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这篇游记时外面仍然在下雨。
似乎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我想去哪里哪里就是连续的雨天。天气是影响我选择出行目的地的一大因素,根本没有办法提前做计划的,观望半个月以后,还是去九华山吧。
泉州到铜陵北高铁需要5个小时,票价359元,途径上饶婺源黄山这些我许多次或经过或到达的地方,是一条我非常熟悉的路线,不过过了黄山北的旌德和南陵就非常陌生了。
不下雨,天很热。和我们同一节车厢的乘客大部分是同样从泉州到九华山朝拜的香客,带头大哥从坐上车到到达嘴巴就没有停歇过,不是在讲话就是在吃东西。
出站右手边是铜陵汽车北站,可以在这里乘坐到九华山的班车。如果不是前段时间看过阿叔的游记,我不会知道可以乘车到铜陵而会直接到池州站。九华山位于池州市的青阳县,这个名字之所以印象深刻因为我们晋江市中心城区就叫青阳。
我们跟着大部队往左边绕了一大圈才发现人家是旅游团有专车等着。到柯村的公交车票价多少钱呢?不知道。汽车满了,让等下一趟车,于是我们与被退货回来的两位厦门小姐姐总共五个人包了一辆黑车,车费300元。我爸坐副驾,对了,我爸现在快要变成我的跟屁虫了。3月份去江苏以后,这次又跟着我们出来。
五个人坐一辆车,明显超载,司机不走高速既为了省过路费也为了不被警察叔叔罚款。七八十公里的路,挤得我感觉自己五脏六腑移了位肠子都打结了,一边身子快要麻痹。
携程以后不知道会不会把我列入客户黑名单。因为天气预报19号有雷阵雨,我一直犹豫这一天坏天气要去九华山或者大通古镇,先定了19号在九华街的客栈,18号的住宿则是在路上临时定的山下的三角洲酒店。到酒店要经过菜市场,水果摊小吃零食店,老板非常热情,先带我们去他侄子家开的饭店吃饭,又送我们到大愿文化园,交代我们出来的时候打电话让他来接,感觉很麻烦别人,非常不好意思,所以后来我们是自己走回来的。
吃的午饭就不拍了啊反正没啥特别的。
到大愿文化园已经下午四点半,听说是今年刚刚取消门票,不过文化园里的弘愿堂还是收费的。
过了五通桥进入景区,工作人员拿着喇叭在喊大家买景区交通车票去大佛(工作人员的原话,虽然我也知道菩萨不等于佛)那里,五点半关门,走路的话来回要两个多小时,所有人顿时紧迫起来,来回车票每人30元,没有优惠价。
大愿文化园范围很大,草木葱茏一片青翠,有时间的话还是步行慢慢赏景为好,坐车几分钟就到了大佛。
大佛是地藏王菩萨的标准塑像,高有99米。
众多善男信女绕着佛像诵经,Z教也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他们一呼百应的时候我在旁边听来着,不仅诵经,同时表达热爱祖国,希望国家繁荣昌盛,还有对国J领D人的崇敬。
仍然坐景交车出来,惦记着老板送我们过来经过的一座旧桥。
真是好看,我们在这里拍照流连许久,奈何天气不好天色渐暗,泰山之行似乎是我最后一次出行遇上的好天气了。
此桥名叫九贤桥,有人知道此桥什么来历吗?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在这里游玩而引来了过路游客对这座桥的注意,说得好像自己很有眼光的样子居然一批一批的人过来,轮到我们撤退了。
老板怂恿我们通过携程与九华街的店家协商把明天晚上的住宿退掉,还住在他家,这样可以省去带着行李出来的不便,正合我的心意,我是挺讨厌天天换地方的。
老板说六点送我们到游客服务中心,一大早被雨声吵醒,雨下得不小。拉开窗户一看,一队穿着花花绿绿雨衣的旅游团已经在导游的带领下点到集合。等到七点雨停了才出发。住宿的地方离游客服务中心非常近,其实我们自己走过来就可以。
九华山门票160元,票上显示是三天有效。如果是像我们住在山下第二天要二次进山的需要在游客服务中心登记。车票往返50元,估计这里和普陀山差不多,一年四季难得没有游客,等车的人排成长队。雨刚停,山路上浓雾弥漫,这样的坏天气又再一次地重复。今天既然不适宜观景那就先到寺庙拜拜,影响不大。山路弯弯绕绕,还有许多私家车上下山,司机师傅走惯了,技术了得,开得很溜。
到站的第一个寺庙是衹园禅寺,这个寺庙金碧辉煌,后面卧佛堂房梁房顶的木雕更是精工细作。
祗园寺是九华山寺庙中唯一的宫殿式建筑,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清代,为全国重点寺院。
离开衹园禅寺步行一点点路去乘坐到天台的公交车,可能是为了方便九华街居民的原因吧,山上允许自驾游客开车上山,交通混乱,原本就不宽阔的山路许多地段被私家车占据了一半的路面来停车,感觉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天台索道往返每人160元,70岁以上才有优惠。二傻问了售票处人员索道运行8分钟,爬山需要两三个小时。第一我和二傻不太相信8分钟索道需要爬山三个小时,第二不想错过路上的风景,决定让我爸坐索道而我们步行上山。
刚开始爬山能见度是这样的。
徒步上山的台阶很陡,一路经过许多小寺庙,到九华山拜拜不用自己带香的,每个寺庙都可免费自取三柱清香。
路遇许多挑水泥沙子货物上下山的挑山工,很辛苦的营生。
看看这石阶,可还行?
路上的风景,都是手机拍的。黄姚古镇的照片用了滤镜被人吐槽,这次全部原片,想想我还是挺在意别人的看法的
天气渐渐好转,太阳已经半隐半露。远处山头上的塔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爸爸很快就到山上,而我们还在又高又陡的山路上奋斗。
抬头看,天桥禅寺,通往天台寺的必经道路,寺庙建在一座桥上。
江南第一山。
观音峰,到这里也就差不多到了索道上站。
九华山以中国四大佛山之一而闻名,大部分游客的到来也是以烧香为目的,他的自然风光很少被人注意。到达拜经台时雨住天晴,远山层叠云海翻腾,美轮美奂。
拜经台,又名大愿庵,始建于唐代,为地藏 菩萨道场。这里是一个很好的观景平台。下面这些图片都是相机拍的,色彩还不如手机,我有点后悔没有用滤镜了。是不是可以理解那些一直化妆的人不敢面对自己的素颜是什么心情
爸爸等不及已经先行前往天台寺。从拜经台到天台寺还要爬很长的台阶,我担心爸爸吃不消。其实我爸年龄不是很高,只因为十多年前家里遭贼,他在睡梦中惊醒过来去追小偷,慌乱中摔碎了膝盖骨,动过手术以后难免有些后遗症。
大鹏听经
我和二傻到天台寺我爸已经转完所有的寺庙在石头上坐等我们。
看石刻落款,孙元良,秦汉他老爸。
我记得有人跟我说过天气就是天意,还有人跟我说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两句话在我站在天台风景区时自动在我脑中出现,我怎么会想到今天能遇上如此景致。
云海与奇峰的完美组合是我对黄山的固有印象,对我来说黄山似乎一直都是名山界比美的标杆,那我们看看眼前的景色,又何曾逊色了?
如果想要拍到天台寺的全景,需要再爬到对面的十王峰,这里是九华山的最高峰,海拔1344.4米。
风吹,云雾化作一层白色的纱巾从天台寺面前轻轻飘拂过,真的是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决定乘坐索道下山,这是反其道而行之,大多数人会选择坐索道上山步行下山的。
不必原路返回,从后山可以直通天台索道站,台阶非常狭窄陡峭难行,但是风景绝美,二傻走在前面不断地惊叹并招呼我快来看。
我和二傻买了索道单趟每人85元,爸爸买的是往返160元的。果真在云雾里穿行几分钟就到了,这时候才下午三点钟。
假如就这样下山,九华山的几大寺院好像我们都没有走到。坐公交车到九华街的路上经过月身宝殿站点,赶紧下车,这就是一个九华山必到寺庙。门口正在施工,难怪上午上山没有看到。月身宝殿历史悠久,是全国重点寺院。
在路边等车,坐到九华街游客服务中心,爸爸过去问工作人员,说这个点去百岁宫来不及,下山的公交车最晚到下午四点半。那我们就不去了,直接坐车下山,太早结束行程,自己走路回酒店,不必麻烦老板来接。
九华山脚下的柯村整个村子是做旅游服务相关的生意,住宿饭店超市。在酒店休息了一会儿,出来找吃的,吹着风看暮色中远山起伏的曲线,真是舒服,菜也比昨天中午吃的味道好多了。
今天的行程是花台,据说九华山上个月刚刚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而花台是核心景区。
早上八点收拾好行李,寄放在酒店,老板送我们到游客服务中心,昨天买的车票三天有效,不是随便坐,每一站只可以乘坐一次。
花台不需要另外买门票,但每个人上下索道费160元。这次安排有问题,实践证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昨天乘坐索道到天台寺以后直接走到花台下索道,门票可以二次进景区,今天再去寺庙。大家有没有发现九华山的几大寺庙我们都漏掉了?我们由于安排不恰当,今天多花了480元的索道费用。
到花台的游客寥寥无几,送我们到索道站的公交车半小时一班,车上总共五个乘客。另外两位是一对年纪很大的老夫妻,和我们住一个酒店。花台索道非常长,跨越好几个山头,让你感觉这160元花的并不冤枉。今天风很大,呼呼的风吹着车厢玻璃,如同台风来袭。
缆车出站有景区路线标识,左右皆可通行,绕一个环线回到原处下山。滑竿师傅建议我们从左手边上山,走过就知道了,这是正确的选择。
刚开始仍然是上山的台阶,今天太阳虽好,风却很大,居然有点冷。
被风吹歪的松树
我爸是个爱拍照的帅老头,全程充当模特儿
在花台还遇上一位85岁的老人家由他女儿陪同爬山。
回望花台
过了大花台,游客突然蜂拥而至,原来都是从天台寺穿越过来的,可见像我们这样走冤枉路的人并不多,不过走过来的人体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看到延绵不绝的台阶实在让人崩溃。
简单的说索道左手边的路线是苦尽甘来,而右手边则正好相反。
又是一个游客扎堆拍照的地方。我们干脆找个阴凉的树荫喝水吃点心等待人走,毕竟今天一天的时间安排来花台游玩实在太宽松了。
佛佑松
爬完台阶走到栈道便是非常轻松平坦的路。风景绝佳,我想昨天有云海的时候一定更加迷人。
接下来都是风景照,松树与花岗岩石千姿百态犹如盆景一样。最喜欢走栈道了,既方便观境还不累,我觉得在山间环绕的栈道本身非但不会影响风景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左手边可像一个人手拿一本书?作揖?合掌?
将断?已断?
看到石头尖顶的小鸟了吗?可惜我没有长焦镜头。
这是有官方名字也是唯一不是我胡扯的一景,仙人晒靴。
我看它像头鲸鱼🐳
天是屁蓝
九华山因为海拔不高,杜鹃已经基本谢尽。一个星期后忘文鸟去了三清山,杜鹃正在盛放。
花台风景不错,但景区不大,两三个小时就能走完,原本担心赶不上最后一班四点二十分到铜陵的车,结果到了汽车站才下午一点十三分。汽车站就在游客服务中心,到窗口问一下最近的班车是一点二十分,打电话让酒店老板帮我们把行李送到车站,买完票(车票每人25元)马上上车出发,无缝衔接。
在时间和路程安排上的出入让我一路都在考虑把后天回家的高铁票改签成明天逛完大通古镇直接回家,麻烦的是纸质票已经打印出来,要改签必须得到窗口。
汽车进入铜陵市区,这班车不到铜陵北站,到铜陵站,根本就是两个地方。眼看着下车的人越来越多,我过去问师傅如果我们要去铜陵北站在哪里下车最近?如果我们要去市区,应该在哪里下车?师傅说这里就是市区,离北站还有28公里。他随车带着许多名片,从市区送到北站每人20元的快巴,见人问就发名片做广告。
下车以后寻找附近的酒店,定了美宿公馆,让我爸在酒店休息,我和二傻去改签高铁票。怕耽误时间人家下班,滴滴去的,路上和二傻想这要是改签不了,浪费一百多块钱的车费,又是碰运气去的。我怀疑窗口的售票员没有看清楚我们的目的地是泉州就跟我们说没票了明天一整天就剩一张票,我不死心,问她有没有什么办法。就在我们转身准备回去的时候,她又把我们叫住,等等,你们到泉州是吗,座位随机哦。总算改签好了,不过来回车费多花了156元,明天出去游玩的时间也会比较紧。
回酒店以后叫上爸爸出来吃晚饭,跟我一起出来真受罪,今天一天还没有吃过一顿正经饭。
晚饭以后沿着北京路走到铜陵学院,经过税务局质监局,这片应该是市中心了。铜陵的城市建设很不错,马路宽敞干净,绿化带种满了红玫瑰,今天正好5月20日,自己拍一朵带走吧。
如果不是因为到九华山我对铜陵基本没有一点概念,我对任何一个地方仅有的认识差不多都因为一个字,玩
昨天下午到高铁站改签时问过司机,从我们住宿的地方到大通古镇距离20公里,大通古镇和高铁站在两个相反方向,所以从大通到高铁站总共有将近50公里的路程。
上午八点左右滴滴过去车费48元。和司机约定下午一点半过来接我们到高铁站坐三点二十的车,每人30元,顺便把行李放在他车上,我们好空着手走路轻松。
大通古镇不需要门票,还有游客接待中心。
老街口进来50米左右就是和悦洲渡口,40分钟一趟渡船免费接送当地百姓往返于古镇和和悦洲之间。船上好些挑着竹筐到和悦洲摘菜的,电动车摩托车也都开到船上来。
天气出奇的好,满载沙石货物的轮船笨重迟缓地在江上来来往往。天朗气清,江天一色,真是一次不同以往的旅行体验。
混迹于当地居民中的喜悦,假如我身边的这些人都是与我一样的游客我想我是体会不到的。
渡轮尽管行驶缓慢也仅仅三五分钟便到达,距离短到视力好的能认出对岸的人来。
和悦洲的菜筐板车已在渡口列队等待,上岸,介绍牌子上大概写着,和悦洲原名荷叶洲,因为这里商业发达,商人大多喜欢斤斤计较产生争吵,后来改名为和悦洲。
呼啦啦一船人上了岸以后便各自分散开来,消失得无影无踪。
转入头道街,一条破败得整整齐齐的老街,假如没有支撑残存的墙壁必然坍塌,杂草在破壁残垣中疯长,树的种子则趁虚而入,生生将虚弱的砖墙撑开。
老街沧桑破败成唯一的我从没有在别的地方见过的独特的美,若不是突遭变故的一夜白头或是相约生死的不离不弃,怎会有这样步调一致的携手老去。
和悦洲居然来了旅行团,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我以为这是一个游客罕至的地方。不过他们跟随导游的脚步在头道街一遍走过就离开了。
我实在不明白,它们是在保护中破败还是破败以后才想到保护。这样的断墙颓垣又能支撑几时?
阿姨好心地提醒我们拍照走路的时候不要靠着墙,危险。
只有战争和火灾会将一个地方摧毁得如此彻底,而和悦洲偏偏不是,是时间是岁月。这条残存的废墟一样的老街还能支撑多长时间?
坐十点十分的轮渡回到大通古镇,逛澜溪街。
先去吃了鱼排面,我想一份10元的面能有多少鱼,便要每人多加一份鱼排,结果下面这样一份才15元。阿姨人特别好,说话轻声细语,还送了小菜。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老街上处处晒着鱼干,空气中有一股鱼腥味。
有名的大通理发店,没有顾客,我跟爸爸说要不你进去理个发让我们拍照吧我爸没同意。
满是年代的印迹。大通古镇建镇已有千年,曾是一座名蜚中外的江岸重镇。
今天太阳特别大,大家都把棉被搬出来晒。
澜溪街经过修缮虽不像和悦街般的破败,却也保留有许多老房子,非常原生态,生活气息浓厚。
一碗豆花才3元,这不是景区的价格。
一个小型展览馆,我们也进去看了看,主要还是躲避中午的大太阳。来过这个地方的名人不少,孙中山,秋瑾等。如果喜欢原汁原味没有过分商业化的古镇,来这里就对了。熙熙攘攘的游客?灯红酒绿的酒吧?文艺小资的店铺?不存在的。
顶着大太阳在小巷里寻找龙泉古井,这井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在亭子里休息等车时要不是二傻提醒,我差点就忘了去看天主堂旧址。
天主教堂钟楼是目前大通镇的标志性建筑物,这座西班牙风格的钟楼始建于1872年直至1936年才全部竣工。仅仅几十年,又是历史的变迁,现在就只剩这么小的一个门面供人瞻仰。
下午一点半司机准时过来接我们到动车站。这一趟旅行总的来说算运气挺好,天气给力。我对九华山原来的印象也不过就是一个烧香拜拜的佛教圣地,风景倒是次要。这次漏掉的寺庙很多,没关系的,我一向随心随性,以后还会再来,可以将天柱山一并走了(来过以后才知道天柱山离铜陵只有一百多公里)。大通古镇和悦洲值得特意来,仍然是只写自己。也许和悦洲有一天会翻新重建,那我将会庆幸我曾经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