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总部有一个财务系统升级培训在新加坡举行,因此借着东风来到这个东南亚华人聚集地利用周末的两天时间一睹她的风采。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亚洲著名的港口,国土面积仅71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袖珍的国家之一;国家虽小但国际地位不可小觑。
出发之前,特别翻阅了有关新加坡的历史:
公元1298年至1299年期间,首批移民落户此处,并将该聚落命名为淡马锡(Temasek),意即“水镇”。
公元14世纪,这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小岛被赋予新名称 - Singapura(“狮城”或“新加坡拉”)。这个名字源于梵文中的“Singa”(狮子)和“pura”(城)二字,关于她的传说,会在后面讲到。
此后的狮城相继由五位国王统治。由于狮城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是海上航线的天然交汇点,因此很快就崛起成为繁荣的海上贸易中心。来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武吉士的帆船以及葡萄牙的战舰等,都曾途经此地。
公元1377年,狮城遭爪哇入侵被毁为废墟,1613年它又遭到葡萄牙人的劫掠和焚烧;到了19世纪初,这里仍是个丛林密布野兽出没的荒岛,这时它已属于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
新加坡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公元19世纪,近代新加坡的发展建设始于此时;1819年1月,英国人莱佛士爵士(Sir Stamford Raffles)为开拓海上贸易来到狮城。这时的狮城只是一处人烟稀少的渔村,但他却很快看出这是个天然良港,含有无限商机。莱佛士以极低微的代价租下这块土地,插上英国国旗、驻扎军队,招募劳工开荒山填沼泽、筑路道修码头,从事城市和港口建设。1824年起,新加坡全境均归属英国管辖,成为英国在远东进行转口贸易的商埠和在东南亚主要军事基地。在此期间,远道而来的中国人和马来半岛及其他各地的移民大量涌入,共同为开发这片热土进行着艰辛的劳动,逐渐形成以华人占多数,包括马来族、印度族、巴基斯坦人等民族在内的多民族移民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火无情地摧毁了新加坡的和平与繁荣。1941年12月8日,新加坡遭到日军空袭。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沦陷,这个一度被英军视为坚不可摧的堡垒被日本占领长达3年半之久。期间还发生了日军针对当地华人有系统的种族清洗 - 新加坡大屠杀。1945年日本投降,英军重返新加坡并在新加坡实施军事管制。1946年4月新加坡成为英国直属殖民地,直到由新加坡、槟城、马六甲组成的海峡殖民地解散为止。
二战结束后,新加坡人民开始有了政治觉醒,这次的沦陷让新加坡人开始相信要靠自己保卫这片土地,间接促成新加坡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走上独立的道路。1959年,新加坡人民经过奋争获得了独立,1965年正式建国。摆脱殖民统治后的新加坡,走出一条独立自主发展的新路,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内,迅速从一个转口商港变成具有资本和技术密集工业、发达的金融业和进出口贸易的现代化新兴国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跻身发达国家之列。
在浦东机场延误了4小时后,飞机终于在晚上8点左右抵达樟宜机场。原本可以和来自亚洲地区的其它财务同事一起在新加坡东海岸的海鲜餐厅享用海鲜大餐,却因这个延误而错过;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而东航只不过轻描淡写地赔偿了400元人民币了结此事,然而这世界上很多东西不是用钱就能弥补的啊!!!
在机场开往下榻酒店的出租车上,长着亚裔面孔的司机问我从哪里来,当得知我从上海来时他便改用普通话和我闲聊起来。司机的年龄大概在35-40岁,非常健谈;他说他去过上海,并说,新加坡和十里洋场的上海滩相比就是个弹丸之地不足挂齿……闲聊中他不仅妙语连珠还常常使用成语,国语水平堪称一流。我很惊讶他为什么会用这么多成语,毕竟这里是新加坡啊!他告诉我,他读书的那会儿,新加坡政府特别重视中文教育,说华人不能忘了自己的祖宗和文化;华人可以读专门的华人学校,而中文更是必修课。他说他的国文老师规定他们每篇文章必须用满规定的成语数量才算合格,久而久之这些成语便印在了脑子里,平日里讲起国语也就变得出口成章了。
出租车一直沿着新加坡的东海岸向南边的市中心驶去,海岸边高大的棕榈树下是一片片绿色的草地和盛开的花朵,时不时地会看到灯火阑珊的美食广场。绿地的小径上有三三俩俩散步的、跑步的人影。车窗外的美丽景致不断从眼前掠过,因延误所引起的不悦和遗憾也渐渐消融在这美景之中……
路过滨海湾浮动舞台,那里灯火通明还聚集了不少人,我问那里在举行演出吗?他笑着说,是国庆庆典演练啦!我记得新加坡的国庆日好像在8月,现在才6月就开始彩排了?司机的一番话特别有趣,他说,长官说10点钟集合,他的下一级一定会通知再下一级的说9点钟集合;一级传一级,传到老百姓那里就变成6点钟集合了!哈哈哈哈,是不是有过同样的体验?看来这是国际惯例。
说到李家父子,我问他新加坡人可以随意议论、批评吗?他的回答,怎么可以?你见过哪个中国父母可以被孩子批评的?!看来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意识要改变也是不太容易的……
入住的酒店选在位于滨海湾地区的费尔蒙酒店(Fairmont Singapore),该酒店坐落于政府大厦地铁站(City Hall MRT Station)上方,与莱佛士城购物中心(Raffles City Shopping Centre)相连;步出电梯穿过酒店大堂就可以购物。从酒店步行约5分钟即可抵达滨海艺术中心(Esplanade Theatres on the Bay),2分钟可以抵达著名的圣安德烈大教堂。酒店距离鱼尾狮像公园750米,离克拉码头890米,离新加坡摩天观景轮1公里左右。总之,出行非常方便,或许也是新加坡太小的缘故。
酒店的服务也非常到位,前台还有中文接待员提供服务。
📌 酒店的服务员如果把你行李送上门,记得一定要给适当的小费,这是对别人的尊重。
房间很大,床也够大。
设施齐全,每天逛到半夜三更回来并没有时间看电视
酒店外的夜景
新加坡是一个城邦国家,而城邦国家是指一个独立、自主、单独的城镇为中心的国家,又称为“城市国家”。因此新加坡只有新加坡市一个城市;它既是一个国家也是一个城市。不过新加坡有很多选区,分为单选区和集选区;涨知识吧?
说实话,新加坡是真的不大,所以很多地方是走着走着就到了......
酒店距离乌节路(Orchard Road)2公里左右,从酒店出发走走逛逛,不知不觉便来到了乌节路。当然,从酒店附近的政府大厦地铁站搭乘地铁(North South Line)三站路约20分钟也可以抵达这里(Orchard站)。乌节路是新加坡规模最大、最繁华的旅游购物街,这里也是最受游客欢迎的地方之一。在这里,世界顶级品牌的商铺鳞次栉比,不知名的潮牌商品也比比皆是;除了购物以外,乌节路还聚集了各式各样的餐馆,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满足人们不同口味的需求。
我是一个不太会购物的人,所以到了这种应该买买买的地方居然也没买什么东西,倒是帮同事们带了很多化妆品。嗯嗯,想起来了,好像给自己和家人买了几双鞋
四根高70公尺的白色锥形石柱构成线条简洁、造型简单的新加坡和平纪念碑,它巍然屹立在城市高楼林立的市中心之地。四根锥形石柱象征新加坡四大种族在二战期间(1942年2月15日至1945年9月12日)共同挣扎求存的精神;同时也悼念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占领新加坡期间死难的平民。每逢2月15日,这里都会举行悼念会以纪念在二战时丧生的平民。
1942年2月15日,中国农历新年当天,作为当时英国殖民地的新加坡,向日本帝国的陆军大将山下奉文投降,并在新加坡武吉知马的福特汽车厂亲自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正式将新加坡的主权交给日本。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战后曾回忆说,整个二战期间,新加坡的失守是他最感痛心也是情绪最低落的时刻。这个号称永不会陷落的“远东堡垒”的沦陷震惊了所有还沉浸在帝国残梦中的英国人。如果说新加坡失陷对于英国殖民者来说是一记沉重的心理重拳,那么对于生活在这个弹丸小岛上的数十万华人而言,则是一场真实的噩梦。
在日军针对当地华人有系统的种族清洗 - 新加坡大屠杀中,据战后审讯的证据表明有大约2.5-5万华人惨遭杀害。
新加坡让人瞩目、地标性的建筑真不少,滨海湾金沙酒店就是其中之一。三座55层高的大楼托着顶层的“金沙空中花园”和无边际泳池,底层为金沙酒店、大型购物中心和娱乐城。金沙空中花园离地面200米高,位于57层的空中花园可让您以360度全角俯瞰新加坡,还拥有150米长的无边际泳池。滨海湾金沙购物广场是新加坡知名购物中心之一,这里还有购物中心溜冰场和一条运河,可以乘小舟穿行于购物区之间;购物广场附近的水上浮岛水晶阁上还有LV精品店。
滨海湾金沙酒店前的这座桥是世界上首座双螺旋人行桥,于2010年4月24日建成通行。设计人员受DNA结构的启发设计了这座桥梁的造型,旨在体现“生命与延续、更新与成长”的意义。
桥的材质选用双相不锈钢2205,在新加坡的湿热海洋性气候中,这种耐腐蚀性能很高的双相不锈钢牌号能确保在不少于100年的桥梁设计使用寿命期间,做到维护率低且美观耐用。
新加坡摩天观景轮。
新加坡摩天观景轮
位于新加坡河口的附近有两座跨河桥,其中一座是加文纳桥,另一座是钢构大桥,名称叫安德逊桥,主要供汽车通行。加文纳桥兴建于1868年,是首座连接新加坡河南北两岸的桥梁,堪称新加坡河上第一桥;老桥现在已经只能让人通行,漫步桥上可以观赏河畔景致。在这座老桥的桥墩上可发现几只猫的雕塑,这种体型迷你的猫咪据说是《吉尼斯世界纪录》里最娇小的猫,仅生长在新加坡。这里是新加坡城区的中心地带,也是新加坡历史发展繁荣富裕的窗口。
这两座桥之间的河畔是著名的浮尔顿(富丽顿)酒店,古老的酒店因为矗立于新加坡河口的独特位置和悠久历史而闻名。如今这座酒店的建筑在周边现代的高楼大厦俯视下,显得有点矮小简朴,但新古典的建筑风格还是彰显贵族的风范。
安德逊桥。
新加坡河边充满趣味、栩栩如生的雕塑,让人过目不忘。
一座很有意思的雕塑,是暗示华尔街的疯牛会击垮美国(的经济)吗?
滨海艺术中心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艺术表演场地,造型独特的圆顶为它赢得了“榴莲”的称号。它毗邻滨海湾,艺术中心内有音乐厅、剧院、演奏厅和排练室,还有户外表演空间。此外,这里还有购物中心、国际风味餐馆及新加坡首家艺术图书馆——滨海艺术中心图书馆,馆内收藏大量关于音乐、舞蹈、电影和戏剧的书籍和多媒体资料。 在滨海艺术中心里上演的本地和国际演出,从音乐剧、演唱会、舞蹈、戏剧到户外演出和午餐演奏会等等,形式丰富多样,有时还是免费的。
滨海艺术中心是新加坡的地标性建筑,是新加坡最为知名的建筑之一,这是将国家特产与建筑设计完美结合的最佳典范!艺术中心的设计以昆虫的复眼为灵感,造就了其独特的外观,不过这只能高空俯视才能欣赏出来, 平视艺术中心主体,宛如两颗榴莲,因而俗称“大榴莲”。
音乐厅是艺术中心的核心场馆。拥有震撼人心的室内声学效果,是世界上五个拥有这种尖端设计的音乐厅之一。没有演出时,游客可以免费参观艺术中心的场馆;这一点值得我们国内借鉴和学习。
在滨海艺术中心里上演的本地和国际演出,从音乐剧、演唱会、舞蹈、戏剧到户外演出和午餐演奏会等等,形式丰富多样,有时还是免费的。
新加坡首家艺术图书馆——滨海艺术中心图书馆,馆内收藏大量关于音乐、舞蹈、电影和戏剧的书籍和多媒体资料。新加坡公民可以免费在这里阅读报纸、书籍、观赏电影,也可以借书或影片回家;外国朋友可以免费阅读这里的书籍、报纸或杂志,但是不能借回去。
在这里遇到一对气质相当好的年轻情侣,两个人的皮肤都很细腻白皙、温文尔雅;总之他们的外表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们请我给他们拍一张合影,拍完后男孩主动说他给我拍一张;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随后大家简单交流了一下,才知道他们来自韩国。
街头随手拍。
街头随手拍。
街头随手拍。
网络图片
在新加坡有一尊举世闻名的雕塑 - 鱼尾狮,它高8米,重40吨,坐落于新加坡滨海湾鱼尾狮公园,它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
而关于这个鱼尾狮有着一个神奇的传说,苏门答腊的昨佛逝王国的圣尼罗•乌达玛(Sang Nila Utama)王子看到遥远依稀的新加坡岛影,十分神往,决意要亲自乘船去看个究竟。随从们本来不大情愿去探险,不得已也只得保驾护航陪着王子前往。小船在大海上行驶,突然天气发生变化,海浪翻卷起伏,船颠簸着并一点点下沉,情况十分危险。王子命令将船上所有东西都扔下去,逃命要紧;东西都扔光了只剩下众人,船仍在慢慢下沉。一个随从报告说:王子,该扔的都扔光了,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扔了。不过随从还是嗫嚅着说,还有一件东西可以扔掉,不过我说出来,您可千万不要把我扔到海里去。王子说,你就放心说吧,我不会伤害你。随从说: 那就是您头上的王冠还可以扔。王子略加思索后便说: 现在只有生命最为重要,如果人都死了王冠还有什么用呢!于是,毅然将王冠摘下来丢到海里去。而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汹涌的海水立刻平息下来,海面风平浪静,他们瞬间脱了险。在快要靠近海岸的时候,王子看到一个美丽的动物从他眼前驰过;王子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动物,随从告诉他那是一只狮子。王子认为这是一个吉兆,于是决定建设这个地方并称它为(Singapura),意思是狮子城;新加坡由此得名。
目前矗立在新加坡鱼尾狮公园的鱼尾狮雕塑,是1964年由范克里夫水族馆馆长布仑纳设计的;1971年,新加坡政府委托以创作牛的雕塑著名的工匠林浪新在新加坡河口一角就地雕塑。林浪新日以继夜,全情投入,不顾风吹日晒雨淋,废寝忘食地工作。他的八个子女轮流给他送饭,全家大小联手帮忙。林浪新在布仑纳设计图的基础上,经过一番艺术加工和再创造,圆满完成雕塑,可谓功不可没。1972年9月15日,当时担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为鱼尾狮塑像主持开幕。他在致词时表示,希望鱼尾狮能成为新加坡的象征,就如艾菲尔塔是巴黎的象征一样。随后数十年,鱼尾狮成功打造出新加坡的国际形象。随着国家政策大力鼓励发展旅游业,以及旅游局雄心万丈的促销策略,新加坡作为一个旅游胜地的知名度也在逐渐提升;鱼尾狮塑像更成为吸引外来游客拍摄“到此一游”照片的最佳镜头。
鱼尾狮的雕像很有特色:洁白的身形英姿玉挺,含笑的双眸炯炯有神,蓬松的毛发柔韧丰美,层层的鳞片鲜活欲飞。最引人注目的是,狮口张开,白色的水花日夜不停地从口中喷洒而出,射向新加坡河水、再一路奔涌流向大海。它有着非常美好的寓意,象征着财源滚滚,兴旺发达。
狮子的形象自然是出于圣尼罗•乌达玛王子的故事,鱼尾的造型则是为了刻画出新加坡从渔港变成商港的特性,同时也为了纪念一代又一代下南洋、辛辛苦苦飘洋过海求生存的祖辈先人们。
由于具有显著的表征性,这个原属商用性质的标志,因而从旅游的层次,逐渐扩大,提升至无所不在的各个领域和层面,甚至最终被图腾化和神圣化起来。所以,漫步新加坡街头你几乎随处可以看到这个形象;包括商品商标。
新加坡还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多元种族的国家,以“和而不同”独树一帜。来到新加坡你会发现,国家虽小却包容着来自各个国家的文化。因此在新加坡,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文化汇聚在一起,相当的有意思,这或许也是新加坡吸引着各地游客前往的原因之一。
离费尔蒙酒店步行不到5分钟就是新加坡著名的圣安德烈教堂。据说早在1823年,莱佛士就选定了现址作为建设教堂的保留地。1834年,作为新加坡圣公会的第一间教堂,圣安德烈座堂举行奠基礼,1837年落成并开始使用。当时建造教堂的初衷是为了照顾英国的侨民,给他们一个做礼拜的圣殿,后来渐渐转变为向本地各民族居民传播福音。由于曾经两次遭雷击,教堂于1852~1856年间关闭,后在原址重建。1942年,新加坡沦陷为日本占领区之前,这里还曾被改建为救死扶伤的紧急医院。现在,圣安德烈座堂已经成为新加坡地区最有宗教影响的教堂之一。
一座洁白的歌特式教堂,高高的尖顶直插蓝天。像一位高大而圣洁的神的使者,他默默伫立在喧嚣的市中心,却让每一个见到他的人,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生起向往和敬畏。洁白亮丽的外墙是圣安德烈教堂最傲人的特点之一。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沧桑却仍旧那么光彩照人,传说肌肤胜雪的圣安德烈教堂,是将贝壳磨成灰,加入蛋白和糖调成糊状,再放入浸泡到柔软的椰子壳,就制成了一种实用又美观的石膏。将其涂在建筑的表面,不容易出现裂痕,而且洁白有光泽。
赞美广场(Chijmes)是世界仅存的几个女修道院之一,其前身为圣婴耶稣修道院,位于新加坡市中心的维多利亚街;是新加坡重要的历史古迹。
建筑融合了现代和哥特式古典建筑风格,由美丽的五彩琉璃拼饰而成教堂和孤儿院,前院设计了人工瀑布与喷泉,是迄今最古老的免费驻足参观地,为游客提供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绝佳休憩场所。
从我住的费尔蒙酒店的房间可以俯瞰赞美广场的圣婴修道院(Chijmes)和善特主教座堂( Good Sheperd Cathedral )
进入院内,还会发现里面分布着各类有情调的酒吧和餐厅。
露天餐厅,一到晚上这里便是新加坡最美、最有情调的美食广场。
利苑餐厅,在这家享用了地道的粤菜。听说这家餐厅在2016年和2017年连续被评为米其林一星,当时吃的时候就觉得不错👌
小印度位于新加坡中心区的东北部,居住着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南亚诸国移民,因为印度裔居民较多,所以取名小印度。这里是一个印度的缩影,有印度的寺庙、餐厅和店铺。在印度节日的时候,这里会被装点成金碧辉煌的神话世界。
马里安曼兴都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教寺院,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27年。寺庙大门雕刻着色彩艳丽的印度教诸神、动物、人物等,门内的高塔上,有各种神灵和圣兽栩栩如生的雕像。寺庙香火鼎盛,一年祭祀不断。马里安曼兴都庙每年都会庆祝蹈火节(Thimithi),庆典的高潮是信徒们赤足走火碳堆。马里安曼兴都庙也是大多数印度教教徒举行婚礼的首选地点。
在进入寺庙之前,信徒们都会在门口先摇响铃铛以祈求神灵允许他们进入,然后洗净手脚并在头上洒水,以使自己更加纯洁,礼毕之后,才会进庙参拜。
据说在这里,还能看到信徒们在门口附近的铝圈中敲开椰子,这象征着敲开信徒们的灵魂,而乳白色的椰心则显示了虔诚信徒们纯洁善良的内心。可惜,我没看到。
让路人给我拍了一张照片算做留念。
街景
在观赏街景中很快抵达被称为甘榜格南的区域,在街道上最先看到的就是高大的苏丹回清真寺。离开清真寺在充满穆斯林和中东风情的街道上漫步,这些不宽的街道在高大的清真寺衬托下显得更加狭窄,但整洁的地面、高耸的椰树、造型各异及五颜六色的房屋组成了非常具有特色的、艳丽的商业街。
安吉利亚回教堂。
世界各地的中国城基本上被称为唐人街,而新加坡的唐人街被称为“牛车水” ,这是因为旧时居住在这里中国人用牛车拉运水而得名。现在的牛车水已不是华人居住的地方,新加坡以南地区已经分配给占总人口70%的中国人。
牛车水是新加坡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从历史悠久的寺庙到时尚现代的新潮酒吧,从传统的老字号中药铺到现代生活时尚店铺,牛车水的风貌可谓包罗万象。牛车水新旧交融并存的独特风味,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本地人前往并流连忘返。在这里,无论是特立独行的潮人或是寻幽怀古的文青,都可找到其归属之处。
牛车水美食街 (Chinatown Food Street) 是新加坡新旧交汇的饮食文化的集中体现地。这里荟萃了人们钟爱的各色小贩美食,从炒粿条、沙爹(烤肉串)到烤鸭和南印度咖喱,应有尽有,让你想一次尝个够却恨胃不够大!
新加坡干净、整洁,还以“花园城市”著称于世;约有23%的国土属于森林或者自然保护区。新加坡的气候温和,温差也较小,可谓是四季如春,全年都适合去那里旅行。新加坡的的绿化范围非常的广,绿茵茵的植被四处可见;单是品种就有两千多种。新加坡在绿化的面积,以及植物的种类上来讲都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
路上行驶的汽车一尘不染,新加坡的干净、整洁程度不亚于日本。新加坡的公共交通很是发达,上班高峰时段也会堵车;再加上地方有小,我觉得自家车也的确没必要。据说在新加坡一个私人汽车牌照也要十几万新币呢,上海的私家车拍牌估计也是学新加坡的吧!
都说新加坡是购物胜地,这自然是无可厚非;而樟宜机场便是这购物胜地中最璀璨的一颗星。樟宜机场拥有400家零售店和创新复式免税店,不仅免税,而且价格优惠、货品齐全。
候机大厅里的免费腿部按摩机,让你疲惫的双腿在它的抚慰下得到舒缓。
指路牌上标有英文、中文和日文,很是方便。
5天的新加坡生活,花了不少时间漫步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虽然人口稠密却丝毫感觉不到拥挤,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它的整洁、有序和文明,不得不说新加坡是一个现代和充满活力的国家(城市)。新加坡人的行为素养和文明程度值得同是炎黄之孙的的我们好好学习。
这里记录的是2011年的新加坡之行,当时的记忆依稀还在但放佛又有些淡忘,趁那些美好的记忆尚存赶紧提笔记录“在案”吧......
2019年3月15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