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亚哥是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也是西班牙的保护神。在西班牙、美国、古巴、阿根廷、多米尼加等等,世界上有很多地区或城市名叫圣地亚哥,其中不乏曾经的西班牙殖民地。几百年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帝国便开始对美洲大陆的征服与掠夺。入侵者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土著的奋起抵抗,侵略者为祈求保佑,常常将征服的地区或新建的城市命名为圣地亚哥。
1541年西班牙殖民者佩德罗·德·巴尔迪维亚入侵智利并建立了城市,结合圣雅各伯之名和自己故乡的名字埃斯特雷马杜拉,将城市命名为新埃斯特雷马的圣地亚哥。
历史上智利人民举行了多次起义,经过不屈不挠的抗争,1818年智利正式宣布独立,成立了智利共和国,首都定在圣地亚哥。
智利的国旗由蓝白红三色组成,红色象征为了智利的独立和自由,反抗西班牙殖民军牺牲的烈士的鲜血;白色象征安第斯山的高山的白雪;蓝色象征海洋。
今日圣地亚哥是南美洲第五大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拉莫内达宫是西班牙帝国在18世纪兴建的最大建筑,原为皇家铸币厂,现在是智利的总统府,1951年列为智利国家级历史遗迹。
我们在南极与南美之行中,于2019年1月11日由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经过2个小时的飞行到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感觉这里的空气湿润,植物茂盛,阳光也不那么强烈,使人感到很舒适。
街头开满蓝花楹。
还有一种树开着红花。
随处可见的各种雕塑,使得城市充满浪漫与文艺气息。
我们在智利的5天之中,有4天在圣地亚哥度过,感到智利有较高的文明程度,良好的社会治安,领略到独特的南美风情与文化。
老城区的涂鸦充满了艺术与活力,令人目不暇接。
在圣地亚哥圣母山感受当地人的假日生活。
在圣地亚哥一定要住在旧城区,才能更便捷地领略当地风情。武器广场是当地人和游客都喜欢的地方。广场西北角印第安人头像雕塑非常醒目。
各类艺人的表演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
街头骑警也成为一景。
在智利最容易实现的理想非“车厘子自由”莫属。100智利比索约合1元人民币,1公斤车厘子只要15元人民币。
酒店的早餐水果时常有充足的车厘子,街头的水果售卖车和市场的水果摊上,车厘子都十分新鲜且便宜,让人过足瘾。
你也可以逛逛当地的鱼市场,市场里还有许多餐厅,在这里可以吃到各种新鲜的海产。
首都圣地亚哥是一座有着近500年历史文化的古城,有着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博物馆里丰富的展品可以使人领略智利以及南美的历史和前哥伦布时期印加文明。
在武器广场北部的智利国家历史博物馆里,许多展品反映了民族与国家发展的历史与进程。
智利国家美术馆里有着丰富的现代艺术藏品。
这个人物雕塑大概是镇馆之宝之一,给人傲慢倔强的印象,神气活现。
我最喜欢前哥伦布艺术博物馆,这里收藏了前哥伦布时期的众多古代文物,时间跨度长达一万年。
我们在智利度过了丰富多彩的5天,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在圣地亚哥住的酒店位于老城区,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老城区的中心武器广场。途中可以看到当地的生活场景。
武器广场周边全部是现代化的建筑与商业街。
路边常常可以看到擦皮鞋的服务,设施十分完善有没有?
经常看到各类小贩沿街摆摊。
武器广场周边商场前面的空地上,这个机器人行为艺术很受小孩子的喜欢。
从西北侧走进广场,迎面看到的便是夕阳下的印第安人头像雕塑。这幅头像的左部和下颌部位残缺,却使得右眼更加突出,目光透出坚定不屈,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广场上聚集了众多在此休闲的当地人和许多游客,也有很多艺人在此展示自己的才能。
每位艺人都十分幽默,吸引了众多人们围观。
这位小丑最受欢迎,他抓住一切时机与路过的汽车司机和行人进行互动,生动诙谐的动作与表情不时引来围观的人们大笑。
最初拉美地区原本没有马,马是西班牙殖民者带入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将马视为神物。广场上这位老人用小矮马招徕游人与之合影。
街头骑警成为一景。
广场东部是一座铜像,这是在1960年西班牙人为庆祝智利独立150年时送给智利政府的礼物。这座铜像记录了智利的历史,也表现了智利直面历史的包容心态。
铜像是西班牙征服者也是第一任智利皇家总督佩德罗·德·巴尔迪维亚的骑马塑像,他的坐骑没有缰绳。佩德罗·德·瓦尔迪维亚1540年率领150名西班牙人和与其结盟的1000名印第安人由秘鲁远征入侵智利。他们穿越了智利北部的沿海阿塔卡马沙漠,在智利河谷击败人数众多的印第安人,1541年修建了圣地亚哥城,1557年设置总督府,开始了对智利长达近300年的殖民统治。
广场西侧是圣地亚哥大教堂,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大教堂始建于1748年,于1951年被列为智利历史文化建筑遗产。
大教堂的内部装饰十分精美考究,遍布雕塑与壁画。
大教堂内部的装饰细腻精美。
高大的拱壁上是圣经人物雕像。
玻璃花窗上是圣经故事绘画。
广场北侧有国家邮政局、历史博物馆和圣地亚哥市政厅。历史博物馆免费进入参观。
历史博物馆收集了各类藏品,有从殖民地时期开始智利历史上的建国英雄们的肖像画、书信、以及家具用品等。
一些绘画作品描绘了历史上的重大战役。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西班牙就开始了对美洲大陆的侵略与长达几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帆船对于航海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经常见到有关帆船的绘画与模型。
除了帆船,枪炮更是殖民入侵的帮凶。
历史博物馆还收藏了前哥伦布时期至20世纪的众多文物,走在其中,仿佛走在古印加文明之中。
从展品中可以看到当地工业革命时代的发展。
建立于1981前哥伦布时期艺术博物馆位于武器广场附近,博物馆由智利建筑师和古文物收藏家--塞尔吉奥·拉腊因·加西亚-莫雷诺建立。
博物馆以研究和展示来自中美洲和南美洲前哥伦布时期艺术品和文物为特色。在近五十年中收集了众多前哥伦布时期的众多古文物。
我们到达时博物馆的走廊上正在举办展览印加服饰图片展。
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展示了精彩的印加服饰。
在节日或一些重要的仪式上,除了服饰之外还会有面具。
博物馆内的藏品主要来自中部美洲、艾斯莫-哥伦比亚、盘-加勒比、亚马孙雨林、安第斯山脉等前哥伦布文化区域,其收藏年代跨度为一万年。
展品中有各种形状和图案的陶器和人像雕塑。这些造型独特、制造精细,釉面绘画也很精美。令人很难相信这些都是来自几千年前的文明创造。
人形雕塑十分生动形象。
器皿釉面的图案把人带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的美州人的生活场景。
这个盘子绘满了各种各样的鱼,大鱼张开有着牙齿的嘴,小鱼在水中游弋。
这些陶瓷上釉面的色彩十分鲜艳,反映出当时烧制陶器的各项工艺已经具有了很高的水平。
这个面具不知是什么仪式上使用的。
金属面具反映出当时对于金、铜等金属提炼和加工制造已达到较高水平。
各种金属饰品的制作展示出更加精细的加工水平。
一些绘画作品不但展示了当时的绘画艺术,更加直观的展示当时的生活场景。
这个博物馆带给人丰富的艺术感受。
城市森林公园的对面是智利国家美术馆。
巴洛克风格的美术馆建于1880年,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是智利和南美的艺术中心。
门外的雕塑十分生动。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上的雕塑细腻精美。
馆内有众多现代绘画与雕塑藏品。
一些现代雕塑十分细腻生动。
这尊雕塑女孩的笑容很有感染力,使人感受到她的喜悦。
这尊雕塑在一块整石上完成,人物的形态优美自然,仿佛一位少女在爷爷的怀抱中安然熟睡。这尊雕塑令人想到“巧夺天工”。
这件作品好像是一位古代女王,给人神秘的感觉。
这尊雕塑十分生动。少年好像正在拔除脚上扎入的刺。
这件作品大概是镇馆之宝了,人物刻画细腻、个性鲜明,傲慢倔强的气势仿佛呼之欲出。
这件作品的形态很有特点,两块木板的两端之间夹着一颗木雕人头,不知是何含义。
博物馆内的咖啡馆墙上的绘画看到了南美的风格。
墙上的挂毯具有浓烈的印加特色。
旧城区最能体现当地的特色和生活。
我们步行穿过旧城区前往圣母山的途中,看到了当地的一些建筑。
途中经过一座巴洛克风格的教堂,教堂虽然不大,但造型漂亮,色彩明亮,有些像童话中的城堡。
教堂对面有一组雕塑,刻画的仿佛是苦难中的人们。
教堂内部比较简洁,红底白色十字的标记十分醒目。
路过一条餐饮街,看到了一家日式餐厅。在南美旅行期间非常想念中餐,没有中餐时看到日餐也很高兴。毕竟同属亚洲,饮食差异小一些。
这家餐厅的老板果真是日本人,但服务员都是当地人。我们在这里点了拉面和寿司,大大安慰了一下我们的胃。
一座铁桥架在马波乔河上。
走过铁桥仿佛来到涂鸦天地,街道依然整洁,但是各种建筑上全都布满涂鸦。
涂鸦充满了故事性,吸引人们的目光。
这一排建筑显然是幼教机构,涂鸦充满了童趣。
这家小店门外的涂鸦告诉人们里面有什么食物。
围墙上的涂鸦丝毫不马虎,内容丰富、重视细节。
一幅幅涂鸦让人看到了当代智利的文化与风情。
要想看到当地人的真实生活,大概要到中央市场了。中央市场分为日用百货、水果蔬菜和鱼市场等几个区域。
我们先来到水果蔬菜区域。商贩用的称很像我们家用简易称的放大版,大大的表盘下面勾住称盘,重量显示在表盘上面。
在这里买菜和水果的都是当地人。
这里的西红柿有种久违的西红柿味,香蕉是自然成熟的,非常香甜。
最吸引人的是价廉物美的车厘子,在智利实现“车厘子自由”非常简单,大快朵颐的机会一定不能错过。
再来到鱼市场。这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许多当地人在挑选购买海产品。按照100智利比索约为1元人民币,可以折算一下每公斤渔产品的价格。
一排排摊位上货物琳琅满目,摊贩们十分忙碌。
智利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是世界第5大渔业国。
这些海产品都是当天运来的,十分新鲜。
市场里有很多餐馆,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海鲜。
圣克里斯托瓦尔山因山顶有一座圣母像,因而又叫圣母山。这里又是首都公园,是当地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我们穿过旧城区步行来到圣克里斯托瓦尔山下,景区门口已经排起购买门票的长队。我们准备购买含上山、下山缆车的门票,每人2600智利比索,折合人民币约26元,实在太便宜。
排在我们前面的一家人是当地人,他们得知我们来自中国后立刻有了话题。
小男孩说他在学校有中文课,他已经能说很多中文,他用的是分组学习方法,一说就是一串,如一到十、星期一到星期日、各种颜色等等。对于我们的夸赞小男孩十分高兴。
山不是很高,缆车共有2站,第1站是动物园,第2站到达山顶。我们直接坐到山顶。
高大洁白的大理石圣母像矗立在山顶,俯瞰着世间芸芸众生。许多虔诚的当地人手捧鲜花徒步上山祭拜圣母。
圣母像高14米,连同座基共23米高,重37吨。是法国著名雕刻家瓦尔多斯内的杰作,立于1903年。
圣母像的下方是一座简朴的石块砌成的圣母教堂。
教堂内的装饰同样简朴,刻在石壁上的浮雕打动人心。
许多游客坐在山顶的圣母脚下,眺望整座城市,久久不愿离去。
城市中各种建筑鳞次栉比,绿色的树木点缀其间。
远处是延绵9000多公里的安第斯山。
马乔波河流在圣母山脚下流淌,白云在城市上空浮动。
山上各种植物非常茂盛,这里成了当地人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整座山面积很大,修建了完善的环形山路。许多当地的骑行爱好者成群结队沿着山路骑行。
这位骑手带着爱犬出游。
这对父子共同骑着一辆车。
更多的人在山间漫步。
许多家庭一同出游。
下山时一位老人在同时演奏排箫和吉他,奏出动听的音乐。一曲奏罢便到缆车边来收钱,大家纷纷把零钱放到他的帽子里。老人收完钱之后缆车开动,将我们送下山。
回程中,我们来到马乔波河旁,河水并不丰沛,露出了一半河床,但它依旧流淌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