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全线正式通车,从西安到成都全程仅需4个小时左右。但是在古代,西安、成都两地之间被崇山峻岭所阻挡,由秦入蜀的道路异常崎岖、艰险。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的开篇就极言“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古蜀道中,由秦入汉中盆地,翻越中国地理上南北分界秦岭的有4条古道,自东向西分别为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由汉中翻越大巴山入蜀的有3条古道,自东向西分别为荔枝道、米仓道、金牛道。另外,由甘肃入汉中的有祁山道,由甘肃入蜀穿越摩天岭的阴平道。
在这些古道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秦末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三国时期汉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六出祁山,魏将邓艾偷渡阴平,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本篇重点介绍的是金牛道。
传说金牛道的开凿建设始于战国中期秦惠文王灭蜀的时代,据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杨雄所著的《蜀王本纪》记载,秦惠文王诈言要向蜀王献上几头会产金子的石牛,但因秦蜀山路艰险运输不过去,蜀王贪金,命五丁力士率千余人凿山开路迎牛,所以金牛道因“石牛粪金,五丁开道”而得名,也被称为“石牛道”。当然,蜀王最后等来的不是会产金子的石牛,而是秦国的虎狼之师。
金牛道南起成都,沿东北向,经德阳罗江县、绵阳梓潼县,至广元剑阁县,过剑门关至昭化,渡嘉陵江,经广元朝天区往东北方向至陕西宁强县,再经勉县到达汉中,全长大约600公里。千百年来,金牛道一直是川陕间古蜀道最重要的干道。民国时期修建的川陕公路,新中国的国道G108成都-汉中段,宝成线铁路都是沿着金牛古道的西南-东北走向修建。
古时金牛道上的刀光剑影今日已不复见,鼓角争鸣也随之远去,古道大部分湮没在现代公路之下,只有部分得以保留。如今,沿着国道G108,在剑门蜀道沿线还能看到不少名胜古迹。古栈道、三国古战场遗迹、武则天庙皇泽寺、唐宋石刻千佛岩、剑门关、古驿道翠云廊、明月峡、七曲山大庙、李白故里等。
拦马墙更是金牛道上的精华,号称“天下第一古道”的。
拦马墙位于凉山乡-普安镇,2000年前,剑阁县人民政府驻地在普安镇,所以普安现在也被称为剑阁老县城,镇内保存了钟鼓楼、南门箭楼、古城墙,是四川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拦马墙,是三百里金牛道(剑门蜀道)仅存的一段护墙,它的作用是防备马匹跌落悬崖而砌成的墙,和如今高架桥上的护墙有点类似。
拦马墙的甬道都是用大青石板铺成,石板路的两旁长着一棵接一棵的参天古柏,这些千年以上树龄的古柏根深干粗,有效地保护了路基。
这棵腹部长起一个圆球形似女人怀孕的被称为“怀胎柏”,民间传说有不孕妇女到这棵古柏前膜拜求子。
“状元柏”是拦马墙上最年长的一棵古柏,相传曾有一名举人赴京赶考路上在此躲雨,后高中状元。(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代的清凉桥,走到这里,郁郁葱葱的古柏路段就结束了,清凉桥以北是清凉村,农舍农田为主,继续走下去就是往老县城普安镇方向了。
和清凉桥合个影
清凉桥不远处的任家寨,任寨主和王总在地里挖红薯,见我独自行走在古道间,又是自东吴入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遂留我吃午饭。后来,燕总又驾车把我捎回成都。千言万语说不尽感谢!
门票:无。
距离:
凉山铺-清凉桥,5公里;清凉桥-普安镇,5公里。
公共交通:
广元市到普安:广安火车站旁边的长途汽车站有去普安客运站的大巴车,但是班次少,从广元火车站可公交或者打车至广元南安汽车站,然后坐大巴到普安客运站(27元不含保险)。普安客运站门口坐至凉山乡的公交车(4.5元),公交是从老客运站发出,终点站凉山乡下车后往拦马墙景区步行。
自驾:
导航到“凉山乡拦马墙景区”即可。
食宿:
普安镇有不少酒店、宾馆,这里就不作推荐了。
徒步拦马墙可自带干粮;前文提到的“任家寨”农家乐,可在任家寨歇脚,老板任寨主能提供地道的农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