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泉珠瀑---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作者:再笑牙齿掉光啦 显示图片

一直喜欢行走在路上,自然地走,却可以不忘,那就是把它写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它。而作为一个@兴化  人,自然而然也就有了想把@莆田  的美景展现给喜欢旅行的人,喜欢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件事当然不可能今天瞬间完成,如果你喜欢就从现在开始,跟着我上路吧,或许它将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
@莆田  原有的二十四景,已经失去几个景点了,但却有新的景点再出现,让我们一起慢慢把它挖掘出来吧。

关于智泉珠瀑景点:

地理位置:离市区仅2-3KM

交通工具:1路、7路、29路、28路都有经过北磨村,可在北磨站下车再徒步半小时,附公交路线图如下。

 

 














 



徒步时间:半小时

旅游星级:食       宿:干粮&返回住处便利

在上学时,智泉珠瀑曾是一个大家经常组织去野炊的好地方,有山有水,有美景,还有许多的果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条前往智泉的路慢慢就比较少人行走,是因为城市越来越发达,市区内的游乐场所越来越完善的原因吗?不得而知,反正为了找这条路,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是一步,很幸运,并没有走多少的弯路。

我们沿着北磨村前往石室岩的方向走,石室岩在@莆田  可是人尽皆知,很多人每天利用下班时间跑步上山锻炼身体的地方,而印象中的智泉也就在石室岩的右手边。这两个地方都离市区很近,只有两三公里的路途,徒步也就只需要半个多小时,顺着这个路标往右走。







 很多人都会用摩托车后面载着塑料瓶,到石室岩山上去取山泉水,因为那的水质不受污染,很清甜。








 看到素菜馆的牌牌了吗,再往右手边寻去,呵,一路向右的说。








 大概看到一个小石子路的地方就开始往下走





因为出入的人比较少,所以林荫树密,有着小虫的呢喃,道路蜿蜒曲折,有只小虫子貌似吊在半空中享受这一片幽静。





这是不是含羞草呢,小时候无聊时,常常逗这些个叶子玩儿。当你触动它的叶子,它就会“羞答答”地将叶子下垂,合拢起来。你一定很奇怪,含羞草没有长肌肉,它怎么会动弹呢?其实我跟你一样好奇的。后来才知道这些植物能动弹,是为了捉虫子,想想小时候真是不厚道吖,人家以为有美味送上门来,却发现是白忙活一场。





路边有两只母羊,好多奶水,你,看见了吗?








树木中有许多这样的叶子会割伤皮肤,所以进去最好是穿着裤子,不要象我穿裙子和拖鞋吖,我这次可是没有准备而准备的行动吖。

















这树叶该不会是生病了吧,树叶上长满了疙瘩。





听到水流声了,终于在一棵树上看到刻着的两个字,智泉。这也证实了我们选择的方向是对的。





小草丛里应该就是山泉水,清澈地闪闪发光着。





割人的叶子,小心了哇。





如果你看到这座房子,拐进来,那就错了,但正因为走错路,才发现了这里种满了果子。








满树的龙眼,大家看到了吗?荔枝过后就是龙眼上市啦,估计七月半后就可以有龙眼吃了。





皮还透着些微青绿色,说明还不够成熟哦。














龙眼的叶子,长长扁扁的。





走到这里,发现前面无路可走了,这棵枯树是不是就是想这么对我们说?





从这边望过去,远远地拉近距离拍到一个小村庄,就是后来我们走出智泉后经过的一个小村庄,但村里人员稀少,仅有70多人居住,这村就是后面提到的村峰村。





路上有很多这样的小洞,是不是知了藏身的洞?





满树的龙眼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好了,从刚才走错的路上转回来,这条才是正道呢。





又看到水流了。。。








小昆虫多很多,看来它也怕人类,偷偷地躲在叶子后面,等我绕过去想拍它的正面时,它展开黄色的花翅膀飞走了。





轻轻一碰,叶子合上了,错了,错了,我可不是送食的哈。








看到这棵松树,就说明到了目的地喽。





边上有个土地爷爷守在智泉边上





这两个字我是网上搜的,我怎么过去就没找到这个地标呢?石崖上还有“悬沫”、“沸釜”、“喷玉”、“鸣琴”、“@石门  ”等字样,我们都没有看到。它们在哪呢?石壁上,刻着的“智泉”两个大字,为明代正德间,邑人陈伯献所写。曾有人说是柳宗元先将之起名为愚溪,后由陈伯献再改,其实是不对的,柳宗元所起的愚溪是在@湖南  的@永州  ,而非@莆田  ,这泉一开始就是陈伯献反柳宗元之道而行之,所取的名。但刚开始智泉又原名梅花漈,因两岸遍植梅花,开花时节,香气弥漫,花瓣顺流直下,一直流到@莆田  城下磨溪边,而得名,相传,鸡足峰有人名陈清者,牧牛于此,有白衣老者叱之曰:“此仙人菜园也,毋饮牛污吾水。”陈清听了,放眼四望,只见这里山青水秀,林荫树密,鸟语花香,环境幽静,尤其是这智泉之水,洁白晶莹,恍若@蓬莱  仙境,于是赶紧驱牛下山,自此,不再于此放牧了。村民闻悉后,也不再污染该水源了。据说,这里是仙家谈经论法、扶危济世、采药炼丹、为民治病的场所。

明代正德  年间,提学陈伯献辞官后隐居  于此,改“梅花漈”为“智泉”。陈伯献在更改溪名时,认为这溪水不是愚昧无知的,无能的,无所作为的死水,既对北磨、笔岩诸村数千亩田地有灌溉的功劳,又有推动水磨、水碓的功能,还滋润着两岸遮天蔽日郁郁苍苍的树林,又调节周边的气候的作用。故而将其取名智泉是也。

 





红色的九格栏杆的水泥桥——法舟桥,为观瀑和朝圣提供了方便的@通道  ,但我却认为这个人造景点,它有些小破坏了智泉本身的自然风景,水泥桥造的不是很好看,太呆板了。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这么认为?





远远看过去,水流并不是很大,看来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夏天不是雨季时,水会相对少了很多,所以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瀑布出现,远看只是山泉般的水流。记忆中的泉水碰撞在嶙峋的岩石,会有水花四射,飞溅起无数雾状的不断散落的珠矶,前人曾作诗曰:“云壑飞泉垂玉箸,松风卷雨下珠帘”,故有“智泉珠瀑”之称,而或许是我们来错季节了?其实陈伯献早期把智泉与@仙游  九鲤湖的飞瀑并称,“夏雨新添水千尺,雪花万束水边留”点明夏雨后珠瀑的奇观。这么说我们应该在夏天雨后再来此处喽。只不过最近都没雨水,所以水流才这么少。












































留个影,下次再来探望你吧,希望下次你能给我个惊喜。

溪涧峰回路转,蜿蜒曲折,因其高低、深浅、大小和缓急的不同,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如鸣琴,如打钹,如轰雷,如下雨……众声俱发,这些也都留着下次一起吧。

而在水力的冲刷下,溪涧留下许多怪石,有的像鸡、像象、象猴子、像鳄鱼、像骆驼、像青蛙……有的同石卵、同石臼、同足桶、同面桶、同仙船、同仙脚、同砚台、同棋盘、同@石门  ……有的恍若石岛……真是姿态万千,形象各异,石头确实很多,我却是懊恼没有用心去发现,主要也是因为行色太匆匆,来的时间点太晚了,又怕树木太茂盛,太晚了,怕夜宿智泉不能归咦。














过了法舟桥,不走回头路,继续前行,有明代的来苏亭改建的经一九七九年重建的智泉寺。由于守寺的姑姑是个九十多岁的老人,所以只有在初一,十五才对外开放寺庙门,总而言之,我们又扑了个空,只看到双门紧闭的智泉室。








透过墙上的一个四方小洞,拍摄到的里面的景,因为没有进去,所以也无从得知,里面到底是怎么个状况。





这个智泉寺的偏门,也许是后门。





寺庙外面种满了香蕉树








从寺庙偏门拍到的里面情景





原生态的香蕉





别了,智泉还有智泉寺,下次再来把你探访。





穿过这片香蕉林,就是个小村庄,这个村庄就是松峰村,属于北磨。











戏台上的一个老人跟我们讲了些看管寺庙阿姑的事,因为收养的一个小姑是个傻子,所以她自已九十多岁,行动不便,既要照顾小的,又要照看寺庙,因为智泉寺就在石室岩边上,去石室岩的人较多,路比较宽敞,车子还能开到,所以智泉寺的香火也不旺,一个老人家着实不易吖。还有将来会从这里修一条路进去智泉,我们就不用再走小小的径道,还差点迷了路。











再遇龙眼,就在身边,诱人不,可惜还不熟,只能眼观手不动。





太阳快要落山了,太阳的余辉把树林上了一道@金边  。








顺带下,那个露出树林的塔就是石室岩的砖塔。














这只小熊,你怎么就想不开了呢,大好时光呢,呵呵。














短暂的行程结束了。

自然,是万物最美的姿态。

生命的节拍,不要太快,太快易疲惫;

不要太慢,太慢是蹉跎。

到一处,看一处风景。

不需要太多渴望,心若向往,就前行;

感觉疲惫,就小憩。

毕竟,对错得失都是一种独特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