料后发现果然是名师之作!这栋大厦由德国建筑设计师 Ole Scheeren 设计,这位帅哥曾经是 OMA 事务所的合伙人,参与过中国 CCTV 大楼的项目设计。另外,八卦一下他还是女神张曼玉的前男友哦……

King Power MahaNakhon总共有 77 层,楼高 314 米,耗资180亿泰铢(约36亿元人民币),历时5年完工,2016年8月29日正式落成。它是 Ole Scheeren 的第一个摩天大楼设计项目,在他的设计中,他把各种「像素点」植入建筑之中,成为一个向外延伸、排列错落有致的露台。在泰语里「MahaNakhon」就是「伟大的都市」的意思。




《正义联盟》影片截图





和很多现代化国家一样,泰国也是几步路就能遇到一家7-11,更让人惊讶的是其数量位居世界第二!(泰国拥有一万多家,位居世界第二,位居世界第一的是日本。)不同于在中国它仅仅是一家便利超市的属性,和台湾一样在这里还综合了更多服务,像是电话充值、车票打印等。如今还推出新的业务24小时各大银行存款!还推出了电视剧<桎梏>版广告,由Jamesji主演。



在泰国的7-11有不少美味小食可供搜罗,有部分饮品还是特供的,更有一些限时商品,所以不同的时间来泰国都会发现不同的限量品,能遇到什么就全凭缘分咯。

在芭提雅,还有一家特别的7-11店,整体建筑有两层,外型如一艘游艇。进门处的上方还有一个机器人和顾客打招呼。







泰国本土有很多知名的饮料,橙汁饮品浓度很高,犹如稀释过的果酱,同时甜度也是不低,不过在这样的天气环境下随时补充糖粉也是很重要的。


造型颇像我国的鲜橙多,甜度略低于前者,富含80%果粒!由于浓度略低,在如此炎热的天气里这一款更加解渴。


日本「明治」风味牛奶,有草莓、巧克力多种口味,早餐搭配一瓶冷藏后的牛奶,让一整个早上都幸福满满!


BIG果味汽水,有红色草莓口味,绿色混合果味两种,有时候部分店里会绑定有两款一起买更加优惠的价格。











在泰国有一家本土连锁超市品牌【BIG C】,不同的城市地区又分大型超市和MiNi版,这里的部分商品相较于7-11会便宜很多,是属于在地人日常光顾的大卖场。


初次进入超市就看到泰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的AIS的广告牌,代言人之一就是Jamesji。



隆重推荐jamesji代言的日本品牌meiji酸奶,拥有多种混合果味可供选择。


泰国独有的乐事2合1薯片,最初我以为打开袋子,里面会是有格挡分出两种口味,但结果是我想多了,特别提到当吃到龙虾的口味时有一点不适应,好像有一种特殊的腥味。






*大哥牌花生豆*如今在中国的超市也很常见了,我和妈妈都很喜欢,在泰国除了最经典的芥末口味,还有更多特别风味可供选择!



著名的冬阴功方便面








LOTTE考拉饼干特别推出泰国限定版,可爱的考拉换上泰国传统的打扮。



粉红色的蛋你见过吗?!


泰国最出名的各种酱料应有尽有。


在超市的一隅还有精心打理过的鲜花贩售区,非常贴心浪漫。





我推荐在泰国至少有一餐尝试一下BIC C的便当,大大的一块鸡腿饭,只要二三十株!有时在晚上七点过后,一些餐食品会被贴上黄色标签打折销售。




来到泰国一定要带回一些的就是咖啡啦,泰国的速溶咖啡多偏甜,符合我的口味。 雀巢咖啡刚刚找来Jamesji和《天生一对》的男主角「泡泡哥」为其代言!




主打风味的红色包装混合了两种咖啡豆的口味,罗布斯塔的浓郁与阿布扎比的柔和虏获了你的心。Jamesji和泡泡哥还专门为代言拍摄了一支微电影,讲述两个不同风格的男生搭配一起组成一个乐团的故事。


泰国雀巢咖啡微电影

在曼谷街边或是大卖场经常可以吃到的烤猪肉和鱼蛋,肉质鲜嫩,和泰国独特的蜜甜酱汁更配哦。




坐在曼谷的机场大巴进市区的一路,妈妈发觉路上的汽车大部分都是日产汽车,而后在曼谷的很多细节让我发现这个东南亚国家很「哈日」,到处可循的日本美食、超市、动漫周边,甚至泰国的明星都会去日本宣传。


⛩⛩全球首家吉卜力【龙猫主题餐厅】设在了曼谷,如今成为了让全球影迷向往的胜地。藏匿于素坤逸街幽深小巷里的【龙猫主题餐厅】是吉卜力工作室统筹者之一的铃木先生的泰北乡野旅行时遇到一位与龙猫小主人公那个妹妹May同名的路边摊主,以一碟炸鸡翅和独自抚养儿子长大的经历让他想起了龙猫的故事,他也由此产生了在泰国开设龙猫餐厅的念头。就这样全球第一家龙猫主题餐厅「May's Garden House」就在这样的机缘下诞生了。

开门进入餐厅室内,首先迎接客人的便是2.7米高的巨型龙猫,餐桌旁的彩色玻璃窗上,画着龙猫和猫巴士等动画角色。餐厅的柜台上摆满了动画玩偶,除此之外,餐厅内还有小间书室,可供挑选周边以及翻阅吉卜力的动画作品。

餐厅除了各种龙猫主题的甜品之外,还有那位来自泰北乡村的小吃摊主May亲自制作的炸鸡翅。真是个充满童话色彩和爱心的一家店,在店里会看到全球的宫崎骏迷,特别是日本的影迷,甚至还有老人慕名来打卡。













🛒在泰国的很多商超都可以找到日本的商品,比如在【Terminal 21】地下一层就设有一个进口超市,可以买到非常多日本的食品。














泰国料理在全世界都声名远扬,特别是美国人对它更情有独钟。如今泰国拥有多家泰国菜米其林高级餐厅,以满足高档控的需求。但在民间街头也可以找到众多属于泰国的美味。


蜘蛛侠•英雄归来


美国队长2


【Terminal 21】这个特别的Shopping mall5层的美食广场我们尝到了超多钟泰国美味。混合了虾酱的泰国香米饭搭配多种蔬菜和微甜的肉碎,据说因为泰国是佛教国家的原因,料理中的肉经常不会见到大块的。


中辣的泰国米线虽没有中国四川的尽辣,但别有一番美味。重点是面里的鱼丸都是真材实料哦!






每到一个国家我一定要品尝当地【KFC】和【麦当劳】推出的本国特色餐饮。泰国KFC推出的*泰式辣鸡饭*🌶,炸鸡搭配马铃薯丝覆盖在泰国香米饭上,这一餐的重点是撒在上面的香料,我和妈妈都是无辣不欢一族,吃下第一口时我们一致好评,但继续吃下第二口、第三口后,我们还是被打败了。辣椒粉如同岩浆一般深入喉咙深处,本就在泰国炎热的环境下造成身体缺水,这一股辣像是瞬间吸干了喉咙里仅剩的水分,然后灼烧得喉咙发痛。餐厅里可以续杯的一整壶水几乎都被我和妈妈喝掉了。





在曼谷的KFC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小插曲,泰国的冷饮如果你不特殊要求就会加入大量的冰块,我买绿茶口味的雪顶咖啡时本想告诉点餐员少一点冰(泰国快餐的点餐员很多都不会英文,即使是最基本的,每次点餐遇到外国客人他们都会找其他人来顶班。),但对方反问「No ice?」我将错就错回答「YES!」配餐员拿着杯子好一会儿不知道该怎样帮我制作,又叫来一个男同事来救场,因为没有冰在下面撑着,冰淇淋的部分没法成型,但最终那个男生还是完成了艰巨的任务,当我拿给妈妈的时候妈妈问我:「怎么和图片的不一样啊?」


在泰国的这世界两大快餐店里,如果是堂吃,番茄酱等蘸酱都是在一个特殊的柜台自行挤取的,我看到有的人足足挤了一盘子番茄酱也实在浪费。还有部分KFC门店饮料是可以无限续杯的。




说到泰国的「麦当劳叔叔」已经成为全球的网红了,每个人来到泰国一定不会错过和双手合十的叔叔合影的机会。


泰国的麦当劳在这个春天到处洋溢着粉红的少女风,和中国的当季草莓新地不同,中国新地放的是奥利奥,泰国放的是芝士,颜色上更加搭配。



作为「海贼迷」见到这个套餐怎能不激动?!



「汉堡王」也是在泰国拥有众多门店,在泰剧<炽爱游戏>看到Nai为Nok到「汉堡王」买汉堡的桥段我不禁笑了。这里推出的「百香果口味圣诞」,酸甜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美味得连籽都被我吃掉了。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生活,有一些上班族会买一些小食,约上好友在「班哲希利 公园」靠近路旁的草地坐下来,面对着喷水的人工河享受食物。还有一些人即使是晚上八九点钟还会坐在居民区路边算不上大的大排档的小桌旁小酌,规模大一些的路边烧烤大排档竟然像高级餐厅一般,还坐着一排客人等位。这一切都是在让我无法忍受的闷热高温天气下进行的。

曼谷的大街给人的印象永远是拥堵的,特别是最繁华的那段商业街,一眼望不完的轻轨高架桥和人行过街天桥,即使是再美的奢侈品橱窗也无法在马路对面欣赏一个全景。

随着网络与科技的日趋发达,在我国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日渐衰落,呈现前赴后继的停业的现状,城市中的水泥森林尽是烂尾楼。任何商品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送到家的今日,几乎很少人再愿意有精力出门逛实体店。但将目光转至另一个国家的首都曼谷,所到之处铺垫盖地的Shopping mall,特别是在繁华区域是一家挨着一家,而且是一番门庭若市、比肩接踵的景象,曼谷的实体店有何优势?接下来我将介绍几家比较有特色也是我个人比较偏爱的购物中心。



泰国的Shopping mall几乎在进门处都设有安检门,就像机场里的那一种。不了解这是一种在地习惯,还是和曾经这里发生过的危险事件有关。商场的门童也有特殊的礼仪,在客人进门时他们会敬礼,客人离开时,他们会用手轻抚自己的额头。

👠【Emporium Bangkok 】是一处风格独特的集零售、娱乐和餐饮的购物中心。无论您是关注时尚的潮人,或是创意与格调的狂热者,都可以在这里进行一场高雅丰富的购物之旅。这座坐落在是素坤逸区的设计精巧的六层楼购物中心,拥有众多顶级奢侈品牌,豪华影院和设备先进的展厅,以及规模巨大的超市和美食街。

Emporium Bangkok 地理位置也极为方便可从轻轨Phrom Phong站直接抵达。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身着整洁白色制服的接待员,还有一架弹奏着舒缓爵士乐的小型三角钢琴。亮堂白色墙面以金色装饰为点缀,加上漂亮的大理石地面,搭配地面层上让人一见倾心的顶级女装品牌们,如 Chanel、Louis Vuitton、Dior、Prada、Hermes、Cartier 和 Mont Blanc 让曼谷 Emporium 购物中心的浑身散发着古典而富有格调的气质。
一楼(泰国习惯将二楼称为一楼)和二楼则偏向于更新潮时尚的高端设计师品牌,如 Paul Smith、A/X Armani Exchange、Guess、Zara、Diesel 和 Ck by Calvin Klein。

三楼的主题则为「娱乐与休闲」,在这里可以买到最新的电子产品、运动装备、书籍和文具等。四楼的「缤纷画廊」则是渴望表现的室内设计师们的乐园。这里有风格古雅的维多利亚风格浴缸、闪闪发光的烛台、设计精巧的厨具,还有巴洛克风格的台灯、镜子、香薰蜡烛和香氛等。










(金钱)我们来这座Shopping mall的主要目的是换泰铢。(泰国通用的货币为泰铢, 铢是泰国珠宝业界亮度金的单位,1铢相等于15.244克。小的时候家里的亲戚去泰国说要花泰铢,于是在我的印象中泰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家,花的钱都是美丽的「珠子」。

在泰国兑换货币最正规的机构是「super rich」,这个品牌又分橘色和绿色两种,据传闻最早他们是一个家族的企业后来分家来做,还有人说绿色的汇率会好一些,但通过实地考察其实是基本是一样的。

Emporium Bangkok中的绿色「super rich」应该是曼谷最有格调的一家店,不过似乎程序也更繁琐,需要填表,在清迈街边的「super rich」我们直接就兑换了。为我服务的男生生得一张瘦长脸,大大的眼睛,睫毛像两把刷子,最让妈妈津津乐道的是,当一切工作都完毕后,服务员会非常仪式般的慢慢双手合十再低下头,整个动作非常好看。隔天我们又去换钱,又是轮到他为我服务,妈妈说我们真是有缘。


泰国的硬币有一种是银色镶着金色的造型,很是别致。



曼谷如今最年轻最高颜值的奢侈品Shopping mall非【EmQuartier】莫属。

👠EmQuartier和EmPorium是泰国百货零售巨头The Mall旗下最新建成的商场(P.S:后面会隆重介绍的Terminal 21也是他家旗下的)EmQuartier里面分为三个区域:
1、The Helix
拥有3000平米空中花园的餐饮区,采光与绿植造景交相辉映,顺顶楼流下的瀑布据说是东南亚最大的人造瀑布!

2、The Waterfall
美食广场,各式可爱的甜点让人挪不动脚步。服饰方面除了各种国际奢侈品大牌,Qurator主打本土设计师品牌Thai Designers Showcase,Thea by thara/ Poem/ Patinya/ La Boutique/ Disaya/ Kloset...除此之外还有泰国本地快消品牌Jaspal/ Lyn等等。

3、The Glass
健身房/IMAX电影院,休闲娱乐定位。












🛬【Terminal 21】是一家以机场航站楼为设计概念的有意思的主题购物中心,商场入口设计成飞机航站楼的样子,每到一层都仿佛换了一个国家,甚至是问讯处的前台服务员也是一副空姐打扮,每一层楼的手扶梯口都会写上「Departure」或「Arrive」的字样。

从地下层起,一共有9层,每一层的装饰风格分别是加勒比海岸、罗马、巴黎、东京、伦敦、伊斯坦布尔、叁藩市及唐人街。


楼层LG层:

以「加勒比海盗」为主题。两层之高的红白相间的灯塔竖立在中间,营造出一股地中海的气息。日本进口超市和日式料理。




楼层G层:

以「罗马」为主题。这一层弥漫着浓浓欧洲气息,有着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时尚运动品牌,像是NIKE、Levi's、GUESS等商家,中庭作为打折促销商品的区域。





楼层M层:

以「巴黎」为主题。像是走在香榭大道一样,充满浓浓的巴黎风。


楼层1F层:

以「东京」为主题。这一层的商铺有100多家,主要经营女性服装服饰(全是日系小清新的衣服),咖啡甜品店,美甲店等等而组成。招财猫、和服小姐、武士铠甲,还有就是满满的个性服装店。日式灯笼点缀在每条走道的顶部,配合昏暗的走道仿佛真的置身于京都的小巷。




















楼层2F层:

🇬🇧以「伦敦」为主题。满满的英国伦敦风,红色的双层巴士,红色的电话亭,红色的邮筒,伦敦四通八达的地铁地图,以及带著毛茸茸礼帽的英国白金汉宫卫兵。









楼层3F:

🇹🇷以「伊斯坦布尔」为主题。五颜六色的灯饰照耀着昏暗的楼层环境,神秘又有异国情调。






楼层4F/5F层:

🇺🇸以「旧金山」为主题。「金门桥」被搬到这边,横跨东西, 气势壮观。这一层主要以餐饮和饮品为主,店铺外观总体以唐人街街道为主题。值得推荐的是这一层有一个类似国内的「大食代」的美食中心,里面的食物应有尽有,物美价廉。虽然热衷高级餐厅的食客们对此嗤之以鼻,但实地体验过后我真心推荐来曼谷至少要在这里吃上一次!和国内一样消费前需要买卡充值,再用卡在各个窗口消费,用后卡中的余额可以当天就退还。




















楼层6F层:

以「洛杉矶」为主题。设有健身房和SF电影院等,还没上楼,就已经看到大「小金人」,一整层电影院装潢的如同一座电影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Shopping mall甚至将设计元素延伸至每一层的洗手间!如果不是妈妈去了洗手间我们都不曾发现这些彩蛋。




👠和【SIAM】奢侈风相比,【SIAM DISCOVERY】更加年轻化,也更有趣。建筑的外立面设计,是带有科技感的立方体,增加了时尚及现代感。在结构容许的范围内,大量的实体墙壁透明的玻璃幕墙取代,模糊的内外空间界限消解了巨大体量带来的压抑感。双层中空玻璃墙面起到了良好的保温隔热效应,让直射阳光带来的炎热气流不至于波及内部空间,可以解缓曼谷气候带来的酷热。


而幕墙上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方格图案也正是中庭框架「墙壁」的抽象化;这些立方体延伸至内部,作为数位萤幕,展示内部商品广告,吸引消费者的的目光。



以「生活方式实验室」作为设计核心的室内空间采用穿透性手法,设计师在设计上打破过往百货公司依据品牌设立个别专柜的模式,以“生活方式实验室”作为设计核心,让人们以主题来享受一种新的购物形式,包括数位Lab、街头Lab、创意Lab、游戏Lab,共13个独特的主题空间。


每一个货品展示架都是吸睛的装置艺术,像是不少实验室装置,烧杯、试管、分子结构图、DNA序列、显微镜、烟雾和气泡等……强调建筑是一个创造性和实验性的空间,通过呈现故事而非产品的方式提升顾客的情感体验。这种方式也尽可能地清除墙壁带来的压迫感,让百货空间的动线显得流畅宽敞。

此外,开放式休息区也为人们减少空间的压迫感,带给人们更为舒适、愉快的购物体验。


狭窄的前方街道阻碍了建筑前侧人流的自由通行,而设计师将内部的数个中庭空间扩大、连通,在建筑内部形成了长达58米、如峡谷般的连续空间,将顾客从前端两侧的入口直接引向建筑的后侧,弱化了前侧街道的负面影响。


此外,中庭设计也加入了贴合定位主题的格子墙壁元素,每个格子都具有放置内嵌显示屏、产品展示等功能,202个显示屏打造了良好的科学探索氛围,内容丰富却不缭乱,是整个项目中最为明显的主题风格。除了中庭引入实验室元素之外,项目内部各个角落也设置着烧杯、试管、显微镜等科学元素,加强了「生活方式实验室」的主题感。






















独特的「探索者」人物形象设计吸引眼球作为「Siam Discovery」的吉祥物。在设计中反复出现的方形元素变成了这个小人的脑袋,微微打开的盖子仿佛将随时涌现的灵感和想法,代表着它无穷尽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探索者」间出现在商店的各个角落,指引人们前行,也是求知欲的象征,象征着暹罗发现中心无穷无尽的探索精神,代表著不断迸发的无限创意,鼓励每一个人去实验、去创造、去培养自己的特长。















国际蜡像品牌【杜莎夫人蜡像馆】也开在这座Shopping mall中,令人惊喜发现是曼谷的蜡像馆有我们国家的习大大和彭麻麻。另外似乎泰国和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进入曼谷的那一天就看到大批的印度游客,在曼谷的每一天也经常和印度人一起搭车,就连蜡像馆都有意推广印度名人的蜡像。







曼谷杜莎夫人蜡像馆有趣的广告片,我当时是全程昂着头举着手机一动不动拍摄完成。

通透的建筑立面、幕墙上的图案呼应中庭框架、室内框架「盒子」墙壁……曼谷暹罗发现中心(Siam Discovery Center)这一座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因为创意设计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这值得我们的商场反思,所谓「逛街」逛的是什么?除了商品,我想更重要的是那一份闲情雅致。


当你置身异国,又是一个完全陌生语言环境的地方,整个人像是刚出生的婴儿,一切归零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看书也如幼儿,已经忽略文字,直观图画。泰国的不少言情小说的封面绘制都相当精美,让读者还没有真正进入故事情节前已经有了对主人公形象的幻想,很多经典的泰剧也都是改编自畅销小说。







没有经过深入的考察,只是通过几天在这个城市的生活让我感觉这里的贫富分化明显,与极其奢侈的酒店和Shopping mall一墙之隔也许就是破败的街景。稍往南部走,路过的那些破旧的居民楼一度让我有去到印度的错觉。

在曼谷的最后一个下午我特意留给了当地最知名的市集——【乍都乍周末市场 】(Chatuchak Weekend Marke)。


这座大集市被称作「世界上最大的周末市场」 ,其占地0.14平方公里,有超过15,000个摊位。市场中提供从家居用品、服饰、食品到动物等各种商品,是外国游客和在地市民周末的购物圣地。曾有人建议看上的东西一定要买下,不然走过这一摊就找不回来了,可见市场之大,摊位之多。还没下车的时候就已经看到集市外人潮涌动,都省去了寻路的部奏,跟着人群走一定就没错了。

在整个市集靠近东部的一条巷子里布集着好几个小画廊,说是画廊其实规模不甚高档,但细细看看其中也不乏有趣的精品。

















在泰国逛市集,是否需要买什么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是感受这里伴随着温度的一片五光十色。还有从一些破败的酒馆里传出的欢闹音乐。朝里面望一眼,有别于通常印象中有浪漫、高雅代名词的酒吧环境和高品位着装的客人,这里完全是背包客和嬉皮士们的天下。



为了贩卖自己的货品有些摊主也是很拼,印象中已经记不起那家摊位到底是卖的什么,只记得摊主老头在表演超能力,用牙撕硬币(或者好像是其他硬金属)如同撕纸一般容易。




走进市集中一家售卖按摩精油的精品店,这里的精油真的称得上「琳琅满目」,不同功效和成分的精油摆满整个店面。提到【泰式按摩】相信来过泰国的人都知道按摩店几乎和寺庙的数量一样多,和佛教信仰一样,泰式按摩发源于古印度西部,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创始人是古印度王的御医—吉瓦科库玛,他至今仍被泰国奉为「医学之父」,他的传统医药知识和按摩技法由传教僧人带入泰国,由泰王亲自召集学习传播,当时泰式按摩是泰王招待贵族的最高礼节。



泰国按摩常见一种将药物置入其中的按摩布锤,在泰剧<天生一对>中很常见,被体罚或受伤后经常用它来疗伤。








整个市场分外围露天和有顶棚的室内两部分,我和妈妈带着不太轻松的心情只将外围走了一番,室内的部分实在太过闷热,丝毫没有降温的措施,我不得不再一次由衷的佩服这里的商贩们。我们快步离开之际,我不经意侧目看到一个皮肤黝黑的母亲蹲在一个角落在给怀中的孩子哺乳的温馨画面。







据说由于泰国对私家车的购买没有限制性措施,导致人车比例已达1比2,如此之高的车辆密集度,让曼谷的交通拥堵问题远近闻名,也有了「塞车世界第一」的 雅号。大概是为了缓解交通问题,在曼谷的大的街道上都设有很多的过街天桥。





泰国人似乎做任何事情都慢,但有一件事情是极其快,那就是开车(包括摩托车)。不过在地人大多很守交通规则,遇到红灯,堵车也基本不鸣笛,还会主动礼让行人。据说泰国除了曼谷车速相对慢些,其他府动不动就上100迈。



🚗曼谷的taxi有多个公司,不同公司通过车身颜色就可辨认,最让我赏心悦目的就是那一款芭比粉红色taxi!它成为了我对这座城市产生好感的一个因素,在曼谷开一辆出租车也可以很拉风耶!妈妈说在这里结婚迎亲车队都可以直接用出租车了。不过据说现今的曼谷出租车司机都会坑外国人,绕圈圈、不打表都是很常见的乱象,其实这些小伎俩放眼全世界似乎都存在。如果你手中的钱不是撒都撒不完的话,我建议还是不要搭乘吧。

这里我要讲一个小故事,一位走红网络的旅行博主讲过一个曾经在泰国的打车经历,他有一次在素坤逸大街打粉色出租车去沙吞,当快到目的地时,司机往相反的方向开,开到一个地方司机要借一下他的手机,说自己的车子轮胎没气了,而且车不是他的,他要打电话给车主。这位博主看着车明明好好的开着,表示手机坏了,同时拉了车门发现是锁着的。他要求司机停车拿出了1000铢,司机只找给了他100铢,当和他理论的时候,司机翻脸不认刚刚收了1000铢,更可悲的是最终这个博主也没有被送到要去的地方。



🚆曼谷的轨道交通一共分为3个系统,分别是MRT(Metropolitan Rapid Transit System)地下铁,BTS(Bangkok Mass Transit System)地上铁,ARL(Airport Rail Link)机场线,三个系统独立运营,即使他们之前有换乘点,也需要先刷卡出站,然后重新买另一条线的票再进站哦。BTS很多老的站点的售票机是只接受硬币的,所以没有足够的硬币就要在旁边的人工购票处换硬币,但是秉承了这个国家生活随性的传统,在Phrom Phong站我们就遇到人工柜台没有人值班的状况,加之曼谷的轨道交通票价相交中国高出很多,曾经听说一则新闻有一个上班族因为住的地方离公司较远,每天坐地铁是一笔巨大开销,甚至高于月薪!坚持没多久就选择辞职了。不过属于这座城市的地铁比较优势的地方是距离市区较远的站点票价会递减,有一些站是免费的。


🚌在曼谷的这些日子我们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公车,很多人说在泰国坐公车很繁琐,实际坐久了也就不觉得了。曼谷的公车分空调车和普通车两种,空调车很舒服,票价也相对高一点。普通公车的车厢很古旧,木质的地板,两排窗都开着,早上乘坐当车启动时还有一些清凉风,但午后开始就没有了。加上车里常遇见的印度人,经常会让我有错觉是坐在印度的车里。曼谷的公车站大多都很年久失修,特别是临近边郊的更是常年没有被维护的样子。往往有些线路的车每天都经过的站点,公交站牌上却没有标注这趟公车。也有些线路的车分上行和下行用蓝色和黄色区别。有时我们坐上车通过售票员告知才知道,但即使已经做了一两站,由于是做错了车,友善的售票员也不会收取费用。

票价往往和乘坐的站数有关,大多数情况下都是9泰铢。最开始我们搭公车的时候付费还不太熟,有些售票员不会用英语表达,几次妈妈给她的钱都不让她「满意」,最后是拿了一把钱让她自己挑,后来我们发现很多欧美人都是准备沉沉的一大袋硬币让售票员自己往里面拿。但似乎也有乱收费的现象,在river city附近我们乘坐1路只不过坐了两站不长的距离就收了我们大概20铢。上去那辆车上放着很大声的印度音乐,售票员是一个像是混有非洲血统的年轻女孩,坐在司机旁边专心的跟着音乐唱和,见到有乘客上车应付似的说个票价,扯给两张票就继续娱乐。



曼谷的公车上除了司机还会配有一个售票员,大多是中年女性,不要认为她们到了阿姨的年龄就放弃自己的形象,大部分女售票员都打扮的格外端庄,妆容极为细致。特别是非空调车的司机和售票员都非常辛苦。更让人佩服的是她们的超强记忆,每一次车的停靠都会上来不少乘客,她们会记得每一个刚上车的乘客,依次过去卖票,特别还会记着外国游客的目的地,当快要到的时候她们会帮忙提醒。

从初次搭乘机场大巴我就被售票员手中的「法宝」吸引,那是一个圆筒状的东西,单侧可以打开,售票员收了钱后会利用它将纸币折好放在里面,同时撕下车票,再用训练有素的程序用那个法宝在票面特定的位置打很多的口。


午后时间搭公车,特别是没有冷气的普通公车,也不要指望从窗口灌进的自然风,车在行驶中带出那种强风吹在脸上如同将电吹风开到最强档贴近脸在吹的感觉,大家可以自行想象一下。


在这个城市待久了,我喜欢在车站等车的感觉,在这个空档可以观察很多和我们一起等车的人,还有从我们眼前经过的各国行人,不少颜值高的人会一路吸引我的目光。还有马路上经过的各种交通工具,抬头是被架高的轻轨,路上数不清的TUTU车,鲜艳的粉红色计程车,还有私人摩托在沿街拉客,勇于坐上后座的多是欧美的游客。

泰国人的主要民族为 泰族,占全国总人口约75%,此外还有华族、马来族、高棉族、苗族等三十多个民族之多。华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4%,祖辈多来自广东潮汕地区。

泰国被称为礼仪之邦,更被誉为 微笑国度。在曼谷的小酒店帮我们chenk in的是一位瘦瘦的中年大叔,前一两天我们出入酒店大堂,每每看到他都会互打招呼,这位大叔笑起来非常真诚,也格外好看。连妈妈都不禁说「这里人笑起来怎么都这么好看」!

但我又听说24小时把「萨瓦迪卡」挂在嘴边的泰国人,温柔的表面,却是一个频发暴力事件的国家,往往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泰国人也很爱嚼舌根,今天你和一个人说的事情,明天周围的同事就都知道了。这不禁让我想起泰剧<桎梏>里的情节,菜市场的中年妇女们是传播新闻的最强载体。


参观过【大皇宫】,我和妈妈计划在宫外的码头搭乘在地的「公交船」顺河而下去往【river city】。原本听说这种船就和公车一样是在地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票价也很便宜。但真正到了码头,那里的景象格外狼藉,根本找不到像样的售票处或咨询处。告示牌上虽标注了各种颜色线路的公交船信息,但巧妙地不标注票价。售票收钱的窗口(确切说是两个桌子),室内的那个是一个中年妇女,态度到很是热情,不管你怎么表示要乘坐「橘色线公交船」,对方始终向你介绍豪华游船的票价,大概是上千株一个人。彼时我遇到好几个华人都被她这样推销。在码头负责秩序的两个中年妇女极为彪悍,见你问她问题,根本没有在听,直接扯着嗓门如同母狼一般把人推向旁边的一个桌子。这个桌子正中央坐着一个皮肤黝黑瘦高的男子,当我很客气的用英语和些许泰语想他询问「橘色线公交船」船票是否在他这里买的问题时,对方的态度非常惹人气愤,全程他看向天,完全拿你当空气,见你迟疑不走,他漫不经心的目光扫你一秒透着坏笑摇个头。当我见到河边橘色的船已经靠岸,我拿着手机上的导航信息给船夫看,船夫又指着刚刚让我负气的那两个桌子,就这样来回了两三次,我和妈妈最终取消了那天的行程。

事后再想起在码头的这些不友好的泰国人,感叹他们真的做到了儒家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一样在从【郑王庙】外的码头排队搭渡轮回对岸,队伍排得长如巨龙,乘客上船都很赶,妈妈将早已准备好的两个人的船票钱交给收钱的窗口,妈妈是被放过去,我却被门拦下,收钱的老妇操着泰语用手势表示钱给的不够,记得当时她硬说其中一个硬币的面值不对,后来只得妈妈又补给她一个硬币,因为后面的人都赶着上船,焦急的程度已经在妈妈再掏钱的间档后面的人就越过我们往渡轮上跑,我们根本没有机会看清楚交出的面值或是和她理论。


泰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自然还是有更多友好的人,在我遇到的这些人中给我记忆最深,感到最温暖的一个有文化的老奶奶。拜过【四面佛】后已经是接近晚上七点钟,天色已经慢慢暗了下来。我和妈妈在附近的公交站等待13路公交车,大概是晚高峰时段加之曼谷糟糕的路况,大概四十分钟后车依旧没有来,我准备用第二套方案搭乘14路,但是来过的几辆14路车的「14」后面还挂着一个泰文字,当我跑到售票员的窗口试图询问时,对方不知是听不懂英文还是压根不耐烦管外国人,直接就摆摆手,车子顺势就开走了。我和妈妈都有些焦急了,似乎是这位老奶奶看出了我们这两个不是在地人的窘迫,主动用英文问我们在等哪一班车,或许是老太太太过面善,看到她我焦虑的心情就缓解了一些,我说在等待「thirteen」,老奶奶想了一下说:「One Three,have!have!   Don't worry!」但似乎老奶奶还要和我们继续聊天的时候,她的15路车开来了,她回头冲我们说自己的车来了,告诉我们不要着急车会来的。接着就去赶着上车了。当她上了车坐在一个窗边,看到我和妈妈在和她笑着招手,老奶奶也笑着回应我们,知道车子开远了。虽然她那慈祥的脸也许再出现在我面前我也不会再认得,但那温暖的笑容会一直印在我的心里。


在泰国除了男人和女人还有第三类人,我上小学的时候第一次听到 「人妖」这个词,记得那时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女生在下午课间聊天和我说中午回家的时间在家里和她爸妈看了泰国人妖表演的VCD。

印象中提到泰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只有人妖(LADYBOY)了,似乎成了泰国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人跟着旅行团来泰国无非也就是看看人妖表演,搂着人妖拍拍照而已。这也是我排斥跟团游的一个原因,套用徐峥的一句台词 「一群大老爷们有什么好看的。」

即使不去剧场看人妖,在泰国生活还是会时常在不同场合遇到人妖的身影,公车上、售票员、餐厅服务员…通常如果ta们不是开口讲话你几乎不会发觉什么。后来我总结出了一点就是在泰国随处可以见到 金老师。


让我记忆最深的,甚至受到惊吓的一次惊遇是在曼谷机场准备回国的候机室,我无意中看到一个身材高大到足够一百八十公分还穿高跟鞋女人在自拍,最初刚好她的手机遮住脸,但直觉告诉我她应该是人妖,下一秒我看到了脸,教人不禁一颤,夸张的五官保证都是整形的杰作,再搭配浓厚的彩妆,却依然遮不住粗糙的皮肤。坐在那里叉开腿,狂野的动作犹如一头猛兽,一只手不停的骚弄着慵懒散乱的亚麻长发,熟练的冲着手机嘟着嘴唇,不过这么惊悚的现场通过手机屏幕展现出的又是另一番景象,生活告诉我们有图也不一定有真相。




几乎所有关于曼谷,乃至全国不好的乱象与骗术都落在了【大皇宫】,的确,虽然我没有遇到传说中拦下外国人说「今天皇宫没有开放」进行行骗的在地人,但不友好的我也真正遇到了不少。

在皇宫里有很多穿着统一黄色T恤的在地导游,中国话说的及其标准,我不禁怀疑他们是不是泰国人。他们大多会在皇宫内外招揽生意。在【玉佛寺】旁我停在了一个在给一群人讲解的「黄T恤」旁,本想趁空档向其请教一下关于壁画的问题,但这个「黄T恤」转身看到我,立刻问了一句:「你是我们队伍里的人吗?」我摇了摇头,「那不要站在这里!」如此蛮横的泰国人就在这个最代表国家的地带,我不想坏了兴致,也懒得与其费什么口舌,就在我转身离开时,这个「黄T恤」又拉高嗓音说了句:「小心自己的钱包不要丢了哟!」我回过头给了他一个持续了几秒意味深长的眼神。

后来我和妈妈聊到此事,妈妈说如果当时她在场定会回他一句:「钱包丢了不要紧,不要把脸丢了,自己国家的脸。」(不管是哪个国)




除了在地人,旅程中一定会遇到和我一样身份的外来旅人。有这样一些人一生只见一面,但会成为我生命中的印记。

在吉隆坡等待转机到曼谷时,本是中午一点多登机的航班突然改了登机口,而且是我在滚动的一个屏幕上发现的,登机口没有一个工作人员负责接待。登机时间迟迟没有确定,在新的登机口我们遇到了两组旅人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位有型的中年大叔,看长相有些似曾相识,但又道不明那种感觉,容貌偏东南亚或中东。在之后我们交谈中我问他是来自哪里,但由于我对于国家的英文单词量困乏,没有明白他究竟是哪国人,但他又补充说他住在英国。他高大的身材随身只拎着一只漂亮的皮提包让我印象深刻。

还有一个男孩,眼睛大大的又有神,留着山羊胡,中等身材,我起初判断他是东南亚人,和他一起的伙伴,是个比他高,肤色很白的男生,面孔更像东亚。这个东南亚男孩也是因为搭乘这个航班而不知道登机时间而着急,几番交流后我们像是一个阵营的,每看到有机场的工作人员经过,我们这些乘客就会涌上去询问,大概这个男生知道我的英文不如他灵光,会很贴心的说:「You leave here.」

三点多我们终于开始准备登机了,因为我们的座位靠前,所以要最后一批登机,我和妈妈坐在一旁等着大队伍先进去,这个男孩路过时看到我们,还不忘问我们怎么不登机。

到达泰国后,在办理落地签手续的地方,男孩又在我们的身后出现了,询问我要在哪里填表,因为我的所有材料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我的英文解释他似乎不太明白,我只好抱歉说自己的英文不是非常好,我顺便问了他来自哪里,他口中的国家我依旧没听过,他给我看了一眼他护照的封面,凭借记忆他是一个印尼的男生,之后他去填表我们就再也没有再碰面。

以前对于这种美好的偶遇又消失在茫茫人海的人我会很不舍,但这样的经历多了我开始会慢慢释怀,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最终都会再离开,只是这之间的时间有长有短,交往有深有浅,其实只要给对方留下值得回首的记忆就够了。

【芭提雅】几乎是每一个到曼谷的外国人必到的地方,我将它比作「榴莲」,有多少人爱它就有多少人厌它。芭提雅(Pattaya),泰国一处著名海景度假胜地,被誉为「东方夏威夷」。它位于泰国首都曼谷东南154公里、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间的暹罗湾处,属于泰国春武里府(Chon Buri),沿泰国7号高速公路驾车车程为1小时20分,但随性的泰国司机可以开两到三个小时。

进入芭提雅境内,司机将我们放在了Sukhumvit Rd上,距离芭提雅海滩还有不到3公里的距离。芭提雅没有公车,我和妈妈只好硬着头皮迈开腿,其实这点距离本对我们来说算不上什么,但头上顶着烈日就变得举步维艰,我能做的就是边在前面走边鼓励妈妈。


这里原来默默无闻,直至70年代,仍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小渔村,当地人靠种番薯谋生。在越战期间,芭提雅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重要驻扎基地,据说至今这个美国海军基地依然存在。如今吸引外国游客的著名「红灯区」最初是为美国人服务,巨大的色情消费刺激了芭提雅的色情市场,并延续至今。在泰国这个以佛学为虔诚信仰的小乘宗教圣地,芭提雅成了一个特例。这也是曾让我疑惑的一点,作为一个佛教国家,色情行业竟然被合法化。 如今美国海军仍会选择每年在芭提雅登陆三至四次。届时会有成群结队,年纪如同我们国内上高中生,懵懂的美国平头大男孩水兵们就是芭提雅各行各业最大的主顾。






泰国的菜市场里最区别其他地区的地方就是拥有卖鲜花的摊位。







当我们来到传说中的大名鼎鼎的【芭提雅海滩】,失落的心情难以言表,海水没有透亮的蓝色,沙滩的沙质也很一般,光脚走在上面有一些不适。沿着海岸线走上一段,不时会看到被浪打上来的垃圾、死鱼,甚至还有屎。更加令人失望的是芭提雅的海滩几乎没有传说中的超模身材的年轻男女,有的大多只是一些老人和中年人,裸露着发皱的皮肤或是过剩的脂肪。
























船边刚刚打鱼回来的渔夫在海边就完成了一系列解剖工作;年轻的妈妈带着几个小孩在海边捡贝壳;有的家庭在海拦网处练习游泳。有几个在海里游泳的白人奶奶看到我在岸上和她们招手,热情的做动作示意要让我们加入她们。远方海岸线处各种海上娱乐项目接力赛般的上演,游船上震耳欲聋的音乐即使在岸边也能清楚的听到。足以教人感受到这里的商业化程度。


















🔞白天的芭提雅大街(被称作红灯区的街道)如同科幻电影中的失落死城,一切浮华喧嚣都消失尘匿,街上也少有人车出现。同样一条街道当不再被阳光照射,这里会魔法般的变换为举世闻名的「不夜城」,照亮这里的不是阳光,是欲望,是金钱,是放纵…走过这一个个安静的招牌下,想象着几个小时后的光怪陆离,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狂欢节会怎样如期上演,只要太阳还会下山,这里的一切都不会改变。








短暂的行走过芭提雅,在回曼谷的车子经过比较喧嚣的一个城镇,司机会忽然停下来下去抽烟,和街边商铺的人聊起了天,看到一路过来不时停靠路边的「大象图案标志」想必那是一处停靠点,有些人会中途上车。停靠时间最久,也最让人感到不自在的一次,有好几个小贩钻到本就不大的车里兜售商品,多是一些水果,其中有一个看样子像是刚上小学的女孩,在车里逗留很久,看到没有人买自己的小袋水果,就不死心将车子侧门一关,没有坐相的在一个空座位上拉起了持久战,故意撒娇,嘴里不停的P(音)来P去(P:泰语哥、姐的意思),样子很不讨喜,妈妈小声和我说这么小的孩子就学会怎么做生意了。其实在东南亚很多国家官方都在告诉外国游客不要买这些做生意孩子的物品,原本这些本应接受教育天真无邪的孩子被沦为家长赚钱的工具,他们的未来也及其可危。


🌇在经历了一整天被灰蒙笼罩的天空终于在傍晚我们回到曼谷后放晴,粉红色的晚霞弥漫在整个视野里,为这一天的疲惫和落寞添了些许安慰,粉红色当真无愧的治愈啊!心情随着这最后一道天光转亮。这大概也是我们在泰国的半个月里看过唯一一次晚霞。

【泰国大皇宫】作为泰国最重要的皇家建筑群是外国游客到曼谷必到的地方。因为从五月一日皇宫将关闭为即将举行的泰王加冕典礼做准备,所以到曼谷的第二天一早我们第一站便选择前往。【大皇宫】紧邻湄南河,白色宫墙内拥有大规模的古建筑群,共计28座,其总面积218400平方米。据资料大王宫始建于1782年,经历代国王的不断修缮扩建,终建成现今规模宏大的皇宫建筑群,用一个词形容就是「金碧辉煌」。大王宫是仿照故都「阿瑜陀耶」的旧皇宫建造的,是历代王宫中保存最完美、规模最大、最具其民族特色的皇宫。

曼谷王朝从拉玛一世到拉玛八世,均居于大王宫宫内。大王宫汇聚了泰国的建筑、绘画、雕刻和装潢艺术的精粹。其风格具有鲜明的暹罗建筑艺术特点,故深受各国游人的赞赏,被称为 「泰国艺术大全」。

1946年拉玛八世在宫中被刺之后,拉玛九世便搬至大皇宫东面新建的集拉达宫居住。现在大皇宫除了用于举行加冕典礼、宫廷庆祝等仪式和活动外,如今的九世皇即位后搬至新王宫居住。与中国的北京故宫不同,虽然已对外开放参观,但这是一座仍在「使用」的皇宫。



走进宫门,最先来到大皇宫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如茵的大片草地和姿态各异的古树,草坪周围栽有一些菩提树和其它热带树木。大皇宫内的佛塔式的尖顶直插云霄,分外耀眼。




【摩天宫殿建筑群】是对大皇宫的主体建筑的敬语,据这里的居民说,现存的旧建筑物是1785年由拉玛一世建立的。到拉玛四世时,这里便成了国王的居所,主要建筑是4座各具特色的宫殿,从东向西一字排开,一色的绿色瓷砖屋脊、紫红色琉璃瓦屋顶、凤头飞檐。鱼鳞状的玻璃瓦在阳光照射下,灿烂辉煌。屋顶是典型的泰国「三顶式结构」,集泰国数百年建筑艺术之大成。有人称此处为「泰国艺术大全」。同时向公众开放【玛利塔路尼柴玛哈苏拉耶披安宫】(AMARINTARAUINICHAIMAHAISURAYAPIMAN Palace)(又称AMARINUINICHAI宫)。然而大多数人不能看到在这个宫殿群里的建筑物。
 








建筑群中最金光闪耀的【塔温提瓦皮班门】(TAWANTEWAPIBAN):是拉玛四世命令用陶器碎片和大理石所建造的大门。


















阿马德乌尔林宫殿(Amateur Lin Palace):在拉玛三世整修之前,已做为皇宫的主要中心。之后建在皇宫的北方,被命名为帕珊塔库信宫殿(PAISANTAKUSHIN)。蒙特的特点在于内有泰王的皇位和却克里王朝之后所建造的宫殿,是大皇宫的代表宫殿。

何·塞苏图拉恭睦(Ho. SASUTORAKOMU):为泰王专属的儚族僧侣所工作的地方。由于要管理许多僧侣的秩序,所以在宫内建造了此建筑物。

阿蓬碧莫亭:现存的建筑物是拉玛五世时建造的。是当国王出门乘轿。坐大象时的前往北方和南方用来在墙上的基座。

拉查路迪宫殿(RACHARUDI)和珊娜玛曲安宫殿(SANAMUCHAN):可能是国王休息及宫中举行仪式的地方。

帕珊塔库信宫殿(PAISANTAKUSHIN)。

何·普拉苏拉赖披曼(Ho. PURASURARAIPIMAN):国王将所拥有佛像存放的地方。

何·普拉塔透蒙特(Ho. PURATATOMONTIEN)。

却克里佩特图披曼宫殿(Chakrapat Phiman ):在拉玛二世时代已再作为主要的宫殿而发挥作用,东西两旁各有副殿。

前侧(北)的觐见厅(吨普拉罗利那,TONPURARONNA)和后侧(南)的觐见厅(吨普拉罗冉,TONPURARONRAN)。








































【玉佛寺】的【大雄宝殿】是泰国国家信仰的核心圣殿,玉佛和王家印章这些重要的国之重器都珍藏于此。











【摩天宫殿建筑群】的四周长廊上皆绘有壁画,这是我一进入大皇宫后最先吸引我的场景。据说这长画卷共有178幅画组成。讲述了根据印度文学作品「罗摩衍那」改编的的神话故事。阿逾陀耶城国王十车王有3个王后,生有4个儿子,长子罗摩。罗摩通过比武获胜,娶了弥提罗国公主悉多。十车王年迈,决定立罗摩为太子,继承王位。但他的第二个王后吉迦伊受侍女怂恿,竟提出流放罗摩14年和立她的亲生儿子婆罗多为太子的非分要求。

由于十车王有诺言在先,必须应允王后的要求。罗摩为使父王不失信义,甘愿流放。悉多为了夫妻之情,十车王的小王后亲生子罗什曼那为了兄弟之谊,都甘愿随同流放。他们三人离开都城不久,十车王即抑郁而死。

当时婆罗多不了解内情,被召回举行父葬和继承王位。他得知真相后,痛斥母亲,举行完父亲葬礼后,亲自去森林寻找罗摩,让他继位。但罗摩坚决不肯,一定要等流放期满再回去。婆罗多只得带回罗摩的鞋子供在王座上,代为摄政。

罗摩三人在森林中历尽艰险。楞伽岛十首魔王罗波那劫走悉多,罗摩与猴国结盟,猴王坐下有一神猴哈奴曼神勇异常,在神猴哈奴曼及猴群相助下,终于战胜魔王,救回悉多。罗摩回国登基为王,阿逾陀城出现太平盛世。

但波折又起,罗摩听到民间又传悉多不算贞女,为不违民意,忍痛把怀孕在身的悉多遗弃在恒河岸边。后蚁垤安排孪生子与罗摩相会,并向罗摩辩明悉多的贞节,悉多无奈,向大地母亲呼救,说如果自己贞洁无瑕,请大地收容。顿时大地裂开。悉多纵身投入大地怀抱。最后罗摩兄弟都升入天国,化身毗湿奴神。

画面中一些宫廷场景让我不自觉的想起泰剧<天生一对>中的片段。在即将离开【玉佛寺】区域的时候,最终我在一位会说一点英语的门卫那里得到一个答案,这些壮观绵长的壁画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八年的历史。这种壁画长廊的设置让我不自觉想起柬埔寨的【吴哥寺】,果然在舍利金塔的一侧露天处放置了一个【吴哥窟模型】,虽然没有太多资料介绍在大皇宫这么重要的地方为何摆放邻国的模型建筑,但历史上泰国作为侵略国攻打过柬埔寨。

























走进第二道门(不可以再回去之前的一片区域),一座雄伟而瑰丽的三层建筑物展眼前,这是大皇宫里规模最大的主殿【节基宫】。它是拉玛五世王在1876年开始建造的。「节基」含有「神盘」、「帝王」的意思,也是拉玛王朝的正称。节基宫的特点就是它的基本结构属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艺术,而上边三个方形尖顶的殿顶,却是泰国式屋顶。










节基宫的西面是【律实宫】。这是大皇宫内最先建造的皇殿,而且是一座泰国传统建筑。据说宫里有拉玛一世王时代制造的御座和御床,被列为拉玛王朝第一流的艺术品。律实宫主要作为国王、王后、太后等皇室人物举行丧礼的地方。














节基宫的东面是【阿玛林宫】,它由三个主要建筑物组成,即:阿玛灵达谒见厅,宫廷的昭见仪式通常在这里举行;拍沙厅,君王的加冕礼在这里举行,里面有加冕坐的椅子;卡拉玛地彼曼殿,该建筑物曾是拉玛一、二、三世王的住宅,以后成为君主们加冕后的官方住宅。








大皇宫里另有一座西式建筑,称为【武隆碧曼宫】(Boromphiman Hall),是拉玛五世王在1909年给太子建造的。这里作为国家元首级国宾和皇室贵族的迎宾馆。因为属于内廷地方,一般不开放参观。


























当今泰国是世界上拥有王室统治国家的国家之一。在泰国基本上是三方均势:国王、军队、民选政府。如今的泰国王室自1782年起统治泰国。深受国民爱戴的上一任国王「拉玛九世(一般称普密蓬.阿杜德国王)」执掌皇权70年,比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康熙大帝长九年,在世界各国皇帝在位时间排行榜上可以算是老二了(法国路易十四在位72年)。普密蓬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70年间经历了20余次军事政变,27任总理,50多届内阁,政坛多风雨,普密蓬却始终屹立不倒。这位国王6岁(1933年)随著母亲移居瑞士洛桑,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家人归国,他则开始在洛桑大学学习理学。不久以后,1946年6月,其兄泰王拉玛八世驾崩,年仅19岁的普密蓬登基,是为拉玛九世。这位国王还多才多艺,能摄影,曾担任一本本土杂志的摄影师,能作词、会谱曲,萨克斯管、小号、单簧管这些也都是信手拈来,他甚至在皇宫里面开设了一个电台,自己当DJ,常常播一些流行的爵士音乐给大众听。他曾经与世界著名爵士乐大师杜克·埃林顿、莱诺·汉普顿等人同台演出。他被媒体称作是「全世界最酷的国王」。

国王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拉玛九世在位期间就粉碎了20多次政变,为泰国的长期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泰国民众亲切称他为「父亲」,像一个家的支撑。

据说泰王驾崩当天,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悲痛之中。在普通泰国人心中,哪怕是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心里,国王就是天,泰国大街小巷都悬挂着国王的画像,每年国王生日民众都会自发的穿上黄色的衣服,还会定期举办为父骑行的活动为国王祈福。

对泰国民众来说,这一切都是自发的,是出于他们对国王深深的爱戴。普密蓬国王驾崩,泰国进入国丧期,所有政府机构、学校等国家单位降半旗;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穿黑色衣服服孝一年;普通民众也会自愿做到;所有单位也停止了娱乐活动。据说在国丧期去泰国旅游,可以看到地铁绝大多数民众都是穿着黑色衣服,整个国家的气氛都是紧张的。

每日早九点晚六点所有的公共场所都会响起国歌的音乐,据说在电影院或演唱会开始前也要先放国歌。泰国的大学生毕业典礼通常会有王室成员参加,毕业的学生需要跪着接受证书。


📺这一次我们去到泰国的时间刚好是新泰皇登基典礼的前夕,泰国的电视台为了迎接这一重大典礼,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在屏幕左上角出现了特殊的标志。全泰国所到之处不论是繁华的商业区还是乡间地头处处可见新国王的巨幅照片,大部分还在四周摆放着贡品。






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这位新皇帝「拉玛十世」(泰文:รัชกาลที่๑๐)玛哈·哇集拉隆功。他是老国王唯一的儿子,集万般宠爱于一身,据说到12岁还不会系鞋带。早前还多次被拍到其衣冠不整的尊荣。关于个人生活,和他的父王一生只结一次婚,婚姻维持了66年不同,新国王已经正式娶了四任老婆,在加冕仪式的前两天,正式娶了他的「保镖」成为泰国的新皇后。就在这位皇后上位不到三个月,正是在国王67岁生日当日,34岁的皇家卫队女少将也成功「封妃」。之后的故事走向被各国网友们调侃完全是演绎了一部现实版《甄嬛传》。

作为一个爱狗人士我不得不提一下这位新国王的爱犬,Foo Foo是他和第三任妻子所养,被册封为「空军元帅」!有自己的制服,还会参加各种官方活动,2007年美国大使举行的招待宴会上,Foo Foo也是正装入席,还跳到主桌上从其他客人的杯里喝水。2015年Foo Foo去世,新国王为它举行了为期三天的葬礼,其中包括了佛教仪式和隆重的火葬仪式。


上一任国王前年驾崩后的12月,玛哈·哇集拉隆功其实就已经履行国王职责了,大权一步步在握。但那时候还是服丧期,无法举行一个风风光光的加冕仪式,直至2019年的5月。这一年日本也有了新的天皇,但泰国国王的加冕典礼要比日本天皇豪华高调许多,耗资3150万美元。泰国军方要求上上下下的子民都要穿上黄色的衣服,以庆祝新朝代的来临。早在1785年,泰王拉玛一世在这里加冕,从此泰国王室就在这里扎根了两个多世纪。


加冕礼的宝座大厅(资料)

作为一个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在登基大典的第一天,在玉佛寺珍藏着印有新泰王名字的锦绣黄袍,以及王室御印。133名御林军士兵将会护送着王室国宝从玉佛寺浩浩荡荡运送到大皇宫。


玉佛寺里用翡翠做成的玉佛(资料)

玉佛寺里面的玉佛也是泰国小乘佛教最神圣的佛像,这座寺庙也属王家佛寺。在加冕前,玛哈要在来自全国77个省份的圣水中沐浴一次,然后再穿上神圣的锦绣黄袍。也就是在大皇宫的王座厅,玛哈将会戴上形状好像佛塔那样的王冠,正式加冕为拉玛十世。

整场加冕仪式进行三天,从5月4日持续到5月6日。据报道5月4日进行的是加冕仪式,玛哈戴上了重达7.4公斤的王冠,成为了泰国正式的国王。这位67岁的新国王曾经在部队服役过,身体素质硬朗,但是泰国王室礼仪众多,经过一天的忙碌并且戴着近15斤重的王冠,让他身体有些透支。在走进大厅的时候用手扶住了门,走下台阶时也轻微踉跄,明显感觉到他十分疲惫。只印证了那句老话: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戴上了沉重的王冠之后,234名御林军士兵将会护送拉玛十世,坐上大轿,带着王室御印重新拜访玉佛寺。在玉佛寺里,新泰王会点亮里面的油灯,向列祖列宗祈求泰国的未来福祉。


在加冕仪式的第二天,拉玛十世将会走出大皇宫,作为三军总司令检阅自己的军队。在大皇宫外原本车水马龙的大道上,所有的来往车辆都禁止行驶,让位给登基大阅兵仪式。早在加冕典礼的几天前,岛上的40条道路都已经封闭排练了,车辆都不能进入。与泰王一起在大道上检阅巡行的部队就足足有1368人,由军乐队打头阵,到时候肯定是锣鼓喧天。泰王也会穿上一身戎装,与将士们一起走在林荫大道上,让世人一睹泰国君主的军装风采。大皇宫所在的拉达那哥欣岛的大道将会见证盛大的阅兵检阅。

在最后一天,刚好是周末,泰国决定为把这天列为公众假期,让所有子民都能够来到大皇宫广场前,一睹新王的尊容。拉玛十世和王后以及王室成员都会站在大皇宫的阳台上,接受万众子民的欢呼。除了文武百官之外,与泰国交好的友邦使节都会观摩拉玛十世登上皇宫阳台,居高临下地看着自己的子民。各省代表都会在阳台下向国王展示特产和奇珍异宝,让世人了解一下泰国的物产丰饶,地大物博。


上一次加冕典礼时候站出阳台的画面

在加冕大典的最后环节,拉玛十世将会登上巨大的黄金轿车,在御林军士兵的簇拥下进行环城巡游典礼。到时候,拉玛十世将会再次戴上沉重的王冠,在豪华的宫廷侍从簇拥下浩浩荡荡地在曼谷街头亮相。每到一个重要的寺庙,巡游队伍都会停下来,向这些寺庙和列祖列宗致敬。


资料图

除了陆上巡游之外,新加冕的泰王还会举行水上巡游。这种水上皇家巡游已经有七个世纪的历史了,在平时极少机会能够看得到。据说十八世纪西方使者第一次看到这种水上巡游的时候,感觉非常震撼。
拉玛十世会登上金碧辉煌的皇家金画舫,在52艘方舟的簇拥下沿江巡行。皇家金画舫名为Suphannahong,历史已经有上百年了,是泰国国宝。46米长的金色巨龙汇集了不少泰国能人巧匠的心血,1911年拉玛六世就第一次使用这艘画舫作水上巡游。


金色御驾画舫在江上

就好像中国端午节期间的龙舟景那样,泰国皇家水上巡游划水的桡手听着特定的锣鼓鼓点,用统一的节奏划船。听到强劲的鼓点节奏,岸上的人们纷纷来到河边,争相目睹泰王坐着巨大的金龙划水而过。



水上巡游方阵里其中一艘护驾方舟

由于临时取消了【阿瑜陀耶】的行程,至此在泰国的时间就不会再搭乘火车了,本以为也不会再到火车站去,但一次阴错阳差还是让我们见识了气派的【华南蓬火车站】。5月5日,我们去往清迈前在曼谷的最后一天,一大清早我和妈妈动身计划前往【曼谷现当代艺术博物馆】,最初查到的一班公车,我们在车站等了将近半个小时都没有来(后发现改了站点,但车站没有任何信息),我即时更改了方案,由于博物馆远离市区,不论搭乘什么车都要至少换乘一次。在导航指示的换乘点我们下了车,意外的发现我们来到了原计划中的火车站。

【华南蓬火车站】,又称【曼谷火车站】,是泰国的主要交通枢纽之一,开往泰国北部、东部、东北部和南部的列车都从此地发出。气派的火车站采用鲜明的半穹顶结构,由意大利建筑师 Mario Tamagno 按意大利新文艺复兴风格而设计,于 1916 年开始运行,据说其典雅的设计风格与同时期修建的【政府大楼】和公共纪念物(如【旧国会大厦】、【泰国银行博物馆】和【议会大厦】)如出一辙。这些建筑均出自同一建筑师之手。在外观和内部布局方面,人们一直将华南蓬站与德国的法兰克福火车站相提并论,二者均采用半穹顶结构,且均有露天的乘客长廊。


走进火车站,其布局十分简单。一楼和中间楼层有多家快餐店和商店。车站入口直接通往「售票窗」和「候车区」。左侧有 26 个售票窗口和两个大型电子屏幕,电子屏上采用英、泰两种语言分别显示火车发车、到站时间等实时信息。售票窗口右侧为摆放成排座椅的候车区。但由于乘客太多,大批人都坐在地上,甚至将整个大厅都占满了,那场面犹如我国的「春运」。 穿过售票区便是乘客长廊,完全是开放的空间,不论是否购买了车票都可以走到站台上来。户外停车场位于火车站西侧,出租车则停在出口右方,即乘客出站后的右侧位置。当我们走过那里时,几乎每个人都会朝你问「Taix?」








车站内格外吸引我目光的要数那些画作,车站中央大幅的油画画像和大厅两侧靠近天花板处色彩艳丽的浓郁泰式风格画作。





彼时刚好是泰国新国王拉玛十世加冕仪式的第二天,车站大屏幕直播着这一盛事,车站正门处大批穿着黄背心的民众集结于此,有秩序的听从指挥像是在完成什么活动,还有媒体在录像。





至于我们转乘的车,按照导航指示兜兜转转在火车站里外好几次,直到我们往铁轨的方向走我才明白,导航规划的美丽的桃红色路线原来是要我们搭火车。后来我们只好又离开车站走了好久,穿过【朱拉隆功大学百年世纪公园】坐上了去往博物馆的29路车。



在我们计划前往river city的行程中,搭乘公车在【金佛寺】附近下车,发现身处的周遭环境分外中国,身边就是一座供奉观世音菩萨的寺庙。环状马路中央立着中国式的牌楼,身边的店铺多是中国字招牌,售卖五金、中药材。这一代即属曼谷的华人区。








《华人街探案》电影取景地


走在古老朴旧的华人街巷内,或许是太过熟悉,没有勾起我太多想举起相机的冲动。但而后回想起来那种走街串巷的感觉很舒服,舒服得有些归属感,这些沿河世代而居的居民如此平静地守护着自己的手艺生活。


现如今泰国的华人约有八百五十多万人口,以广东省潮汕人和客家人为主,他们也是泰国重要的民族。泰国华人这里历史悠久,人数众多,为泰国的发展做出了相当的贡献。

泰国华人移民的类型可分为五种:一、谋生移民;二、技术移民;三、垦殖移民;四、商贸移民;五、反清移民。

早在暹罗素可泰王朝(1238-1378)建立时,泰国便成为中国的藩属,向中国进贡方物,并与中国维持了良好的关系。当时,中泰两国互赠礼物,形同贸易;中方允许泰方豁免缴税,使泰方有厚利可图。

自明朝洪武初年(1367)开始,前往中国朝贡的暹罗使者当中即有华人参与,他们最早是以通事的身份出现,如洪武5年(1372)的李清,到了洪武14年(1381)陈子仁既以正贡使的身份出现。这些华人都旅居有年,精通暹罗语。

13、14世纪之际,克拉(Kra)地峡两岸如春蓬,素叻他尼华人锡矿工人已在泰南建立了牢固的基础。同时,中国海盗林道乾及其随从,因与六坤等商港,最早吸引了华裔前往经商。
16世纪西方努力参透泰南时,受不了官兵的追剿,南逃至北大年落户,并与当地女王成婚。北大年逐渐地发展为华人的聚落。
16世纪初,阿瑜陀耶既有华人聚集区。据当时华人的记述,华人在这里已住了好几代。他们在阿瑜陀耶王城与日本人和葡萄牙人展开商业竞争。据法国驻阿瑜陀耶王城的法国大使劳贝里的纪录17世纪中叶时,王城约有华人3000至4000人。
到了17世纪末,全泰国的华人人口约有10,000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那时的泰华多来自华南福建与广东商港,属商贸移民。
华人在商场上所向披靡,17世纪时日本人在阿瑜陀耶王成失势,华人更乘机迅速地利用了泰王对贸易深感兴趣的心理,成为皇家贸易的代理人,从中取得利益。泰王视华人为自己人,给予特殊的待遇,因而华人与欧商竞争时占尽优势。

1766年,缅甸军队围攻首都阿瑜陀耶,城内华人居民奋勇抗敌,保卫城池,扮演了英雄的角色。事后,中泰混血儿郑昭带领500名部下突围而去,并在1767年10月率军收复阿瑜陀耶城,建立吞武里(1767-1782)王朝。郑昭的父亲是潮汕人郑镛,原籍广东澄海,移民暹罗后发迹;母亲是泰国人。郑昭在执政期间(1767-1782年),鼓励潮汕人大批涌入泰国。他们有的从商,有的从事垦殖,种植甘蔗与胡椒,以供出口。在湄南河东岸靠近今王城处,开始出现一个新的华人聚集区。

郑昭死后所建立的王朝,为却克里,泰国的皇家贸易空前繁荣,华商参与其盛,大批移民涌入。拉玛一世(1782-1809)乃在今日曼谷唐人街的核心地带,兴建了一个华人商业区。


近代移民,随着1850年代经济的蓬勃发展,加速了华人移民的步伐。19世纪上半叶时,华商季节性地涌入泰国。到了下半叶时,一种有组织的预付船票应运而生,导致大批劳工移民的涌入。到了19世纪末,泰国华人已遍布各地。
绝大部分华人来自广东与福建。在20世纪初,潮汕人占绝对优势,占40%,其他如海南人18%,客家人16%,福建人16%,广府人9%。潮汕人之所以占尽优势,除了郑昭的厚爱及连锁性的移民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曼谷与华南间的轮船通航,以汕头为最早,大批潮汕人从这里下船到泰国去。


尽管现今我们中国人的国际社会地位逐步升高,但在国外依然有时会感到心酸。欧美的背包客可以一穷二白地游走世界各地无阻碍,甚至在曼谷最繁华的「暹罗广场」外举着牌子让路人捐款帮他买机票回国。而我们国人出国要在海关出示一系列材料,重点还要确认已拥有回程的机票。

走过这么多地方,如果问我最喜欢哪里,答案依旧是台湾。或许它不是好到艳压群芳,但在我心中依旧有无法撼动的力量,对我来说「台湾」可能是一种情结。特别的是这一次来到曼谷,我和妈妈总在不经意间有回到台湾的感觉。当我们乘坐的机场大巴开入曼谷市区,那种市井气仿若回到了台湾的某个小城,这是我和妈妈一致的感受。每天早晨进入诸如7-11、全家这样的便利店,那熟悉又不知是何食物的味道也仿佛瞬间让我穿越时空去到台北。每天清晨路过社区巷子中的那些早点摊就更不必多说。听到身边经过的台湾人讲话会小激动,偶尔的机会还会和他们聊上几句。2019年香港发生了一些不和谐,台湾也停止了个人赴台的签注,希望所有阴霾都是暂时的,风雨过后的彩虹定会让天空更美。



生命中与一个地方的发生关系往往是从一个念头开始,再到出发前翻阅大量资料试图更加了解它,行前周密的计划。

即使是形同虚幻的短暂停留也能细心体味。不论是皇家风范还是一墙之隔的市井之间都会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敏锐的观察,这是在一座城发现精彩与创造精彩的必备要素。

从前我以为去过了朝思暮想的地方后就是这里在生命中的结点,后来我又以为将这段在异国他乡的生活记录下来是这里在生命中的结点,现在的我发觉每到过一个地方,即使它在我的生命中只是一期一会,也许不会再去一次,但它却从遇到那一刻起融入了我的生命,成为我的DNA,影响我,让我成长。它们永远不会有结点,而是在今后的生活中持续下去,像是这一次在泰国的短暂生活,这里的慵懒随性的特性就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回国后我好像患上了「嗜睡」的毛病,而且做事不自觉放慢了脚步,拖延症的症状明显,就好比这篇文章到现在才完成......



星级游记     <清迈,她把一切美好给了你(巡礼邓丽君泰北印迹)>                 @http://www.mafengwo.cn/i/15880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