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发武汉三日游

作者:hana 显示图片

清明三天选择去武汉,是因为发现北京到武汉有卧铺火车,睡一觉就能到武汉,节约时间,所以开启了三天的武汉之旅。结果完全没有想到,武汉能带来这么多惊喜,好几个景点,强推,一生推。
因为我们是佛系旅行,好几个计划的景点没有去,(毕竟早上一大早不去景点去看电影也没谁了),所以在这里就只介绍我们计划的行程,供大家参考。
第一天:辛亥革命博物馆—长江大桥—户部巷
第二天:楚河汉街—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大学
第三天:黄鹤楼—粮道街
住在黄鹤楼附近,辛亥革命博物馆,长江大桥,户部巷,粮道街都在附近。其他地方都是坐地铁去的。来之前看了虎嗅的一篇文章,吐槽武汉复杂拥堵的公路交通,所以我们能不打车就不打车,全都靠地铁了。
花费人均1500,来回火车800,住宿250,门票加吃喝500。

先说吃。我们是按照攻略上的推荐开始吃货之行的。但是大多数小吃并没有让我惊艳。

热干面,随处可见的小吃,但花生酱太浓,吃起来太干。



赵师傅油饼包烧卖,排队的长度是喜茶的n倍,占了粮道街的半条街,但是胡椒味的烧卖,味道真是一言难尽。



小龙虾,虽是吃虾的季节,但也并不肥美。


锅盔,用很特别的陶桶烤出,但是吃出来好硬。



三鲜豆皮,不知道豆皮在哪里,只是有很多糯米和小豆干。武汉人民真的很爱糯米。


以上,都是我不推荐的。

真正让我惊艳的,按推荐程度从低到高排序,牛肉粉,武昌鱼,宫廷酥牛肉饼。对,这个宫廷酥牛肉饼,超级好吃!强推!一生推!
先说牛肉粉。汤汁煮的微辣,牛肉的香味很浓,再配上嫩牛肉,简直美味!这是在我们酒店旁小巷子的早点摊上买的,其他店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好的味道。


然后是武昌鱼。就在我们酒店楼下,有一家方掌柜武昌鱼店。一开始并不知道这家店有名,那天中午回去午休,看到门口大排长龙,才知道是家网红店。秉着热闹必须凑的精神,取了号,回酒店睡了一觉,才下楼吃。
他们家的泉水武昌鱼,用酸梨炖汤,汤汁酸中带甜,武昌鱼吃起来口感甜美鲜嫩,再配上一口酸溜溜的汤,让人欲罢不能。





最让我惊艳的是这家偶然发现的牛肉饼,在解放路上,据说上过天天向上。只要四块钱一个,纯手工制作,筋道的面皮,包上五香的牛肉和大蒜,裹成层层的卷饼,放在煎锅里煎。吃起来口感酥脆,牛肉的五香味恰到好处,真真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牛肉饼。好吃到我们每天都去买,赶火车回去之前也去买了两个解馋。




再说这个一生推的景点,湖北省博物馆。



河北省博物馆是我去过游客最多,组织最混乱,展品最震撼,文物最精美的博物馆…集这么多矛盾的特性于一身,只能说,武汉挖出的这几个墓都太完整了!博物馆里的文物都太惊艳了!曾侯乙编钟,云梦睡虎地竹简,越王勾践剑,还有九鼎八簋,每一个文物都让人惊叹!但是游客把玻璃都摸得糊糊的,严重影响观感,而且空调非常不给力,堪比大型菜市场。
但是为什么强推这个博物馆呢,一方面是国家宝藏的宣传为其背书,另一方面是这里展出的文物,特别是青铜器,其纷繁复杂,保存完好,让人不得不惊叹。
博物馆进去就是二层,先看到的是曾侯乙展厅。里面有大量从曾侯乙墓里挖出的祭品。



这位侯爷,地位非常高,加封了天子才能用的九鼎八簋,所以墓穴里的陪葬品非常多也极尽奢华。当时挖出这个墓,想必考古学家们内心是多么的狂喜。




除了祭祀用的青铜器,这个墓最有名的就非曾侯乙编钟莫属了。这么大的乐器保存完好,与之一起出土的编罄,鼓,笙等乐器,让人完美脑补古时候人们奏乐的画面,用佛教的说法,简直是西方的极乐世界。




博物馆上面两层,有非常有名的越王勾践剑和云梦睡虎地竹简。
近距离观看越王勾践剑,上面的花纹和刻字非常清晰,不得不感叹当时的铸剑技艺之高超。


还有云梦睡虎地竹简,在国家宝藏里是我最爱的小撒介绍的,所以看起来特别亲切。


总之,对看过国家宝藏的人来说,省博就是大型打卡现场,圆梦现场。而没看过国家宝藏的人,也会为其众多的馆藏和纷繁的文物所震撼。

黄鹤楼,应该是所有中国小朋友背唐诗的时候所神往的地方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楼出了太多的名句了,文化价值远远大过观赏价值。
站在楼顶上,眺望长江,想着几千年前,诗人也是在这个地方,写下了千古绝句,有一种时空交错,天人合一的感觉。那种感觉很奇妙,就像你早就知道了结局,天地了然于心中。


长江大桥并没有想象中的华丽与雄伟,但是当你知道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你就会惊叹它的伟大了。


站在桥上看江对岸,高楼林立,大兴土木。几乎所有中国的大城市都在搞江边新区的概念,想要复制黄浦江。但是中国有几个上海,有几个浦东新区,这些新建的高楼命运将会如何,人们并不知道。


武汉给我的感觉极好,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宜居城市。但是四月份的武汉已经烈日炎炎,下去去武汉,选个更凉爽的时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