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到新疆旅自由行的都想走一走“独库公路”。
“独库公路”是一条穿越天山连接南北疆的公路,起点为北疆的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终点是南疆的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全长562.74公里,是G217国道中的一段。因它穿越天山的崇山峻岭,堪称是中国最美公路之一。
此次新疆行只安排了北疆的部分,其中走“独库公路”北段自然在我们的计划之中。
我们在进入新疆后便开始关注天气和“独库公路”的通行情况。几天来,几次因下雪封路,我们的行程也一改再改。5号查看路况时已经开始放行了,我们自乌鲁木齐向独山子进发,当晚入住在奎屯市。这是一座隶属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小城市。街道很整齐,但有些冷清。
入城前照例接受安检,警察见我们是四位老年人,只就看了一下司机的身份证便放行了。我们在高速公路附近找到一家叫做“如佳宾馆”的店住下。此如佳非彼如家。
安顿好行李,走上大街寻找吃晚饭的地方。后来选择了一家叫做“刘二娘铁锅炖”的小店坐定。
铁把搪瓷缸子已经不多见了,有点年代感。权当酒盅了!
选好鱼,老板娘把火点上,佐料放好,鱼放到锅里,又在锅沿上贴上贴饼子。
大火咕嘟二十多分钟。此时有人的哈喇子已经开始外溢了。
鱼很快就炖好了,贴饼子也熟了,开吃!热气腾腾,肉肥刺少的三江炖鱼,香气扑鼻,脆嫩软糯的锅沿贴饼子怎么不让人口味大开呢?
再要点小菜下酒——皮牙子,其实就是拌洋葱。
第二天吃过早餐就上路了。沿S218省道南行不多时来到了G217“独库公路”的起始端——天山之门。看到路口加油站等待加油的车排起了长龙,一眼望不到队尾,幸亏我们昨天晚上就把燃油加好了。
来句顺口溜吧:一路爬坡南向行,山高路险好风景,独库公路贯南北,天山通途世叹惊。
在一处港湾,有民警示意停车休息半个小时。正好这儿有一尊纪念碑,下车观看。四方柱形的碑体高十余米,水泥岩沙所筑。“守护天山路”五个大字十分醒目,百又一十一字的碑文写到:“打通莽莽天山,筑成天山公路;历尽艰险,勇于牺牲的英雄筑路官兵,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焚膏继晷,兀兀穷年,守护灾害频仍的天山公路畅通无阻,利民出行;凌雪傲霜,战风斗沙,凝聚’天戈路虹’品牌力量,养路保畅的公路人值得我们永远礼赞”。下面还有一首藏头诗:天山苍茫冰雪寒,戈壁浩渺风沙疾,路通八方筑和谐,虹彩飞扬筑路人。四句诗的首字组成的“天戈路虹”是奎屯公路局的护路工人的精神写照。
民警示意可以继续上路了!继续爬坡,来到一座大桥旁,一路上独库公路基本都是盘山道,此时见到跨越山谷的大桥感觉很新鲜。
蜿蜒而上的公路犹如巨龙在天山峡谷里盘桓曲展。
峡谷里的胡杨在汩汩潺潺的细水滋养下顽强地生活着,给来这里旅行的人们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远处的雪山已经向我们招手了。
这儿的胡杨很有几分姿色了,它是吸引游客的金色的精灵。我们赶紧靠边停车。一路上行驶在天山北坡上,到处是乱世横飞,难见草木。见到这儿有如此招人喜爱的胡杨和清澈的河水,自然是给我们的心情注入了“吗啡”。这条小河是奎屯河的支流。天山融雪沿天山北坡向北流淌汇入奎屯河,后在阿拉山口市汇入艾比湖。
受了“胡杨精神”的鼓舞,我们的士气大振,虽然海拔在不断地升高,“只要一上三千米就需要睡觉”的三位同行者此时好像吸足了氧气似的来了精神。驶出约20公里时,在来到一处冰瀑景观。
抬头仰望,只见山顶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早已凝固的山崖之上。
下到河谷里,想找一处最佳取景之地却无功而返,最后还是回到公路上拍了几张。右侧有镶嵌在崖壁上的“天瀑”二字,只是选了几个角度都避不开那强烈的逆光,只好让“瀑”字隐藏起多半个身子。
如果能够赶上落日十分,这个景观会更有魅力吧。
这位“姐姐”边走边欣赏自己的佳作。
北坡的路程真的很漫长,又行驶了近10公里,拐了十多个一百八十度的大折,海拔又升高了420米,来到一处“小天池”。大家的精神再次激荡了起来。
美景不断。刚刚走出3公里便又见到一当地牧民在现烤现卖羊肉串,正值未时,早晨上路前吃的饭已基本消化殆尽,这羊肉串岂不正是我们入口的最佳吗?
收了油门,车就停了下来。
肉少人多,这个小老板的生意甚是天山顶上的绝佳。交了钱,等着下一拨吧。
看小老板多开心啊。
吃肉串观雪景,此处海拔3388米,翻过前边那道梁子就开始下山的路程。
不远处是一种称为“防雪棚”的公路设施,是防止山坡上的雪脱滑下来阻断公路而设。据说这也是独库公路所独有。
美景引人驻足观,怎奈时辰不等闲,山巅无处人居所,行程更待到山南。启程!
穿过“防雪棚”,又过了哈希勒根公路隧洞,开始了长长的下坡路段。全柏油路面,积雪早已被清扫得干干净净!感谢公路养护大军的辛勤劳作!
很快到了乔尔玛服务区。这儿的加油站已经封闭不营业了。看看油表,还好还有一半的油。
路边的风景已经发生很明显的变化,因为这里已经是天山南坡啦!
不多时来到了“乔尔玛烈士陵园”。我们要进去向当年为修筑独库公路而牺牲的战友们敬个军礼。
1974年由国务院、中央军委下令修建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的国防战备公路。该路段全长562公里,路线南北横穿天山中段,超过一半以上的地段都在崇山峻岭、深山峡谷中通过。解放军某部工程部队用了9年时间苦战艰辛,终于1983年9月把我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朵奇葩献给了新疆人民。
在独库公路开凿之前,连接新疆南北疆的公路只有一条,从独山子到库车,需要绕道乌鲁木齐走1000多公里,而独库公路的开通省去近一半的路程。
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为了修建天山独库公路而牺牲并安葬在这里的革命烈士而建的国家革命烈士陵园。
9年的工程中有168名解放军战士因遭遇雪崩、泥石流而献出年轻的生命。在牺牲的英烈中,年龄最小的仅为18岁,最长者为57岁;25岁以下的达到95名,其中20岁以下的就有27名,英雄们的平均年龄不足24岁;在168名英烈里面,师级及以下各级军官达26名之多。
纪念碑矗立在陵园中。碑面“为独库公路工程献出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的红色大字如同是烈士们鲜血所书!碑的背面着镌刻着烈士的英名。
这个场面使我不禁想起了我的那些为国防建设而永远长眠在巴山蜀水中的战友们。
曾当壮年洒汗水,天山筑路通南北,白鬓赤诚守英灵,难忘初心陈俊贵。
陈老兵深情地向游客们介绍当年修路时的情景。正可谓:游客瞻仰英雄墓,老人忆述当年苦,今朝通堑嘹凯歌,不忘班长临终嘱。
“路是躺下的碑,碑是竖起的路”,“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由后来人”,碑文如是说。
要与老兵说再见了,临别拿出百元托付陈老战友在来年开春之际给牺牲的战友们扫扫墓。另几位游客也纷纷解囊附和之。
离开烈士陵园一路南下于傍晚抵达新源县那拉提镇停住了独库公路的脚步。镇子里的酒店大多已关门歇业,还好,一家叫做艾嘉酒店的女老板接待了我们。
第二天原本想游览那拉提大草原,但显然已经过景了,那拉提景区虽然继续开放,但大门里已经看不到游客了。我们决定沿路观光,不时有牧民赶着牛羊走过。
可爱的小牛犊见到我们不像它的父母那样跑开,而是来到我们的跟前。
返回G217国道继续南下直奔巴音布鲁克。
沿途欣赏着天山南坡的美景。
通向巴音布鲁克的217国道没有了蜿蜒和坡道。
在戈伦唐古什,一位牧民开着他的铁牛奔跑的国道上。
在开都河畔遥望着我们刚刚跨越的天山。
流向博斯腾湖的开都河蜿蜒而去。
很快我们来到了巴音布鲁克景区。哈哈,竟然和那拉提景区一样,整个接待大厅空空荡荡。果断放弃!决定当晚一路向东赶到吐鲁番。查看地图,还有610公里的路程。
G217转S321省道,50公里后进入了额勒再特乌鲁乡境内,路边的一尊敖包拦住了我们脚步。敖包大致是用土石堆砌的,虽有些简陋,但它却是蒙古族人民的精神寄托。这儿的地界儿属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敖包自然也是蒙古族民众祭拜的地方。
周围的景色非常美,远听天山白雪与蓝天白云在悄声对话,近看开都河水与开阔草原在相依相恋。
真乃神仙也不得不向往的地方!
改道G218国道继续赶路。经巴仑台镇,200公里后转道S206省道。已经接近和静县的和静镇了。又见公路右侧矗立着一尊精美的敖包。虽时已至酉时,三百余公里还等着我们,但这样的美景岂能放过?
这里是开都河支流乌拉斯台河的水域的一处叫做“北山水景园”的湿地公园。远处的几只白鹭在觅食。用尽最长焦还是看不太清楚,有点小遗憾。
不远处一墩石壁上书“哈布齐海山口”查遍所带地图,都没有“哈布齐海”的标注。???
继续我们的行程,在焉耆县转道G3012吐和高速。
其实我们焉耆县时已经距博湖县近在咫尺,在那儿可以到博斯腾湖观光。只是感到博斯腾湖是“打鸟”的好去处,身无利器,拍到的鸟儿肯定都是糊成一片的,还是放弃吧。
沿G3012国道北翻天山东段。天很快就到了掌灯时分,一路先上后下,虽是高速,但频频穿梭于重载大卡之间,需十分谨慎驾驶,不足八十公里之途,竟然走了三个多小时。最终经托克逊县在吐鲁番的高昌区落脚。
独库公路北段之行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