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我们户外群的群主山足给大家推出一条皖南三日游的路线,十八人的名额很快满员。这次出行的时间选的好,正月初三至初五,避开春节出行和返程高峰;地点选的好,去了皖南的几个小众景点,避开知名景点的人山人海;一起出行的人也好,都是户外爱好者,三天相处下来其乐融融;多谢我们的山足队长把吃住行安排地妥妥的。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明代汤显祖的诗句使徽州成为了广大旅行者心中的向往。我是一名旅行爱好者,我不会写诗,但我一定会用镜头记录下这次徽州之行。天气预报中三天都是小雨,实际上大部分时间还是以阴天为主,也算是老天眷顾吧,让我们领略到烟雨朦胧的水墨徽州。
正月初三上午,我们坐上十八座的中巴车前往第一个目的地——安徽休宁县的木梨硔村。高速公路上一路顺畅,进入山区道路时就相对缓慢了。山路崎岖狭窄,会车不易。建议打算来木梨硔看看的朋友还是自驾过来比较方便,最好是越野车。
山脚下没什么停车场,有块空地,也只适合私家车,附近的村民会热情地邀请你去吃饭住宿。我们已预订了山上的民宿,所以我们背上行囊(建议不要带行李箱),开始步行上山。
雨天路滑,大家小心行走。从这泥泞的路面可以预见,我们将去到一个个比较原生态的地方。
木梨硔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海拔近千米的苦竹尖山腰,是徽州古镇中海拔最高的村落,村子并未通车,游客只能徒步上山。
回首望去,山路弯弯,路口附近停满私家车,看来木梨硔已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细雨绵绵,好在一路的木栈道倒是不那么湿滑。
半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木梨硔村落,在山足队长联系好的八仙客栈安顿下来。客栈老板是个年轻小伙,去年刚结婚,小夫妻在他们父母的帮助下把客栈经营地红红火火。
分配好房间,放下背包,便迫不及待地出门猎奇。
这个隐匿于高山之巅的古村宛如与世隔绝,雾气弥漫,更像是仙居之地。
村子对面的山上云雾缭绕,赶紧去探访一下。对面那山间有个新建的观景台,从观景台往村子看,可以看到全村的风貌。
路不远,经过这个池塘,再走一会儿就到。
从观景台俯视这个古村落全貌,只见村子三面悬空,翠竹相拥,徽风古韵浓郁,远处云山雾海,实乃人间奇景。据说这里每年有百余天,村庄被云海包围,忽隐忽现,故又称为“云端上的徽州古村”。
从观景台返回村子,开始走街串巷,想更多地了解这个村子和村民。
村子最特别的建筑便是这沿村路搭建的晒台。村子山势险恶,悬崖也不在少数,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聪明的村里人将一根根原木吊下悬崖,用木头和竹子,硬是搭出了一块空地,也造就了邻里来往的“村道”,成了村里人晾晒的晒台。
在被世人注目之前,村民养鸡种稻,引山泉水入户,当地人也靠卖竹为生,自给自足。青壮年基本已外出打工,或搬入县城居住,长期居住的应该是中老年人了,他们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依然守护着他们的家园。
随着木梨硔被驴友发现,广为流传,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这里的人间仙境。客栈一家家开起来,古村变得生机蓬勃。
村边的古树见证了这个村落的过往岁月。
沿石阶下行,便见一层层小型梯田,和一片片菜地。
我们的晚饭就由客栈老板操办了,正月初三,大家有缘一起出来玩,队友之间互相介绍,相互了解,边吃边聊,吃出了年夜饭的感觉。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意犹未尽。我们即兴开起了party,年轻老板提供了电脑和音响,大家的歌声响起来,才艺秀起来,气氛相当high,队友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照片和视频就不展示了,各自私藏,珍贵的回忆。
其乐融融的一家子(加司机师傅)!
正月初四,下了一夜的雨,早上起来,无缘看到传说中的云海,在客栈吃完早饭,我们就原路下山,坐车前往祖源村。木梨硔与祖源村有一条山路相通,徒步四五十分钟的样子,小雨淅淅沥沥下着,还是放弃了。我们的车沿着溪口镇向西,在蜿蜒盘桓的山路间前行,车程大约一小时,进入一个大山坳,就来到了祖源村。
“祖源村,偎依在海拔685米的插角尖山腰,村庄始建于宋代,生态绝佳,流泉飞瀑,粉墙黛瓦,徽风古韵,村内拥有水口、古桥、古民居、古树、思贤岭等历史文化景观,尤以千年红豆杉而闻名,有百余亩梯田景观。是黄山市百佳摄影点之一。”
村办公楼前的一块空地已变成停车场,适合私家车停放,不适合我们的中巴车,没有足够的盘旋余地。
村办公楼右侧有一栋亭台楼阁,名曰:翰林阁。
村办公楼左侧是村史馆,名叫祖源堂。
往村里走,便见白墙青瓦,屋檐翘角,这里依然保留着徽派建筑风格。
开始在村子里瞎转悠。
进入“梦乡村 祖源名宿群”
抬头,看见久经风雨的粉墙斑驳落离,碎石垒成的墙基犬牙交错,一块块大小不等的石块铺就的高高低低的台阶。
这里的民宿规格明显比木梨硔高了许多,想必这里车辆能直达,总归要便利很多。
转角能遇到什么?
不知不觉间,已来到村后,水泥台阶上去,转角抬头望见一棵高大的红豆杉。
看指示牌提示,这棵古树已有1200多年的树龄,据说是祖源村开基所裁,村民尊其为“祖源神木”,树干要三个成人才能合抱过来,树高约27米,树冠郁郁葱葱,显得生机勃勃。
站在半山腰上,俯瞰村庄全貌,真有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旷达意境。
山足队长一吆喝,集体照拍起来,各种pose摆起来。
后山看好,集体决定去村子前方的山上看看。
经过村子,依然是各种拍拍拍。
边走边看,慢悠悠来到村子南边山坡一个古亭边,也就用时二十分钟左右。
路边的指示牌上用四种语言来介绍忖史,看来祖源村已准备走向世界了。
从亭子处俯瞰全村,祖源村形似聚宝盆。遐想一下,春天来临,眼前这片油菜花盛开时,金黄金黄的,花海将顺势而建的房屋环抱其中,风景将何其撩人。
村子西侧山道边,又遇见一棵千年古树。树干已空,底下有砍伐痕迹,它有怎样一段心酸沧桑的往事呢?
将近两个小时,我们用双脚丈量了祖源村,在古老的村落中穿行,感受着历史的沉淀。
午饭安排在祖源村的一农家乐,老板看起来憨厚淳朴,几个当地特色菜比较实在地道。饭后上车,前往齐云山,车程一小时左右。
“齐云山与武当山、青城山、龙虎山合为道教四大名山,早在唐代山上就有道教活动,现代虽然没落,但是山上还能看到一些道观和壮观的摩崖石刻。”
午后1:10,我们来到齐云山游客中心。
作为户外爱好者,缆车就免了,想知道登山步道在哪?
登山步道在索道站左侧,沿河边一直走到登封桥,过桥再过村才开始登山,门票检查是在临近山顶的望仙楼。不想坐缆车,就得绕那么远的路,游客中心建在索道站边,故意的吧。
“登封桥坐落在休宁县齐云山北麓岩前镇的横江之上,为登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齐云山的必经之地。桥亦因此成为吉祥之地,俗谚称’‘登封桥上望一眼,高瞻远瞩福不浅;登封桥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
集体观念很强的一个团队,到那那合照。
看各位的装备,够户外吧。
“该桥八墩九孔,桥墩船形,拱孔间距14米,桥长147米,宽8米,高9.5米,两端引桥各长16米,全以青石砌成。桥面平铺条石,两边立有0.9米高的石栏杆,拱圈为半圆形固端拱。”
过桥,右转,穿村而过。
本地特产,老百姓的家常。
过这个牌坊,开始登山。
拾阶而上,便是霞客古道,途经数座山亭,约50分钟后到达景区检票口望仙楼,一路上坡度较缓。
途中偶遇一高手。
从望仙楼回望,刚好望见横跨横江的登封桥。
过望仙楼,继续前行,山中丹霞风貌开始显现。
真仙洞府的山崖峭壁呈现出丹霞地貌,这一处也是登山途中石刻文字较多的地方。
过了二天门,便可见悬崖上的村落,地势险要的月华天街。
财神殿前方一座独立挺拔的孤峰上建起了一个金色的亭子,此峰被称为香炉峰。
过三天门,便是月华天街,我们匆匆一瞥,径直来到我们投宿的客栈“接旭楼”,放下背包,一身轻松出门看风景。
3:30出门,山足队长看了轨迹,做出安排,今天时间不多,适合走小环线,明天早上走大环线。
小环线路线:天街 - 风虎关 - 玉虚宫 - 一线天 - 五老峰 - 天街。
风景区的基础建设还是不错的,路面平整又干净。
自由行的一个不足之处来了,来到一些人文景观处,没有导游的讲解,很多的历史文化真就欠缺了,光看看一些指示牌肯定是不够的。
4:20,五老峰清晰可见,但可望不可及,时间也不允许。小分队集体照来一个。
回到客栈,晚饭尚早,就去附近的太素宫观瞻一番。
不愧是“江南第一皇家道场”,太素宫有三进殿宇,楼宇高大。
我也就只能看看了,道教文化真心不懂。
太素宫大门正对着香炉峰。
月华街的夜色,十分安静,太安静了。
正月初五,六点左右一醒来,就立马穿上衣服,来不及洗漱,就出门找云海去了。不得不再次为我们的山足队长点个赞,安排的客栈就在最佳观景处。
云海没有,但云雾蒸腾的齐云山也是别有一番意境的。白墙黛瓦,云雾缭绕,好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山连吴越云涛涌,水接荆扬地脉长。” 齐云山正有诗中风情。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
半小时之后,云雾翻腾成这样了。如果有时间,可以一直驻足在此。
8:00,我们开始走大环线:月华街 - 赏月亭 - 神秘长廊 - 方腊寨 - 悬空栈道 - 紫云关 - 月华街。
最高峰只有海拔585米,但山势雄伟挺拔,一口气登山而上,还是会汗湿衣襟的。
从赏月亭下来没多久,只见前方一高一低两块红色岩石左右对峙。早到的队友仰头探望着什么?
原来是齐云山瑰宝之一的摩崖石刻。岩石是内切的,队友们讨论更多是这些字先辈们是怎么雕刻上去的。
“齐云山摩崖石刻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造像或岩画,栩栩如生,神韵俱佳,堪称一绝,气势恢宏雕琢,令人叹为观止。”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长达500余米的“神秘长廊”。
丹霞地貌形态各异,山势险要,着实令人震撼!
一路走来,这里的山势丹崖内切,是典型的“负坡”,走在下面,有整座大山向你压来,让你透不过气来的感觉,会使人对大自然的伟大产生巨大的震撼。
集体皮一下
这么壮观的丹霞地貌,一路上就我们一队人,再无其他游客。是不是有点可惜了。队友们达成的看法是,齐云山离黄山和九华山太近了,游客们到那两地挤人头去了。
我们倒是非常乐意独享这一片美景。移步换景,流连忘返。
看,大家又发现了什么?
远处呈现出诗一般的画面,眼前领略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禁让人心胸宽广。
多看一眼吧,不知下次还会不会再来。
Wow,树丛遮掩着的那条路可不可以称得上最美公路呢?
又是一段攀爬路,终于来到方腊寨。
方腊寨,即北宋末年方腊聚众起义之地,方腊就是水浒传里跟宋江死掐的那哥们。
继续向前,来到一处洞穴。往下探望,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此等险要地带,古人是难于攀登了。我们么,已有先人为我们铺就了悬空栈道。
栈道一边是深深的峭壁,一边是悬崖,地势陡峭。
可惜,雾气越来越大。
回头看,给我们后面的队友留点惊喜,换成玻璃栈道的话,就是惊险了吧。
下栈道,来到紫云关。
关内雾气弥漫,关外的天空竟如此通透,两重天啊?
从紫云关返回月华街途中,再次望见五老峰,腾云驾雾ing。
10:00左右返回客栈,瞧着对面财神殿外迎财神的活动还未开始,老板也说不出所以然来,我们就不等了,退房下山。
下山不走回头路,从西侧山路经过会仙阁下去,路程短,只是坡度大。
会仙阁是景区的另一个检票处。
从会仙阁西侧窗口遥望紫云关,又是一幅风景画。
山脚下,有几株油菜花抢先绽放,不出二十天,这里将热闹非凡。
齐云山旅游大致可分成两个区域,前山以人文景观(道教文化)为主,从望仙楼至月华街这段路程大约有600-700米,游览时间1小时左右。喜欢自然景观的游客,走后山会让你对丹霞地貌大饱眼福,大小环线串起来游览时间2-3小时。
歙县许村是我们这次行程中的候补景点,午饭后时间还算充裕,就顺道去走走。
“许村村落采用传统的“风水”理论,整个村落布局保留着“临水而建,双龙戏珠,倒水葫芦”的基本风水态势。辉煌的历史为许村留下了一大批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种类多样,布局严谨,工艺精湛,在建筑、历史、学术、环境、人类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40元的门票,四十几分钟逛下来,感觉性价比不高,收个十几块的维护费还说的过去。
高阳廊桥——结构精巧、依然遗梦的元代廊桥(明代)
西溪和方溪在高阳桥前汇成富资河,逶迤南向。
双寿承恩坊——全国唯一一座夫妻百岁老人寿坊(明代)。
大观亭——明代砖木结构,八角形楼阁式建筑,经典建筑教材范例(明代)。
五马坊——明初抗倭寇儒将许伯升,明代早期建筑标志“哺鸡兽”。
经五马坊,开始往村内摸索。
福泉井——原属观察第主人许天相宅私井,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
许家泽古居——清末两淮盐运使民宅
大墓祠于明中叶所建,三进三开间,其木结构建筑风格类于呈坎“宝纶阁”,现中进已毁。
大邦伯——气势宏伟的明嘉靖建的大祠堂,52只木象、99根木柱,又称长寿堂(革命圣地:方志敏红十军团的军部旧址)
古村民居
在古村里游走,没有任何路标指示,真的是走到哪算哪,网上看到的有些古迹不知在何方。
基本的设施还没到位,门票是不是收的贵了些啊?
兜里一圈,又回来了。找好角度,给最有价值的三个古董建筑拍张合照,就此别过。
三天的徽州之旅,行程充实,心情愉悦,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品尝了不一样的美食,结识了不一样的队友,体会了不一样的精彩,记录了不一样的人生。
“青山向晚盈轩翠,碧水含春傍槛流。” “茂林修竹映村郭,飞禽走兽相对鸣。” 徽州大地,青山绿水,如诗如画,总让人魂牵梦绕。徽州,下一次再来看不一样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