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二刷婺源

作者:自渡 显示图片

去年3月初次体验到了婺源的美,同时也留下了不少遗憾,大鄣山卧龙谷、严田古樟、思溪延村、察关、晓起、查平坦这些都还没来得及去,还有江岭、庆源、汪槎始终都无法让我割舍的地方还有再次前往的冲动,所以就有了今年的二刷婺源。

出行时间:3月9日-3月12日
选择这个时间去婺源也是万般无奈之举,3月20日后就会接连开会和出差,婺源最美的2-3周时间我只能在会议和出差途中度过,从今年春节过后就一直关注婺源菜花的动向,了解到今年是个暖冬,油菜花孕育时间短,花期会提早来到,大概在2月底到3月上旬就会进入到赏花期,所以决定今年提早两周前往赏花。但到了后才发现人算不如天算,今年虽为暖冬但同时雨水也多于往年数倍,整个2月到3月上旬几乎就没怎么见过阳光,此消彼长后得出的结论——还是来早了!直到11号为止江岭的花还开了不到四五成,所以今年的行程中没有安排去江岭。


关于门票:网上先预定通票
婺源通票210元/人(网络预定180元)5天内都有效,除江湾120元,江岭80元(听说今年刚涨的价)其他单买60元一景点。通票包含:思溪延村、彩虹桥、严田、大鄣山卧龙谷、灵岩洞、石城、江湾、李坑、晓起、汪口、百柱宗祠、江岭、文公山、鸳鸯湖。
游玩当天凭下单预留的身份证,至婺源旅游集散中心或婺源12个景区(除文公山)任意开放景区取票入园,取票时需要在售票窗口验指纹(刷脸开通),半小时内激活门票,否则无效,5天内其他景点进入时只需刷脸即可。
非通票景点:源头古村58元、庆源20元,篁村和溪头免费。

3月8日 雨  3-10°
周五下午一下班,在公司附近吃过晚餐就乘坐地铁去虹桥火车站候车,这班去景德镇的动车是今年才新增的,在时间上特别合适,19:06虹桥发车,22:32达到婺源高铁站,完美!
选了家位于县城的青旅,就在北站附近,方便第二天一早坐车去北线游玩。
屋土,在一条有坡的小巷子中,夜里的巷子黑漆漆的,青旅也没有个指示牌什么的,在这条街上来来回回的走了三四遍,还打了次电话给老板,可还是没找到。正准备让老板出来接我时老板的电话关机了。。哦。。。
最后还是一位附近开店的小老板告诉我具体位置才勉强摸到了店门,睡下时快12点半了。

3月9日 小雨  4-11°
早上起床后将床单、被套枕套都换下,放到楼顶阳台的洗衣处,出门时顺手拍了这个大门的所在,让劳资大半夜来来回回好一顿找!


不得不说住宿的位置点距离北站确实近,走路六七分钟就到了。
北站发往思溪延村和清华的班车每半小时一班,30分钟左右就抵达思溪延村。


如果要给婺源的油菜花分类的话,可以分为这么几种形态。一种是梯田式的油菜花,最著名的就是江岭,漫山遍野,层层叠叠,高低错落,非常壮观;另一种是油菜花与徽派建筑的结合,思溪的油菜花就属于这种,朵朵金黄色的油菜花,掩映着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人在其中一定会心醉于这浑然天成的自然画卷;还有一种是水边的油菜花,比方说浙源龙天塔附近的油菜花,碧波映黄花,花在水中开,水在花中流,烟雨蒙蒙,影影绰绰,怎能不美?除此之外,还有平铺式的乡村田园里的油菜花,乡间小路旁的油菜花,各种形态的油菜花,各有各的韵味。游在婺源,便是一路行来一路景。












思溪是思溪延村景区内的其中一个村落,保存有不少明清徽商的豪宅院落。其中百寿花厅中由9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组成的罕见的“百寿图”,以及1987年版《聊斋》的主要外景地敬序堂,都是不容错过的精品。

村口有一座木制的廊桥,名为“通济桥”。往村中走不远,过了振源堂就来到了百寿花厅。





古时的读书人读书写字惜字如金,书写不如意的字连同宣纸一同烧掉







木雕人物的面部在文革时期都被造反派破四旧给破坏了,动物和植物图案反到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婺源年龄最小的讲解员,承志堂百寿花厅的小小讲解员,才六七岁但讲解水平却不低。


这里的村民几乎每家都会在正堂上摆上这几样东西,镜子,钟表和瓷瓶,代表终生平静。





花颐轩的纸皮灯笼和描金床都是当年拍摄《聊斋》的实景道具













从思溪出来,在村口等去往清华方向的班车。清华镇是仅次于县城,横跨于西线和北线的交通枢纽,从清华分散开来主要有3条路线:
其一:大鄣山卧龙谷,黄村百柱宗祠、菊径、灵岩风景区,石城;
其二:源头古村,严田古樟,长寿古里洪村;
其三:浙源、虹关及沱川理坑。
我下一站原本打算先去百柱宗祠,再去严田古樟,可最先等来的车是去往赋春方向的,源头古村,严田古樟,长寿古里洪村都在这条线路上,就买了张票去到线路上最远的源头古村。



源头村是一座藏在古樟树里的山村,目前还不通班车,如果不是自驾前往的话需要从公路边徒步前往,一进一出大概在8公里左右。虽然行走的路程教长但这里一路上都有成片的油菜花田和隐藏于山涧田野的清澈溪流,所以也不会觉得枯燥。
 












这里有婺源村落特有的水口布局,苍劲挺拔的参天古树,秀水环绕的小桥流水人家,天然氧吧一样的龙泉溪谷等,如果时间充裕的话也可以看看。源头村有着上千年树龄的红豆杉群,其中一棵红豆杉王更是树龄近两千年,直径超过一米四,需要好几个成年人才能环抱。






















 
源头村的门票未包含在婺源12个景点的套票之中,现场售票为58元/位,网上订票29元/位,但需提前一天预订,当天订票不能使用。看了这么多的婺源村落,这个源头村却并没有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除了那棵近两千年的红豆杉外其他的也都平平无奇,如果时间较紧张,也完全可以忽略不去。

严田古樟位于盐田下村,村子水口位置的巨樟,树龄距今已有1600多年。古樟树高20余米,胸径达4.3米,冠幅有3亩。近观古樟,枝干横斜参差,苍劲雄浑;叶片密密层层,披青展翠;其与婺源北部虹关村的“江南第一樟”相比,胸径比虹关古樟还要粗90厘米。
关于这棵古樟,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相传,北宋末年,高宗赵构受进犯中原的金兵追赶,荒不择路奔窜逃命。当他来到这儿,金兵已越追越近,情急之中,赵构爬上了这棵枝叶繁茂的樟树,藏身在密密层层的叶片里,这才躲过一劫,使宋朝历史又延续了150多年。
巨樟旁的“树德桥”,原先是一座摇摇欲坠的小木桥。从什么时候起,木桥改成了石拱桥呢?民间有一个传说:说是在南宋初年的一天,临安府差来一封三百里加急公文,外加一包官银。严田村的李氏族长拆开一看,原来是封指令改樟树旁木桥为石拱桥的函。村人顿时明白了,一定是坐在金銮殿上的高宗皇帝,想起了这棵救命树,感恩报德来了。于是,从此这里就有了这座长13米、宽6.5米、高6米的石拱桥。













从古樟出来,也不知道下一班车的时间,就沿着公路边走边等,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就走到了严田上村。此村较之严田下村在规模上大了许多,村口一个大大的牌匾,上书廿四进士村,24名进士全部为李姓。单从这气势上来看,就知此村的来历不小。因为同路边打草的大哥聊天得知,这趟车应该是今天去往清华镇的最后一班车了,所以就没有进入到村子深处去看看。






回到清华镇上还不到5点,正好途径彩虹桥就刷脸入园进去看看













婺源的春天的确要比上海来的早一些


当天没有事先预定住宿,因为没有想好将会在哪个镇子落脚,原先还打算在洪村休息,可考虑到第二天一早出门坐车会不方便所以也就打消了念头,最后还是考虑在清华镇住宿。
因为是周六,清华镇的大小宾馆和客栈全都客满了,找了不下十几家都告知已经满房了。。。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又走入到一家客栈内,老板娘看着三十出头的样子,长得不算很漂亮但为人热情态度和气,说话的声音仿佛百灵鸟一般悦耳,听着让人特别舒服。她说她家的客栈今天也满房了但可以帮我问问她表哥家新开的客栈还有没有房,几分钟后她告诉我说那边正巧还剩最后一间房,她表哥这就来接我,谢天谢地!
这家客栈位于清华老街的巷子里如果让我找一定找不到,是一家开了还不到一年的新客栈,上下三层的小楼,楼下是一间大厅用做吃饭,老板家人也住在一楼。二楼和三楼是客房,每层5间共10间房,那天其他房间确实都住满了客人,我的确是抢到了他们家最后一间房。





3月10日 多云  6-15°
当晚睡得特别好,吃了早饭后老板带我来到村口的桥头边等车,李师傅是清华镇班车调度员,他负责途径清华镇的所有班车,可以说是个行走的活地图。7:50左右我坐上了发往沱川方向的早班车。



车子在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上飞驰,这条路我去年曾经步行过一段,沿路的风景着实不错。
8:30车到沱川,下车借车。去年也是在这家租车行租了一辆山地自行车,平时运动少,沱川又属山地,上下坡骑得我差点岔了气,所以今年决定租辆电动车。老板娘没在店内,打了门上的电话,几分钟后才见到她风风火火地赶来……

沱川是乡政府所在处,也是全国写生基地,每年春季来这里写生的美院学生有好几千人,有很多租借自行车/电动车的商店,50块可租一天去附近的簧村、溪头、金岗岭。
这里制作的豆腐以其白嫩鲜美而名冠一方,山坑泥鳅、小溪石斑、泉穴石鸡、冷水塘鱼被誉为沱川四绝。沱川乡有60%的农户养冷水塘鱼,年产量4万斤。婺源“四色”特产中的荷包红鱼,发源地就在沱川乡理坑村。
沱川的自然景观有溪头瀑布群、篁村罗汉松、金岗岭红豆杉群、月岭古驿道等,田园风光旖旎幽雅,名木古树遍布村野,苍翠欲滴的盎然生机构成生态美的特有魅力,给人一种回到大自然的感觉,令人流连忘返。












这车真的不错,座位宽,提速快,续航长,十几分钟就带我来到了篁村。
这次来到篁村特地往村口进入,去找寻那座建于北宋年间的木质廊桥和那棵已有900年树龄的罗汉松。在廊桥上与一位老爷子不期而遇,他为人热情,还指点我拍摄廊桥的最佳机位。老爷子当然也姓余,都是余道潜的后人。他告诉我篁村有八个有来头的景点,给他两包烟他可以给我当导游,因为我不抽烟他说给十元钱也行,成交!




据老先生介绍这座廊桥始建于北宋,原来在桥的下游还有另外一座建于南宋的廊桥,夜晚皓月当空映射于河中故称为“双桥映月”,可惜南宋那座廊桥毁于文革破四旧时期,现存的这座桥在当时也差些被“革命小将”毁于一旦。那棵900年的罗汉松为倒插种植,苍劲古朴也颇为神奇。余老先生还领着我穿村走巷来到了篁村祠堂,可惜看管祠堂的后人过完节返回杭州打工了,祠堂也只有在逢年过节或重大庆典时才会开放。最后他带我爬到一个小土坡上,这里是篁村的最佳拍摄点,白墙黛瓦的整个村子都被尽收眼底。

















从篁村出来继续往山里行,大概二十分钟后就看到个村子,大石桥,熟悉的水口布局,溪头村到了。






溪头离篁村不远,同属沱川乡,两个村子也就不足5公里样子。村口就是水口,有一棵树龄近千年的红豆杉,这里有婺源最美的峡谷——飞凤峡。
飞凤峡离县城有60多公里,这里偏远而又独特,山之阳刚、水之柔美,古驿道连接着散落在山谷间的千年古村,它的原始风光正成为这里的亮点,所以这里也成为喜欢清静和热爱大自然旅行者的大爱。山涧清泉、瀑布成群、青石板栈道赋予了她独特的魅力。这里游客稀少,已初步开发,峡谷内已修好了游客步道,就地取材,利用鹅卵石和青石板铺设,不过,现在还没有开始售票。
 


















逐溪而上,边摄边行2小时可到瀑布群尽头,而下山只需不足1小时。峡谷内大大小小的瀑布不下十多处,单纯从瀑布质量上个人认为比天台石梁景区更胜。
大自然的美景无处不在,但需要热爱生活的人用心去发现它,这里就是一处被深藏于山中的免费美景。




从山上下来回到村口取车快下午2点了,去寻找当地特有的美食——冷水塘鱼。
在溪头几乎家家户户都挖塘引入溪水养鱼,所以这里的冷水鱼肉质细嫩而肥美,在婺源当地非常出名。最小的一条鱼都有三斤多,一鱼两吃,头尾烧汤,中段炖煮。鱼汤乳白香浓醇厚食之鲜美。放入少许辣椒和菖蒲一起炖煮的鱼肉更是美味,上桌后食指大动,我已经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它的美味了,三斤半的鱼真是吃到撑不下啊……




这个东西平时从没见过,百度了一下,想不到还有那么多的好处搞个二两喝喝。
金樱果(又名槟榔罐),盛产于南方山区,其状似罐形,三月花开,十月果熟,呈金黄色,内毛外刺,性平味甜微涩. 据本草纲目记载:“金樱果具有衄血镇痛,生津液,收虚汗,敛虚火,益精髓,强身健体,益五脏,止咳化痰,定喘润肺,止痢通尿”的神奇功效。


吃饱喝足后骑车回沱川还车,车行老板娘又不在,好一会儿又如早上似得风风火火的敢过来
回县城的班车就从车行门前过,老板娘的母亲人很好,见我备着背包就给了我一个凳子让我坐着等车,我和她聊着天告诉她今天去了哪里,当听我说一个人上山去了峡谷后表现得有点担心,“山上有狗熊,还经常伤人,一个人上山不安全。”当听我说一个人吃了一整条冷水鱼后,张大了嘴表现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很有意思的一位老人家。我告诉她明年还会来沱川,她让我一定要住在她家楼上新装修的客栈,好的,我们一言为定。





浙源,由浙源山而得名,东连段莘乡,西靠沱川乡,虹关,岭脚,凤山,沱口都归属浙源乡。在这不足一百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却孕育出了两位赫赫有名的名人,中国民族铁路之父詹天佑,近代武侠小说开山鼻祖金庸(查良镛),詹氏和查氏是这里的最大家族姓氏。



凤山龙天塔正在维护,脚手架搭满了整个塔身。黄昏时分的乡野村落特别迷人……






从沱川坐车出来在沱口村的叉路口等车,和小店老板聊着天却错过了最后一班去虹关的车,无奈和客栈老板娘打电话说了我的位置,她让老板开车过来接我。浙源龙天塔距离虹关七八公里,我沿着公路边走边拍照大概走了2公里的样子就遇到了客栈的程老板。
当晚住宿在程老板家的客栈,他家也是虹关村的历史保护建筑,每年国家都会下发一笔房屋维修基金用于老屋日常维护与修缮。
晚上和程老板一起吃饭还喝了点酒,他看着平时不怎么爱说话,可一谈起他的三个孩子来就像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一儿两女三个孩子大学毕业后都在深圳工作并且落了户,每年还接他们去深圳住上一段日子。根据深圳的落户政策老人的年龄满70岁后也可以随孩子一起落户在深圳,看得出来老程憧憬着这一天的来临。

原本住在虹关是想第二天一早去附近著名的察关水口看看,再租个车去庆源,如果能拼到车那就最好。虹关到庆源不通班车但有一条北部山路可以达到,平时也就一百元左右但那天老程回来说那条公路因为近期连续下雨而塌方了,所有去往段莘方向的车都要绕道县城才能过去,所以包车前往还不如到县城换坐班车过去,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3月11日  大雾转多云  9-20°

晚上太安静了,睡到凌晨2点多就怎么都睡不着了......
早上6点起床后发现外面是这样的......





村口水口位置的千年古樟画面是这样的......


好吧,既然是这样就去一公里外的察关水口去看一看吧,反正那儿也一样能等去县城的班车。
刚走到查关水口处,目视发觉比虹关要清晰一些,还没来得及打开相机呢,这时7:20去县城的早班车已经停在身边,比程老板说的时间早了至少20分钟,得了 上车吧!
其实早上去县城的车还是比较多的,当时如果不上车,逛完察关后也赶得上一小时后的下趟班车,可程老板说如果赶不上早班车下一班车就要在10点左右才会有,这样就肯定赶不上县城10点去庆源的班车了,所以全听当地人的经验有时也会不靠谱




庆源古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东北部的段莘乡,与黄山市的休宁五城仅隔一座五龙山,东与浙江开化也只隔一条马金岭。这里峡谷深幽,宽如太行之盘谷,美如武陵之桃源,地处万山之巅,阻外而溢中,是始祖几经选择的避乱胜地,素有小桃源之称。庆源村口"别有天"古亭内现仍留有古人绝句"空山隐卧好烟霞,水不通舟陆不车,一任中原戎马乱,桃源深处是吾家"。






今年提早了两周来,庆源的油菜花开了还不到七成,桃花更是只开了三两枝,更多的都还是花骨朵儿,相信再等个把星期左右小桃源盛景又将重现。









已有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



茶坑是庆源通往汪槎路上一个很小的村子,小到整个村子只有二百多人,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子里只留下老人和孩子。
这段青石板铺成的栈道也曾经是徽饶古道的一部分。



来庆源的班车上认识了这位深圳过来的妹子,也是独自一人出来旅行的,因为她是第一次来婺源,所以我带领她一起去茶坑和汪槎看看。





虹关和庆源的油菜花最多只开了六七成,但茶坑和汪槎因为处于山谷中,地势相对较低,油菜花反而开得比较旺盛。下午艳阳高照气温很快就超过了20°,耀眼的阳光照射在黄灿灿的油菜花梯田上,目之所及皆是一层层金色的海浪。









汪槎分为外汪槎和里汪槎,人口不到千人。汪槎完全没有被开发,所以目前也没有旅游团队光顾,连门票都不收。在这里你看不到李坑晓起似的商铺栉比和酒店客栈,因为三面环山交通不便,所以来这里的基本都是一些旅友和摄影爱好者,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汪槎原始质朴、安静从容的性格。如果把江岭的美视作牡丹般的富贵娇艳,汪槎就像是一枝深谷幽溪中的睡莲,是一种存粹的、出世的美!
 
一到油菜花季,山坡上、田野里成片成片鲜黄色的油菜花肆意绽放,房前屋后溪边地头的桃花、梨花也会竞相开放,阡陌相交,鸡犬相闻,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在里汪槎村的村口处这两颗银杏树被称作“夫妻树”



3月12日  晴  12-22°
一大早起床后在庆源的村子里转了转,早上的空气就是好!
吃了午饭就坐上去往县城的班车,途径晓起时还有时间就下车逛逛。
晓起分为上晓起和下晓起两个独立的村子,这里最有名的东西有两件,一是千年古樟树群,二是晓起皇菊。下晓起人很多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商业化程度比较严重,接待的大多是团队游客。上晓起没什么商铺只有一些客栈,自然景观保存较好,水口、石桥、古树都是拍摄的好素材,来这里主要都是一些自由行的散客。






在晓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既不是古樟也不是皇菊,反而却是几个卖樟木箱子的店铺,箱子全都用樟木制作,清漆涂面,最大保留了樟木天然的木质纹理,漂亮!还有一些箱子表面木雕工艺繁复精美,每一个花瓣,每一根羽毛都雕刻的栩栩如生,着实为一件艺术收藏品。






值得一提的是,连接上下晓起有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这条小路两边全都是连片的油菜花田,在花丛中穿行而过,花香沁人心脾,拍照也非常好看,不过我到的时候正好是下午一点,光照太强过于刺眼,不利于拍摄出理想的相片。








晓起逛逛不买东西的话一个小时也就结束了,景区门口就有回县城的车,差不多半个小时左右就有一班,我坐的那一班车司机非常贴心直接开进了高铁站的停车场下客,省了我再转车的麻烦。

四天的婺源之旅又结束了,不完美但有惊喜同时还怀有希望。。。
婺源,明年3月20日我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