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便利、快捷,但又容易埋葬一切热情。神情冷漠、按部就班,墨守成规,随波逐流。住在PM2.5严重超标的城市,碧蓝天空简直成了奢侈品。
火车在凌晨时分穿越了陕蒙交界,天亮时,已能看到远处植被稀少的群山。这是第一次到内蒙古。草原在印象中只是记录片里的样子和各种想象的堆积。是以对草原和食物都充满了期待。
D1 6月10日
1266次列车在中午11点50分到达呼和浩特。阳光明丽,空气清新。一出火车站就看到了用蒙英汉三语写着“中国邮政”的建筑,让我的高兴又多了几分。
原本是计划先从内蒙古博物院开始了解这个城市的,可博物院周一闭馆,只好对计划做了调整。把博物院改在了最后一天。
下火车时已是饥肠辘辘。去到距火车站两站路的新华广场,那里有名声在外的格日勒阿妈奶茶馆。
格日勒阿妈奶茶馆(中山西路店)@回民区 中山西路9号 0471-6625520
奶茶。据说是由七道工艺制成,是当地人的最爱。可咸咸的奶茶对我而言实在有点鸡肋,要了奶油多些的可还是喝不出奶味,盐味太重,连茶味都不那么明显了。只一小壶,差不多有四五碗,足以喝个半饱了。奶茶配送一小碟炒米,泡在奶茶里喝。
自制家做酸奶。实在是酸(和在家用酸奶机做出来的不放糖的感觉很像)。除了没有糖,与其他自制酸奶无异。
奶嚼口拌炒米。这个要隆重推荐一下。香甜可口,奶香四溢。炒米脆且韧,要细细咀嚼。吃完这一碗可真要花不少功夫。面肌和咀嚼肌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简直是美味的瘦脸佳品。第三天晚饭又来这儿吃了,想让腮帮子少出点力,就单点了奶嚼口,没有糖,比配炒米的味道就差远了。
关于炒米,格日勒的服务员也说不上来是用什么米做的(业务不熟练啊!)。后来在超市见到袋装的炒米,原料写着是糜(mei,音梅)子,类似小米的一种粮食。
甜奶酪馅饼。用软软的薄饼加奶酪而成。有淡淡的酸甜味,普通滋味并无深刻印象。
驼肉馅饼。他们家的招牌之一。剁碎了的驼肉和猪肉味道很相似,佐以葱姜酒等调料扮成馅儿,味道很好,适口充肠。
脆果条。当时因为桌上几乎全是奶制品,这篮脆果条就被我当成了普通油炸面食弃之不理,最后打包带回家了。回家后单独吃时,才发现竟然奶香四溢。三天之后竟然还香酥美味。看来当时在店里我是按二师兄吃人参果的速度来吃脆果条了,幸好带了回家,不然要错过美味了。
在新华广场坐3路车到光彩市场站,沿大北街步行约3分钟就可以看到金色琉璃顶的大召寺了。寺庙正在修缮,但游客依然很多。跟在一个导游后面蹭听了全程,边看边了解历史掌故比看百度百科要容易接受许多。
大召寺旁边有一条塞上老街。明清民国时期留下的建筑,如今成了商业街,贩卖当地特产和食物。
溜达了半日吃货又觉得饿了。在大召站坐59路车到康都学府站,车站斜对面的十字路口,就是铁锅一居了。
铁锅一居@赛罕区 大学西街十八中对面(近学府康都) 0471-6658008
鲜豆角排骨焖面。看着这么大一锅我顿时就傻了,估计是三人份啊~~~好吧,只能拼命吃了。排骨炖的很软烂,滋味浓郁,但细品有淡淡腥味,要是姜和酒再略多一点就更好了。豆角和土豆都吸饱了浓浓的汤汁,入口留香。不足之处是面条略硬,但锅里已经没有汤汁不能再焖了,略粘锅,再焖下去恐怕就要糊锅了。如果他们有意见薄,我一定会写“要求多加汤汁”的。
==========================================================================
D2 6月11日
大北街上有一家麦香村,烧卖百年老店。
麦香村@玉泉区 大北街44号 0471-2296666
早上7点到店里时已经坐了一大半桌子了。要了一笼羊肉烧卖。烧卖的卖相很好。第一个下肚觉得油而不腻,鲜香适口;吃第二个时就略觉膻味了。我是那种完全受不了羊肉膻味的,吃第三个烧卖时我一边寻思原来吃草的羊也有膻味,一边仿佛看到多年前一次聚餐时朋友们鄙视地看着我说“没有羊肉味的羊肉还叫羊肉吗”的样子。最终我还是没有勇气夹起第四个烧卖,浪费可耻啊。
在麦香村旁边就有公交车站,24路车直达火车站,11点20分,6856次火车把我带到了乌兰浩特市卓资山。提前联系好了司机郝师傅(13947410315),我下车时他已在站台等候。寒暄过后郝叔便带着我向辉腾锡勒草原驶去。汽车慢慢离开小镇,当草原和蓝天在我面前慢慢呈现时,我被这美好深深震撼了。
下午从卓资山回呼市的火车只有6855一列,5点发车,郝叔4点半把我送到了火车站,再三叮嘱要注意安全。我不断道谢,挥手告别。
在呼市火车站坐71路车到少年宫,向回走一点就是半亩地莜面大王(赛罕区锡林郭勒南路3号加利大厦1楼)。要了莜面窝窝和莜面饨饨,搭配一碗羊肉汤。把热莜面泡在羊汤里,滋味浓郁。羊汤里没有羊肉,我暗自庆幸。汤味鲜美,并不膻。
=========================================================================
D3 6月12日
今日端午。
早上步行到通道南街溜达,就是著名的伊斯兰风情街。七点多,一班回族姑娘正在广场做第八套广播体操,粽粽子店前地长队,到我九点返回路过时,依然没有减少。前一天在住地儿看呼和浩特新闻,采访一位包粽子的工人,她10秒钟就可以包好一个粽子,一天可以包3000多个。令我啧啧称奇。今天看到这排队的阵势,才知道当地人对清真粽子的需求量竟如此之大。那家粽子店还卖凉糕,两层糯米之间夹什锦馅儿或红枣陷,7块钱一斤,买了一小块什锦的,陷儿甘甜,米清凉软糯,上面点缀葡萄干和黑芝麻,和西安回民街的蜂蜜凉糕不同。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之际看到这家种类甚多的焙子店,竟然发现了糖耳朵!激动地买了一个当街大嚼,外脆里软,甜蜜可心。吃完了才想起来,竟然忘记了问其芳名,不知在呼市它是不是还叫作糖耳朵。
清真大寺。
清真大寺旁边有条叫宽巷子的街,吃食很多。这家马林焙子深受当地人喜爱。
玫瑰饼。酥脆香甜,玫瑰味淡淡的,并不甜腻。
红糖月饼。呼和浩特的月饼竟然是可以天天吃到的!没有馅儿,却也香气四溢了。
剩下的时间就全部交给内蒙古博物院了。博物院每层都有免费讲解,可以随时随地蹭听。
在四层遇到的讲解员说博物院车站就有直达机场的97路公交。我去看时并没有找到站牌,无奈还是又回到了新华广场的起点站找97路。(上车后才发现,虽然沿途只设有很少的几个站点,但97路从新华广场到白塔机场是站站都停车上下乘客的。)顺便再去格日勒阿妈奶茶馆吃其他还没有试过的奶制品。在呼市的第一餐和最后一餐都是他家,这样也能算是有始有终了吧。
酸油饼。第一天来时发现周围很多桌都点有酸油饼,这次要一尝为快了。用酸油、红糖和面粉和面而成,松软香甜,上面的糖浆把面中溶化的红糖特殊的香味又提升了另一个层次,真正诱人。
奶嚼口。还是拌炒米让人惊喜啊。这个似乎没有放糖,淡淡一点点似有似无的酸味,但口感极之细腻。
奶酪月饼。有两种,一个里面有馅儿(貌似是芝麻和果脯),一个没有。此刻书写时已无甚印象,平庸之作。
奶皮倒是很好,浓浓的奶香味,略有甜咸味。
奶豆腐。细腻香软,原味,无糖无盐。
隔壁桌的两个姑娘要了六个酸奶饼,说非常美味。其实此刻我已经基本饱了,但是在经不住这样的诱惑,便要了一个尝试。据说是用酸奶和面,无水制作的。饼松软,奶味唇词留香。
两日半的吃喝玩在这张酸奶饼的香甜中画上了句点。现在想起,草原如画的碧空白云仿佛还在眼前,各种奶香味的食物十分令人回味,没有吃到的手把肉也让我耿耿于怀至今。快乐就是这样。一朵云都让人雀跃,尽快转瞬即逝,刹那的美也是永恒。
P.S.昨晚断断续续写了几个小时的游记被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误删了。上面这些是郁闷之下的急就章,滋味寡淡,还望各位看官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