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日浴月泛灵液——赤城汤泉

作者:淡如秋菊 显示图片





结束沽源之行,回祟礼的路上,小高提议时间还早,赤城汤泉距所在位置100多公里,不如前往,众人皆赞同。
赤城地处张家口东部,白河上游,东临北京,北靠坝上草原,有“塞外明珠京北水城之誉。赤城县环境清幽,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在12.6℃~26.1℃之间,有“取暖不用煤,纳凉不摇扇”之誉。在高温灼心的三伏天来这里避暑绝对是极佳的选择。

赤城县以北20公里有云州水库,水库四面环山,水清山绿,风景怡人。时间有限,我们只在此小停。



下午4:40到达赤城汤泉,许多地方称温泉为汤泉,不知道温泉与汤泉究竟有无区别。赤城汤泉史称“关外第一泉”,位于赤城县城西7.5公里的苍山幽谷之中,距张家口140公里。赤城温泉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北魏《水经注》就有记载“渔阳之北实有汤泉,去燕京三百里”就是指的赤城温泉。康熙十年间,孝庄文皇后患有严重的老寒腿,康熙皇帝得知赤城汤泉盛名久远,疗效神奇,于是派人在赤城汤泉修建行宫,供太皇太后洗浴。经过51天的洗浴,孝庄文皇后的腿病果真好了,康熙极为高兴,写下长诗《温泉行》,其中“温泉泉水沸且清,仙源谣自丹沙生。沐日浴月泛灵液,微波细浪流宗铮。”更成为了描写温泉的经典名句。

也许小众景点,也许是时候接近黄昏,来此观光游客不多,景区门票10元。
汤泉景区内外均有温泉渠,水温45至55度左右,景区内水渠有人洗头,更多人在景区外渠泡脚。
进入景区,沿石阶一路向上,石阶左侧是向下湍流的温泉。


拾级登至第一个平台,坐有一把雕花九龙大铜壶,铜壶的龙嘴在不停的吐水,出水温度58度,很是烫手。铜壶的温泉水来自于胃泉,因富含碳酸氢根和硫酸根,对慢性胃炎、胆囊炎、胃肠功能紊乱都有显著的效果故称胃泉。因龙是神兽,所以这个九龙壶也代表着胃泉水的圣洁。



继续沿台阶上行一座石鼎当中而立。


山崖上刻有“赤泉”二字,这两个字是1937年牺牲于卢沟桥事变中的佟麟阁烈士之笔,“赤泉”表达了他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对朋友吉鸿昌的怀念之情。


继续向上便可见双顶六角亭,名咏归亭,





亭中便是总泉,又名滚池,酷热蒸腾,其水温68度,内含钠、钾、铁、镁、氟、碘、氡30多种微量元素,对类风湿关节炎,各种关节疼痛,皮肤病等都有非常好的疗效。泉水清澈味甘,可饮可洗。洁身润肤,养体悦心。



离总泉两米处,有一冷泉,冷泉水位长年平稳,水温为0度,真是咫尺之间,冰火二重天。也是神了。


咏归亭背后即是汤泉简介


咏归亭旁有块石碑是著名的洗心碑。此碑是内臣海剌孙与太子少师耿昭忠在这里为孝庄文皇后建行宫时所立的。上款:太子少师和硕阿附耿昭忠提。下款:康熙十年岁次辛亥新安胡之浚书。


耿昭忠立“洗心碑”主要是借建行宫之机向皇帝表达自己忠心耿耿,心怀坦荡。


爬至山顶有一空中步廊长200米,依山顶走势蜿蜒盘旋起伏,因似腾空而起的长龙,所以命名为神龙长廊。站在上面看,沐风听涛看风景,远山近景尽收眼底。






山上林木郁郁葱葱,红色寺院小亭点缀其间。凉风习习,极目远眺,苍然宽广,心旷神怡。






步廊上的壁画是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的内容。


阳光透过廊桥顶部洒下斑驳陆离的阴影,让人产生迷离的感觉。


站在山上向下望着我们刚刚走过的路,看过的景。



顺着廊道上上下下,虽是爬山或下山,却因注意力全在身边的风景,丝毫感觉不到累。



景区不大,30—40分钟参观结束。走出景区时,见当地人提着空桶来景区打温泉水,这可是得天独厚的福利呀,有这么多微量元素的水不喝可真是浪费呢。


民间有三月三洗桃花水之俗,此时风和日丽,万物复苏,阳气上升,疗疾佳期。引八方宾客纷至沓来。有时间就来洗温泉吧,洗尽铅华还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