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陕北之——五花肉与黄河

作者:远方的风 显示图片

      今天的目的地是陕西省的东北角——墙头乡。墙头乡这两年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名声大噪:
      1、陕蒙晋三省交界,传说中的“鸡鸣三省”。
      2、晋陕黄河大峡谷的起点。
      3、网红公路——陕西沿黄观光路的终点。
      4、独特的丹霞地貌——莲花辿。
      5、黄河入陕第一弯。
      6、明长城陕西段的起点。
    早晨出发时,天气一改前一天的晴朗通透,变得多云有雾,但愿到达墙头乡时能够云开雾散。
    导航推荐走府准线——府谷至内蒙准格尔旗的公路,全程五十八公里。府准线沿河而建,一路向上进入山区,虽崎岖迴转但路况还不错。
注:本来为此篇游记配的音乐是贺国丰的《黄河船夫曲》清亮高亢,但蚂蜂窝软件升级(官方的说法)“添加游记音乐”的功能已经很久不能使用了,小小的遗憾。


   听着贺国丰清唱的陕北酸曲儿,车窗外的山体慢慢变红了。 
   府准线 其实是一条府谷向内蒙运煤的专用公路,虽是小长假的清晨,运煤的大货车还是很多。


    丹霞的“味道”越来越浓了。


    下了府准线,跨过皇甫川大桥进人了丹霞峡谷(导航里并没有这段路的名称)。


     两边的山都不高,但山形漂亮。


      红白互层的砂岩格外醒目,仿佛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


     通常,砂岩构成的丹霞地貌山体疏松,成岩率低,结构强度差。


     但这里的砂岩显然不同,大块成型的岩石随处可见。


    丹霞谷为东西向, 道路两边因为光线不同,丹霞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逆光色彩深沉厚重,仿佛烟熏的老腊肉。


     顺光颜色鲜艳水嫩,仿佛新鲜的五花肉。


      出了峡谷不远,按指示牌一路上山就到了莲花辿景区,不收费。


    莲花辿景区其实就是一个观景台,属府谷县,但所有的莲花辿都位于山下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龙口镇大口村境内。


     不知为何,小御升空后图传信号断断续续不太正常,很快信号就彻底丢失了,大概是内蒙古方面有意见,不满游客在陕西境内免费“窥视”。


     “肉色”鲜艳 。
      远处就是母亲河——黄河。


      康熙大帝在平定噶尔丹叛乱时,曾驻足此处,被展现在眼前的五色斑斓状若莲花的丹霞地貌所吸引,得知此地尚无名称,遂赐名“莲花辿”。


     我为啥看不出,那座山像莲花。三百多年前的康熙老爷子和我看的是同一片山吗?


     红色砂岩上点缀着疏落有致的白色斑点,在我看来,更像纹理清晰的优质草饲雪花牛排。


来到山下,这里是网红公路——(陕西)沿黄观光公路的终点。


再往前走就进入内蒙古境内。和上图相比,虽都是青砖青瓦,且两地建筑相距不足百米,但画风迥然不同。圆弧状的脊线带有明显的帐篷元素。
 注:近距离观看莲花辿,可以从这片村落后边的一条小路直接进入。


 出了莲花辿一路之隔,丹霞立刻又变回红白相间,膘肥肉厚的五花肉。


      近距离观察,可以看到丹霞崖壁疏松的砂岩纹理,似土似砂。


       鸡鸣三省。


三省交界示意碑


陕西毕竟是旅游大省,政府经营旅游的意识要强得多,三省共有的风景只有陕西把它建成了景点。


     内蒙境内的丹霞河岸。


大河滔滔,从东向西离开蒙晋峡谷流向晋陕交界。


     从内蒙境内俯拍,对岸是山西河曲县。
    遇到“肉形”河岸的阻挡,大河拐了270度的大弯,向南一头扎进750公里的晋陕大峡谷,开启了华美的“蛇曲” 之旅。


      河面水汽很大。从陕西境内俯拍,黄河在此划出一个大大(胖胖)的欧米伽符号。


     古人云“圣人出,黄河清”。此处属于黄河中游,能见到清澈的黄河在历史上也实属罕见,但近年来已是常态,这的确与多年来植树造林,结草治沙成效显著,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我想还是与上游建有二十多个拦河大坝使泥沙沉淀,水流变缓,加上目下正处枯水期,雨水较少,支流没有泥沙注入。


     明长城陕西段的起点。
     从定边开始,明长城一路相伴,四百多年的风蚀雨销,加上人为的破坏,此处的明长城仅剩一段薄薄的夯土。
     从黄河入陕第一弯出来,在通向莲花辿景区的小路对面就是通向墙头村的村道。明长城在村子的北边,紧临黄河岸边,不太好找,需问当地村民。 


     出了墙头村,准备从沿黄观光路回府谷。走不多远路边河岸上有一处新建的“匡胤戏水”景点。
据当地传说,这里是宋太祖赵匡胤的老家,少年时代赵匡胤在此地的亲戚家长大,曾在此游水戏龙,所以此处称为“龙湾”。


       时间已过正午,雾气已散去不少,景物也逐渐明晰起来。站到岸边,黄河在此又拐了一个欧米伽形状的大弯。相较前一个,这个弯,腰身更苗条,形状更漂亮,。


       小御渐渐升高,可以看到黄河在这里连续拐了两个大弯。相对而言,陕西境内的河岸要比山西的要高峻很多。


      远处就是黄河入陕第一弯,


      完美的大写S,


    黄河宛如蛟龙翻腾摆尾。
    将小御升到极限高度,赫然发现:从陕蒙晋交界开始到这里短短不到五公里,黄河居然划过了五个大弯,


      此处下游还有一个欧米伽形状的大弯。  


    远眺下游,还有一串S弯。
    黄河离开晋蒙大峡谷告别蒙古高原,进入了晋陕大峡谷拥抱黄土高原后,立刻撒欢般扭动腰身划下迷人的九曲十八弯。


   靠近河边的丹霞“肉色”较深,更像一挂腊肉。


      岸边的丹霞


     一般来讲,丹霞地貌因砂岩的缘故,很难长出植物。


      相比内蒙境内,这里的丹霞要“绿”得多。


    电池耗完了,该往回走了。三天来,一路从西向东经过陕宁蒙晋四个省,山西我人虽未曾踏足,但小御飞进飞出了好几次。


    难得偶见古老的交通工具——牛车。


  精致的凉拌葫芦瓜。
  跑了整整一天,在榆林打个尖儿。


      这两天缺青菜。


     烧羊脸,Q弹好吃。
 吃完晚饭,继续赶路,目标靖边县城,明天游览久已向往的龙洲波浪谷。坏消息:憋了一整天的雨终于开始下了,一路上雨越下越大,好消息:明天是个大晴天,雨后的丹霞色彩将更艳丽。

贴士:
1、府准线是运煤大通道,平日大货车非常多,比较危险,道路上经常有强制减速带,须特别留意。
2、“丹霞谷”其实是一条无名公路,连接府准线与沿黄观光公路,并不长,好景色更集中在靠近沿黄公路的一段,也可以从沿黄公路进入。
3、整个这一片景区只有墙头村里有一家小饭店,最好自备干粮。
4、在“匡胤戏水”对面山上有一处观景台,可以开车上去,能俯视整个龙湾,。
5、整个这一片景区除“莲花辿”景区外,信号良好,飞友可以爽飞,低飞时注意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