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上海周边,江、浙一带闻名遐迩的景点,我们马上就会想到杭州的西湖、无锡的太湖和苏州的虎丘等。
在上海,天目湖并不出名;但天目湖的鱼头砂锅,却大名鼎鼎;天目湖鱼头的“鲜而不腥、肥而不腻”特色,令老上海的食客们趋之若鹜。因此,可以这么说:天目湖,因“鱼头砂锅”,才为人们知晓:在江苏溧阳市,有一个天目湖,湖里盛产大鲤鱼。
今年“五一”长假,我们吸取了以往节假日出游,景点人满为患的教训;决定长假“宅”在家里,不去景点凑热闹。节后,去“错峰”旅游。
在“五一节”后的第一个周末,我和妻子去天目湖和南山竹海,作两日自驾游,并在天目湖附近住一晚。在国外工作的儿子,得知我们的旅游计划后,立即为我们在溧阳市的市区里,预订了一个宾馆。
我们在网上查了,从上海家里,到天目湖景区门口,约250公里。推荐最佳路线为:沪宁高速----锡宜高速----宁杭高速----溧阳南出口。
五月11日,清晨六点多,我们带足了饮用水,就出发了。在上海市区行驶,我没有使用导航仪。我在内环高架吴中路口,准备离开市区。在打开导航仪时,导航仪告诉我:在离上海107公里处的沪宁高速正在施工;要我立即掉头,向浙江湖州发现行驶。这样,我又重新回到延安路高架道,向湖州方向驶去。我们的行驶路线,也就改为:G50沪渝高速----S14宁杭高速----溧阳东出口。
经过三个多行驶,我们来到了天目湖山水园。景区的马路对面,就是一个大型停车场,很方便。从空旷的停车场走出来时,尽管天气还不是酷暑,但我们已经领教了,初夏阳光的炙热。
天目湖景区是由天目湖山水园和南山竹海两个景点组成;相距18公里。我们打算先游览天目湖山水园,第二天再去南山竹海。
一、天目湖山水园
天目湖山水园的套票(包含门票和船票)价格,为180元一张。对60岁以上者和学生,优惠60元。我们出示身份证后,买了两张优惠票;并拿到了一张“天目湖山水园景区导游图”。
据介绍,被誉为“江南明珠”、“绿色仙境”的天目湖,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坐落着沙河和大溪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是江苏省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也是国家5A级景区。
作为天目湖的核心景区,山水园景区是天目湖的精华所在。它拥有湖里山的慈孝文化园、状元文化区和奇石馆;龙兴岛的精灵国、彩蝶谷和中国茶岛等景点。山水园三面群山枕水、碧波荡漾;湖中岛屿散落、湖岸曲径通幽,树荫蔽日,山水相映成趣。
在天目湖山水园的锦鲤池
我们从山水园的门口进去,就是锦鲤池。池子里的荷花已经盛开,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在碧绿的荷叶衬托下,显得很艳丽;真可谓:日映荷花分外红。池塘里,还有许多色彩斑斓的锦鲤鱼在游弋。
天目湖山水园的最大特色,就是依山傍水,植物茂盛、枝繁叶茂,到处都呈现出浓浓的绿色。我们身临其境,不但能够遮阳防晒,还能感觉到淡淡的清香和一丝凉快,很惬意。
不远,就是游船码头。码头上正停靠着一艘景观游船,我们快步走上船。这艘游船是开往龙兴岛。
这艘游轮较大,约有200多个座位,都坐满了游客。座舱的两旁,都是大玻璃窗,以方便乘客观赏湖中的景色。游船在胡中行驶很平稳,约20分钟,就到达了龙兴岛。
1.龙兴岛
被绿色覆盖龙兴岛,是一座真正的绿岛。这里有树木葱茏,重叠起伏的青山和弯弯曲曲的木头栈道。在高高低低的密林穿越,使我们置身于大自然的一幅山水画卷之中。我们酣畅地深吸着,这里特别新鲜空气;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施。
龙兴岛内鲜花盛开,绿树成荫,茂密的树林遮天蔽日。虽然是30摄氏度的艳阳天,我们感受不到骄阳的灼热。这里却犹如一个清凉世界。
尽管“五一”长假已过,但游客仍然很多。尤其是旅行社的团队游,这些戴着不同颜色遮阳帽的游客,跟着导游的小旗子,一群群地涌入景点,占据着最佳地形。有时,我们想不被打扰地拍一张照片,都成了奢望。
“大溪号”景观游船
与别的景区的石台阶不同,为了方便游客在龙兴岛的游览,园方修筑了一条环形木头栈道。这条木栈道,岛上唯一的景观道;它把全岛的景点串联在一起。
在游人如织的龙兴岛
龙兴岛特有的木栈道
在木栈道上,有时为了摆脱旅行团游客的蜂拥而至和随之而来的嘈杂、喧嚣,我们时而疾步超越他们,时而有意拖后;以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使我们俩不受干扰地饱览大自然的原生态。
在古井边
石碑
尽管,龙兴岛是具有湖光山色、密林覆盖的绿岛。但园方没有充分发挥这一特点,反而制作了许多人造“景点”,如:“蚂蚁搬家”、“彩蝶谷”、“精灵国”、“朵儿的村庄”和“吉米的乐园”等。这些人造景点与岛上的自然风光格格不入,有点不伦不类;真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
例如,在一个花园的草坪上,摆放着几个一米多高、形态各异的“卡通大蚂蚁”;这些粗糙的金属制品,破坏了自然景观。
所谓的“彩蝶谷”就是在一段栈道两旁的大树上,挂一些大型蝴蝶的彩色写真板;为了吸引游客,还在坡道上,修建了一条自动扶梯,直接通向“蝴蝶谷展馆”。在翠绿的山坡上,突兀出现了一长条亮晶晶的金属“长龙”,显得很不协调、很滑稽。
自动扶梯的尽头,就是蝴蝶馆了;我们随着人群兴致勃勃地走了进去,想看一看各种各样的蝴蝶和蝴蝶标本。
但令人失望的是,在这座玻璃顶的阳光房里,只种了一些花草,放了一些石块,就是看不到成群蝴蝶和蝴蝶标本。我们驻足良久,才看到仅有的一只小蝴蝶,十分惊恐地在人群中逃窜。
蝴蝶馆里,令人瞩目的还有一白一红的两棵蔷薇,花团锦簇,正在怒放。可当我们走近仔细端详时,才发现它们都是塑料花;我们顿时觉得,有点被欺骗的感觉,真是大煞风景。
密林中的自动扶梯
“盛开”着塑料蔷薇花、仅有一只蝴蝶的“蝴蝶馆”
沿着木栈道再往前走,就是“天目揽胜”景点;这是龙兴岛的最高处,海拔为110米。站在山顶的平台上,天目湖的全景一览无遗,所以,这里被称作为:“天目揽胜’。
在“天目揽胜”
在下山的途中,我们经过了几个人造景点,如:“琳达的舞台”(孔雀园)、“朵尔的村庄”(兔子园)、“吉米的乐园”(松鼠园)等,只看到了几个孔雀和关在笼子里的两只小兔子和小松鼠。更多的是一些动物的卡通形象写真板。
蝴蝶谷里的假蝴蝶
朵尔的村庄
在下山的栈道上
下山栈道要穿过“精灵商场”,才能继续前行;商场里摆满了各种小精灵玩具。出门不远就看到了“精灵乐队”的广告牌;舞台边还有演出时间表。尽管,我们恰逢演出时间,却没有人来演出;这也说明了这个5A级景区的低下的管理水平。
我们很快地到达了龙兴岛码头,乘船去另一个景点----茶岛。这是一个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小岛,却自称“中国茶岛”,口气真大,不知底气何来。
2.茶岛
我们登上小岛的第一眼,就看到在“中国茶岛”的石碑旁,有一座“茶圣”陆羽的塑像。我们对中国的茶文化不甚了解,立马查阅资料,才知道:
陆羽(733-804),湖北天门人,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茶圣和茶神”。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三卷),而闻名于世。《茶经》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专著。共有十章,目次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陆羽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成为了中国茶文化划时代的标志。陆羽在《茶经》中,还写道:“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期,距今已经有4700多年。所以,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中国茶岛”的入口
中国茶文化馆,摘自陆羽《茶经》中的一段文字
内容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中国茶岛”还通过茶趣园、江南茶村、茶村人家、天下白茶馆和天下第一壶等景点,展现了天目湖的茶文化。
我有点质疑:天目湖景区的“中国茶岛”和“中国茶文化馆”的名称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天目湖的茶叶并不出名。即使冠了“国字头”的名称,自诩“天下XX”,也不可能确立天目湖茶叶,是中国茶叶界的龙头老大地位。这种自我拔高形象的做法是否可取,值得斟酌。
自在桥
茶岛有一座木质曲桥,被称为“自在桥”。走过这座景观桥,就能到达另一座种满茶树小岛。迎面是一把硕大无朋的紫砂提梁壶,据说这是世界之最,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据介绍,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紫砂提梁壶,高3.5米,壶内径1.8米,可容水2.7立方米。是10余名工匠,用了1.5吨上好的紫砂泥,耗时7个多月精心制作而成。
“天下第一壶”
在“天下第一壶”纪念墙
小岛上还有“天下白茶馆”等几个景点,因为,我们对这种名不副实自我标榜,很反感;所以,就没有兴趣参观,直接走过摇摇晃晃的,名叫“逍遥桥”的铁索桥,又回到了茶岛。
铁索“逍遥桥”
我们在茶岛的“茶村街市”的一个小吃店,每人吃了一碗“凉皮”,作为午饭。
在茶村街市
在彩虹桥
在商品街
3.湖里山
走过茶岛的彩虹桥,就又回到了山水园。由于,“天目湖水世界”这个主题公园,只在盛夏开放;目前处于关闭状态。我们沿着湖边的景观道,边走边看风景。这里有很多七彩小“风车”,还搭建了小风车“隧道”;每当清风吹过,飞转的小风车,就会像波浪一样涌动,很漂亮。
七彩风车“隧道”
根据导游图,我们来到湖里山景区;这个三面环湖的半岛,由慈孝文化区、状元文化区和奇石馆组成。
在慈孝文化区,有百孝图、慈孝恩竹简和许愿墙三个景点。
百孝图
据介绍,溧阳状元数量为江苏省第一;号称“天下科甲”。在状元阁的“人中之龙”的状元雕像座下,刻有这样一首诗:“青灯十岁五更寒,俊士从来锥刺股,世上行人带笑看,马蹄香气满归鞍”。描述了一个状元功成名就的风光和背后的艰辛。
状元雕像
金榜题名
状元柱
金榜题名墙
湖里山还有一个天目湖奇石馆,收尽天下奇石;如孔雀石、水晶石、大漠石、太湖石、以及宝石饰品等,千姿百态,怪石嶙峋,美轮美奂。可惜的是,天目湖奇石馆内没有讲解员,让游客观展效果,大打折扣。幸好,我们看见有一个旅游团的导游在作介绍,我们就“蹭听”了一会,总算对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有了一些了解。
在“天目湖奇石馆
在“天目湖奇石馆
在“天目湖奇石馆
离开奇石馆,我们顺着湖边林荫道,走出了天目湖山水园,驱车15公里,去溧阳市内的宾馆住宿。
天目湖山水园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就是:浓浓的绿色和清凉舒适的气候。
二、南山竹海
第二天早上,我们在宾馆用完早餐后,就开车向30公里处的南山竹海驶去。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就到达了南山竹海景区。
据介绍,南山竹海景区于2000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它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被称为“鸡鸣三省”之地。因景区位于溧阳的南部丘陵山区,故称之为南山。境内有竹子约3.5万亩,生长茂盛;因而又有“南山竹海”之称,它也是国家5A级景区。
在“南山竹海”的门口
南山竹海的大门口有两把“扇子”,很别致。大扇高11.8米,小扇高9.5米。据说,大扇是国内最大的一把扇子,横跨41.5米,整个扇面都是由竹片粘贴而成的,扇面上“南山竹海”四个字以及所雕刻的“竹子”,都是从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书画中,临摹复制而来的。
在“南山竹海”楼牌前
南山竹海有两个景区,即:吴越观景区和鸡鸣村历史文化区。到吴越观景区,可乘坐索道;到鸡鸣村历史文化区,也可乘坐地面缆车。但要先乘小火车到半山腰,再乘索道或缆车。
南山竹海的门票为90元,我们俩可买优惠票45元一张。另外,乘坐单程小火车+双程索道和缆车的价格为150元/人。我们也选择了这条“经典线路”上山。
南山竹海,漫山遍野都是翠竹;据说,这里的植被覆盖率达到98%以上,是一个绿色的世界。起伏的群山和茂盛的竹林,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我们先去小火车站,乘坐小火车到索道下站,再乘坐索道上山。去“吴越弟一峰”。
1. 吴越弟一峰
小火车
780米长的空中缆车
我们坐在缆车上,看到漫山密布的翠竹,在我们的脚下,随风摇曳着,就像绿色的波涛。缆车越过山丘,在竹尖中穿行;坐在缆车上,“一览众山小”之感,油然而升。给我们带来了轻松与惬意。
20分钟左右,缆车到达了上站。这里离顶峰还有200米,需要沿着木台阶,徒步而上。
在索道上站
攀登顶峰
尽管,只有200米的高度;但是,在夏日炎炎之下,爬上去,我们还是气喘吁吁的。几分钟后,我们就登上了南山的最高峰,海拔508米的“吴越弟一峰”。
吴越弟一峰
按理说,应该是“吴越第一峰”,为何写成“弟”一峰,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查阅资料才知道:
因为,“吴越弟一峰”称不上是吴越境内的第一山峰。吴越境内最高的一座山峰,是浙江省丽水市的龙泉山黄毛尖,海拔1929米。而吴越弟一峰海拔仅508米,只能算是小弟弟;其二,到了“弟一峰”的山顶,是一片树林,没有竹林;这是因为山顶土壤较薄,竹子无法生长,所以,山峰之上无竹,当然,“弟”一峰,“弟”这个字,也就不能用竹字头了。第三,南山是竹的海洋,拥有毛竹3.5万亩,“弟”字也就无须再用竹字头,意即在其中了。
在山顶上,眺望四周群山,都是葱郁而茂密的竹林,十分壮观。我们看到索道上口,有一条栈道通往一座山上的亭子;我们就从这条山脊栈道,走了1公里,到达了“望月亭”。原来这里是徒步上山,要经过的一个景点。
在“望月亭”边的栈道上
稍事休息后,我们从原路返回的索道口,排队乘坐索道下山。我们要乘坐地面缆车去另一个景区----“历史文化区”。
去历史文化区的对面缆车
排队乘坐地面缆车的人太多了
2.历史文化区
乘地面缆车的人很多,我们排了20多分钟,才上车。五、六分钟后,我们就来到了缆车上站----鸡鸣村。
据介绍,鸡鸣村是“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古村落,建于明清年代。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处。据说,村里的大公鸡在拂晓时分,“喔喔喔”一叫,周围三省的老百姓就全都听见了,故得名鸡鸣村。以形容浙江、江苏和安徽山水相连,近在咫尺的地域环境。
鸡鸣村牌楼
鸡鸣村戏台
在鸡鸣村主街上
鸡鸣村口的牌楼,古色古香。是村子里保存较完好的晚清建筑之一,它兴建于清朝中期,距今约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金宅是村子里,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民居了。它建于明末清初,是鸡鸣村的大户人家。金宅的建筑,具有徽州民居的建筑风格。
气派的金宅
气派的金宅
接着,我们参观了“竹文化园”,我们了解了世界和中国竹资源分布情况;包括竹子的起源、种类、构造和用途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受益匪浅。
各种不同的竹子
在竹林中
在竹林中
在“熊猫馆”景点
在“小鸟天堂”景点
我们还去了“熊猫馆”;诺大的露天熊猫馆,有石、有水、有各种供熊猫玩耍的设施。我们看见有一只脏兮兮的熊猫,趴在角落里,一动也不动。反而一只假熊猫,却很精神。
熊猫园里的假熊猫
我们乘坐地面缆车,回到了“小火车”站;我们在购票时,售票员告诉我们,套票包含坐小火车下山。但在检票时,被拦下,要我们重新购票。我们也不想作无谓的争执,就决定走下山,顺便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
我们在“寿星广场”,看到了巨大的老寿星雕像;据说,有12.8米高,由纯铜浇注而成。
寿星广场
我们步行于山丘竹林之间的“竹中小道”,感受着“竹林深深通幽处,游人自在画中游”意境;在满目青山中,呼吸着南山竹海的清香空气,十分舒畅。
竹林小道的右边,就是“静湖”。据说,静湖,原名为桃树岕水库,水质非常清澈,最深处为14米,平均深度也在10米左右,透明度达到4米左右,蓄水量为15万立方米,素有“江南小九寨”之称。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干涸了的湖,露出了深褐色的河床。由此可见,南山竹海的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昔日静湖“波光粼粼”,变成今日的“涓涓细流”
临摹“板桥体”的石碑
竹林中清澈的小溪
景区门口,就是“御水温泉”。之所以取“御水”这个名字,也许是给游客的一种联想吧。其实,根本没有皇帝来泡澡。我们对这种非天然温泉,不感兴趣,直接走出门口了。
中午,我们在景区门口的食街上,找了一家人气较旺的“竹海饭店”吃饭。特地点了一个158元的“天目湖鱼头砂锅”;这碗“汁白如乳、香浓扑鼻”鱼头汤,让我们确实尝到了“鲜而不腥、肥而不腻”的味道。
天目湖鱼头砂锅
午饭后,我们准备返回上海了。原本想从沪宁高速走,可导航仪却把我们带到了安徽郎溪的一条县道上。沿途都是出售假山石头的商店。就这样,我们绕道郎溪的一个村庄,到浙江长兴,进入宁杭高速和沪渝高速回家了。
南山浩瀚无垠的竹海
两天的天目湖和南山竹海景区之旅,很快就结束了。无论是天目湖山水园,还是南山竹海,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绿”。南山竹海的自然风光和天目湖山水园的精心雕凿,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期待着天目湖景区会在细节上下功夫,打造一个真正的5A级景区,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2019年5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