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澳门五日游 高铁入港初体验

作者:土豆环游世界 显示图片

十一假期,原计划是去广东,后来一想我还没去过港澳(媳妇去过一次了),广东离港澳那么近,不如直接去香港和澳门了,于是有了本次旅行。
恰逢广深港高铁当年9月底通车,去感受下乘坐高铁进港。下高铁出关后竟然被香港有线电视台拉住采访,主要是问了坐高铁到香港方便吗,过关速度快吗,感觉票价如何,与其他方式比如原来的坐汽车相比怎么样,等等。

出发前提前从网上买好港澳电话卡(多家运营商、多钟套餐,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八达通卡(香港地区交通卡,离开香港前退卡)。

本游记完成于2019年3月底,通过照片和简单的文字,记录了一路的风格光,特别是对城市文化的感受。

广深港高铁18年9月通车,从深圳去香港最快14分钟,很早就关注这个新闻了,所以决定这次要坐高铁入港。因为我是第一次去,没法和汽车、飞机等其他入港方式进行比较,只能说下我最直接的感受,还是很方便、快捷的,无论从价格,舒适度,时间,过关速度等等,都很不错。
9月30日晚济南飞深圳,先在深圳北附近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从深圳北坐高铁。车票是我提前从12306购买的,因为是十一假期怕买不到票,其实票很好买,十几分钟一趟车,和公交车频次差不多了,非常方便。
深圳北-香港西九龙,二等座,票价RMB75。


车厢内部,非常舒适,整洁,不记得是动感号还是复兴号了。


下车后跟着人潮走就行,或者留意指示牌。


“一地两检”,非常的方便,不用出站就可以出关和入关。内地口岸区和香港口岸区的分界线,过了这条线就进入香港了。


继续前进。


由于我的港澳通行证是刚办理的,据说第一次过关不能走自助,就去人工通道了,因为是十一假期,人工通道人较多,但过关速度还是很快的,没有等太久。媳妇走的自助通道,人少多了,速度更快。


人工通道。


出来之后就被拉住采访了,估计是广深港高铁刚通车,又恰逢十一,电视台来了解下大家坐高铁的感受。主要是问了坐高铁到香港方便吗,过关速度快吗,感觉票价如何,与其他方式比如原来的坐汽车相比怎么样,等等,我的回答当然是,很快,很好,很方便。。。哈哈。当时并不知道是哪家电视台,后来从摄像机上的英文查到,是香港有线电视台(Cable TV),貌似是付费的,也不知道这段采访播没播。
人不帅就不上照片了,来个可爱的小图标。


西九龙高铁站内部,貌似可以直接从里面走到圆方。这个位置还是很不错的,在尖沙咀。


在圆方里绕了半天,谷歌地图找地铁站或者公交站,一直找不到正确的路,费了很大周折,最后在一个热心大爷的帮助下,来到了这个有老港片味道的汽车站。


这公交车也很有年代感了。



到达住处,悦思青年旅舍(油麻地),还不到办理入住的时间,先放下东西出去逛。


地铁尖沙咀站下车,步行去海港城,路上经过九龙公园、新港天地。


九龙公园前。


吃个网红雪糕。


这就是海港城了。


苹果专卖店。


午饭,翠华餐厅,排队的人很多,要等位子。







吃完去就逛海港城。


海运大厦和海港城在一起,海运大晒里吃个冷饮坐下休息会。


维多利亚港晚上有灯光秀,又逢十一,有烟火表演,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人,等了好久看了灯光秀,觉得没啥意思,烟火表演还要继续等,实在没有耐心继续等下去了就离开了。走的时候才发现,人多的超乎想象了已经,不仅是维港海边,周围也挤满了人,很大一片区域都交通管制,各种警察维持秩序。心想还好早点走了,不然一会烟火表演结束了想出来都难。


维多利亚港灯光秀。



路过半岛酒店。


看看半岛酒店和崇光百货前的人潮,周围很大一片区域都是如此,挤满了人,路上已经交通管制没有汽车了。


尖沙咀崇光百货前密密麻麻的人群,人多的超乎想象了。


维持秩序的香港Police。


远远的看一眼维港和烟火吧,手机拍的效果一般。



去庙街找点吃的,路过翠华餐厅,香港翠华真的多。


庙街的门牌。


庙街内。


很多人在庙街吃晚饭,而且都是露天摊儿,非常热闹。




晚餐,随便吃一点吧。


旺角朗豪坊是个逛街购物的好去处。
朗豪坊不远处的KFC吃个早餐先。


朗豪坊内,开始逛。




朗豪坊内一个超大的乐高专卖店。



吃点东西。









看香港夜景的绝佳之处,提前从某宝买票有优惠。



维多利亚港夜景,这个角度看很美。





圆方吃个面,晚餐。


路过维港旁边的摩天轮。



中环夜景。






兰桂坊,就一个感觉:纸醉金迷。。







皇后大道中,想起了一首歌的名字。


第二天行程结束。


地铁到尖沙咀,然后坐传说中的天星小轮去铜锣湾。


阳光下的维多利亚港。




到站,下船,步行去铜锣湾。


去铜锣湾的路上。



铜锣湾。


Doughnut,网红书包店,帮朋友带了个书包。



香港接头经典的双层巴士。


街景。



喝杯咖啡休息下。


诚品书店。



双层电车。



迪士尼90周年展览。





回朗豪坊,吃晚饭。


这个味道还真不错。


吃甜品。


据说是香港本土设计师设计的,挺漂亮,买了两件,当情侣衫了。


夜幕下的街景。


朗豪坊前。



香港到处是金店,手表店。香港的劳力士文化特别浓,估计很难找出第二个地方,戴手表的人这么多,戴劳力士的人这么多,让我这个爱表之人大饱眼福。


离开香港的最后一天晚上,一个人出去转了一圈。



巡逻的经常,有点港片的感觉。



有没有香港电影的感觉。




第三天结束。


从中港城坐船去澳门,本来之前要提前订票的,老婆说到现场买吧这样时间灵活点,结果。。现场买票非常紧张,临近一班船的二等舱直接没票,售票窗口外就是嚣张的黄牛(也不知道为啥这么明目张胆就在售票窗口外面公开卖),黄牛票时间更晚不太合适,只能去窗口买的一等舱,一等舱票价贵很多,所以建议大家提前从网上买,喷射飞航或者金光飞航的官网,或者嫌麻烦直接从某旅游网站都可以买(我澳门至深圳的船票就是提前买的)。




头等舱提供一顿饭,这个还不错,味道也还可以。



澳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澳门半岛,个人感觉更为传统,历史更悠久,原汁原味的澳门风味,著名景点大三吧牌坊、新葡京和永利等娱乐场在此;氹仔岛,感觉更现代一点吧,威尼斯人、巴黎人、银河、新濠天地,各种各样崭新奢华的娱乐场都在氹仔岛;路环岛,时间关系没有去。
澳门给我的感觉就是,第一,中西文化交融,受历史因素影响,很多建筑和街道都是欧式风格,有时候会有一种置身欧洲的错局,澳门的公交车报站都是普通话+葡语;第二,感觉澳门人都比较和善,特别是走在路上,基本所有的汽车都是车让人,只要看你要过马路,都会很主动的停车等待,这点让我印象很深刻,在内地和香港都没有这种体验。第三,各种大型娱乐场林立,非常奢华,这也是澳门独有的特色。
此外,澳门的收入水平非常之高,之前看过一个新闻,2017年澳门的人均收入42万人民币,是上海(12万)的3倍多。

住在皇都酒店,酒店前的小公园。


通过一座大桥,由澳门半岛去氹仔岛,远望另一座大桥,都不知道名字,澳门好像有三座大桥。



进入官也街。


各种手信。


据说非常正宗的蛋挞,怎么能不来一个尝尝呢。


官也街附近的街道。



距离官也街不远的路氹历史馆,参观了解下澳门的历史起源和文化。






历史馆门前,建筑风格是明显的欧式风格。


附近的街道,明显的中西文化结合的感觉。







离开官也街,去威尼斯人。




银河,远远望去也是十分的辉煌气派。


威尼斯人远景。


往前走就进入娱乐场了。


威尼斯人内的劳力士专柜。


大运河购物中心,在这里吃个晚饭。


去过威尼斯,看过真的大运河,对这个不是特别感冒。






贡多拉,连船员的“工作服”都和威尼斯的一样一样的。



回澳门半岛的路上,欣赏下夜景。


时间已接近十二点了,由于在澳门的时间很短,只有不到两天,决定还是去转转吧,去新葡京看看。


不远处的永利。


新葡京,造型很像大菠萝。



对面的葡京娱乐场,就一个感觉,灯火辉煌,纸醉金迷。


返回,已经后半夜了,路上显得很幽静。



澳门的坡路也是非常的多。


回到酒店。


出发,等坐公交车的时候拍几张街景,皇都酒店前公园附近的一条路。


略显陈旧的居民楼。


公交站牌。


貌似做错了车,下车重新找路。
这个应该是永利,路过。


这个应该是叫凯旋门娱乐场。



终于到了,妈祖阁。








妈祖阁旁边的欧式建筑,应该是澳门港务局旧址或者什么博物馆,不太确定。



妈祖阁前远望。


出发去下一个地点。
路过一家商店,硕大的公鸡。


沿途的街景和风光。


欧式建筑。



很有特色的雕塑。


澳门的街道,感受下这个风格。



这种街道的风格有点欧洲的感觉了。


搀扶着的老人。





到了一个类似圆形观景台的小平台,远眺澳门半岛风光。


带遮阳棚的法拉利?



丰田埃尔法,感觉在香港和澳门见到最多的车就是这个了,之前不认识,后来查了下才知道。车的底盘非常低,我还百度了下为什么港澳都喜欢这种底盘低的车,不太明白。


终于到目的地了,主教上和主教山小教堂。




主教山上远眺澳门塔和西湾大桥,这是个观景的好地方。




主教山上的雕塑。




远望“大菠萝”,新葡京。




一个小插曲,从主教山下来,问路问到一位门卫老大爷,澳门人,普通话说的不是很好,但真的非常热情,聊了很久,我们想走都走不了,问我们新濠天地去过没啊,强烈推荐去新濠天地看表演,等等,而且一直说:一定要听爸爸(baba)给你们建议,很有趣哈哈。


街景。OK,出发下一个目的地,最著名的大三巴牌坊。


路过仁慈堂。


玫瑰堂。


大三巴牌坊,澳门的地标,来澳门必打卡之处。






通往大三巴的路上,人挤人的节奏。



这种路面让我想起了在意大利罗马,有点类似。


新马路,澳门半岛的一条主要街道。


偶遇保时捷卡宴。


澳门主座教堂。



买一杯汝茶,去麦当劳吃个饭。



第一次见到这么袖珍的可乐,也太小了点。



时间过的很快,下午就要坐船回深圳了,赶紧再去别的地方转转吧。

东望洋炮台位于东望洋山(松山)之巅,据说是澳门半岛的最高点,先乘公交车然后步行前往。


登山过程中的风景。



松山上远眺澳门半岛和澳凼大桥。




灯塔,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开放,在山腰绕了一周最后才发现一条向上的路,但是已经用栅栏封闭。偶遇一个妹子和一个在深圳读书的北京兄弟,说这个景点是文化遗产还是什么,一定得上去看看,于是他翻过栅栏上去了,那个妹子可能觉得栅栏不太好翻在犹豫,不知道最后上去没。我们因为赶时间,而且感觉翻栅栏不是很好,于是就放弃了,远远看看就不上去了。



起伏的街道,回酒店的路上。


皇都酒店后面的略显破旧的居民楼和待拆除的大楼,澳门就是这样,一座并不算大的城市,既有以各种娱乐场为代表的极致奢华,也有这种残破的建筑,老旧的街区,既有中式文化,又有浓郁的欧洲风格,我想,或许这就是澳门最迷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