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寻味潮州攻略——当地土著带路,感受正宗潮汕风味

作者:一大颗雪梨 显示图片


作为一个誓要吃遍宇宙的斜杠美食博主,雪梨来到了以『好吃』著称的潮洲。从每一间水汽氤氲的小店铺里,看潮汕人的胃到底承载了多少美味又平凡的渴求。

本次由大学好友带路,和潮州土著家庭相处48小时,带你们一起来感受地道的潮州风味!


本文共分为4个部分:行程、风味、城事、人情。有大量图片,注意流量使用。

行程,主要讲两天的行程安排和实用建议。
风味,主要讲代表性的潮洲味道/风味小店。
城事,主要讲潮州的古迹、工艺和城市。
人情,主要讲潮州的好客人情。
(每一处,我都会在分段的末尾注明店名和地址。)

(来自一个处女座的超实用行程规划!)


二日路线
DAY ONE
上午:从西马路开始,一直杀到牌坊街,用各类潮州美食激活肠胃,吃到下午也很正常。一定要做好步行准备,一来可消食,二来可感受潮汕风土人情。
下午:可以顺着走到中山路,或者找间茶馆喝喝茶,看看戏。牌坊街边上有间莲华素食馆可以吃晚饭。
晚上:沿着韩江边走走,吹吹江风看看夜景。

DAY TWO
上午:过完早,去潮州市博物馆逛逛。
下午:牌坊街吃点昨天还没来得及吃的。一路走到广济门,踏上广济桥,探访古韵。到了对岸就登上韩文公祠,让韩愈保佑逢考必过。参观完正好黄昏,在滨江长廊踩踩单车,看广济桥开启通航,四座城门华灯初上。
晚上:在官塘兄弟牛肉吃吃现杀的牛肉。然后回到西岸,人民广场看看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展馆里有民情风俗画。

TIPS
1. 【韩江】把潮州分为东西两岸,牌坊街在西岸,由广济桥可步行通往西岸,否则要坐车经韩江大桥过江。
2. 【广济桥】门票早就由50元降为20元,16:30后不能过桥。17:30开始收船、通航,城楼同时亮灯。
3. 【官塘兄弟牛肉】在韩江东岸,附近有牛场,新鲜现杀,是朋友一家也常去吃的店。建议打车前往,从牌坊街过去车程大约15分钟。
4.  潮州的【公交】不发达,晚上公交车很少,可以打车。共享单车叫“叮嗒出行”,需停到划定区域,用完可删app,目前退款2天到账。
5. 一定要穿双好走的【鞋】,但如果走马路,尾气很多,敏感者请备口罩。
6. 春节前后关门的店,基本都是外地人开的。当地人的店都还开着,不用担心没饭吃。

潮州人的过早,都是宇宙级别的幸福!

南方人的命,是稻米给的,潮州人民也一样。细糯的米浆被劳动者赋予各种形态——条状、片状、团状,于是有了万变不离其宗的『粿』。淋上特制卤汁、沙茶酱、芝麻酱,稠厚如斯,芬芳如斯。

当地的朋友带我体验了【几种经典搭配】,供大家参考。

01 粿条汤+酱


我是个湖南人,所以我几乎不喝汤,即便来广州已经十几年,也依旧爱不上。但是,这次在潮州一家老店遇到的这碗『粿条汤』,我喝了个精光!


汤汁有极为浓郁的骨头香气,芹菜和南姜碎清香怡人,胡椒辛味独到,一口下去,寒气尽除。牛肉、牛肚、牛百叶、牛舌、牛肉丸,分量十足。蘸点辣酱,相当提味。也可试试米粉,比豆芽还细,口感特别。

店名:镇记牛杂店
地址:环城路60号


02 沙茶粿+牛丸汤


从牌坊街出来,一路骑车到朋友的母校华侨中学,在她放学常吃的一家小店停下,吃到了非常香浓的沙茶粿和牛丸汤。

粿条和河粉最大的区别在于,粿条的大米含量更高,因此更厚更饱满,更弹更有韧劲儿。密实的沙茶酱将粿条携裹,快速翻匀,花生的香味会充满整个鼻腔。如果觉得腻,可以喊老板拿一碟辣酱。


吃沙茶粿,是一定要配汤的。这里的牛筋丸极为弹韧,纤维细密紧致。一口咬下,甚至会感觉牙齿是被丸子弹开的。

店名:好印象
地址:华侨中学出来左拐,看到一条小桥,过桥后往前走15米。
 

03 肠粉+单枞茶


一勺米浆,迅速铺满抽屉。一分钟后打入鸡蛋,撒上白菜丝,刮成条状后出炉。肠粉会被浇上厚厚的沙茶酱,未入店,先闻香。


一碗凤凰单枞,是解腻舒滞的关键。茶清香,酱浓香,一清一浓,相得益彰。


店名:老尾肠粉粿条面
地址:奎元住宅区B区47号(生记肠粉旁)


04 白粥+小菜


潮州人能把简单的白粥吃出花来!

非常让人惊艳的简单早餐,白粥非常稠厚,但不是米浆,是一粒粒的米。


选好小菜后,让老板切件盛碟。推荐酸菜、油豆腐、木耳,五花肉更是被卤得美味到不像话,搭配白粥就是天堂!


店名:凤凰白粥
地址:彩虹东路与胶南街交叉口旁


05 粽球


这个很遗憾没吃成,在牌坊街的老宅里有一家很出名的,可当时实在很饱....

潮州朋友说这个粽球很特别,是一半咸、一半甜的粽子,上网搜了张图给大家展示一下~


店名:兵马司林粽球
地址:牌坊街司徒世家大宅


潮汕牛肉的精髓在于——鲜。


据说潮州不产牛,多从湘川等地进口,然而特别之处就在于——新鲜。牛肉几乎都是当天宰杀,不排酸不冷冻。在潮州朋友家人的带领下,我终于吃到了真正的牛肉(相比之下广州的根本就是假牛肉)!

潮州吃牛肉火锅要去【官塘】,因靠近牛场,能保证最高的新鲜度。



手工现切,纹理丝毫可见,新鲜可人!





从上之下,依次为匙柄、吊龙伴、五花趾。

匙柄,柔韧性好,Q弹有拉伸感。吊龙伴,软和香滑,细嚼无渣。五花趾,是我最喜欢的部位!肉质脆嫩紧弹,嚼下时弹舌。爽脆到什么程度呢?咬下去能听到明显的“咔咔”声!



还有我超爱的糕烧番薯芋和牛腩!

店名:官塘兄弟牛肉店
地址:湘桥区韩山师范学院陶瓷学院西南50米

去潮汕吃牛的同学,请务必收藏这个部分!


嫩肉、脚趾、吊龙、匙柄、胸口朥——最为常见,是牛肉火锅店的标配。
脖仁、五花趾、吊龙伴——量就比较少,但极为好吃,吃不吃得到要看人品。
每种肉的形态纹理各不相同,大体请参照下图:


每种肉来自牛的不同部分,口感也不尽相同,我尽量描述出区别,以供大家参考!
嫩肉:臀腿部位,产量大,甜度高,软嫩滑溜。
脚趾:前腿肉,即三花趾,弹牙爽脆,汁水鲜甜。
吊龙:牛脊背上一长条肉,香滑可口,细嚼无渣。
匙柄:肋骨之下,中间会有一条肉筋纹路,形如钥匙柄,滑弹且有拉伸感。
胸口朥:前胸肉的一块脂肪,稀有,大肥牛才会有。不觉肥腻,反而很有嚼劲。
脖仁:脖子位置运动最多,肉质极佳。一千斤的牛只能切出一两斤!脂肪像雪花般分布,鲜甜爽口。
五花趾:后腿肉,带大量肉筋(比三花趾多),肉质极为爽脆弹嫩。
吊龙伴:吊龙下面的一小部分肉,更稀少,带了些肥肉所以更滑更嫩。


涮肉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像上图这样。汤滚后,肉入勺,快速拨动,三秒一抖。

(纯看攻略的朋友可以略过这部分,直接跳到下面的“甜食点心”部分)
最正宗的潮州味,一定是在家里。

这次旅行最幸运的是,可以和朋友一家人吃到地道潮汕味。朋友的妈妈是典型的潮汕女人,贤惠至极,手艺过人。

阿姨有多厉害呢?我在她家吃了葱、香菜和芹菜。(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这三样东西和死亡之间,我选后者)


【猪骨莲藕汤】
猪骨要选肋排靠近猪颈部分,吃起来稍有韧劲,不至于过分软烂,和粉糯的莲藕一起吃刚刚好。潮州人做汤必放芹菜,一来清香扑鼻,二可解肉类的腥腻。而我,居然接受了星星点点的芹菜叶,神奇。


【九层塔蛤蜊】
蛤蜊本身十分鲜甜,但阿姨突然把蛤蜊端走,到厨房重新回锅,再上桌时突然有动人清香。原来是加了潮州人民炒蛤蜊必用的——九层塔!香气无法描述,但是没有九层塔,这道炒蛤蜊是没有灵魂的!


【盐焗鸡】
鸡肉紧致筋道,一定要蘸潮州特有黄豆酱,满满的氨基酸,立刻激活鲜味。


【莲子甜汤】
潮州的甜汤,其实就是广州的糖水(但更多是指鸭母捻,后面有写)!莲子温水泡开 ,雪平锅装用清水和糖反复熬煮,直至莲子粉糯鼓胀,简单的甜汤便做好。



【红桃粿】
年味渐浓,朋友妈妈专门制作了黑粿和红桃粿。黑粿的内陷儿是葱油炒制的甜芋泥,红桃粿则包着咸香的糯米饭,都十分好吃!

红桃粿外皮红粉,吉祥喜庆。内馅儿由加了香菇、虾米、猪肉、沙茶、鱼露等多种食材的糯米饭炒制而成,粿皮包裹后压入粿印。用油煎一下,吃起来极香。

吃完咸的想吃甜,吃完甜的想吃咸。

潮州的甜汤点心,和广州的糖水铺类似,不同的是这里一碗都在10块以内,20块基本吃到呕。以牌坊街最为集中,当然啦,路边小店也可随便吃。



【鸭母捻】
据说是因为汤圆浮起,像一只白白胖胖的小鸭子,所以叫『鸭母捻』。
汤圆是红豆和绿豆馅儿,甜汤里还有红豆、薏米、番薯、银耳、百合。

店名:胡荣泉
地址:奎元住宅区B区门口(上面那家吃肠粉的旁边)



【春饼】
神奇的食物!米面团往铁板上一滚,糊成圆薄饼,5秒后立刻铲下。里头的馅儿由绿豆泥、葱、肥肉做成,绿豆多是碾压成细密的泥状。胡荣泉家的春饼,绿豆是是炒过,有点脆。

店名:宫仔巷春饼
地址:太平街道宫仔巷6号之一



【糖葱薄饼】
薄饼皮就是没炸过的春饼皮。三张薄饼叠成品字形,放上糖葱和龙须糖,撒上芝麻和香菜,卷起来咬一口,外软内脆。是的,我又吃香菜了,虽然只有一点点!

店名:糖葱薄饼
地址:开元路32号



【甘草水果】
用甘草腌制,颜色很黄,有淡淡香气。
推荐青芒果(酸)、黄芒果(甜)、红心番石榴(甜)、鸟梨(甜)、菠萝。

店名:甘草水果
地址:牌坊街遍地都是,请随意


【杏仁/芝麻糊】
杏仁味道很浓,但有一些淀粉的感觉,呈透明状。和芝麻糊配合很好吃,甜味和苦味交融,香气怡人,颇有层次。潮洲人民还会配上一种炸物,听说是油条炸开前的样子,很脆,轻微的咸度可以中和糊糊的甜腻。

店名:胜记潮州小食
地址:水平路16号



【各种糕饼】
牌坊街有各种糕饼卖,胡荣泉是潮州唯一的一家连锁,可以买手信。绿豆糕、绿豆饼、芋头饼、腐乳饼、椒盐饼,我妈很爱吃。

店名:胡荣泉
地址:奎元住宅区B区门口,或牌坊街136号店

潮汕人应该是世界上最团结的人群了吧。

我一直认为,凝聚一个组织或族群最重要的元素一定是——文化。也到过好一些城市,但只有潮州给我的文化感受最为强烈。

【牌坊街】


老城区内的牌坊街,保留着古朴的骑楼风格。整条街上22座牌坊,每一座牌坊后都记录着历史上各各潮州英杰的丰功伟绩。




小巷里,多是开了很久的小店,有咿呀学语的娃娃,也有懒洋洋的猫狗,烟火气息极浓。



【开元寺】


当年唐玄宗下诏以当时的年号“开元”为名,在全国十大州郡各建一座寺庙。潮州的这一座,是全国仅存的四大开元寺之一。

寺内随处可见的这种顶饰叫做“嵌瓷”,是潮汕独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古朴之外又不乏色彩动人。细看,塔尖顶有一只鸟,立着脑袋,好不有趣。


潮汕嵌瓷又被称为绽放在屋脊上的艺术。传统匠人们用灰料先塑造型,然后将碎瓷片绘彩,嵌贴成一群龙虎凤、花鸟虫。在匠人的妙思巧手中,碎瓷片被赋予了新生命。


古刹幽宁,肃穆典重。寺院的树上有鸟儿鸣啾,清风送凉,宜于此安顿心灵。




【广济桥】



作为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桥梁,广济桥融合了梁桥、拱桥和浮桥于一体,是中国桥梁史上的孤例。下午五点半,行人尽行,桥会开启,实现河道通船,城楼同时亮灯,这时在韩江东岸是最佳观赏位置(详情见【一.行程】部分)。




“峰低山让月,舟小水亲人。”
“凤台霭隔三千界,鳄浦波分廿四洲。”

美不胜收的除却两岸江景,还有意境秀美的对联和亭榭题词。二十四座楼阁形构不一,生动灵秀,潮绣、麦秆画、陶瓷、竟各藏其中。



【陶瓷与茶文化】


关于茶,不止存在广济桥的展台里。小店里的精致茶器,街边摊的手拉壶,都和它息息相关。


最让人惊奇的是,我在菜市场的猪肉摊,抓拍到了一个大叔放下屠刀开始沏茶的瞬间。那一刻,我真正认识到,茶的文化,是深入潮汕人的血液里的。

此外,在牌坊街还可以买到各种陶瓷工艺品。偶然发现一家家居店,俨然是陶瓷界的宜家。




楼上坐,还有小哥哥给你冲咖啡。

店名:松发生活体验馆
地址:水平路1号

在这个人情淡薄的社会,感受到热情
体贴真的很难得,但在潮州不是。


潮州人素来好客,在第一天就深切感受到了。朋友和她爸爸直接到了高铁站接我,到家之后,便是标准的潮汕待客之道——泡茶唠嗑。还收了一堆东西,可谓有吃有拿,怪不好意思。朋友更是全程当导游,各种照顾,从天亮聊到天黑。所以这次我连攻略都没做,当个白痴就好(感觉真好啊)。


导游被冷到只好去骑车取暖...(这里就是观赏广济桥启闭的最好位置啦!!)

第二天降温,从饭店出来后,阿姨过来握我的手,用不标准的普通话问我冷不冷的时候,真的是感动到眼泪都要掉下来。对于尚不熟悉的人都能给予最真诚的关怀,大抵是这个冬天最暖的事了吧。


踏实舒心、人情浓厚,应该是这趟旅程最简洁有力的概括了。


最后,再次鸣谢我的超级导游Leo~❤

这篇文章耗时10小时整理,
全文近5000字,
电脑死机三次,
眼睛写到快瞎,
但依旧超开心!
如果你也觉得有帮助的话,
也请帮我转发分享,比心。


雪梨,曾经是一名杂志主编,现在也是一名美食博主,喜欢发掘生活中的美味和旅途中的当地风味,欢迎大家来找我玩(^-^)V

有问题可以私信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