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一个季度,总想找个借口给自己浪荡一下,散散心~ 百度查了很久,发现了个古村民居——灵川江头村。鉴于网上的资料比较少,我打算就着这个周末约上朋友前往江头村,一探究竟。
秉着内事找百度,外事找谷的基本原则,在去江头村之前还是按照惯例先百度搜一搜。度娘说这个地方是周敦颐后裔居住的村落,至今有600多年了。该村自明朝后期起,传承“真诚、和谐、积德、行善、奉献”的爱莲文化,崇尚儒学,热衷科举,办义学,设私塾,教导周姓子弟,此后周姓人才济济、清官迭出。
据周姓族人统计,周姓先后出秀才200多人、举人25人、进士6人,庶吉士6人,出仕为官者200多人,其中七品以上官员34人。周氏为官者一直秉承“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德,清白做人,廉洁为官,造就了江头村“才子村”“百年清官村”的美誉。(这就是传说中的学霸村嘛,而且还是按批生产?!.....果然智力是会遗传的...
环境也是能影响一个人的Q_Q)
不过话说回来,周敦颐的后代居住地?哇哦~这不是写《爱莲说》的那个人吗,“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便脱口而出,读书时候这篇文章可没少背哈哈哈。
趁着在路途上发呆的间隙,我默默自行脑补了这样一幅古村画境:窗明几净,纤尘不染的村落;布满青苔和历史痕迹的墙壁和石板路;既然是爱莲鼻祖的后裔,自然村落里的莲花也少不了....脑补的不亦乐乎的时候......然而!!我们悲哀的发现从桂林市区到灵川再到九屋镇,一个小时的路途上并没有出现脑补的那幅美景,不禁开始惆怅,我们不会白跑一趟了吧.......
交通
桂林 ——江头村古民居
①先坐车到桂林北极广场公交站,坐301路到 灵川潭下路口(票价2元),再坐到九屋镇的小巴(5元),坐到终点下来走5-10分钟就到江头村了~ 返程亦然喔
②自驾游的话,在高德/百度地图搜索“江头村”跟着导航走即可~ 单程约60min,跟着车载音响唱歌,感觉不一会儿就到了.....
我们从桂林市区开车到目的地,大约1小时,一路穿镇跟着导航走,途径混乱如菜场的镇集,便开始进入漫无边际的绿色海洋,一条小道将其一分为二,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我们去的时候,虽然天公不太作美,阴雨天气,没有蔚蓝的天空,但在毛毛细雨的洗涤下,周边植物也绿的出油一般,美的仿若一幅油画~
开车到村口,有个售票的小房子,大爷说进去需要现场购买门票,20元/人。买了门票咱们的车可以开进去停,还会配有导游服务(但我们逛的比较随意~也就没有找导游来介绍了)。
车子停好后,第一感觉便是这里十分清净,放眼望去除了我们和零零落落的当地村民竟是一个游客都没有,真的是块宝藏之地。(震惊脸)
顺着道路走,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爱莲家祠】——爱莲家祠为江头洲周氏的宗祠,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落成于光绪十四年,修建和装修过程历时六年。原为六进五开间,后来部分被毁,现余四进三开间,其外观高大宏伟、气势非凡,祠内精雕细刻、工艺绝伦。“爱莲”之名便取自周敦颐的【爱莲说】。
祠堂里面特别干净整洁,深色的木质建筑与红彤彤的灯笼形成对比,看上去也相得益彰~
咱们亲爱的周总理的书法还是非常漂亮的耶~ (好羡慕写字漂亮的人喔,自带一种饱读诗书的气息)
再往祠堂里走走就是文渊楼,你会发现楼上楼下都设置了私塾。敞亮的房间里摆列着整齐的桌椅,阳光透过木制窗花洒在书桌上,仿佛百年前的周氏先人们在此勤奋读书的场景就在眼前。
楼上楼下的跑了两圈参观,还发现一个超有特点的东西耶~ 这里窗户都很有意思,都是用字做成窗格,各有寓意,大家一起猜猜都是些什么字呀~
哈哈哈哈,揭晓谜底:这里面包含着“秀”、“的”、“親”、“賢”字,大家发现了没,是不是很神奇,每个字还有不一样的含义解释,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来看看喔~
在祠堂门口,还有一本景区意见簿。我默默的留两句言.....不知道会不会被看见呢?
出了爱莲家祠,道路右边是一条缓缓流动的小河,这里宽阔的直线型水域看上去也更宽阔,是象征着为人正直的家风么?天地间毫无遮挡,只这一条砖石玉带,可惜来的不是莲花季节,哎,相信经历过岁月打磨的古风建筑与盛开的莲花相得益彰的景色一定别有风味~ 留下点小遗憾了。
池塘的水虽然不够清澈,但是却如一面明镜般倒映着江头村,时光仿佛顺着砖石墙壁慢慢流淌之池塘与小河之中,浑浊了一池清汤却无声记录了一段历史......
顺着道路继续前进,周边都是见证了好几代人的古建筑。小巷纵横交错,一不小心就会在这穿梭历史的转角迷了路(特别是我这种路痴少女呀 哈哈哈,感觉下一秒就要穿越古代当女主角了)~ 路面皆是由石子铺成,这是为什么呢?防滑还是避免积水呢?有没有专业人士来解答一下哈哈~
灰溜溜的条石墙壁与脚下绿油油的路面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感觉到处都在迸发着生命的气息,春天真的来了呀~
敲黑板:村子里的古宅绝大多数都是有人居住的,所以咱们在外面看看,打卡就好。若是真的非常感兴趣呢,想参观一下也必须征得房主同意才行喔~ 毕竟不是公共开放的旅游点,切记切记,咱们要做一个有素质的新五好青年呀~
“一门两进士,三代庶吉士,四代翰林,五代五知县”,这都被称为江头洲奇迹。下面这个院落便是“五代知县府邸”啦。
感觉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记载了无数的历史故事,百年前的他们也曾居住在这, 睡过这张床,走过这条路,喝过这里的水,上演着一幕幕属于他们的人生故事。
咦,这个门怎么和其他的不一样呢?询问村民得知,少数院落多出的这扇小门叫“保险门”。“保险门”须先打开上方门栓,提起机关,方能打开下方门栓,不懂门栓开启次序或不知机关的人都不能打开大门,哇塞,这就是古代的防盗门吗,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走出巷子,便看见一口金钱井。井壁是圆形的,而井口是方形的,倒映在水中正好是个铜钱的形状,这么生动形象的嘛 0.0
拍这张照的时候,非常之害怕我的手机掉下去........
穿过另一条巷子出来,又有一口水井名为聪明井。嗯......赶紧默默的舀一口尝尝,回去我会不会变得更聪明呢?哈哈哈。
已有几百年建村历史的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村,现有180余座620多间砖瓦结构民居,其中60%以上属明清时代建筑。该村至今仍保存有门第匾额和皇帝诰封挂匾呢~
参观了这么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村子里的“字厨塔”了!初见时对它一无所知,觉得很是新奇,像是“塔”一般的造型,到底是用来干嘛的呢?
询问周边村民才得知:在这里,焚烧字纸得有规矩。对村人(特别注重“从娃娃抓起”)会进行爱惜文字、尊教崇文的教育。村里还流传着一个规矩:对废弃字纸不能乱扔,而要集中到字厨烧掉。说是“不能得罪了‘字’,否则读书不聪明”,“用脚踩字纸的人眼睛会变瞎(意即不识字)”。这个不成文的规矩,也是让江头村变成“学霸村”的原因之一吧~
因为赶行程,我们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也不知不觉已绕园一周,又回到了初入园时的地方,看着满园春色的江头村,竟然心生些许不舍与遗憾。
下次,待到莲花盛开时,再约上三五好友,穿着汉服走一遭,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织碰撞,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呢~ 江头村,等着我吧,咱们下次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