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身,背后是千年时光【五台山+佛光寺】

作者:呼吸的海7581 显示图片

    经常在“窝里”看网友的各种游记,在文字和图片中畅游各地也是一件快事,三月底去了五台山,网上下载了攻略。这是我第一次去五台山,出发前我设定的目的是求菩萨保佑的拜佛之旅,回来后发现这是一趟与时光对话的旅程。
    从南京到太原乘坐z96一夜之间从江南到了中原,三月底山西依旧春寒料峭,窗外的树还没有发出绿芽,枝桠直愣愣地指向天空。火车本应9点15分到太原,没想到提前了五分钟,和朋友下车后迅速出站,在车站北侧坐上814路到达太原东客运站,从火车站到东客站的线路还是挺多的,一人一块钱,大约20分钟左右。在窗口还没买票,就被售票员告诉赶紧上车,9点45发车,不然下一趟要到12点了,还没到旺季去五台山的人并不多。

    客车出太原上高速,忻州出口下,开始一路走省道,从太原到五台山走了近4个半小时。出发前做了旅行计划,但是近一天的舟车劳顿让我们选择在五台山中心景区逛逛,第一站殊像寺。


     景区内有公交车,不过淡季的时大部分线路只集中在黛螺顶至镇海寺之间,去其他寺庙需要考虑包车了,当然自驾游除外。到五台山,拜殊像寺、五爷庙、镇海寺,黛螺顶后就可以随便逛了,这是后来酒店员工告诉我们的,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说法。


     大文殊殿中供奉是文殊菩萨等身像,值得一看,据说头是用面制作的,故事有些神奇,但是菩萨面相庄重慈祥,让人能心生欢喜。看到有些人在拍佛像,奉劝各位,到了寺庙中不要拍佛像,这是对佛祖的不敬。
    香炉、大殿、佛像、牌匾,每一处都是几百年,仿佛思绪已经穿越历史,停留在毛笔尖,想象当年的康熙爷是怀着怎样的心境写下这些文字。


     走出殊像寺就奔着中心区的白塔而去,这不是我们计划中的行程,可是心境至此不如就跟随脚步前行。白塔位置很好,也十分醒目,供奉着佛祖的舍利,塔院寺前一片空地据说是五台山的风水宝地,不能动土盖房子,就这样空着几百年,也许还有未来的几百年。
    走出塔院寺,误打误撞中走进五爷庙,这也许就是随性旅行中的乐趣。五台山我们去过的寺庙中,只有五爷庙旁边有ATM机,个中滋味看客心境不同,体会也不同。


    据说,旺季的时候,五爷庙都挤不到前面去,而我们去的时候只有三五个人,有幸拜了五爷也亲眼见到了身披龙袍的五爷。一旁的中年妇女不断推销100元给五爷穿衣服,后来听说五爷的衣服很多,每年都要烧到一些送给他。牌匾也很多,据说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换一批,我更感兴趣的是大殿外的木雕,精美细腻,有的地方还描金,寄托着人们对于五爷的敬重,对自己未来的期许,还有对明天的一丝迷茫。
中心区的一些寺庙仍在扩建中,有的也经过了维修,可是还是能从斑驳中,闻到历史的味道,在五台山与你对话的不仅是菩萨,还有那些虔诚的善男信女,在你膜拜的时候,也融入了他们的信仰中,与他们一起倾听菩萨的声音。五台山适合静听。


 
    【佛光寺的千年】
    一夜无语,第二天早晨阳光灿烂,五台山的天空也变得湛蓝纯净,几朵白云附在天空中,一动不动,这一天我们的目的地——佛光寺。(包车200元,五台山往返,单程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来五台山不能不来的两个地方是佛光寺和南禅寺,五台山先有佛光寺,然后有清凉寺,之后才逐渐形成五台山。佛光寺始建于唐代,精美的木雕艺术,让它成为艺术的瑰宝。


 
    寺庙从九十年代初就没有僧侣在此修行,现在这里算是艺术博物馆了。走进去逛了好一会才看到工作人员出来,买了门票,每人15元。整座寺庙苍松翠柏掩映,工作人员说,香火最旺的时候,寺庙比现在大近30倍,坐在台阶上我在想象30倍的大小,穿过千年的文物,耳边响起唐朝的车马声和人们细碎的脚步声。寺里不允许点香,但是我在心里燃了三炷香,敬天、敬佛、敬人。
    明崇祯始建的伽蓝殿,精美细腻,清朝时曾重修过但依旧保持原来的样式,只是其中的泥塑我无法得见,只能在网上查些资料。


 

    公元877年的唐乾符,依旧屹立在寺庙中,我可以轻易触摸它的纹理,阅读那已经模糊的文字,我的指纹留在石柱上,虽无法千年却总是希望能触碰到历史的温度。


 
    在佛光寺,一转身总能让你看到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建筑,一砖一瓦,一树一草中,除了倾听你还可以触摸,还可以行走,如故人一样,不同的是,你的手中多了数码相机带走风景,却带不走文化的精髓以及人文的力量。


 

    穿过这座近乎于直角的陡峭楼梯,大殿才豁然开朗,人们为什么要建这样的楼梯?是为了膜拜,还是为了提升人们的敬仰,我已经无所知,不过这并不妨碍今日的我去欣赏。


     大殿门口的油松已经一千年了,树干依旧挺拔,枝头的松枝依然苍翠,这一千年看尽世间的悲欢离合,这一千年有所少人曾与它擦肩而过或许相忘,或许相恋,这一千年我们早已成了齑粉,而树还在。




 
    佛光寺的大殿到了,旁边的小屋中看护的老人出来给我们打开锁,我们有幸成为这一天第一个来参观的游人,老人并没有催促我们,可以让我们在大殿中欣赏精美的佛像,据介绍,莫高窟中的一些壁画也临摹了佛光寺中的佛像,这份心灵的撞击,你无法用语言形容。整个大殿没有现在寺庙精美,也少了很多装饰品,可是朴实无华并不能掩盖它的光泽,这是来自唐朝的问候,无声却震耳发聩。我就站在这个角度拍了一张照片,一转身,背后就是千年。

    从佛光寺返回五台山的路上,去了清凉寺和金阁寺,都是顺路为之,不曾想却逛了五台山的始祖寺,先有清凉后有五台。初春的五台山天气寒冷,站在这块清凉石前,却感觉温暖。文殊菩萨从南海带回来的石头不是冰凉的,而是温热了世俗冰冷的心。


 

    金阁寺精美的木雕让人流连,据说寺内有一尊五台山最高的观音菩萨,可能时间不对菩萨没有见到真容,但是湛蓝透明的天空和古建筑之间,却在我心中留下了强烈的画面感。


 

    龙泉寺的石雕美轮美奂,也是从佛光寺返程的路上,请司机大哥停车我们去欣赏的,如果你包车去佛光寺,这几个地方不要错过,下一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来,再来也许物是人非。所以这次我们还是很感谢包车的大哥,一路上介绍很多历史典故,一路上耐心的等候,有时候钱是一回事,而缘分则是另一回事了。


 





    早上7点半从宾馆出发,返程时候已经是12点以后了,逛佛光寺的行程在我们计划之内,时间却在计划之外,看来还是心在指引,路在脚下,开始走吧!不过后来发现,从五台往返还是合适的,佛光寺在豆村镇范围,从镇区到佛光寺距离不近需要包车,与其折腾不如这样省事,关键是要找一名靠谱的司机大哥,我们是直接包酒店的车出去的。

    第二天的下午:南山寺,这是一个寺庙群,由于山下正在大兴土木,路并不好走,不过开始登山的时候却一下子变得清凉许多,是菩萨在庇佑吗?我相信是的。


 

    108阶,1080阶,这种数字组合的台阶在五台山常见,一路上我登过数不清的台阶,希望每一步都是在清除孽障,每一步都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快乐,每一步都能让蒙尘的心,多一丝纯净。慈禧在南山寺中提了几个字,不去追究她究竟在哪里写的这几个字,也不去追究历史的评价,只是觉得这四个字是我此行的最大体味。


 

    当天下午的行程基本上就是在中心区逛了,第三天去了黛螺顶和菩萨顶,天气出奇的好,积雪的北台和明朗的南台都清晰可见,五台山行程我们住了三个晚上,用了大约两天半时间就逛的差不多了。
    这一次我们没有大朝台,不过我们在寺院中寻找到了很多乐趣和感悟,小小的广仁寺中,小喇嘛打羽毛球开心的笑容,黄教寺庙中飘动的经幡,还有普化寺喷香的素炒饭,在普寿寺第一次学会过堂(吃饭),黛螺顶庙中顽皮的小猫,路上的每一处都是风景,自在随心。




    黄昏时分,跟着老喇嘛在广仁寺中转经,老人慈祥和蔼,我希望在转经中能感悟菩萨的心,增加一些内心的修养。顺时针的旋转中,心渐渐安静下来,这一刻仿佛觉得,这条路,这个背影已经带领着我转了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