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 两个人的旅游很多都是这样的:通常是一个人负责订来回车票酒店民宿景点门票计划好目的地路线行程衔接整体开销查看好天气情况帖子攻略网友好差评想好怎么看怎么玩怎么吃问路带路 另一个负责当弱智”
由于最近广东气温降低,目的地汕头在计划出行期间还一直阴雨绵绵,其实出发前两天还不确定要不要去,毕竟下雨天到处湿哒哒出行游玩不方便,最后还是对潮汕美食垂涎已久的念头占据上风,那就去吧!
这次短途旅行对我来说是一场很新奇的体验,因为记忆中以往跟朋友的出行都是我先做好攻略计划好目的地路线行程及订好酒店,所以每次游玩哪怕玩的很嗨也都是带着一种责任感包袱。这次不用带太多主见出门的旅行,给我更多的是很安逸惬意,很开心的度过了一个闲暇的周末。
买了周六早上7点半的高铁,为了避免迟到这个旅游常见bug,所以意味着我们要在5点半起来,6点半前出发高铁站,路上两个半小时当然是在休息中度过的。
其实来之前听到很多传言说潮汕人都很排外,喜欢宰外地客,然后还既不会讲粤语也听不懂普通话。所以下车听到附近人沟通都是听不懂的潮州话,心里就在担心这次出行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会不会像来到语言不通鸡同鸭讲的世界。
不过事实证明还是有些人夸大其实了,宰客现象是有的,所以任何消费前先问清楚价格,但语言不通就不存在了,这里的老阿姨都能说一口“很普通”的普通话。
不想住冷冰冰的酒店就试试订民宿吧,噢家民宿整体空间较小,但胜在布置温馨,没有拍什么照片,基本与网上订购提供的图片一样。
喜欢民宿的客厅,很休闲,可以边喝茶边看电视,有家的感觉。可能是我们都很自觉并不需要太多的服务吧,总体感觉还是很棒的,一百分满分的话这家店可以给到88分,有12分扣在了空间问题上,就算住的是大床房里面的洗手间还是特别狭小,有种转身都困难的感觉。不过哪怕的空间有限,店家还是在尽力做了干湿分离。
放下行李就正式开始了这次旅行的目的——觅食。
第一站要吃的当然就是当地有名的粿汁,在潮汕,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等加工而成的食品都叫“粿”。
汕头长平老姿娘夜粥是本地出了名的老店了,口碑都挺好,但要注意的是老姿娘粿汁在老姿娘夜粥后面,店面第一感觉很小,胜在干干净净。为了给后面美食留点肚子,我们两个人点了一份杂锦粿汁,20元的杂锦粿汁料很足。
因为粿条除了本身原材料淡淡的米香外是没有味道的,所以做粿汁的秘诀就在于浇头的卤水上,吃之一定要拌均匀。其貌不扬的粿汁入口的第一感觉就是口感嫩滑,入口即化,味道主要以卤汤为主,一口粿汁一口卤料,美食通过舌尖进入胃,瞬间整个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RMB:20
——这个旅程因为时间问题,没有尝到别家店的粿汁,但这个在这次觅食之旅中在我心里地位是在第一的,可能与当天第一顿有关,可能与在一起的人有关,也可能与心有关。
傻脑蚝烙这个在很多攻略上都能看到在力推的一家店,我们点的是经典的蚝烙和普宁炸豆干,可能是期望太高了,并没有很惊艳的感觉。
蚝烙里耗仔分量很少且耗仔偏小,蚝烙一般口感以香脆出名,但是这个口感比较黏腻,绵绵的,蚝烙本身味道不重,搭配鱼露吃有点咸鲜味。RMB:7
普宁炸豆干还是有点惊喜的,口感外脆里嫩,味道很有层次感,介于土豆泥、蛋白和豆腐之间软糯的味道(与炸九肚鱼口感很像),配有盐水韭菜蘸料,没有加其他多余的材料,甚至盐都没有,原味就是淡淡的豆香味,你沾韭菜水就是韭菜水和豆香的味道,浅尝几个可以,吃多会觉得很饱腹油腻。RMB:10
离民宿不远的路边,有个田记大鼎猪血,看起来挺干净的,刚才吃的太腻,现在想着刚好来碗益母草猪血汤压一下味道,结果真的踩雷了,猪血口感很柴(能把猪血口感做成这样也是我打低分的原因),汤的味道很淡,加了胡椒粉也还是这样,其实就相当于煮益母草水的味道,只是多了一些味精而已。RMB:10
随心而走,回到民宿打闹一翻准备睡个午觉,挺喜欢这样的旅程,不需要刻意的攻略,交通工具几乎就是11路靠走,走到哪算哪,一切以舒服为主。
潮汕卤鹅,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名菜,属于潮菜系。潮汕特产的狮头鹅,肉质肥美,卤鹅是地方风味食品,香滑入味,肥而不腻。整只鹅当中,最贵的是鹅头,鹅掌和鹅肝。其他的鹅肉反而很便宜。
回民宿午休路上随手买的一份卤鹅却成了两人都强烈推荐的一道菜品。买的有鹅肉和鹅肝,老板还送了几块鹅血,鹅肉的第一口感出乎意料,我想象中的鹅肉是比较紧实做的不好会偏柴的,这里的鹅肉肉质却很肥美,鹅皮偏肥又肥而不腻。鹅肝味道及口感都与鹅肉完全不同的是,鹅肝的口感较为粉糯,入口即化,不愧为整个鹅的精品,有些市集档口都能卖上百元一斤的价格。相比之下鹅血就中规中矩了,口感比较紧,鹅血中间还有些小气泡把卤汤汁都吸收的很入味。
在客厅边喝茶看电视再吃着当地名菜卤鹅,美哉美哉!
地址:盛记鹅肉长平路49号,在不夜天酒店和环保局之间。
RMB:22
这个汕头必吃榜的豆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喜欢吃甜的建议不要尝试,与以往吃过又嫩又滑的豆腐花不同的是,这里的豆花看起来很老,口感比较糯每一口还能吃到糖粉的沙沙感,上面撒的糖粉是白砂糖加红砂糖混合一起做成的配料,味道很甜腻,豆花带着点淡淡的柴火烟熏香,有点小时候家里厨房的味道。RMB:6
我们还点了一份水果芋圆桃胶糖水,这个芋圆的果香味很淡,糖水带着一股陈皮香且偏甜,两个组合在一起味道很特别,让你尝了一口还想继续品下去探究其中用料,不知不觉一碗下肚,最后还是没能研究明白那股很熟悉又特别的味道究竟是我们日常吃的什么食材。RMB:12
鸭母捻也是这家店的招牌,据说是像加长版的汤圆,因为没什么兴趣就没有尝试。
老妈宫粽球是汕头有名的老字号,装修比较陈旧,墙上贴满了获奖证书,极富年代感。
点了个最受欢迎的招牌双烹粽球,粽球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粽子,外形三角状,我们平常吃的粽子不是咸的就是甜的,可是老妈宫粽球却能把咸甜作为一体,咸甜两种味道完美的融合。咸的一面有咸蛋黄、瑶柱、香菇、虾干、腊肠和肥猪肉,甜的一面有白果、豆沙、栗子和莲子等,揭开粽叶淋上一层糖汁,粽子蒸的时间过久已经开始软烂了,加上咸甜配料和糖汁,层次感丰富,口味比较奇特,半个是极限,多吃一口都会觉得肥腻。RMB:10
亚强果汁冰听说是开了22年的老店,从一家小摊慢慢壮大起来,口碑极好,在汕头市非常有名的一家饮品店,每次去都需要排队,据说是去汕头必要打卡的饮食店之一。点了杯中杯草莓桑葚果汁冰,+了3块钱果肉,草莓的果香非常浓郁且果肉浓稠,果汁冰整体味道偏甜,草莓香占主导,相比之下桑葚显得有点酸涩,一口下去先是浓郁的草莓香加碎冰带点桑葚微酸涩的口感,抛去营销的影响,用料较足,但味道中规中矩,对不喜欢甜食的人味道偏甜。RMB:中杯16,加果肉3
来到汕头必吃的肯定还有当地特色夜粥“打冷”啦。其实当地出了名的夜粥店是长平老姿娘夜粥,但是因为我们回来的路上看到长平肥姐人气很好加上民宿老板的力推,就决定还是选择了这家虽然没有老姿娘名气大,但口碑都很好的长平肥姐店。
这里点菜没有菜单,都是明档点菜,新鲜食材看得见。
因为下午吃的东西较多,晚上还不饿就去的晚了一点,薄壳(海瓜子)没有了,我们点了一份大头贝、卤大肠、麻叶、鱼饭和生腌蟹。
【大头】的肉感觉比薄壳更大更肥美一些,料理味不是很重,有股淡淡的金不换香味,又不会压制住大头本身原食材的味道,能吃到食材本身的鲜味。RMB:25
【卤大肠】也是比较安利的,这里的大肠洗的很干净,哈哈,几乎连大肠那股特有的味道都洗没了,只剩淡淡的肠香加陈年卤水的味道。RMB:20
【麻叶】潮汕的大排档档口基本都会有炒麻叶这道小菜,潮汕麻叶特色做法要过水一遍后去除涩味,再用黄金蒜加普宁豆酱一起清炒,有点咸,吃起来口感有点像番薯叶,但是纤维感会稍微强一些,是个佐粥的佳品。RMB:10
【鱼饭】什么是鱼饭?一开始鱼饭与疍民的生活习俗有关。疍民亦称水上人家,古书称他们是‘不粒食者’,即以鱼虾蚌蛤等海物为生,不依赖麦粟等粒状粮食,鲜鱼不经打鳞不刨肚不去腮,洗净后用盐水浸泡,装于小竹筐中再放入大锅里用高浓度盐水煮熟,晾凉后即成鱼饭。
一开始我对这个鱼饭是充满抗拒的,在我认知里,正宗的客家水上民族鱼饭是不打鳞不刨鱼肚不去内脏,对于鱼鳞不去干净都不吃的人来讲简直就是黑暗料理。不过事实再一次证明是我知识狭隘评价过于片面了,小心翼翼浅尝一口发现,鱼处理的很干净,甚至没有鱼腥味,只留下入口即浓的鱼香味。其实就是潮州的冻鱼,跟制作白斩鸡相似,故能很好地保留鱼肉的原有的鲜甜味。强力推荐!RMB:15
【生腌蟹】对于连青菜都不能吃生的我来说,还是很难接受的。尝了一小口,发现蟹肉能很好的吸出来,海鲜的鲜甜原味鲜嫩可口,香料丰富却不抢味,蘸上一点白醋,不仅能提鲜,更能去腥解腻,使生腌蟹更好的入口。连不喜欢生腌的我也觉得味道确实可以,不过据同伴说,一个其实刚好,吃完有点腻,多吃不行,可能主要是生蟹黄特别腥的原因吧。RMB:35
以上这些菜真的专门就是为了夜粥准备的,味道鲜、咸,全是佐粥佳品,一开始叫了两大碗白粥,还在想着早知道分量这么多就只要一碗了,结果后来还吃不够,又加了一碗白粥。原来白粥才是隐藏已久的主角!RMB:白粥按人头,一人1元茶位无限量。(两日短旅性价比最高的一顿)
晚上11点回到民宿准备休息了,今天过得不忙碌且充实,旅行嘛,谁说一定要匆匆忙忙赶景点打卡呢!晚安
赖个床起来10点半了,早上第一顿吃个汕头必吃榜小吴肠粉。
小吴肠粉名声在外,上了大众点评的必吃榜,来汕头必打卡的一家小店,小小的店面熙熙囔囔,一个多余的位置都没有,经常大排长龙。
点了份猪肉海鲜肠和牛肉海鲜肠,肠皮应该是米浆加了澄粉,晶莹剔透与广式虾饺皮类似却比虾饺皮更为薄而Q弹。包裹的馅料很足,有猪肉、耗仔、虾和豆芽,牛肉肠则是牛肉、耗仔、虾、生菜、青椒和番茄。肠粉上面再加上上菜圃,整体海鲜味很足加上豆芽的清爽完美融合一点都不油腻。
稍微提一下小吴肠粉的秘制辣椒酱,其实广东人吃肠粉讲究的是清淡,很少会有加辣酱一起的,但是看到周围的人都加有辣椒酱一起吃,于是跟风加点,结果出乎意料很好吃,这里的辣椒酱辣味很淡,更多的是酒香味,与肠粉结合在一起又产生了另一种味道!临走前问了店家有没有包装卖的,可惜的是没有。
回深圳前的最后一顿饭,来汕头怎么能少得了吃顿当地正宗的牛肉火锅呢,潮汕人民对牛肉火锅的喜爱程度简直犹如江水滔滔不绝,在吃牛肉这件事情上严谨度展现在对牛肉部位的把控极其细致。RMB:155
【牛腩】这里的牛腩炖的很软烂,味道不是很浓,沾上沙茶酱吃味道刚好。很适合火锅前开胃(因为吃了火锅就吃不下了)
【牛筋丸】我们点的是生丸,煮开闻不到什么牛肉香味,口感弹牙,味道很一般。
【雪花】一开始就刷了,瘦肉间带点油脂肥的纹路,入口很嫩滑,值得安利。
【匙柄】很柔软带点微脆的口感,据说是牛腿靠近牛腹的部位,值得一尝。
【吊龙】这个可能是因为是吃到最后放久的原因,肥瘦相间感觉比较肥,建议鲜肉上来趁早刷锅吃。
值得介绍的是这里的秘制沙茶酱,曾经我真的是一点沙茶酱都不吃,这个沙茶酱颠覆了我以往对沙茶酱浓郁大蒜复合味的印象,杏花吴记的沙茶酱更多的是花生和芝麻的浓香,带点味甜,在这顿美食盛宴中最为加分,可惜的是忘记问店家买几罐带回来了。
这里提一下回来之前特意去盛记卤鹅打包了两份带回深圳吃,老板说卤鹅不需要加热,把酱包加热后直接沾着吃也别有一番风味。还没尝试,但我觉得应该加热更还吃。
来一趟汕头怎能不带点特产牛肉丸回去呢,临走前问了一下老板觉得吃过哪家店的比较正宗好吃,福合埕的话本地、外地人都知道,就是老牌出名一些,然后老板推荐的小店却是在居住的民宿附近,真的是很小的一家店,叫坤记牛肉丸,67块钱一斤,因为肉丸偏大,一斤也才十多个左右,RMB:200。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可能是这次旅行吃满足了,回来两天了还没有尝也没有太大的期待!
好啦,这次汕头的觅食之旅已经结束了,这两天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几乎把汕头美食品尝个遍,胃里的馋虫都得到了极致的满足,回到深圳两天了,也没能提起出去探店的兴趣。
两天的印象中汕头给人感觉是个老城,节奏很慢的一个城市,城市组成元素几乎就是吃、喝。这篇游记大概无法作为攻略给别人提供很多参考意见,纯粹想记录一下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的一次周末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