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河古镇,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
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束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5年入选CCTV“中国魅力名镇”。
束河古镇位于北纬26度55分,东经100度12分。束河古镇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面临田园阡陌;北瞰玉龙,东南瞻象山、文笔,四时风光变幻,尤其村头两处泉源,其中一潭水,称为“九鼎龙潭”,又称“龙泉”。在丽江所有景区的核心部位,是游览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长江第一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
从丽江古城往北,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行约四公里,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古镇之古称。历史开通于唐代的茶马古道,从滇南经丽江直达西藏拉萨,经唐、宋、元、明、清千余年的运营发展,促进了沿线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束河即是丽江坝子中保存完好的驿站,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吃晚饭
名字叫:春天里餐厅🍴
直接用美团团了一个两人餐
单点了一份鸡豆凉粉,推荐!
虫草花炒肉,营养价值很高!
青菜🥬豆腐钵
来丽江有一样必吃的青菜叫“水性杨花”。
{“水性杨花”,原名海菜花,茎及叶生长在水面下,白色的小花则飘浮在水面上。盛产在云南和四川(泸沽湖)}。
这道菜的名字叫:凉拌水性杨花
纳西烤鱼
都是当地特色菜,个人推荐来吃😊
进入束河村,你可直抵束河中心集市,在这里你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一个类似大研镇古城四方街的广场,面积约250平方米,亦称束河四方街,赶集的日子里异常热闹,曾是丽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广场四周均为店铺,古老的木板门面,暗红色油漆。还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脚下斑驳的石坡路面,以及闲坐的老人,勾勒出束河古朴自然本色。站在广场中心,你细细观察体会,大研古城四方街完全是束河的翻版,纳西民族由游牧向农耕,再走向城市,从这里你可找出一些痕迹。沿束河街北走100米,便可找到溪流的源头“九鼎龙潭”,潭水透明清澈,日夜涌泉,束河人奉为神泉,于是建有龙泉寺。寺内陈设与古城其它寺院没有什么区别,倒是源边临水一角,有一个“三圣宫”楼阁,为传统四合院,里面供奉的皮匠祖师。因为是束河人的骄傲,这里有很多制皮的能工巧匠,同时也是重要皮毛集散之地。
出束河古镇往北走,眼前是一片绵延辽阔的原野,一丛丛树前,掩映着一个古老的村舍,纳西族先民跨过金沙江,从大雪山南下进入丽江坝子,就是在旷野上创建了他们早期的文明。
束河、白沙一带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点,也是木氏土司的发祥地。这里古迹荟萃,你可感受更古朴的束河位于丽江城北。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褪去了白日的熙熙攘攘,无数光影交织下,五彩斑斓,把整个古城照得绚烂多姿。
民居是束河古镇建筑群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坊一照壁是纳西族民居典型的构造布局,小院种花,大院植树,四季花果飘香,有甚者引水入院,蓄水成池,配以亭台,就成了一幅雅致的风景。现在古镇内的民居多修缉为客栈,在保留当地木材结构的基础上,又配以玻璃材质,从而大大提高了房间的采光度,使得住宿更为舒适。三坊一照壁的代表客栈有自在香客栈,进门为前院和照壁,中间为大厅,后面是大院,大厅侧面各有一小院,形成了“横三竖三”的布局。亭台加水景点缀的代表客栈有云山美地云美店,店内除了保留原空地上的树之外,还修了八卦池养鱼,配以亭台做为过渡,突出了大庭院景观。在木材基础上大量使用玻璃使其自成一景的代表客栈有伽叶会馆,玻璃、吊花、水景,巧妙精致,如同玻璃花园。
束河古镇由于规划性地往北扩展,促使束河北门停车场往白沙一带渐渐热闹了起来,相对古镇内来说,北门附近的客栈交通更为便利。
束河古镇住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在旅游旺季(春节、五一、暑假、十一长假)打算前往丽江旅行,一定要在出发前预定好房间。
法耳民谣酒吧
丽江古镇有很多酒吧,但是根据自己的原因没有去尝试。来到束河古镇之后,看到这个民谣酒吧莫名的亲切,然后就进去听了很久,还买了两张专辑。
寻一小酒馆
饮一瓶啤酒
听一首民谣
泡一次吧
人生才算完美
虽有商业化,但还是没有失去他本质的东西。相比于丽江古城的喧嚣,我更爱幽静安然的束河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