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时,总是到颐和园遛一遛,西堤人少就上哪里走上一圈儿吧!西堤是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沿堤建有六座各式各样的桥亭,在柳桥和练桥之间为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句命名的景明楼。沿堤遍植桃柳,春来柳绿桃红,有“北国江南”之称。岸边走走看看那里的桥,隔湖瞭望佛香阁和十七孔桥,眺望一下远处的香山和玉泉山,感觉颐和园不愧是皇家园林,一年四季景色不同,感觉也不同,非常的美!看图吧
界湖桥——内湖外湖分界处而得名
通往后湖的水路
船坞与宿云檐城关
昆明湖和佛香阁
游船石舫佛香阁
豳风桥——取自《诗经》中《豳风》为桥名,此桥与北长河支流相通,长河水通过幽风桥流入昆明湖
西堤耕织图景区
玉带桥——桥用青白石和汉白玉雕砌,呈曲线型,宛若玉带,故得此名。桥下为昆明湖最大的入水口,当年帝后乘船去玉泉山往返都过此桥
镜桥——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桥名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
眺望远处的香山
遥看玉泉山
练桥——桥上建有四角重檐桥亭,供观景和憩息之用
西堤上眺望佛香阁
远处的十七孔桥
景明楼——楼形制取元代赵孟頫所绘之《荷亭纳凉图》,楼名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句
柳桥——桥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桥名取自“柳桥晴有絮”的诗句
颐和园西堤只是颐和园的一小部分颐和园为中国四大园林之首,很大!要想玩透两天也未必玩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欢迎大家来北京颐和园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