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微博 @细草穿沙 @/新浪,腾讯都是,最新照片,旅行采风等。
@上海 出发去@天台 山:
自驾380公里左右,@上海 南站有大巴前往,每天4班车,票价是140元单程;最早一班车是8:40分的,最晚是5:00多的。车程4.5小时左右;
交通住宿:
@天台 山是一个县城,住宿很多,便宜的,贵的都有。我们住的普通的 唐诗宾馆,120元@/标间,因为是非周末去的,周末可能价格高点。@杭州 过去@天台 山的车很多,2小时就到了。建议玩3-4天足够,吃饭,住宿都不贵。 寺院可以挂单,但要随缘,就是说不以前预定,只是到了问问可以住吗,有房间就可以住。寺院挂单50元一个人大概,素斋2元;
景点:
@天台 山景点很多,分散的很,石梁飞瀑 ,琼台仙姑之类的,寺院也多,最值得推荐就是国清寺,因为这里是汉传佛教@天台 宗的发源地。
第一次看到“待入@天台 路,看余度石桥”的诗句,就萦萦于怀,恍恍惚惚地觉得好飘逸啊。我总认为宋之问是不可能到达这种意境的,续诗的那个人一定是骆宾王。后来读刘晨、阮肇入@天台 山的故事、佛教@天台 宗的故事,对“仙源佛宗”的@天台 山越发向往。
想去终能去。
一
@天台 宗是汉地佛教第一宗派,国清寺是@天台 宗的发源地。
凡是名地、名寺、名僧,总会有神奇的传闻。如果对此像考古地下发掘,出现文化沉积的第一层内容必然是“所自有因,定非凡响”。
创宗人智顗----智者大师。
初时智顗拜南岳慧思学佛,慧思一见他就说:“以前我们在西天的灵山上一起听佛祖讲《法华经》,今天又走到一起来了。这是前定的缘分呀!”智者大师开悟得道后,在入定中到了灵山,看见那个讲经大会竟然还没有结束。出定后讲给师傅,师傅说:“这件事吧,不是你这个人呢,其他人感悟不了;不是我呢,别人理解不了。”
建寺----“寺若成,国必清”。
南朝陈太建七年(575年),智顗大师带着二十多名徒弟到@天台 ,揭开了@天台 建寺立宗的序幕。他们结茅搭成简易之庵,就在那个“石桥”旁。一天,有三个戴黑帽穿红衣的人来对他说:“你可以把寺庙修建在山下皇太子寺的基础上。等到天下统一后,自然有大势力的人来替你建造的。寺建成之日,就是政治清明、国家强盛之时。”那三个人不是泛泛之辈,是专程来指示他选址的罗汉。
弘宗海外----金钥匙。
公元597年,智者大师在外出住@石城 寺(今@浙江 @新昌 )时圆寂。大师圆寂前交给大弟子灌顶一把金锁:“国清寺建成后,你就用这把锁锁住藏经阁。200年后,将有东方的高僧来取经,如果与@天台 宗有缘,钥匙一碰,金锁就会自己打开,可以拿阁中所藏的《法华经》一部相赠。”207年后,@日本 国最澄和尚带着弟子浮海入唐,来到@天台 山。他从@天台 宗十祖道邃手里接过金钥匙,登上藏经阁。果然钥匙一碰,金锁自开。众僧齐声欢呼:“最澄有缘,台宗东传”。于是@天台 宗东传@日本 ,视国清寺为根本发源地。
“一行到此水倒流”。
@大名 鼎鼎的天文学家一行大师为研究数学专程到国清寺向达真和尚求教。那天当他刚刚踏上寺前的丰干桥,突然桥下一直向东流的溪水大涨,倒灌向西流去。
于是后来有人在丰干桥边立了一块“一行到此水倒流”的石碑以纪其事。
再来一条。
丰干,唐代人,谁都不知道他的来历,大约活到唐玄宗开元初年。这个人在国清寺是个干杂活的,白天舂米,晚上或者关起门来吟诗,或者骑上老虎在寺里巡逻值夜。碰到别人问他,不管问什么,回答都是“随时”两个字,没有其他话。丰干曾经在长安城为一个人治过病,这个人被派到台州当长官时,求丰干给他指示些什么。丰干说:“到任后去拜见文殊、普贤@菩萨 ,他们在国清寺当做饭的,一个叫寒山,一个叫拾得。”这个人好不容易找到了寒山拾得,二人笑了:“这丰干太多嘴了。”跑出去找不见了。这个人问丰干的住房在那里,别人回答:“原在藏经楼后,现在没有人住,经常有有一只老虎来这个地方吼叫。”这个人让打开房间,只看见老虎的脚印,墙上还有丰干所作的诗呢。
故事的真实性不需要多说,让我思索的是其中包涵的道理。
寒山、拾得大家是知道的,既然他们是骑@狮子 的文殊、骑大象的普贤的化身,那么在人世间骑着老虎、清楚寒山、拾得二人身份的丰干是何许人就可想而知了。有一种版本说,寒山和拾得对来人讲:你遇到阿弥陀佛不去求,找我们干什么!
“弥陀@菩萨 世上走,可惜世人眼不识”这种故事在佛教中不少,最著名的莫过于笑@弥勒 的宋代契此和尚,还有地藏王化身的新罗王子乔金觉、@菩萨 身份的“慈恩大师”窥基、罗汉身份的济公和尚等等。
作为弱者,老百姓们很欣赏佛@菩萨 的各种救世之举,有类于羡望游走人间行侠仗义的侠客;而且希望自己有一双慧眼,识佛@菩萨 于红尘之中,有类于王宝钗发现薛平贵。可现实常常是错过机会,知道结果已晚了。否则,大官们英雄们在未发迹甚至落难时所有人不就都去雪里送炭慷慨解囊了?
然而,天理、佛理说透了其实是自然之理,它就是要让人认不出,就是要让人在无特殊目的的时候去发善心做善事,而且对象是芸芸众生。否则,风尘中的英雄就成了投机的对象,利用的工具!这个理是一定不能改变的,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也是先隐瞒自己的某些优势来测试恋人到底是爱自己还是爱其他什么吗?
我站在丰干桥上想,就在身边走过去的人流里,说不定那位就是未来的人中龙,芸芸众生们还不是以芸芸众生待之吗?即使有人指出,别人相信他的判断吗?
问题在于,一,你讲的是不是“天机”;二,听的人懂不懂“天机”。不是,就是疯话臆语;不懂,也当作疯话臆语。世界就是这么有理性:万万不可让大家通晓“天机”!基督教里不就把吃了智慧之果的亚当夏娃从伊甸园里赶出去了吗?
天机不可泄漏。
二
人与人的差别大不大?不大。都有一样的生理、精神要求,你能干他也能干,你聪明他也不傻,所以大家都是人。人与人的差别大不大?大。你生下来就近视他怎么着都不近视;同是画画写字,一个人勤学苦练一辈子成了宗师,一个人勤学苦练一辈子最多是个写手画匠。所以人和人又不一样。
其实,俗人的佛教与大师的佛教也是这样。视其同,都是诸恶勿作,众善奉行,利乐有情。视其异,就有通俗和精深的区别。俗人只管进庙烧香、见神磕头,大师须详参义理、辨明究竟;俗人的佛就是孙猴子十万八千里也翻不出手掌心的如来,大师的佛就是无数个十万八千里也翻不出去的心念;俗人崇敬如来但总怀疑佛是否存在,大师以平常心对待而坚定不移地相信能够成佛;俗人说神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大师说佛可信而且必须全信;俗人敬佛为小功利为自己,大师礼佛为大解脱为众生。
智者大师是一代佛学宗师,他创立的@天台 宗就是探讨究竟、成就佛果的宗派,@天台 宗的理论就是博大精深的佛学理论之一。
在寺院的有关介绍中看到这样的话:
@天台 宗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是以“一念三千”为核心的止观学说。
@天台 宗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止观并重、理论与实践并进的基本原则。
跟着导游,听她介绍有关国清寺的情况,无法在参观的时候选择填充和细细反刍@天台 宗的理论。
国清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是当时的晋王、后为隋炀帝的杨广派司马王弘建造的。三个罗汉说的“有大势力的人”就是他,至于“寺若成,国必清”,应该指的是隋文帝“开皇之治”。虽然智者大师对隋政权有自己的看法,但他的接班人在编写有关资料时总要遵循一个大家都遵循的原则:一要肯定自己,二要颂扬当政,三要有所顾忌。
面前的这个祖师碑亭是1982年建成的,亭子的匾额上有“法乳千秋”四个字,是 赵朴初先生的手笔。的确,1300多年来,@天台 宗的道理像乳汁一样哺育着海内外@天台 宗信徒成长,同时也给汉地佛教的其他宗派提供了不同的营养,如禅宗、密宗等是其中获益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