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峨眉山最全攻略

作者:妙聞 显示图片


作为川大宗教所的学生没有徒步过峨眉山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求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徒步峨眉山,来一场因缘际会的旅行。据说峨眉山全年有300多天都在下雨,行前一直关注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初步计划在清明节前后出行。但清明假期上峨眉山的游客肯定比较多,为避开人流最终选择在清明假期第二天出行。此次旅行主要以徒步为主,第二天才到达金顶,至金顶已经是清明假期最后一天,到那时已经避开了人流高峰期,住宿、交通各方面都会比较方便。


着装:峨眉山山顶至山脚高差约1500米左右,昼夜温差较大。清明节前后,山脚一带已经十分炎热,中午前后短袖短裤就可以对付;但在金顶部分地区,这段时间甚至还可以看到初春的残雪,日出前后仍需穿较厚的长裤和外套。

鞋:建议穿着鞋底较软、比较轻便的运动鞋,没有必要穿重装徒步鞋,那种鞋适合路况比较原始的野外环境。峨眉山全程为石梯或水泥路面,穿着重装徒步鞋会比较辛苦,一般的徒步鞋即可。可以选择一些较软的运动鞋垫以及包裹性较好的运动袜,徒步起来会比较舒服省力。

登山杖:可以选择专业登山杖,不过峨眉山上的竹杖也很实用。两三元一根,峨眉山途中各个摊点几乎都有卖的。

雨季装备:虽然天气预报显示最近一周都不会下雨,但以防万一还是带上了防水鞋套和雨衣.。

补给:峨眉山上各大寺院具有一日三餐供应,价格10、20、30元不等,一路沿途也有很多提供餐饮的店铺,没有必要带太多吃的。保证行李中有随时有两瓶水即可,不喜欢喝凉水的可以带上保温杯,寺院有开水提供。

其他:最好带上一对护膝、创口贴、云南白药和一些治疗跌打损伤的膏药,紧急时刻非常有用。

D1:五显岗——清音阁——功德林——白龙洞——万年寺——息心所——初殿——华严顶——九岭岗——洗象池(约17.5 公里)
D2:洗象池——钻天坡——罗汉坡——大乘寺——白云庵——雷洞坪——接引殿——太子坪——梭罗坪——天门石——金顶——太子坪(约18公里)
D3:太子坪——金顶——雷洞坪——洗象池——九岭岗——遇仙寺——长寿桥——瀑布——天门石——仙峰寺——九老洞——茶铺——九十九道拐——洪椿坪(约44公里)
D4:洪椿坪——万渡桥——生态猴区——一线天——清音阁——广福寺——中峰寺——神水阁——纯阳殿——雷音寺——解脱桥——伏虎寺——萝峰庵——善觉寺——报国寺——第一山亭(约20公里)


D1:五显岗——清音阁——功德林——白龙洞——万年寺——息心所——初殿——华严顶——九岭岗——洗象池(约17.5公里)
第一天的目的地是洗象池,洗象池的夜月和日出都是极好的,但今天是月初看不到“象池夜月”,到洗象池主要是为了看第二天的日出。按道理传统的朝山路线应该是从报国寺开始,一路上山,但时间有限,加上返程还会从报国寺、伏虎寺一线路过,因此今天的行程起点为五显岗。五显岗、清音阁、万年寺一线自然风光不及洪椿坪一线,但这一条线佛教寺院比洪椿坪一线集中,上山路程也较短,同时也是《峨眉山志》等所记录的传统朝山路线。

第一天早上从成都坐动车至峨眉山高铁站,至高铁站购买门票和上山车票乘车前往五显岗,至五显岗已经是早上10点左右。


9:55 棕壳帽是从云南老家带来的,在五显岗一带买了两根竹杖,没有芒鞋和蓑衣,一样云水随缘化。


10:00 到达清音平湖一带,今天天气不错,从“清音平湖”一带可以远眺峨眉山金顶


10:17 到达中日诗碑亭,日本僧人梁宽的诗歌记载了峨眉山下桥桩漂流六万多公里至日本的事迹。


10:25 到达清音双桥,左边是白龙江、右边是黑龙江,古有白水寺、黑龙寺;今仍有白龙洞、黑龙潭;两江交汇于清音阁前的斗龙坝,图中的大石即“牛心石”,这便是在峨眉山修行的青、白二蛇的原型。沿白龙江一线往上走,寻找白娘娘的仙踪。


10:32 到达清音阁,清音阁的主体佛殿仅为一幢双层大殿,周边有接王亭、牛心亭、观堂、双桥等,颇为精巧别致


11:28 到达白龙洞附近,清音阁至白龙洞一带为古德林,明代慧宗禅师曾手植六万九千七百七十七株古柏,暗合《法华经》的字数,如今这一带合抱的古树仍有数万株。


11:29 到达白龙洞,白娘娘修行的洞府,古洞已经坍塌,现在是佛教寺院,传说沿着古洞龙潭可以到达杭州西湖底。


12:20 穿过灵官楼(大峨楼)到达慈圣庵,慈圣庵原供奉万历皇帝的生母慈圣太后。自唐宋以来,历代帝王对峨眉山均有敕赐,其中尤其以万历皇帝对峨眉山宠渥有加,可以说明万历时期是峨眉山的高光时期,山上很多遗迹都与万历皇帝有密切联系。


12:28到达万年寺,万年寺可以说是千年大光明山普贤菩萨道场的一个缩影,据说是峨眉山上最早的开山佛寺。该寺兴建于东晋时期,初名普贤寺;唐宋时期声名卓著,改称白水寺;明代慈圣太后在此祈福诞下万历皇帝,万历皇帝遂敕赐寺名为圣寿万年寺。寺名延续至今,寺中有众多古迹,值得细细参访。


12:31 万年寺中米芾手书的“第一山碑”


12:39 峨眉山镇山之宝,万年寺无梁殿供奉的宋代普贤菩萨铜像。


12:53 繁花隐映下的万年寺明代无梁殿


12:55 李白弹琴处——万年寺“绿绮亭”,源于李白的一首佳作:“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据说池中有蛙声如琴音,无缘得见。


12:56 万年寺有贝叶经、佛牙、御印等经书法宝,藏于无梁殿两侧的贝叶楼和行愿楼,暂不对外开放,无缘得见。


14:38 到达息心所,息心所只有一重大殿,供奉观世音菩萨。


14:47 息心所大殿兼有“禅堂”的功能。


14:48 在息心所外的亭廊短暂休息,继续登山。


16:07 到达“初殿”,传说东汉时蒲公曾在峨眉山遇普贤菩萨显化,遂舍宅为寺,是为峨眉山建寺之始,固称之为“初殿”。


16:53 到达华严顶,华严顶又称“小金顶”,这里为峨眉山中山区之巅,原为道教玉皇亭,后改为佛寺。寺院内有一口老井,其貌不扬,但就是传说中的“九龙井”。在这里吃晚饭,20元每人,纯素,管饱。


16:59 从华严顶仰观金顶,宛如仙山佛国。


19:00 到达洗象池,相传普贤菩萨上金顶必定要到洗象池沐浴坐骑——六牙白象,故名。这里的夜月、日出均比较出名,故而选择在这里住宿。寺院准备有泡脚的木盆,走了一天山用热水泡泡脚非常舒服。


19:09 洗象池的“地标”


20:16 洗象池最为著名的景致为“象池夜月”,今天是农历初二,看不到夜月,但可以从洗象池远眺山下的市区。山上的寺院已经准备安寝,山下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D2:洗象池——钻天坡——罗汉坡——大乘寺——白云庵——雷洞坪——接引殿——太子坪——梭罗坪——天门石——金顶——太子坪(约18公里)


6:55 在洗象池迎来日出,洗象池早课为6点,早餐为6:30,吃完早餐刚好可以看到日出。阴影中的湖泊为峨秀湖,不得不说在洗象池住宿是个明智的选择。见证日出的一刻真正体会到古人称洗象池为“初欢喜”地的用意。


7:46 洗象池屋檐上的一只藏酋猴。从洗象池登顶金顶仅有15公里,今天的时间比较宽裕,可以慢慢行走。


8:46 到达古大乘寺遗址附近,大乘寺传说为梵僧阿婆多罗尊者所建,初名“化城寺”,全寺以木皮为顶,又称木皮殿。这一遗址跟家乡人还有些渊源,据传昆明人施绍高、大理人王盖台曾在此得白猿献果,双双白日飞升,凭吊下先人遗迹。


9:18到达白云亭,白云亭附近古有白云庵,据说每当白云庵桐花开放时便有五色凤凰来集,花落则不知所终,可惜无缘得见。


9:40 到达雷洞坪附近,据传雷洞坪附近的绝壁有“飞来剑”景观,又传女娲在此炼石、黄帝在此悟道、鬼谷子在此著书,按《峨眉山志》所载,以上三地均有古洞,不知现在是否尚存,这次也未曾见到。


10:20到达雷洞坪灵觉寺,雷洞坪本为供奉雷部众神的场所,又有龙神会,是古代重要的祈雨场所。新建的灵觉寺在山门广场两侧分别雕塑有龙王和雷公,显示出历史上雷洞坪与祈雨的密切联系。


10:39 远眺雷洞坪一带的悬崖峭壁。


11:04到达接引殿,该殿创建于清初,传说开山祖师闻达和尚时年已有80高龄,于大雪封山之际见有佛像没于此处荒丛,遂发愿绝食七日,募修寺院,终成一处伽蓝。在这里吃过中午饭继续上山。


12:55 去往太子坪的途中,阳春三月金顶周边仍有很多积雪。


13:12 到达太子坪 《峨眉山志》称太子坪寺院“层楼高耸”,但如今的太子坪佛殿仅为一间单层铁皮屋顶大殿。这里的太子不是指一首指天一手指地的释迦太子,而是指万历皇帝的太子朱常洛,也有说法称太子就是万历皇帝本人,以慈圣太后赴峨眉山礼佛诞下万历皇帝,故名。如今这里供奉的是莲花生大师,是峨眉山全山唯一主供藏传佛教尊神的寺院。当家师傅来自五明佛学院,非常欢脱法喜。这里至金顶已无险路,故名“大欢喜”地,据说以前在太子坪周边有“象王石”遗迹,这次没有看到。


13:48 太子坪寺后的光明塔


14:26 到达古“沈香寺”旧址,此寺曾有一座九层沈香宝塔、通天和尚法身像等法宝,万历一朝屡蒙皇家敕赐,极为鼎盛,今惜不存。


14:38 到达天门石,据说是一块女娲补天留下的奇石。传说天女常从天门石往返于天上人间,巨石上有众多摩崖石刻,大多斑驳不可识读。


15:39到达金顶“摄身崖”附近,远眺金顶,诚乃仙山佛国,蜀中众多仙山邈难匹敌。


15:44 从金顶回望摄身崖一带的索道站


15:47 远眺“金刚嘴”,传说金刚嘴绝壁下有“七宝台”,为道经中的“七宝玄岩”所在地,此地藏有金书玉简的道家“天书”,极为神妙。


15:59:“金殿”——华藏寺,即《峨眉山志》中所说的光相寺、普光殿,屡次被毁又屡次重修,生生不息。


16:27 “银殿”——卧云庵,卧云庵原有“半月池”,曾是金顶上唯一的水源地。


16:03 “铜殿”——观音殿,正在兴建,尚未完工。


16:39 金顶之上尚有千佛顶、万佛顶。万佛顶离金顶尚有2公里,比金顶还高了近20米。去往万佛顶的道路封闭,垭口有藏民祈福的经幡、风马。


18:59 在卧云庵吃过晚饭,欣赏下落日余晖中的十方普贤与金殿。


19:17 在金顶看完落日返回太子坪住宿,明天早上再上金顶看日出。


D3:太子坪——金顶——太子坪——雷洞坪——洗象池——九岭岗——遇仙寺——长寿桥——瀑布——天门石——仙峰寺——九老洞——茶铺——九十九道拐——洪椿坪(约44公里)


6:52 早起从太子坪往金顶看日出,太子坪法师极为精勤,不到四点就早起诵经。太子坪至金顶不到30分钟,观金顶日出,想起《神雕侠侣》里一灯大师法号的来历:“一灯可破千年暗,一智可灭万年愚”。


6:57 峨眉山以东平畴千里、人烟辐辏;以西则群山叠嶂、散处众夷,“胡焕庸线”上一个生动的节点。


6:58 远观峨眉山以西40公里以外的瓦屋山,瓦屋山传说是古蜀王“青衣神”蚕丛的陵寝所在地。


7:24远眺峨眉山以西140公里以外的“蜀山王”贡嘎雪山群峰,木雅人心目中的最高峰。


10:48 到达遇仙寺。看完日出后即刻返程下山,原路返回,至九岭岗往遇仙寺一线下山。遇仙寺有众多偶遇仙人的传说,寺院对面高岩绝壁,布满苍苔,时时有水珠滴落,号为“普贤线”,为普贤菩萨接引众生的朝山标记。


11:02 遇仙寺附近新发的珙桐嫩芽。遇仙寺——仙峰寺——洪椿坪——清音阁一线道路险远、风景秀美,怪不得以前修仙的人喜欢往峨眉山跑,第七洞天的佳山水全集中在了这里。


11:42 长寿桥至仙峰寺的路途为一段向上的缓坡路段,一路风光旖旎。


11:47 瀑布附近的山道


11:53 到达仙峰寺附近的一条无名瀑布,山泉清冽,有游客在此取水补给。


12:07仙峰寺附近的杜鹃花


12:09 仙峰寺附近有一块“仙圭石”,恭书“南无普贤菩萨”, 穿过此石便到了仙峰寺。


12:24 仙峰寺是全山唯一有直升飞机停机坪的寺院,仙峰寺下距洪椿坪15公里,上距离洗象池12公里。洪椿坪、洗象池的交通已极为不便,只能以脚力从清音阁或雷洞坪步行六七公里到达。仙峰寺比之更甚,只能用直升飞机运送大宗物资。


12:26 仙峰寺虽然是佛寺,但却以供奉财神赵公明而闻名。仙峰寺的第一重正殿即是财神殿,弥勒佛也只是处于侧位。正因为仙峰寺的财神极为灵验,仙峰寺虽僻处深山但香火却极为旺盛,整个佛寺的气韵非常昌隆。


12:33 舍利宝殿——仙峰寺“镇山之宝”的所在地,舍利宝殿的中央供奉着一座舍利宝塔,内置民国时期请自尼泊尔的佛舍利。整个峨眉山号称供奉佛舍利的只有仙峰寺、万年寺两处,极为殊胜。


13:00 从寺右的九莲池的石板路往右走就是去往仙皇台、九老洞的道路,约一公里左右可到达九老洞。


13:16 到达仙皇台,在道教徒的心目中仙皇台是“天真皇人”广成子讲道之处。中国历史上有三次重要的“问道”事件,即: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孔子问道于老子、慧可问道于达摩祖师。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传说就发生在峨眉山。峨眉山虽为普贤菩萨道场,但大大小小的佛寺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点道家的仙风遗韵,而遇仙寺至仙峰寺一带的“仙气”无疑是最强烈的。


13:27 到达九老洞,九老洞洞口的剪影仿佛一位身穿宽袍、头戴高冠、侧身而立的仙翁。据说黄帝访天真皇人曾在这里遇到九位仙人,故名。洞内有一个黑龙潭,是青蛇修行的场所。洞内叉洞众多、深不可测。曾有游客不听劝导,冒然进洞探险,最终丧命洞中,看来青姑娘的脾气要比白娘娘脾气火爆得多。


15:46 回望来时路,在仙峰寺吃完午饭后便沿山路下山。仙峰寺至洪椿坪之间是整个徒步旅程中最令人发怵的“九十九道拐”,无论上山、下山都让人头痛。这一带遇到了一些藏酋猴,但并没有发生类似于“猩球崛起”的场面。


16:22 到达洪椿坪,今日已步行42.5公里,关节已经不听使唤,明日尚要慢慢走访低山区的各大寺庙,遂决定今晚就宿在洪椿坪。


16:33 洪椿坪最为独特的佛教造像便是这尊“住山普贤菩萨”造像,面貌宛如梵僧。而事实上洪椿坪的开山祖师便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印度梵僧——活了1072岁的宝掌和尚,他从春秋时代一直活到了大唐盛世。


17:47 洪椿坪文物古迹众多,图中的观音殿百字长联上联讲洪椿坪自然山水,下联讲洪椿坪祖师源流,颇为工巧别致。二楼千佛楼正中所悬的“发四弘愿”匾额是果亲王的手笔,果亲王就是《甄嬛传》里果郡王的原型,果亲王对蜀地颇为钟情,成都文殊院、武侯祠、草堂都有他的墨宝。


16:40千佛殿内的一件珍宝——千佛莲灯。


17:35 洪椿坪建筑古雅,宿在这里极好。


17:37 茶花树下康熙御笔“忘尘处”,一位义工在纳鞋垫。


20:00 在洪椿坪吃完晚饭后早早休息,一夜“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明日继续下山。


D4:洪椿坪——万渡桥——生态猴区——一线天——清音阁——广福寺——中峰寺——神水阁——纯阳殿——雷音寺——解脱桥——伏虎寺——萝峰庵——善觉寺——报国寺——第一山亭(约20公里)


7:00 早发洪椿坪,连日都是大太阳,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洪椿晓雨”。


7:25 一路流泉飞瀑


7:32 进入生态猴区,大部分猴子还没有来上班。


7:45 猴区栈道碰到一只早起的猴儿


7:49 离开猴区,前往一线天。


7:51 猴区一带前后应有一条小路通往大坪、牛心寺、黑水寺一带,大坪是南怀瑾先生当年在峨眉山的闭关之地,牛心寺、黑水寺在唐代享有盛名。如今大坪(净土禅院)、牛心寺、黑水寺均荒废不存,可惜没有找到通往大坪遗址的路标,沿通往一线天的大路继续下山。


7:57 穿过一线天,河面逐渐变得宽阔。


8:00 偶遇一位“西下峨眉峰”的行脚僧人,不知他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相遇在黑龙江畔。


8:10 到达清音阁附近,沿着广福寺、中峰寺一线继续下山。


8:33到达广福寺,广福寺规模不大,短暂休整后继续南下。


9:19 到达中峰寺附近,中峰寺本为道观,早在晋代就逐渐演变为佛寺。这座寺院与峨眉武术的渊源颇为密切,历史上出了很多以武闻名的高僧。一众峨眉女弟子在中峰寺附近修炼,《倚天屠龙记》里的峨眉派并非完全是杜撰。


9:32 到达中峰寺,中峰寺供奉有峨眉派武术创始人之一的淡然祖师,也是中兴中峰寺的祖师之一。


9:46 中峰寺殿宇宏阔,曾是峨眉山佛学院的所在地。如今佛学院已经搬迁至山下的大佛禅院,中峰寺仅有少量僧人住持。僧人和居士在佛寺前后种了很多蔬菜瓜果,俨然有农禅家风。


9:47 中峰寺寺前广场也有一尊较小的十方普贤铜像,看似是金顶十方普贤像的缩小版,但这尊普贤像与金顶那尊的手印和持物完全不同。


10:27 到达神水阁,神水阁又称圣水禅寺,以山门外的这一眼神泉而得名。据说这眼神泉源自西域,为智者大师所开,智者大师驻锡湖北荆山后,又以锡杖引这眼神泉至荆山,所以泉畔有“神水通楚”的题刻。神泉的巨石上尚有陈抟老祖所题的“福”字,苏东坡所题的“云外流春”,大部分被青苔覆盖,不可辨认。


10:29 神水阁山门 神水阁本紧挨着大峨寺,大峨寺现已荒废不存,也没有见到传说中的“大峨石”。


10:34 神水阁天王殿前的智者大师衣冠塔。


10:37 峨眉山低山区的各大佛寺几乎全是比丘尼的天下,被女众师傅们打理得及其雅致。神水阁是这几天遇到的第一所比丘尼寺院,汲引下这里的神泉,一解尘劳。


11:34 到达纯阳殿,山门对联“昔礼纯阳仙府,今朝释氏禅林”概括了这里的佛道变迁,如今这里已经不再供奉吕纯阳,是一处由比丘尼住持的佛寺。


11:43纯阳殿周边据传有授道台、升仙台、纯阳十子洞、玉女池等道教遗迹,未曾得见,倒是殿前的一片楠木林颇为古雅。


12:16 到达华严寺遗址一带,华严寺已荒废不存,但仍留有地名。峨眉山佛教鼎盛时期大小佛寺约有200多处,如今全山佛寺仅有30多处,大多数均荒废不存。


12:35 到达雷音寺,雷音寺据说是峨眉山最早的比丘尼寺院,吊脚楼的设计在峨眉山众多佛寺中独树一帜。


12:51 倘若从下方登山至雷音寺,需要攀爬一段“解脱坡”,古代解脱坡下有一清池,凡等峨眉朝拜者必先在此沐浴,固有“洗心解脱”的说法。


13:22 到达伏虎寺,伏虎寺又称布金林,与大峨寺旃檀林、白龙洞功德林并称峨眉山三大林。高僧寂顽以《大乘经》字数为据,在寺周广植桢楠杉柏十万九千余株,因此得名。


13:27 伏虎寺今日有拜忏法会,早早的就有善信来寺里念佛。


13:39 伏虎寺的镇寺之宝——明代华严铜塔,用铜铸工艺将《华严经》以经变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


13:51《峨眉山志》称伏虎寺“崇隆广大,为入峨第一大观也”,现如今伏虎寺仍是全山最为精巧雅致的佛寺。


14:44从布金林坊右拐沿山路步行数百米就到达了萝峰庵,萝峰庵目前由伏虎寺管理,这里长眠着峨眉山各佛寺的众多的高僧,拜谒下先贤。


15:02原路返回至布金林坊,沿溪流直下,跨过虎溪、虎啸、虎浴三座桥,再行数步便到了伏虎寺坊。伏虎寺寺名很刚猛,但却是全山最大的比丘尼寺院,在全国也是赫赫有名。


15:41 沿伏虎寺公交车场旁的小路步行攀爬约1公里多便到了善觉寺,有“伏虎”则必有“降龙”,善觉寺便是古“降龙院”。善觉寺地处偏僻、游客稀少,同样是一座比丘尼住持的寺院。


15:46 善觉寺药师殿前有一片建筑基址遗迹,据法师介绍是康熙亭遗址。康熙皇帝曾赐予善觉寺匾额、玉印、手书《玉音》等珍宝,藏于此楼,可惜毁于动乱。


16:45到达报国寺,报国寺古名“会宗堂”,原供奉楚狂接舆、普贤菩萨、天真皇人广成子等儒释道三教神明,取会同三教之意。后来才改名报国寺,寺内七佛殿左侧有蒋介石手书的“精忠报国”匾额。


16:47报国寺主体建筑为传统沿中轴线对称布局的数重殿堂 ,周边又以山水园林环绕,崇宏雅丽为山内寺院翘楚。


16:48“ 金钟”和“法鼓”两侧的树木一枯一荣、非假非空。


17:02 到报国寺算是真正到达了山脚,寺内的珙桐已经满树缤纷,而昨天在遇仙寺周边见到的珙桐树才刚刚发新芽。


17:02具有浓郁川西传统建筑特色的报国寺殿宇。


17:30 报国寺是进入峨眉的第一大寺,游客众多,就算到下午五六点依然游人如织


17:41 报国寺山门对面的凤凰岭上有一座圣积钟亭,原来曾置有“巴蜀钟王”圣积寺钟,大钟现已搬迁至报国寺内,空有“圣积晚钟”亭。


18:05 到达第一山亭,正式出山觅食。第一山亭是大多数人朝礼峨眉的起点,却是我这次峨眉之行的终点,走跟别人不一样的路或许就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本来当晚便可乘坐动车回成都,为了游览大佛禅院和峨眉山大庙第二天又在峨眉山耽误了半日。很多人游廊峨眉大多直奔高山区的雷洞坪、金顶而去;再就逛逛中山区清音阁万年寺、猴区;或是游览下低山区的报国寺、伏虎寺,游完之后大多感叹不过尔尔。实际上峨眉山的真正迷人之处在于用双脚去丈量每一寸土地,慢慢行来,自然会发现别样洞天。正如第二天在大佛禅院圆觉池畔的一位法师对我所言:“一切的道路都不会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