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收藏的5000多册连环画中,我对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连环画情有独钟。
🔺有图有真相!随便找几册晒一晒,耳熟能详的有《五朵金花》《“版纳”》《边寨烽火》《飞鹰崖》《七进阿瓦山》《两只小孔雀》《国境线上》等等,其实很多都已拍成了电影……
🔺这册《版纳》连环画(小人书),是著名的连环画画家郑家声所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1年(64K)初版;2005年再版(32K),定价:25元。
🔺《版纳》连环画描述的是上海园林工作人员赴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捕象的故事。故事引人入胜地讲述了成立捕象队和深入到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捕获并成功驯服了一头野象。
🔺这本连环画吸引我的不仅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更是画家笔下的西双版纳傣家风情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去西双版纳看看”就像一颗种子一样,从小在我心中生着根、发着芽……三次来云南,都与西双版纳擦肩而过,这次我将独行,填补旅行西双版纳的“空白”!
🔺3月20日19点50分,当昆明站前X宾馆的电梯门闭合的那一刹那,心里不免有些孤独和寂寞涌上心头。
从3月7日开始,我们从东北来云南自由行的四位朋友一起踏上行程,一起游览了罗平、元阳、建水、丽江、大理、石林、丘北、昆明等地,到刚才与明天回沈的王哥道别后,现在四人只剩我一个人仍在继续旅行。
今晚21点,我将乘昆明北部客运站的大巴车,独自前往云南行的最后一站——西双版纳。
我拖着行李箱,不紧不慢地向着地铁2号线的“环城南路”站行进,去往昆明北客运站。当初,在网上订票时,发现昆明到景洪的大巴车非常多,大都在南部客运站发车,运行时间都是13、14小时,唯独21点在北部客运站发车的,上面标着运行时间是7、8小时,所以选择到北部客运站乘车。
到了地铁“环城南路”站点后,我看了一下时间是20点05分,离发车时间还有55分钟,我这才意识到时间有点紧!
于是,我加快了速度,上车!我坐在地铁上,脑子里不停地计算着,到北部客运站站点是14站,每站运行2分钟停车1分钟,就需要42分钟,估计到的时间应该是20点47分左右。距发车时间还有13分钟!这13分钟我必须找到上车的地点!
我第一次遇到这么紧张的旅行,一站需要3分钟,我感觉是那么慢!我甚至开始打算赶不上车怎么办了!回那个宾馆继续住宿?还是赶往南部客运站?
不知不觉地急出一身冷汗!
快到终点北部客运站的时候,我发现我附近的高铁车厢就剩我一个人了(如图所示)!孤独,无助,茫然,这给我增添了不祥之兆!
20点47分,地铁终于到了终点站了!我极速地上扶梯,出站……这儿是个大站,分三层,大厅看不见人!根本不知道往哪出站!根本不知道北部客运站在哪个方向!
当我急切地寻找人的时候,正巧来了一个小伙,我向他说明我的处境之后,他迅速带着我拐了几个弯,指着外面几百米亮着的霓虹灯“昆明北部客运站”字样的楼,说:“从这儿三楼下去!”我向他继续求助,还是不知道从哪走最近!他二话不说,快速地下了三层扶梯,来到了广场。
我根据他指引的路,拖着行李箱,直奔售票处!
我到达售票处后,若个大厅空无一人!此时还剩5分钟就要发车了!我在一个角落里,打出了车票,又根据车站的常规布局找“安检口”。此时安检口的机器停止了运行,没有一个人!还好,安检口留有一个通道。我迅速地通过安检口。在候车厅快速寻找检票口!发现有一个门是敞开的,但没有工作人员!于是我直奔检票口!
🔺当我通过检票口之后,看到几排的大巴车,根本就没有亮着灯的!一切都是鸦雀无声,没见哪个车准备发车!
我当时都来不及看看时间,心想:完了!车一定是走啦!想不到我的第一次独行就遇到这样的打击!正当我绝望的时候,我听到院内不远有扫地的声音。终于见到人了,有了一线希望,“是死是活”问问她也就确定了!
这是一位车站的保洁员大姐。“阿姨,去景洪的大巴车在哪上车?”那位大姐指了指紧靠边上位置说:“那面!”我拽着行李箱奔跑过去。那位大姐说着浓重的方言大声说着什么,我恍惚看到那里是栅栏,原来是走错了!
正当我想去找那位大姐再问问的时候,栅栏那边有个人在和我说话:“那边过来!”我边跑边问:“是去景洪的车吗?”那个男的说:“是,就等你啦!”
我来到车前,那个人用手机照了照我的票,告诉我说:“一号床铺,就在司机的后面!”我到了之后,车很快就发车了,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想想真是后怕啊!真得感谢那个小伙和那位阿姨(其实不一定有我大)!
🔺头一次乘坐卧铺大巴车,看到车上的旅客几乎都睡了,我的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如果真的赶不上这趟车,一切的计划都会“泡汤”啦!
车在昆明市区行驶着,街道上的路灯照进车内,我开始细细地打量着传说中的卧铺大巴是怎样的构造。卧铺大巴车是分两层,每一层三排卧铺,一排卧铺四张床铺,去掉后面一个门的位置留个空外,应该整个大巴车有床铺23个。昆明到景洪的大巴车卧铺票是252元每人。
大巴车在G8511昆磨高速公路上行使,由于是黑天,只知道隔一段时间车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去趟WC或下车吸烟。云南高速在2点到5点是强制大巴车司机休息,所以,昆明到景洪的时间是第二天上午11点左右。大巴车行驶13到14小时。要知道这样,还不如在南部客运站上车呢,去景洪的车几乎都在那发车。
🔺景洪市区不是很大,这张图把三个客运站都包含了!最上端的是“景洪客运站”;中间左上孔雀湖附近的是“版纳客运站”;最下面是“景洪南客运站”。连着三个客运站的大道就是“勐泐大道”。右边蓝色的水就是“澜沧江”,越南称之为“湄公河”。
🔺3月21日上午11点,大巴车才到景洪客运站(如图)。下车后,大致看了一下景洪客运站发车的方向,基本是发往州内各郊县的短途班车。景洪客运站也称“北客运站”,是景洪最大的客运站,在勐泐大道的东侧。
🔺版纳客运站(当地人也称“翻胎厂客运站”)距景洪客运站也就1公里左右,走着也用不了10分钟就能到,它在景洪南客运站的中间,在勐泐大道的西侧。一般去往中科院植物园及各乡镇的班车在这里发车。
🔺景洪客运南站(曼听公园附近)。主要运营去往昆明等省内班车,也有发往老挝琅勃拉邦的国际班车。我的回程昆明就是在这里发车。
🔺告庄景区直通车在西双版纳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在万象大道和菩提大道的交汇处。景区直通车目前有10条左右往返线路,涵盖了基诺山寨、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园、中科院植物园、勐景来、曼听公园等多个景区。实现了从西双版纳游客集散地往返西双版纳核心景区无缝对接。
🔺从景洪客运站下车之后,沿着勐泐大道向南行走,在沿街的小吃部吃了早餐后(其实已经是午餐了),点开百度导航,开始向昨天晚上躺在大巴卧铺上订好的“那些年青年旅舍”走去。6人间的一个床位,18元/床位。
走在景洪市的勐泐大道上,大街两侧高大茂盛的热带树木的新奇和傣式房屋建筑的欣奇,完全代替了首次独行的寂寞孤独感,仿佛自己就是大旅行家徐霞客!郑和!马可·波罗……
说句心里话,这次西双版纳独行,自己想体验一下独行的味道及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也想趁机体会一下住“青旅”的感受。
那家青旅的位置在勐泐大道的民族工艺品市场(庄洪路)的一个胡同里(洪建巷),也就是在版纳客运站的附近,走着也用不了5分钟。到北边景洪客运站10分钟的路,到南边的南客运站20分钟的路。
🔺有导航指引,很轻松地找到了那些年青年旅舍。这是青旅外面的个性化景观植物。有意思的是,门外有一棵树,住了三天都因为是树,临走的时候才发现,那么大的“树”,是一棵巨大的仙人掌!!!
🔺一进门,那老板和伙计Les lie热情的和我打招呼,就像好久不见的老朋友似的,让我一下子和他们拉近了距离。Les lie领我找到了床位,并发给我三样东西,一个被套、一个褥单、一个枕套。同时告诉我烧水、洗漱、洗澡、WC的地点和用法及注意事项,人人遵守必须执行的是:客房内不允许吸烟,公共大厅可以!
🔺我把行李箱放在自己的床位下,同室的旅友帮我铺好床,我仔细大量一下房间。这是一间30-40平米的房间,放置着6张床,属于双层。
🔺进门的大厅一侧的吧台,两侧围着沙发,中间桌子上摆着各种西双版纳景点介绍和旅游图,墙上不规则地挂在各种小镜框,墙壁上有各种有关户外自由行方面内容的涂鸦……
🔺大厅到了晚上是非常热闹的,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聚集在一起,聊着白天的见闻,唠着下步的计划。Les lie帮我制定了西双版纳两天半的行程计划,为了节省RMB,“那老板”把他的银行卡借我刷!这种信任是在别处体验不到的。我原本只住一天看看情况,后来果断又续两天!
🔺我在“那些年”住了三天晚上,其中两天晚上参加了他们的活动。
印象最深的一个是AA制自愿聚餐。那晚,我们来自天南海北的十几个素不相识的旅友在公共大厅喝茶闲聊,有来自新疆喀纳斯的,有来自广东的,还有来自北京的,河南的,福建的,在那老板和Les lie的提议下AA制自愿聚餐。于是,部分旅友聚到一起,吃起了火锅。还记得那天学“那老板”去“偷”果酒,结果服务员在一旁悄悄记录着喝的杯数。因为我是“偷”接,所以每杯都没接满,算账是按满杯,反倒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这是笑谈。⚠️上图最右侧的就是“那老板”,那老板的名是我给起的,因为在那儿住三宿,也没问老板姓啥,既然是“那些年青年旅舍”的老板,那就叫“那老板”好了。
还有一个是:3月23日快傍晚的时候,“那老板”问在大厅闲聊的旅友,还有啥地方没逛到?我就说:很想找一个原汁原味的傣家村寨看看。“那老板”立刻问大家,还有谁想去?最后,有三个人举手!那老板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带着我,又和邻居借了一台摩托,于是我们两台摩托四个人,“突突突……突突突……”地奔向景洪市郊27公里的勐养镇曼掌村。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很黑了……
第四天(3月24日)早晨,我一个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些年青年旅舍,我拖着行李箱朝着勐泐大道向景洪南客运站方向走。回想起到西双版纳及首次住进青年旅舍的感受,这么多年东跑西颠的,还没体会到在哪住宿有“依依不舍”的感觉呢!
记得在回昆明的途中,刚出告庄的时候,收到Les lie的微信留言:“叔啊,我一早起来就去你房间了,一看,你已经走了,欢迎你再来玩啊!”看来,人走茶没凉啊!顿时,我的眼圈“湿润”了。
通过这次西双版纳独行和青旅的体验,这是在平日旅行中很难寻到的感觉,我也暗暗给自己订一个独行规范,那就是继续,当然得有个口号吧:不住贵的,只住对的!耶
🔺这是那些年青年旅舍公共大厅有很多当地的旅游图,这是整个西双版纳全州景区景点的分布图。
🔺这是告庄西双景及赶摆街导游图。
🔺这是野象谷导游图。
🔺住宿安排就绪,午餐吃完,对于我来说,在西双版纳游玩只有两天半的时间,于是,我按照那些年Les lie老弟给我的建议,在勐泐大道的西侧“孔雀湖”站乘4路公交车前往曼听御花园(即:曼听公园)。景洪的公交车很不正点,正巧遇到从东北来西双版纳“候鸟过冬”的老夫妻,他们在曼听公园附近住。4路车到了后,我们上车,只坐了4站,在“天顺超市”站下车。
🔺“天顺超市”下车后,经过“景洪南客运站”往东拐(勐泐大道转入勐海路),按景区路标指引,约步行10分钟左右就到了曼听御花园北门了。
🔺这是曼听公园和总佛寺的导览图。我是从公园的北门(上)进入的,最后从总佛寺出来。具体行踪是:曼听公园北门→周总理纪念广场→傣王行宫→章哈厅→御花园→城心塔→叶子花园→御象咖啡厅→八角廊桥(东)→荷花池→傣陶体验馆→滨水长廊→风雨廊桥(东)→鹦鹉乐园→御象文化园→风雨廊桥(西)→八角廊桥(西)→放生亭→四面佛→白塔→大地女神像→公园南门→总佛寺。
🔺曼听公园原是傣王御花园,公园距市中心仅2公里,占地2.4万平方米。主入口位于公园南面,园内设有民族文化广场。
🔺13点48分,我达到曼听公园(后门)。成人票:窗口40元;网上36元。建议游览时间:2-3小时。
🔺从售票处望公园大门。
🔺公园附近热带雨林树木。
🔺进入曼听公园,直对着就是周恩来总理纪念广场……
🔺平台上有六个白色的立柱,上面有金色的泼水节浮雕,正中是周恩来总理身着傣装、左手端水钵、右手持橄榄枝参加泼水的全身铜像。
🔺周总理金色雕像寓意将和平幸福之水洒给世世代代生活在这方热土上的人民。四幅石雕上的金色铜制壁画反映傣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快场景,两侧石雕的碑文用傣汉文字刻写“周总理一九六一年参加泼水节纪念”。
🔺曼听公园, 过去是西双版纳傣王的御花园,传说傣王妃来游玩时,这里的美丽景色吸引了王妃的灵魂,因而得名。
🔺曼听公园傣家都习惯叫她为“春欢”,意为“灵魂之园”,公园里既有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也有傣民俗文化,在西双版纳算是最古老的公园。
🔺茂密的古老铁刀林前,一座精致的傣式亭子“章哈亭”,是曼听公园的露天剧场。
🔺远处的景区环保车,其实,曼听公园不是很大,根本不需要乘坐交通工具游览。
🔺傣王行宫广场。
🔺行宫左右两侧,各有一偏殿,左殿为章哈殿,琳琅满目陈列着各种傣族乐器。
🔺都是放大了的“象脚鼓”、“芒锣”、贝叶经片和椰子琴等。
🔺章哈殿的“章哈”傣语意为“曲艺”。
🔺金碧辉煌的傣王行宫。
🔺走进金碧辉煌的傣王行宫看看,感受古老的傣族文化。
🔺右殿是西双版纳民俗博物馆。
🔺展馆是开放式的。
🔺展出大量的历史照片……
🔺前面是大片的傣王御花园。
🔺御花园密林深处溪水绕。亭台楼阁清水照,石缝枯木随意瞧。石斛蝶兰肆意长,绿叶花姿异众芳。山石林木凝花香,曼听兰园清幽常。
🔺游览引导牌很有傣家味道。
🔺御花园。
🔺佛肚树,别名:纺锤树。
🔺曼听公园的“曼”傣语为村寨,“听”傣语为植树种花。曼听公园是一座四季如春,百花齐放的村寨式花园。
🔺“城心塔”是傣族人举行盛大节日活动,朝拜佛祖,祈福丰年之圣殿。建筑设计具有鲜明的傣王室风格,整座建筑,金碧辉煌。斜坡屋檐层层堆叠,立面全部绘有“金水”彩画。
🔺城心塔内主心塔四周有十二座小塔,寓意古代允景洪时十二寨(版纳的十二个行政区)。
🔺塔的下方,四角各有形态各异的四座守护神,图为守护神之一。
🔺公园内的全部建筑都是傣家特色。
🔺林间小路。
🔺小路的右侧就是放生湖……
🔺放生湖畔,花香四溢。
🔺这是“铁海棠”花,也叫“虎刺梅”。
🔺这是放生湖中的“睡莲”,也称“子午莲”。
🔺园中放生湖,是古河道改建而成的,它是东南亚最大的放生湖。
🔺曼听公园密林深处,到处可见郁郁葱葱的热带珍贵古树,特别是300多年的古铁刀树有500余株。
🔺隔岸望放生亭及佛塔。从那儿上去就是去总佛寺方向。
🔺曼听公园中的叶子花园(叶子花也是常说的三角梅),在西双版纳很有名气。开满千娇百媚的叶子花,游人到此流连忘返。
🔺品种各异的叶子花(三角梅)。
🔺五光十色、色彩缤纷的叶子花园。
🔺御象咖啡厅。
🔺这是御象咖啡厅……
🔺傣家的标志性建筑。
🔺仿佛走进了东南亚……
🔺榕树群。
🔺游船码头。
🔺湖中弯弯曲曲的栈桥,栏杆“盘根错节”,独具匠心!
🔺横跨放生湖的八角亭廊桥,气势非凡。
🔺八角廊桥这是古代西双版纳傣族建筑艺术水平的一个标志。
🔺展览馆。
🔺放生湖岸边有一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勐泐傣陶。
🔺可以体验制陶。
🔺滨水长廊。
🔺滨水长廊是游客们休息的好地方。
🔺黑天鹅在湖中游弋……
🔺活蹦乱跳的鱼儿……
🔺这是第二条横跨放生湖的风雨廊桥。
🔺鹦鹉乐园。
🔺15点整,我到了曼听公园的最北端——御象文化园。
🔺御象文化园,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场次举行大象表演……
🔺四头大象与游客们互动演出。
🔺与游人互动……
🔺电瓶车停靠点,售卖亭。
🔺我开始从御象表演调头,沿放生湖西岸行进。
🔺风雨廊桥。
🔺从那里经过了的滨水长廊。
🔺这是“聚果榕”,别名:郎果。
🔺放生亭。
🔺许愿长廊……
🔺里面栓满了五颜六色的祈福牌。
🔺放生亭前菩提树上,一条条红色的祈福、许愿带挂满树枝,寄托前来许愿的人美好心愿。
🔺这儿就是出口方向……
🔺回望放生亭方向……
🔺白龙的身子……
🔺小桥的右前方有一白塔……
🔺这座曼飞龙白塔是曼听公园内历史最悠久的佛塔,建于1204年。塔身洁白,远望宛如一丛春笋破土而出,又被称为“笋塔”。曼飞龙白塔是佛教建筑中的珍品,饱含佛教徒对佛祖的敬仰,每年吸引大批信徒、游客到此朝拜。
🔺塔周长42.6米,底座为园形须弥座。主塔高16.29米。8座子塔高9.1米,呈葫芦状围绕中心塔。8座小塔塔座都有佛龛,饰有龙、凤、孔雀陶塑,绘有动物、花草、卷云纹饰画。塔刹杆饰有宝瓶、银铃、风铃。
🔺临近的是大地女神像。底座为八边形。四周八条龙头将圣水吐入金盆,供游客金盆洗手,除去心灵污垢,融入圣洁灵魂。
🔺中部八座守护神双守合什,为大地儿女祈福。顶部手持长蛇的大地女神是慈母的化身。守护着它的每一个子女,愿他们一身幸福平安。
🔺周边生长着刻写贝叶经文的贝叶棕树。
🔺这儿是曼听公园的验票口(也是南入口),也是总佛寺的入口(免票)。
🔺西双版纳总佛寺,傣语称为“洼巴洁”,是西双版纳佛教信徒朝圣的中心。佛寺坐落在景洪城区曼听公署后园南侧。
🔺总佛寺(傣语洼巴洁)大门。大门上方悬挂一牌匾,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写《西双版纳总佛寺》。总佛寺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由佛殿(傣语维罕),僧房(傣语哄暖),莲花极顶亭(傣语波苏),鼓楼,西双版纳佛教学院组成。
🔺总佛寺建于公元615年,是昔日领主(召片领),土司头人拜福圣地。今天,来自各地佛教主持常在这里集会,讲经颂佛。它也是版纳佛教信徒的朝圣中心。
🔺这是总佛寺佛教学院,寺内最耀眼的建筑。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这座三层小楼由云南省佛教协会,西双版纳佛教协会,泰国佛教友人共同出资修建。内设有学经室和佛学院僧侣宿舍。东侧是总佛寺僧侣住房“哄暖”和学习傣文与佛经的场所。
🔺雄伟壮观的佛寺大殿,佛殿四周栩栩如生的守护神。
🔺这里的寺庙特征是典型的小乘佛教傣式建筑,以落地重檐多坡面平瓦为主。
🔺气势雄伟的莲花极顶塔。
🔺鼓楼内陈列着傣族乐器双面鼓和芒锣,是傣族人节日庆典歌舞表演时必备乐器。
🔺大殿前脚踩莲花宝座的金身佛像,两侧有两尊神兽貔貅。
🔺驱邪除恶的貔貅,佛教信奉这种外表凶猛的野兽能给人类带来快乐和好运。
🔺院场西北角上植有一株菩提树,树干直径约十余厘米,株高十余米,已长成两个主斡,无数细枝。
🔺树前立有一碑,上书:“泰王国诗琳通公主,于一九九五年三月二日至四月访问西双版纳期间,于四日亲临我寺种下一株菩提树,以示中泰两国人民及佛教友谊万古长青。”落款“佛历二五三八年”。
🔺这是总佛寺的入口,我将在这个门出去。
🔺景点的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的特点。
🔺目前,佛教信徒仍尊其为佛寺之首,常来朝拜,香客不绝。是南传佛教徒心中的圣地,同时也是宣传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场所,闻名东南亚,备受我国及东南亚国家领导人的关注。这是总佛寺唯一留存下来的古建筑,其它建筑都是后建仿建的。
🔺总佛寺外面市场卖的水果,不知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