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
衢州4日踏青访古之旅——南宗孔庙
@http://www.mafengwo.cn/i/12269890.html
衢州4日踏青访古之旅——水亭街
@http://www.mafengwo.cn/i/12280970.html
第二天去江山一天,游玩一古镇一奇山。有山有水有文化,上午“一脚踏三省”廿八都,下午再到江郎山读山,确实是一件快事。
早上从宾馆出出发,走了10分钟就到衢州火车站,高铁07:12开江山,07:24到江山高铁站,
原计划是9:00乘景区直通车去廿八都,
遇到汤师傅老司机(出租车)告诉:此时最合理是15元打车到北站转乘中巴,这样省时省钱。我们实施他的建议,有他送我们,正好赶上去廿八都34座的201路中巴。上车就开(此时07:40),票价10/张,无缝衔接啊!谢汤师傅!(原计划要10:40到的,票价20/张)。好人平安耶。09:24到廿八都。
廿八都古镇 ,为历史文化名镇,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素有“枫溪锁钥”之称,专家誉此为“文化飞地”,学者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这里离 江山 市县城70公里,是一个古老小镇。全镇有800余户4000余人口。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 江山 设都四十四,此地排行第廿八,得名廿八都,至今已有900余年历史。
由于历史上少受战乱,使镇上古建筑风貌依旧,保存较为完好。据统计现保完整、规模大的明清古建筑民居、厅堂共有36幢,公共建筑物有孔庙、大王庙、 文昌 阁、万寿宫、真武宙、忠义祠、观音阁、老衙门、 新兴 社等11幢。
整个古镇保存了很完整、规模大的古建筑民居。极具代表性的三十六幢民居,十一幢公共建筑,沿着山谷间的枫溪铺展,形成了近两公里长的明清古街,其建筑风格集浙式、闽式、赣式、皖式为一体,专家誉为“全国罕见,浙江省排第一”,是一处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博物院。而且古镇中区区几千人口,却繁衍生息着142种姓氏的居民,交流着13种方言,专家称其“百姓古镇,方言王国”。
廿八都景区免费不免票,在游客服务中心出示身份证换门票,打听好去江郎山直达车时间,最近的是11:00,和13:00,我们肯定是13:00这班车了。
珠坡桥是一座廊桥,它是古镇的入口,由镇上的居民集资兴建的。
也是古镇十景之一:珠坡樵唱。
廿八都人善唱山歌,珠坡岭正位于砍柴人即将到家的路上,山坡平缓。樵夫一路下坡,心中欢畅,免不了哼上几句,于是“一人唱歌,众人和”。久而久之,珠坡桥便成为樵夫的赛歌桥。
桥下,枫溪水穿流而过,蜿蜒远方,静谧而祥和。
廊桥下正是缓缓流淌的枫溪,它由北向南穿镇而过,他就是“枫溪游线”,我们没有直接进入古街,而是沿溪而行
“枫溪游线”指古镇浔里街平行的枫溪,水清澈见底
青青葱葱,空气超好
老人在农作和溪边洗衣服、洗菜。
在河边洗东西的大妈,在我们眼里却是最美的风景!
85岁老阿婆非常友好,刚从菜地收起的菜尖,要送给我们,我们婉言谢绝了,经老人同意给她拍了照片
慈祥的老阿婆,祝您健康长寿
看这里有徽式的马头墙、浙式的屋脊、赣式的檐橼、闽式的土墙
这里的房子,它的地基都是用石头叠起来的。
民居依山傍水,缘溪而建,青山绿水间,黛瓦青墙、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至今仍保留着19世纪的风貌。
这里,太喜欢了!!清澈的河水,安静的石头路。
阳光照下,溪水潺潺。
春天花开, 溜达在鹅卵石铺小路,真是心情舒畅,
这条路,太爱了!
悠闲地坐在河边,听溪流的潺潺声,是一段美丽的回忆。
天空飞翔的白鹭
溪旁的散养鸡合影
金鸡独立
东升桥:有一座跨枫溪之半圆形的单孔石拱桥东升桥。,桥下溪水潺潺,清澈见底。
东升桥的桥头是东升门,可以直接进入古街,我们还是继续往前走,走到石景桥
10:40从石景桥走出,没想到走出景区了。
在景区外的丽红小饭店吃中饭,木桶蒸饭,饭超好吃
文艺小清新的饭店承诺
念八铺”牌坊,牌坊上的两幅柱联,联一:“百姓古都要会闽山越水,三千黎庶远播旧貌新风”;联二:“遥望晴岚夕照龙山神骏,闲听溪水琴音樵唱牧歌”
此门进廿八都不用门票
进入大门,一座规模不小的关帝庙,“关帝庙”,始建于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由杨宝成、杨义成、杨仁和等六位商人发起建造,于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年底落成,包括四周附属住房在内,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原设前后二进,关公殿、穿街亭、戏台、两厢走廊及两间店面,规模庞大。可惜的是,原建筑于1942年被日军飞机炸毁,现建筑是按照原来的制式建造的
进入“关帝庙”,中间主尊,帝王装扮、神圣庄严的塑像就是关圣帝君,两侧分立的是威猛的周仓,英姿飒爽的关平;前面站着廖化、马良;两边为侍神。关圣帝君前,悬“忠义千秋”匾额,两侧有楹联两幅。其一曰:“浩气丹心,万古忠诚昭日月;佑民福田,千秋俎豆永山河”。其二曰:“修春秋,读春秋,千古一春秋
战鼓和铜钟
“赤兔”与“的卢”
戏台下面挂满的红灯笼,装扮了古镇,洋溢着喜庆与吉祥。
廿八都镇的建筑依古道两侧而建,长达1公里。北为洵里街,以住宅为主;南为枫溪街,以经商为主。
古老的街道,两旁都是商铺
站在老街上,最富有特色的是家家户户的门楣。门楣多为楼阁式,由梁、枋、檐、望板和垂帘虚柱构成四柱三楼式。各个部件都有精细的木雕装饰,题材多为福禄寿、合和二仙等吉祥物。这木制的门楣和江南其他地区的砖雕门楼有着截然的反差,使人走在这老街之上,无不被这景色所吸引。
近看古老的建筑,与众不同,那白墙黛瓦在薄烟的围绕下,透出一丝的神秘;听着小镇居民说着我听不懂的方言。感受着小镇的那份神秘,并想去探究。
古镇最有物色的建筑当属大门上方的这个门楼,多以精致木雕构件组合而成,楼阁式的四柱三楼形式,风貌独特。在门楼上方雕刻了很多富有意义的人物造型,一般都福寿双星、松鹤延年等吉祥的造型。高大的门楣闪耀着过往的荣光,福气临门是祖先的叮咛,从此这叮咛就挂在子孙的心房。
姜遇鸿旧宅现在已经是民宿旅馆。姜遇鸿曾任廿八都自治会委员、保卫团团总,从事班干部工作之余,他还创办多家商号及钱庄,经营范围达到上饶、杭州、海南等多个省市,他的旧宅占地3200余平方米,据说请了38名工匠,雕刻了10年方才建成。
民宿旅馆的承诺
姜隆兴钱庄。姜家是本地的大户,姜家的店号是隆兴号。取于生意兴隆的意思。这个门楼以木结构为主,在门楼上方雕刻了很多富有意义的人物造型。除了上方的门楼,我们还可以看到门楼下方有一砖雕:紫气东来取于老子出东关的一个典故。除有吉祥的意思以外还说明了大门的朝向。门框下方有一太极八卦图,辟邪作用,甚是考究。
古镇内房子多为这种木质雕刻门头,很精美,在门楼上方雕刻了很多富有意义的人物造型,一般都是福寿双星、松鹤延年等吉祥的造型。
后厅
和气为瑞
廿八都最有历史价值的陈列馆。女特工训练班。当时,戴笠在江山老家挑选了30名年轻女子,秘密在廿八都培训,后来这些从廿八都出来女子特工们成了他军统最特工中的精英。
抗日战争时期戴笠主办的女特工训练营。其所在的姜守全旧宅,位于姜家中弄。
姜守全民国十五年(1926)参加国民革命军,官至少将,他与戴笠私教甚密。1941年,戴笠从上海、杭州等地来的难民中挑了四十几位少女,在姜守全家办了一期女特工训练班,称“东南办事处特务训练班”。
进入陈列馆不得不说起一位江山名人--戴笠。在泛滥的红片里,戴笠是一个大家熟悉的反面角色,但是真正的戴笠是个什么样的人,越来越多解密的历史档案正在纠正着人们被洗傻的脑子。要看看一个历史人物到底怎么样,就应该亲自到他工作过的地方、到他的老家去看看。
廿八都也是戴笠的一个工作行署。
色调恢雅古朴,木雕工艺精湛,平面布局巧妙,寺庙彩绘传神,尽显19世纪集镇自然经济的繁荣景象。
在参观女特工训练班出来,有一大妈老者说:“5元看全景”,我们跟她进入“古镇人家农家乐”,我们上楼顶,看古镇建筑群。
虽然收了“全景钱”(绝对良心价!),但我们感觉很值。
“一心为公”刻画着古镇红色年代留下的印迹。
方言姓氏名人馆
廿八都作为商贸驿站、历代屯兵扎营之所,流落的败兵、退役官兵、杂伕、外来客商......纷纷在此定居。时至今日,三千多人口的古镇,仍生活着142种姓氏的居民,使用着13种方言,是个方言王国,百姓古镇。它没有自己传承的文化,各种外来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形成了奇特的“文化飞地”现象。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刻画着古镇红色年代留下的印迹。
姜秉怡的德春堂中药店
秉书洋货店是一幢仿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是本地商人姜秉书的宅院。它是一幢中西结合的建筑,二楼的女儿墙上有个圆形浮雕,它出自三国里的典故--空城计。主人姜秉书是个大商人,走南闯北,见识非常广,接受的东西也比较西方化,这幢房子就是他在一个外国朋友的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建的。
民国年间,姜秉书曾任廿八都自治委员、监察委员、廿八都警察所所长。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较早接触了西洋文化。不但建造了一座二进一天井三开间的西洋风格的住宅,并引进洋油(煤油)、洋火(火柴)、洋肥皂、洋布、香烟等洋货,在浔里街开设了洋货店,还在衢州及清湖镇开设分号。
这是姜遇鸿旧宅大门上方的吉祥图案,目前属保存最好且最大的老房,没有对外开放。
地处偏远的廿八都人虽然靠着古道经商致富,但眼睛始终盯着 京都 ,巴望子女学而优则仕。 文昌 阁,便是这个百姓之镇历史上民众心灵安慰和梦想的寄托产物。
廿八都 文昌 阁,建于建于清宣统元年(公元一九零九年)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为1570平方米,平面布局为三进二天井,左右为厢房,沿轴线依次为照壁、庭院、前殿、天井、正殿、后殿等。主体建筑正殿为三层楼,阁作重檐飞角,整幢建筑的木雕艺术和丰富彩画极具特色。所有梁、枋等以及藻井均彩绘人物、花、山水、鸟兽。全部雀替、牛腿、樘门、窗扇均以浮雕或透雕装饰。题材丰富,形象生动。
廿八都 文昌 阁有两大功能,一是供奉 文昌 帝和魁星,二是用来作为地方学子读书会文的场所,起书院或义塾的作用。
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封建时代, 文昌 帝君是 中国 民间广为祭祀的道教大神之一。以一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警句誉华夏的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禄·魁》文中写道: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自何丰,以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民间多将奎星阁和 文昌 阁合一,在 文昌 阁中祭祀着奎星。
文昌宫的大殿墙壁上,绘满了彩绘,每一幅彩绘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有着丰富的寓意。
文昌庭院,宽阔的文昌宫广场,铺满了密密的鹅软石,柔和静美,四季淡淡轻轻,浅淡清欢。
三省交界 军事要塞,古镇所处地理位置独特,这里一带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成为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一千多年前,黄巢挥戈南下,在浙、闽之间的崇山峻岭中开辟了一条仙霞古道,从此四周关隘拱立、大山重围的廿八都成了历代屯兵扎营之所。浙闽枫岭营总府就是见证廿八都军事历史的地方。当地人称为武官衙门,从字面意思来看,是作为驻兵之用。
古镇的雕刻堪称绝顶的艺术品,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手艺,正所谓巧夺天工。精美的雕刻艺术犹如凝固的音乐。这样的音乐在廿八都比比皆是,如同一座民间艺术宝库,不无喧哗地在此度过了数百个春秋。
铜锣糕是廿八都传统节日的特色糕点,选用优质糯米、茶油、枸杞子、藕粉、红薯粉、红枣、红糖、山药、佛耳草、百年丹桂等制作,已有千年历史,滑腻爽口,百香调和,蕴涵着一股大山中的神秘气息,在浙闽赣边界地区被奉为糕中之神,很不错的伴手礼哦!吃法:食用时切成片后蒸熟或煎食。
马头墙是廿八都民居最富有表现力的地方之一。它随屋顶的坡饰层层叠落。般迭落二至三次,每层在墙头上用小青瓦做成短檐和脊,脊上青瓦竖立排列,尽端处起翘反卷。脊下两侧是短短的瓦珑,沟头滴水,一应俱全。
廿八都,确实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很幸运,我选择了来到这里。一切都是未经过分修饰的,只不过为游人来访稍许添加了方便之处。没有很多的游客,整个街道,山间小道,古宅,原住民,处处都投入着淳朴,原汁原味。
12:30回到游客中心乘直达车到江郎山票价10/人*2=20元。自己投票。13:00准时发车,乘客就我们俩人,专车无疑了。这天中午的太阳好烈,光线硬。
13:45到江郎山景区。
下连接
衢州4日踏青访古之旅——江郎山
@http://www.mafengwo.cn/i/12312958.html
衢州 4日踏青访古之旅——天脊 龙门
@http://www.mafengwo.cn/i/12338638.html
衢州 4日踏青访古之旅——药王山
@http://www.mafengwo.cn/i/12354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