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盘锦之前,我对盘锦的了解仅限于河蟹和大米。盘锦的河蟹是真心地好吃,非常的肥美,在中秋佳节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上几只盘锦河蟹,心中充满了幸福感。如果在这时有人来采访问你幸福吗,我的回答肯定是太幸福了!吃了幸福感十足的盘锦河蟹,自然对盘锦有着很好的印象。
来到盘锦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孤陋寡闻,原来除了盘锦除了出产河蟹和大米(我还没有吃过盘锦的大米)之外,还有一个天下奇观的景点,那就是盘锦的红海滩。
去盘锦的头一天才知道红海滩这个名字,上网搜寻了一下,网上的评价很高:红海滩是以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为依托,以世界上最大的芦苇荡为背景的一处举世罕见的旅游景点。从9月中旬到10月底,这里是一片红色的海洋,灿烂的红色在这里热情洋溢地奔放流淌于天地之间,景色蔚为壮观。
我们是自驾行,从沈阳沿着高速公路一路奔驰,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盘锦的高速路口收费站。一过收费站,就看到在路边摆放着几张桌子,几把大遮阳伞下,桌子后面坐着的是几个学生模样的青年,义务介绍盘锦的红海滩。似乎当地人都知道,一到这个季节,外地牌照的车子来到盘锦,不是买螃蟹的,就是来看红海滩的。单张的宣传页印制得有多半张A4纸大小,蓝天白云下面红海滩的红得都有些夸张,最上方几个大字“天下奇观红海滩”,下面是一行小字,“国家AAAA级景区”,即便是来盘锦前不知道红海滩的外地人看到这张宣传页也会被上面的红色强烈吸引,金色的海滩,白色的海滩,这些词司空见惯,但是红色的海滩确实是第一次听说,一定要前去好好观看这奇异的景色。宣传页的背面就是导游图,详细地标出如何从这里开车前往红海滩。
吃完午饭后驱车直奔红海滩。一路上来往的车辆不多,所以车子畅通无阻地一路飞驰,路边大型的磕头机一闪而过,也没来得及给它们拍张照片。进入红海滩景区后,在开往红海滩大门的路上看到苇塘观鹤的牌子。昨天在网上稍稍做了些攻略,了解红海滩共有三个大景点,苇塘观鹤,月牙湾湿地公园和红海滩码头,原来苇塘观鹤景区在红海滩主景区的外面。我们在盘锦只有这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到这里时已经快下午3点了,天有些阴,我们担心要下雨,所以想着一定要先去看红海滩,再考虑是否还有时间去看其他的景点。停好车后向着大门走去,路两边都是一个一个卖螃蟹的摊位。9月底,正是吃螃蟹的最好季节了。
红海滩入口前巨大的价格公示,三个景点的门票捆绑式出售80元,必须都得看,如果你时间不充裕,你可以选择不看,但是不能选择不买。再有就是80元的观光车船票,我没有去买票,不知道是否可以选择不买。但是如果要是下午到达这里游览的话,还是一定要买的,因为从入口大门到红海滩景区有很远的路,如果步行前往,估计最少要走上1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红海滩景区是天下奇观,要看到这一奇观总共要160元,可说得上是价格不菲。可能景区的管理者也觉得将门票订得这样高会引起游客的质疑,因此将引用的当地物价局政策编号都写在了大牌子上,北京故宫的门票旺季也不过是60元,虽然有当地物价局的政策,但这门票价格定得也太高了吧。反正,冲着这么贵的门票,我也不会来第二次了。
景区大门,原来这里的全称是红海滩湿地文化公园,门口的游客并不是很多,可能是因为当天不是公休日的原因。
80元中的车船票中的车就是这种观光车。从大门口坐车,开了一会儿,到达一个景点---芦花湾。下车后刚想在写着芦苇湾的大石头旁拍张照片,就听得有工作人员在喊去红海滩码头的赶紧上车。去红海滩才是此行的目的地,因此,我们赶紧上了另一辆观光车,前往红海滩码头。
观光车没有玻璃,看两边的风景自然是极好的。秋日的景色从身边迅速地掠过,秋草渐黄,但不是那种荒凉的景色,而是一片尽显秋日成熟的风光。车开得快,坐在车上感觉到耳边呼呼而过的秋风,没有寒冷,只是增添了几分飒爽的豪迈。忽然心中一动,将上半身探出车外,想尝试一下在风中疾驰的感觉,估计是当时想起了"color of the wind"的旋律。不过安全第一,探出一会儿就又坐回到座位上,静静地欣赏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无限秋色。
观光车驶过的路边忽然看到一块写着“月牙湾湿地”几个红色大字的一块大石头,不过车子并未停下,继续向前行驶。不知道远处种的是什么,但偶尔有几只鸟被惊起,展翅飞向高空。
看到了路边的植物有一些红色时,观光车也就到站了。从这里下来还要再步行一段路,才进入到红海滩码头景区。
看到了一片茫茫的红色,里面还有片片的水洼,这就是湿地吧。
红海滩虽然有个海字,但这里却并不是海边,而是湿地。方圆100平方公里的都是苇田湿地,红海滩的面积大约有20平方公里。
这就是红海滩吗。旁边正走着的游客告诉我们这里仅是入口,刚刚看到序幕,红海滩最美的华彩篇章还需要继续向前走才能够看得到。
远近红绿的烘托,将这里的风景勾勒得像是一幅美丽的油画。红海滩的成因是因为在这里生长着一种叫做碱蓬草的植物。碱蓬草虽然纤弱,但却是唯一一种可以在盐碱土质上存活的植物。
深秋的碱蓬草经过春天的萌发夏日的成长后进入了成熟的季节,鲜红欲滴,热情洋溢,放佛大声地向整个宇宙宣告即使在贫瘠的盐碱地上也能够谱写出蓬勃奔放,热烈如火的生命篇章。“在贫瘠的土地上,更深地懂得风景”,这是汪国真一首诗中的一句话,引用在这里倒也贴切。
走过一道仿古式山门,这才正式进入红海滩的景区。远远地就看到前面一片红色的海洋。天有些阴,照片拍出来光线暗了一些。
再向前走近一些,刚好阳光穿过了云层,虽然不是非常地晴朗,但是将整个红色的海洋都照耀在一片晴光之中,远远望去,从心底被这一片广阔的红色深深震撼。
仿佛是在天地间铺就的一块巨大红毯。
热烈的红色,在秋光中尽情地绽放。在这里,心中感慨的只是大自然的神奇。在这片本应荒凉的苇塘中,却因为一株株碱蓬草,竟然将秋日成熟的色彩铺就得如此绚丽热烈。
九曲廊桥的尽头是一个木制的平台,由一根根矗立在滩地上的木桩支撑。平台上供奉着海神娘娘庙,保佑这方水土的平安。
沿着九曲廊桥向前走,两边的滩地上不时还有一些妙趣横生的小造型。
远处看到一群白色的水鸟,好像是丹顶鹤,一片红色的海洋中几只白色的身影格外醒目。不过怎么一动也不动呢。
再仔细看,原来是雕像。其实红海滩里栖息着丹顶鹤,黑嘴鸥等很多的水鸟,也许是现在已是秋天,它们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迁徙旅程。或者我们这些游客这么近距离的观望,早就将这片湿地上的主人惊起飞走了。
朱自清写梅雨潭的绿时有过惊呼,“那醉人的绿呀!”,潭水的绿色本是自然。如果他来到这里,定会更加“惊诧(《绿》中结尾语: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于盘锦红海滩这醉人的红啊!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红得好像燃烧的火”,改一个字用在这里也是恰如其分的。
将镜头拉到最近,看碱蓬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我最喜爱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唐诗之一,尤其是第二句,远远地看着一片草地已经泛着绿意,走近了,这种感觉却又消失得了无踪影。近距离的镜头下,只看到一株株生长在滩地上的红色碱蓬草。果然是距离产生美。
尝试着用各种拍摄模式拍下眼前的美景。
九曲廊桥全长680米,也是由一根根的木桩支撑,逶迤而行,是游览红海滩的唯一通道。
已经是下午4点半了,到了黄昏时分,暮色开始笼罩着整片的湿地。远处看到了一些起起落落的水鸟。
距离很远,但可以看到有很多的水鸟在前面的滩地上降落,它们才是这片湿地的主人,这片湿地是它们栖息的家园。
用镜头拉近,虽然有些模糊,但可以看到好多的水鸟降落在这里,还有正在低空飞翔的。这可不再是雕像。我的卡片机只能照出这种效果了,如果是那种专门拍鸟的摄影爱好者的专业相机,肯定能够将黄昏里湿地上水鸟的身影清楚地拍摄下来。
不过,我拍下的黄昏里湿地上的红海滩也颇为壮观。
一望无际的水面,红海滩的红色在落日余晖里显得更加意境深远,如诗如画。
“下面有螃蟹”,有人在旁边惊呼一声,我们寻着所指的方向向下面望去,果然看在廊桥下面的木桩周围有好多小螃蟹。
用镜头拉近,仔细地观看,才发现这些螃蟹的两个鳌并不是一样的大小,而是一大一小。正在吃晚餐的螃蟹用小的鳌寻找食物,然后用大鳌送入口中,看这举止,有人笑谈说像是正在用刀叉吃西餐,看看确实有些像。在回来的路上谈起这些螃蟹,有当地的人说,这些螃蟹都是野生的,根本捉不到。因为当你刚要下手抓它们时,它们会迅速地钻进滩地的洞中,洞口虽然很小,但却是很深,并且连着大海,螃蟹在下面行走得非常迅速,可以极快地从滩地中一路跑进前面的大海里。
此时的游客已经不多了,连休息区都格外的宁静。
看看已经没有时间再去其他两个景点了,大家索性在这里稍作休息。美景使人陶醉,面对如此生机勃勃的红海滩,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豪情油然而生,大家索性在这里“老夫聊发少年狂”地摆出各种活泼可爱的造型,拍下许多回来后观看时忍俊不禁的照片。
沿着九曲廊桥向回走。从刚才进入的山门看,九曲廊桥是一个倒U字型,可以不用走回头路地将整个红海滩转上一圈,再从另一个口出去。
回望身后暮色中的红海滩。
已经快5点钟了,但是这里还有一对正在拍婚纱照的新人。红色的背景,白色的礼服,拍出来的效果肯定不错。
从出口出来后,在门口还恋恋不舍地再拍下几张红海滩的照片,虽然这里的红色远不如刚才景区中心的鲜艳,但是与远近的绿色相映衬,倒是另一种独特的美丽景致。
继续坐观光车,前往码头去乘船。
疾驰而过的观光车,像是一阵劲风掠过路边的秋草。远处是稻田吗,没有人介绍讲解,就不得而知了。
回程是乘船,工作人员很认真负责地招呼着游客上船。船很大,上下两层。一跳上船,看到船尾挂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我就叫着要去红旗下拍着照片,并且做出挥拳的姿势大喊“钓鱼岛是我们的!”,惹得旁边的游客都笑了。哎呀,看到红海滩的兴奋还没有平静下去。登上最高一层,站在船头,看船缓缓地驶向前方。
苍茫暮色下的水面,平静,祥和,但不失磅礴大气。
没有想到这片水域这么广阔,一望无际,看来这80元的观光车船票倒也是物有所值。
但也有一丝寂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样的豪迈篇章,只要在秋色里,面对浩渺的水面才会有感而生吧。
前面水鸟盘旋,更增添了几分秋日暮色中淡淡的情怀,说不上伤感,但确实感到有一根已经深埋在心底的心弦,被轻轻地触碰了一下......
我问两边都是什么植物,有人介绍说是芦苇。芦苇不是造纸的最好原料吗,已经是秋天了,应该是收芦苇的时候了,怎么没有人来收割呢,难道就让这么大片的芦苇自生自灭吗。心中有着疑惑,回来后上网一查才知道自己是杞人忧天了。这里的有五大苇场,生产优质的造纸原料,当年的“毛选”用纸原料就产自这里的芦苇。
从景区出来后在众多的卖螃蟹的摊位中选了一家,买了几只肥大的螃蟹准备晚上好好地享受久负盛名的盘锦河蟹。不过到餐馆一称,发现被摊贩吃了好些的分量,看来还真是不能在旅游景区买东西,摊主知道都是外地游客,不可能再回来找他们理论。
在盘锦逗留的时间很短,吃过的美食不多,但是每一顿都是非常美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盘锦后,我们一行人先去酒店办理了入住手续。在去酒店的路上看到酒店旁边的一条大路上两边都是各式各样的餐馆,门面都很大,看来这条路是当地美食比较集中的地方。特别是开过一家餐馆时,看到餐馆外面打出的标语竟然是:“吃饭不积极,脑筋有问题”。为了证明我们的脑筋都没有问题,大家匆匆入住后就赶快出来找餐馆吃饭。开车来到刚才那条餐馆集中的街上,原来这里是盘锦的兴隆台去锦祥餐饮一条街,我们看到一家名字为二界沟一品老海鲜的餐馆门面比较大,就选择在这里吃午饭。
服务员很热情地介绍着各类的海鲜,不过我们不想在吃饭上耽搁太多的时间,所以就点了几个据说是有当地特色的菜。这个是第一个上来的菜,忘了是为了里面的笨鸡蛋点的,还是里面的木耳(好像是吧)是当地的特色,不过吃起来真的很香,毕竟是到已经下午1点半了,肚子早就饿了。
东北的酸菜锅,还有大虾,酸菜的味道很纯正,白肉也不腻,虾非常新鲜,还有东北的粉条,总之,一道味道鲜美的东北菜,有特色,真好吃!
这个菜也很不错。
我们点菜时,看到一个菜名很奇观,叫天鹅蛋,但是却很便宜,于是就点了。我当时还问服务员,天鹅可是国家的保护动物,猎杀天鹅可是违法的,难道它的蛋却可以这样公开的来吃吗。服务员直乐,说天鹅蛋不是天鹅的蛋,是一种海鲜。所以当第一个菜端上来时,我还以为那道菜就是天鹅蛋。吃饭时问服务员为什么要叫天鹅蛋,她们也说不清,因为赶时间,所以也没有细问。后来上网一查才知道原来天鹅蛋的学名叫做紫石房蛤,属于海洋双壳贝类,因为它的贝壳形态酷似天鹅蛋,因此得名。
东北菜讲究炖,我们点了一条鱼,炖着吃。在铁锅中炖好后端上来热气腾腾,鱼肉是白嫩的蒜瓣肉,没有小细刺儿,所以不用担心被卡着,放心大胆地大快朵颐。咸鲜口的味道,正好符合我们爱吃海货的天津人的口味,所以一大盘子的鱼肉很快地就被一扫而光了。本来没有打算在中午吃饭时多耽搁时间,但是因为盘锦的美食实在是太好吃了,哪道菜也舍不得匆匆放弃。
对中午那顿饭的印象很好,所以晚上拎着螃蟹找了几家宾馆附近的餐馆后总觉得不好,最好还是开车又来到了中午那条街上。选择了在街头的一家名叫粒粒香的餐馆,因为他家门前停放的车辆是最多的。
等待螃蟹的时候先拍张照片。
张牙舞爪的螃蟹煮熟后端了上来,个个都有黄,肥美无比,盘锦河蟹果然名不虚传。
想点些新鲜的,第一次见到蓝莓马蹄这种做法,所以点了这道凉菜,不过味道实在一般。
造型不错,味道尚可。
麻辣鸭头。点这道菜纯属随意,但却收到了最好的效果。实在是麻辣得可以,吃完后,大家一个个直用手扇着凉气,我的一瓶冰糖雪梨都喝光了,可是心底里还是抵不住诱惑,不由自主地又去夹一个来吃。本来大家都以为这道菜要剩下,没想到最好却吃了个精光,并且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沈阳有道小土豆挺有名的,我一直没吃到,看到这道菜(样品)里有小土豆,就点了。奇怪小土豆竟然长得这么圆,而且还是一般的大小。向服务员询问,服务员笑着告诉我们是用勺子从蒸熟的大土豆上一个个挖出来的。土豆和扇贝一起搭配,也算得上是混搭了,味道倒是还挺好的。一顿饭吃得有滋有味,其乐融融,对盘锦的美食美景更是一致地好评。
2019年秋天再次来到盘锦,这次是顺路来这里买河蟹的。在市场的一家商摊买了几斤,准备中午吃饭时煮了吃,要是好的话,就买那家的河蟹带回天津。我用手机搜了一下周边的美食,原来网红第一锹就在这个市场的旁边。
我是看朋友圈知道这家餐厅的,有一位同事在十一假期时来盘锦游玩,在这家餐厅吃的午餐,然后发了几张照片,看到用铁锹上菜感觉挺新奇的。现在网红可是个热门词儿,为了吸引关注,索性在名字里面加上这两个字了,与郭德纲相声里“鱼翅炒饭”的效果一样。
餐厅门脸儿不是很大,上下两层,我们到的时候已经快12点了,正是饭点儿的时候,可是里面没有一桌客人,这样的餐馆能叫作网红吗?老板娘听见了我们的小声嘀咕,解释说晚上的上座率高,来晚了还要等座的。一层面积不大,我们坐了一个四人位,店里的装修风格有些小文艺风。
铁锹上菜有四个种类,第一锹蔬菜,第二锹鲜贝,第三锹海鲜,第四锹海鲜大咖,这四个种类组成了7个组合,我们斟酌了一会儿,又在老板娘的建议下选择了第一锹+第三锹+第四锹的组合,258元。
铁锹还得等一会儿才能上菜,我们都饿了,点了三个凉菜。老醋松花蛋,18元。溏心的优质松花蛋口感非常好,汤汁有点儿酸,又有点儿辣味,凉凉爽爽的,很适口。
真的是用大铁锹上菜啊!老板娘知道顾客就是因为新奇才来吃饭的,特地举着铁锹让我先拍好照片。
盛菜的是一个长方形的大铁盘子,上面放着一层白色的油纸,老板娘把铁锹里的菜倒在了油纸上。第一锹是蔬菜锹,里面有洋葱,木耳,菜花,青菜,还有几个小麻花,两三个虾,味道有些像麻辣香锅,不过没有那么辣,虽然吃着还不错,但没有到惊艳的程度。
第二锹上来的上海鲜,各种带壳儿的,还有螃蟹。看着量挺大,但是剥了壳儿后就没有多少了。螃蟹个头儿小,虽然也有蟹黄,但是并不是非常肥。
陈醋萝卜花生米,15元。萝卜花生都很脆,酸酸凉凉的,非常爽口。
第三锹,海鲜大咖,其实和刚才第二锹里面的食材差不多,只不过是没有螃蟹,但是多了几个小龙虾。
三锹的东西都在这里了,只不过拍照时第一、二锹里面的东西已经被我们吃了一些了。旁边有专门盛放空壳儿的小铁盆。吃过之后感觉这个铁锹上菜就是个噱头,如果没有这个铁锹,其实就是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海鲜大咖。吃了几次海鲜大咖后已经不太喜欢这种大杂烩了,而且这个价格也有些小贵,真的是被这种上菜方式忽悠来的,吃一次满足一下好奇心而已。
辣炒鸡架和熏拌鸡架都是一个价格,18元。我们好像点的是熏拌鸡架。我很喜欢吃沈阳的鸡架,一看见菜单上有鸡架就眼睛发亮,不过鸡架上来的有点儿晚,我差不多都吃饱了。挑了两块鸡架尝尝,还不错,但是鸡架需要慢慢地吃,而我们一会儿还要去市场上买螃蟹,不能耽误太多时间,剩下的就让一位同事打包了。
我们买的螃蟹,请老板娘给煮熟,不知道是否收加工费了。螃蟹非常肥美,个个都是满黄,盘锦河蟹真的是名不虚传。
吃完饭后我以为我们会去刚才在市场上买螃蟹的那家再去买。可是ZZ他们说打听到附近有一个更大的市场,想去那里再看看。走不多远我们就来到了盘锦的钻井批发市场,这是一家封闭市场,里面非常大。
跟着ZZ他们来到卖海鲜的区域,每个摊位上都有河蟹。最后ZZ他们选定了一家,河蟹按照个头儿和公母分了好几个等级,对应不同的价格,我们选了最合适的价位,每个人都买了不少,个头儿比我们刚才在外面市场上买的要大一些。回家后一吃,真心地不错,太肥美了,蟹黄饱满得都差不多要撑破蟹壳儿了,吃的两手都是油,老爸老妈都夸好。上班后大家凑在一块谈起来,都说今后找机会再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