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攻略 河北北部环线4日游 第四天 鸡鸣驿古城 回唐结束行程

作者:时光站台 显示图片

河北北部环线4日游 第四天

也是最后一天。

今天的行程是上午参观鸡鸣驿古城, 下午直接高速回唐山。简单的一天。

离开了熙熙攘攘的宣化古城,几分钟后直接在城区就上了G6京藏高速。


从宣化区上G6京藏高速,半小时到达鸡鸣驿下道,出了高速右转就是鸡鸣驿古城。交通确实非常的方便。


先来一张鸡鸣驿东门的图片。

但实际上我们是按着高德地图默认导航鸡鸣驿售票处从北门进入的,其实我感觉还是从东门进入比较好,(蜂友们导航需设定鸡鸣驿东门)东门是正门,会有更好的参观体验。

名词解释【驿站】
古代时传递消息和发放官文都用快马,因马的体力和奔跑的距离都很有限,要完成数百公里的传递不得不中途换马,所以就在沿途建立许多马站,后来这种马站又演变成接待过往官员、商人的临时驿站,同时完成传递信息和邮件,也起着军事城堡的功能。可以说驿站在古代起着现代邮政和军事基地的作用。


我国于1995年发行的古代驿站—鸡鸣驿特种邮票


鸡鸣驿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是一处建于明代的驿站遗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邮驿建筑群,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被称为邮政考古、机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

鸡鸣驿原为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开辟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到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鸡鸣驿扩建为定货府进京师的第一大站。清康熙年间,设驿臣主管驿站事务。

鸡鸣驿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列入100处世界濒危遗产名单。

驿站里最有名的“贺家大院”曾是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难留宿的地方。



从北门进入城内,顶着火爆的气温,开始寻古问旧。



文昌宫



墙上的壁画保存得不错,应该是清时期的。内容是科举考试中状元的场面。画面中墙上冒出了大树,寓意“高中”


文昌宫随鸡鸣驿的建成而生,宫中立有大清乾隆三十七年敕文昌宫碑和道光二十二年重修文昌宫碑,大略可知鸡鸣驿文昌宫起建和重修情况。自文昌宫建成之日起,就成了鸡鸣驿站和城内富家子弟上学读书的场所。



文昌宫前古井


这是义务看护文昌宫的老军人王绪之家。

王绪老人生于1928年,是土生土长的鸡鸣驿人,194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军旅生涯,参加过平津战役、广西剿匪等,1951年曾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战争结束回国。

我们经过此院时,老人正端坐在院内,虽然年事已高,但双目仍炯炯有神。


来到了神龙庙,也就是龙王庙。



虽然殿内现如今供的是观音,有些丈二脑袋,但是里面的壁画确实非常精彩,相对大部分完整,有被破坏的部分,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这宝贵的遗产,拍照是不要用闪光灯。


这里也有保存相对完好的壁画,很多是五官被破坏了。






鸡鸣驿内的居民很多祖上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山西人对水是渴望的,于是这里便有了龙王庙,有龙王庙便一定会有戏台,这也几乎成了定制,因为龙王喜欢听戏。凡拜龙王者,一定要请戏班子唱戏,否则龙王不高兴就不大会满足你的祈求的。


神龙庙内戏台


散落院内的石质构建。



民居院内的青枣挂满了枝头。


来到民俗博物馆,这是一座私人博物馆。

馆藏丰富,种类繁多,主人家就是一座博物馆,博物馆里就是家,做这样的藏家正是很多收藏者梦寐以求的。看着这么多藏品,无论是自赏还是游人来欣赏这些藏品,主人都一定非常满足自豪吧。




黄色的阳光透过窗棂撒下来,一片浓浓的旧时光就这样重现在你的面前。

光阴瞬间倒回到小时候,慢的生活,尘封的故事就这样重回脑海。






工艺精美的结婚花轿


古人出行的轿车



东西院墙是设计的亮点,摆满了猫壶, 柿子盒 ,漱口杯, 帽筒,赏瓶, 茶壶等老旧瓷器。


离开民俗博物馆继续在城里转。


这两大一小的格子窗有点意思




关于《大话西游》拍摄地,之前很多人都说鸡鸣驿西门是至尊宝和紫霞仙子的经典镜头拍摄地,但经过我的仔细研究对比,认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影片里的外景是在宁夏镇北堡影视城拍摄的,两个地方有相似之处,但不是一个地方。


上面这张照片是网上找到的鸡鸣驿没有维护前的照片,下面这张是现在鸡鸣驿西门的状态。



所以,如果你是为了寻访古迹而来鸡鸣驿,那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是为了《大话西游》情节而来,还是三思而行。

再来一张经典的背影,结束这个话题,也再次怀念《大话西游》。


西城门口门额上书 “鸡鸣山驿”感觉比鸡鸣驿好听。这个字感觉是现代人补上去的,做工有点粗糙啊!“山”字已经掉了。


这个是消防栓,有些年纪了。


这家客栈规模有点大 ,里面还在继续装修施工。餐厅, 住宿 ,文化展馆都有。装修设计也很不错。


登上在房顶眺望拔地而起的鸡鸣山。




指挥署位于头道街北侧,清康熙三十五年前为全城最高军事指挥长官驻地。





纹样精美的砖雕


如今已是城内老百姓的居所。


指挥署一墙之隔就是贺家大院。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城,慈禧太后惶惶不可终日。农历七月,慈禧及光绪皇帝在御林军护卫下仓惶逃往西安,途中曾在鸡鸣驿贺二少家住了一天。贺家当时是鸡鸣驿城里有名的财主,共有连环院五进,全都是雕龙画凤的砖瓦房。是夜,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住宿在第二进院内,慈禧住在正庭北屋东间,光绪皇帝住在东厢房。



精美的砖雕




这便是当年接驾有功,慈禧赐给贺家的“鸿禧接福”四个字。



造型讲究的窗棂下就是当年慈禧住过一晚的大火炕。




虽然不是慈禧来过当年画作,但时间也显示到1983年。


古旧的木桌与电水壶的相遇。





万字窗

位于头道街北侧,为清代驿城核心,最高行政官员驿丞及其吏属办公之所,是重要的行政机关,负责驿站所有事宜。当年有两进院,前殿后宅,并建有后花园。现在也是古城居民的家居之所。










驿丞署 这间是城内最有生活气息的一处景点啦,一家人每天都在此吃饭休息,过着平凡的生活。这应该是中国被参观最多的普通家庭了吧!


再往前,就是东门区域了,这里有游客中心,邮驿博物馆。




顺着城墙往北走,来到了泰山行宫。



主殿东西两壁《泰山娘娘行迹图》,是以48幅壁画,表现了碧霞元君从山西出发经鸡鸣驿、路过北京渡过黄河到泰山修行的过程,一路上经历千辛万苦,战胜妖魔鬼怪,最后由凡人变成神仙,功德圆满的故事。像是现今的连环画,既有故事性,又生动形象。每幅壁画的文字都是采用3句半的形式,读起来顺口有趣。据说这些壁画都是当年杨柳青的老艺人精心创作的。

壁画不许拍照,大家可以看看来自于网络的图,有机会一定去鸡鸣驿泰山行宫看看原作。






虽然古城里有很多居民在这里生活,但还是有很多残垣断壁,少了那么一点点人气, 略显荒凉。也许这正是历史留给这座驿城的苍凉的味道和悠远古老的意境,可以想象当年车辚辚马萧萧的塞外雄关,络绎不绝的商队在此鞍马劳顿、驿卒赶着“八百里加急”日夜兼程的景象……


沿着东墙,返回北门。


鸡鸣驿在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建土垣,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砖修城池,全城周长2330米,墙高12米,设东西两门,城门上方筑两层越楼,此城中部建玉皇阁楼,城四角分筑角楼。东西“马道”为驿马进出通道,城南的“南官道”即是当年驿卒传令干道。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将城墙重新修理,并在城东筑护城坝一道。

鸡鸣驿城墙表层是砖砌的,里层是夯土,城墙目前砖很多已脱落。但确是历史该有的风貌。比那些新建的“古城”要好太多。鸡鸣驿的主调是土黄色的,这正是历史留给人们的主色调。希望它能越来越美,得到更好的保护。




河北北部四日游,精彩的旅程就要结束了。一路高速,下午4点回到大唐。


这是河北北部环线四日游全程的记录轨迹,唐山出发,全程1339公里。

许多人总是说等我到什么时候,我就怎么怎么样。人生是一期一会,没有那么多事情是为我们绝对准备好的,我们并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愉快的过好今天,就能高高兴兴的迎接明天。

愿今天的你我,能在自己人生的旅途中发现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