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去青木川,这个念想持续了十年。
大三的时候,舅舅送了我一本叶广岑的小说《青木川》。可巧前一年刚读过叶广岑的《老县城》,魏辅唐和青木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读完《青木川》后,那个曾经繁荣一时的商贾重镇和小说中一幕幕爱恨情仇让我对这里愈发的向往,那一年我多次跟家人提出要去青木川一探究竟。
十年前的青木川交通相对落后,从西安过去要坐绿皮火车去阳平关,再坐小巴车颠簸好个小时才能到达。就在我说服了家人并开始为青木川之行着手准备时,汶川地震发生了。作为邻省的陕西,境内受灾最为严重的就是青木川所属的宁强地区。青木川镇也遭受重创,回龙场老街坍塌毁损、瓦砾遍地,近2000户村民受灾、1500余间房屋倒塌,魏辅唐时期营建的烟馆、旱船房乃至魏氏宅院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让人心痛唏嘘。
青木川进入了重建期,到这里走走的念想被迫中断,随着自己开始工作,青木川也渐行渐远。直到电视剧《一代枭雄》的热播,何辅堂、魏正先、风雷镇这些似曾相识的名字再次唤醒了我对于这里强烈的冲动。青木川也在小说和影视剧的推动下名噪一时。多少年里,身边不时也会有朋友去这里,只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有人说现在的青木川已经很商业化了,不再是当年那个古朴的民国小镇了;也有人说青木川和其他那些古镇没有什么区别;也有人说景区化了的青木川干净整洁,比起原先杂乱无章时的样子要好很多。纵然众说纷纭,在我眼里,青木川始终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喧嚣而又宁静的所在。
魏辅唐,究竟哪张面孔更接近真实的你?
是身着长袍大褂,面相凶恶的土豪劣绅,
还是西装礼帽,大智大勇的一代枭雄。
在经历了数年的等待和多次的错过之后,
终于,我来了。
如果到青木川只有匆匆一瞥的功夫,那么一定要上一次回龙阁。这里是观赏青木川镇最佳的位置,整座古镇尽收眼底。只有在回龙阁,你才会真切的感受到这条老街唤做“回龙场”是多么的贴切。800多米长的回龙场老街沿河而建,婉若游龙。一幢幢民居顶部的青瓦则更像是片片龙鳞。清晨登上回龙阁,恰巧又遇到云雾,为这里平添了几分仙气。
金溪河将古镇一分为二,南边是回龙场老街,老街旁边被树林包裹着的那一片蓝顶房屋是辅仁中学;而北边则是古镇新建的片区,再往北则是魏氏宅院。
回龙场老街上的民居有着清末民初典型的陕南民居特色,稍有规模的院落都有形制不一的天井。
回龙场老街的最东边是辅仁剧社,由魏辅唐在解放前一手筹建,是袭用了“辅仁中学”学校名字而取的。“辅仁剧社”、“辅仁中学”,再加上前期开办的“辅仁社”制革厂和更早一些的“唐世盛”商号,这“三辅一唐”的美誉是魏辅堂一生最为得意的。只可惜,从辅仁剧社建成到魏辅唐离世,仅有3年光景。
回龙阁下的观景台
顺着古镇东门外的道路可以去往广坪,直抵宁强。这里还有一处惊喜留在后面。
雾气弥漫的回龙阁。
金溪河孕育了青木川古镇,横跨金溪河的这座飞凤桥则是青木川繁荣和发展的最好注脚。同古镇一样,飞凤桥也经历了多次损毁与修缮。起先,魏辅唐在金溪河上建起了一座石拱桥,名为“济川桥”,然而工程还未完工之时便遭垮塌,魏辅唐旋即改石桥为木桥。可惜的是,这座倾注了他大量心血的木桥在他离世的那一年,也被突如其来的洪水所吞没。若干年后,当地政府出资,在原有桥墩基础上进行重修,并加盖了棚顶,才建成了一直使用了近50年的“风雨桥”。到了2002年,当地政府又将风雨桥改建为水泥质地,更名“飞凤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样子。
站在飞凤桥上,一边是古朴的老宅子,一边则是新建的酒店客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的确,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回龙场老街上相当数量的宅院都是经过翻建的,但它最大限度的复原了之前的模样,很多老户也依然在这里居住生活。比起那些平地拔起的新古城新古镇,这样经过保护性修复且一直融入当地人生活的老街是完全让人接受和喜爱的。
秋季的金溪河水量很小,但依然无法改变青木川人在这里用水的习惯。洗菜洗衣这样的家常活儿,总还是喜欢在这里进行。
在青木川的三天时间里,飞凤桥是我去过次数最多的地方。游客们喜欢在这里歇脚,当地人们也喜欢坐在这里聊天,而我,最喜欢在这里听雨。晴天的时候,我自然把它叫做飞凤桥,而下雨的时候,便不由自主的想起它曾经的名字,风雨桥。如果赶上一场阴雨,坐在桥上,看着远处云雾翻滚,听着桥下潺潺流水,别有一番情趣。
如果你不了解回龙场,或许青木川在你眼中真的和其他古镇没有区别。
回龙场是青木川的灵魂,起源于明代、形成于清末,在魏辅唐统治青木川的民国中后期达到繁盛的顶峰。在魏辅唐的经营之下,全盛时期的回龙场商铺林立、商贾云集,用现在的话说,绝对是一条集商贸、娱乐、金融、餐饮于一体的金街。
今天的回龙场自然不是当年的样子,不过当年这里的繁荣也远非今天可比。尽管这样的繁荣是短暂的,甚至是有些畸形的,但这并不能抹去魏辅唐对于自己家乡发展建设的功绩。走在回龙场的青石板路上,两旁店铺叫买叫卖声不绝于耳,然而真正能打动和吸引人的,无疑还是旱船屋、烟馆还有洋房子。无一例外,这都是魏辅唐时期所营建的产业,它们的存在可以让你深切感受到这个偏安一隅的小镇在民国时期曾经创造出了怎样的辉煌!
在魏氏所有产业中,荣盛魁无疑是最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荣盛魁又叫做旱船房,当时三边地区最负盛名的青楼妓院,是魏辅唐大哥魏元臣的买卖。旱船房的神奇之处在于,从街面上看它与一般的商铺没有太多区别,而当你掀起门帘置身其中时,便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华丽与高大。高耸的顶棚由数根通巨木所支撑,三级石阶将上下三层包厢联通,整个房屋的排列与设置完全就是一个大的船舱,越往上船舱等级越高,房屋的布置越精致,里面的姑娘也越上档次。拾阶而上,不知不觉中如同登上了郑和的宝船一般,只不过,脑海中充斥着的全是花天酒地的喧闹和云雨过后的喘息。
这样一艘形制奇特,却又妙到毫巅的花船就建造在回龙场上,魏氏的心血换来了远近的客商在这里长期驻足。除了贸易带来的巨大利润,旱船房本身也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据说当年如果在三层阁楼摆一桌酒,再加上屋里的消遣,一晚上下来比照今天的市价也得五六千!
魏辅唐对于在青木川经商的客商们给予了非常大的关照,在三边地界往来运输货物有他的私人武装保驾护航。如果在交易中出现了问题,魏辅唐首先会保障外地商人的利益。在那个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动荡年代,遗世独立的青木川无疑是很多商人的理想国。一顿买卖,一泡大烟,一宿旱船房,不知多少人在这里醉生梦死、纸醉金迷。
回龙场上最为显眼,也是最与众不同的建筑是魏辅唐的商号“唐世盛”,当地人通常习惯叫它洋房子。在那个年代,不要说青木川,就是在宁强县城,又有多少砖房?而洋房子则是宁强乃至整个三省交界一代第一栋砖木结构的房屋,这样一座雄霸于此的商贸货栈,也极大的提升了魏辅唐的威望和影响力。
洋房子斜对面有两件联通着的铺面,一间是百货,门前有小吃摊,另一间则是一个书店,名曰种德书屋。老板名叫徐联邦,今年62岁,是镇上一个普通的农民。而他的父亲,则是《青木川》中的四老汉之一,魏辅唐身边的参谋许忠德;也是《一代枭雄》中那个用一泡尿救了何辅堂,始终长不大的小德子。
徐老是土生土长的青木川人,本名徐种德,少年时得到魏辅唐的资助去四川上了大学。同绝大多数被魏辅唐送出去的孩子们不同,徐种德在学业有成之后并未选择另谋出路,而是回到了生养他的故土,到魏辅唐身边报效家乡。魏辅唐对于这样一位大学生也是另眼相看,让徐种德做了自己的少校参谋主任。经历了辅唐后期的衰落、投诚后的变故,陪伴着青木川从沉睡到苏醒,作为青木川的活化石,徐老对叶广岑完成《青木川》一书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两人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遗憾的是,徐老在2012年去世。书屋前坐着的老者是徐老的夫人,如今也已是耄耋之年。摊位前站着的长者便是徐联邦。
在金溪河畔可以看到种德书屋的背面。
回龙场老街下段的烟馆是魏辅唐时期不得不提的一处所在,烟鬼也好,客商也罢,这个糜烂的场所可是他们的心头好。也不知让多少人走上不归路,背后又有多少家庭支离破碎。魏辅唐靠大烟发家,自己不但不吸食,也绝不允许自己的部下和青木川的村民沾染大烟。今天的烟馆陈列着不少的烟具,里面也有很多图片,倒更像是一个戒毒宣教场所,不似旱船房那般让人浮想联翩。
在飞凤桥头见到的螳螂竟然在烟馆门前重逢。小家伙竟然直接飞上了老婆的胳膊,好生厉害!
在距离老街不到一里路的魏家坝,坐落着魏辅唐的魏氏宅院,这是他当年起居生活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整座宅院由相毗邻的老院和新院两座院子组成。坐北朝南,北靠凤凰山,面朝龙池山。从空中俯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田字。老院建于1929年,是典型的中式建筑。新院则建于1932年,为西式建筑,院外还有警卫室,弹药库。老院和新院的外围都有荷花池和凉亭,一派小桥流水的陕南风景。
魏氏宅院里的新旧两个院子,我个人比较偏爱旧院。不知道是不是阴雨天的缘故,走进旧院的时候,既能感到深宅大院那种宏大的气势,又总感觉特别的压抑,甚至有一些紧张的感觉。特别是身处石阶下面的时候,一种难以言表的威严和距离感压的人透不过气。我从来没有见过那户人家建造出这样一种样式的宅子。
自然,这样一座宅子的主人无疑是个狠角色。用叶广芩小说《青木川》里的话是,“有多坏就有多好”。站在回廊,细细的回味魏辅唐的一生:出生于兵荒马乱之际,发迹于血雨腥风之中,贩烟养兵独霸一方,开堰修桥兴教育人。16岁入红帮,22岁杀民团团总取而代之掌控青木川,35岁被胡宗南任命为三省九县联防办副主任,47岁出任国民党政府扩编的宁西人民自卫总队上校总队长,同年在刘甲三、黎觉民等劝说下向解放军投诚,50岁被宁强县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判处死刑,被枪决于辅仁中学操场。我特别喜欢魏义友老先生为青木川所提的一副楹联:夺权杀人、种烟违禁,斯士一生两污点。修桥筑堰,重教育人,此邦千载数功臣。我想,这也算是对魏辅唐最恰如其分的评述了。
漫步在宅院里,我的思绪又被拉到了青木川解放前的1949年11月。宁强解放的消息传到了青木川,解放军不久将至。回龙场重兵戒备、守卫森严。在魏氏宅院内,魏辅唐迎来了自己的老朋友刘甲三,还有一个陌生的面孔黎觉民。是死守负隅顽抗,还是投诚迎来新生,魏辅唐咬牙选择了后者。3年后的辅仁中学操场上,新生的人民政权列举了魏辅唐众多的罪状,魏辅唐深知自己罪孽深重,平静的接受了处决。
雨越下越大,辅唐泉也忘得一干二净。匆匆返回回龙场,沿着旱船房旁边的石阶,径直走到了魏辅唐和青木川人引以为豪的辅仁中学。
辅仁中学是魏辅堂尊师重教、兴办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他治下的青木川,所有人家的孩子7岁开始一律上学,并且是免费教育。魏辅堂从小没怎么读过书,然而却十分尊重和推崇读书人,深知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地方的命运。
辅仁中学的教师都是魏辅堂从周边县城乃至汉中西安成都等地重金聘请而来,师资力量雄厚。最为可贵的是,辅仁中学除了开设常规的中学课程,还开设外语、戏曲、武术、体育等科目。外语就包含了英语和俄语。而戏曲更厉害,有秦腔、川剧甚至有京剧。
记得《青木川》中叶广岑第一次来时听到徐种德他们竟可以用英语做简单的交流,当时就大吃了一惊!也难怪,据说当年胡宗南在青木川密会魏辅堂时,魏辅堂安排镇子上的学生们齐唱英文歌,让胡宗南大为惊骇,脱口而出“就是上海南京,教育未有如此光景!”
然而世事难料,魏辅堂倾尽心血建立的辅仁中学竟成了他生前最后一个看到的地方。1952年,50岁的魏辅堂跪在辅仁中学的操场上走完了人生最后的路程,随着一声枪响,带着无限的凄凉与落寞,永远的倒下了。
离开辅仁中学,我们驱车驶向广坪。我本想看看那里会不会留有李树敏或者李天柄相关的事物。没成想刚走出青木川不远就被路边一块写有“瞿家大院”的大牌子所吸引。在魏辅堂的地界上,竟然还有旁性的大院,不服不忿的我拉着老婆一把方向拐进了茶园深处的一片居所。
这是一片土木结构的老宅院,院门前一条水渠环绕,门口的石牌楼十分考究,写满了沧桑,却难掩房主昔日的荣华。
推开大门,走进院内,整个院落形制完好如初,只是四处散落着物件儿和石木。院外不远处,大量的木材、石料以及过去的石墩匾额放置的整整齐齐。跟人一打听,瞿家大院连同周围的茶园都被一位老板所购,目前正在做修复,也许不久的将来,这里也会被打造为青木川一处新的景点。
主院落旁有一处连排的厅堂像是主人待客品茶之地,又像是主人饮宴欢聚的地方,颇有意境。
跟当地人一打听,瞿家大院竟是魏辅堂五姨太瞿遥章的娘家。瞿老太太在魏辅堂的六房姨太中是最为尊贵的,她为魏辅堂生了两个儿子,而在此之前,魏辅堂接连得了五个女儿。之所以魏氏宅院会有新院出现,也正是因为魏辅唐始终无子,而风水先生说往右靠将军石那边盖房子能生子。解放后,魏辅唐的女儿们都远嫁他处,而他的三个儿子都留在了青木川生活。在魏氏宅院外面有一间辅仁书坊,在那里可以见到魏辅唐的长子魏树武在签名售书。而在书坊不远处的“辅仁客栈”,那里的老板娘邓守玉则是魏辅唐的外孙女。
今天的青木川古镇,在原有回龙场古建民居修复的基础上,在金溪河的另一边又营建了两条新街,大的仿古建筑将这里堆砌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小城。不少本地人纷纷放下农具转而做起了饭馆客栈的生意,很多外地人也来这里开民宿饭馆,从日益兴旺的青木川旅游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遇。魏辅堂可能不会想到,在他走后60多年,青木川以这样一种崭新的方式重获新生。自己的后辈乡亲们又一次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
每天从酒店往返古镇都要经过这片草地
暑期和国庆是青木川游客最多的时候,特别在国庆,古镇里面的客栈家家爆满。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中秋,反倒游客不多,可以从容的去感受青木川的慢生活。
位于新街中段的凤栖楼
镇子里到处有卖干货和新鲜蔬菜
核桃馍是宁强地区最为著名的小吃,在青木川的店铺里,卖核桃馍的至少占据着半壁江山。给大家强推飞凤桥下西边这一家,老板人很好,核桃馍量大馅儿足,一口下去满嘴都是核桃!核桃馍有甜咸两种口味,个人觉得甜口味道更好。另外就是,现切称斤的这种要比盒装的小饼贵很多,但前者的味道和核桃的分量要甩后者好几条街!
在汉中地区,什么都可以不吃,唯独热米皮菜豆腐不能错过。飞凤桥和凤栖楼中间路西的这家小店承包了我两顿的早饭,让我过足了热米皮的瘾。他家热米皮全部是现蒸,口感极佳。坐在我对面的这母子俩说起来还真是有缘份,他俩和上面核桃馍的老板竟然就是一家人
雨后的新街
新街上有一家川菜馆子叫做味道江湖,老板是广元人,在这里开了三年饭馆。他家的饭菜特别新鲜,口味极佳。在他家第一顿饭正好赶上山里野生的刷把菌,第二顿又尝试了白龙江的烤鱼,巴适得板!
另外有一家陌上餐土菜味道也不错,老板就是青木川本地人。
夜晚的青木川没有平遥和阆中那般色彩,也不似丽江和大理那般热闹,入秋的天气越来越凉,匆匆拍下几张夜景便要和这里道一声再会了!
青木川目前作为一个开发比较成熟的景区,从交通到食宿各个方面都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接待能力也很不错。但古镇也就那么大,到了这里你怎么玩都行,只要解决好外部交通就一切OK。我给大家重点说一下交通方面的信息。
1.自驾
到青木川选择自驾的人不在少数,跟着导航走也就对了。可以提醒大家一下,西安自驾过去走西汉高速,在宁强下高速转省道,全程大约7小时。兰州自驾过去走定西、天水、陇南一线,余家湾高速出口下。成渝方向自驾过来的话都是先到广元,往青川方向走,同样是在余家湾高速出口下。
2.高铁+租车
其实随着西成高铁的开通,去青木川一下子就比之前要方便的多。不管是从西安出发,还是从成都出发,都可以2个小时高铁先到广元,然后直接在广元站租车,自驾不到2小时即可到达。这也是我们选择的方式,强烈推荐。
3.高铁+班车
如果不打算租车,而是乘坐班车的话,就要高铁先坐到宁强南站,然后乘6路公交到宁强汉运司车站,再转乘宁强至青木川的班车,这个车一天只有两趟,一个是早上7:00,一个是下午13:10,单趟车程3小时,票价33元。如果不在宁强住宿的话,几乎可以考虑的就只有13:10这一班,自由度很差! 返程的时候,从青木川出发到宁强汉运司车站要在古镇东门外对面的停车场,一天三趟,早上7:00,下午13:00和15:30,大巴就停在里面,上车买票即可。
4.绿皮儿+小巴
在高铁开通前,火车到达青木川的老线路,西安、成都出发都是坐到阳平关车站,然后转乘阳平关到青木川的汽车,票价25元。兰州过来的话,做到姚渡站下车,然后转乘到景区的观光车,票价10元。
1.青木川古镇景区共有四个入口,景区内不能停车,在东门游客服务中心处有两个较大的公共停车场,收费是白天15,过夜25。南门外有很小一片停车区域,不知道是否收费,大约能容纳20余辆车。如果住在古镇外的民宿,部分民宿可以提供门前免费停车位。如果住在古镇内的民宿,车大都停在公共停车场。古镇周边可没什么道沿能让你随便上去。
2.青木川古镇的客栈民宿可选范围很大,古镇内的客栈因为结构的原因,房间相对空间比较狭窄。如果对于住宿比较挑剔,特别是想住的宽敞一些,可以选择古镇外的客栈或酒店。给大家推荐一个古镇外的酒店——汉中上美生活,性价比非常高,也是青木川镇周边条件比较好的酒店了,免费停车位充足,从这里步行到古镇也就10分钟左右。这个酒店也是我们的选择。
3.游记里提到的瞿家大院距离青木川古镇并不远,从古镇东边出来沿着大青路开一小段会有“瞿家大院”的提示牌,拐进去就好。
4.从广元到青木川如果不想走高速,也可以尝试G212国道,这条路蜿蜒曲折,但是一路沿着白龙江,风景估计会很好。特别是沙州镇,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个镇子三面都被白龙江所包裹,应该是风景极佳。我们因为大雨担心落石,没有尝试,略感遗憾。
5.回龙阁并不高,步行上去5-10分钟,早上看云雾,晚上观夜景。由于青木川晚上的光污染还是比较重的,这里并不适合拍摄星空。另外金溪河的水量并不大,水位在夏季最高,如果上游连续降雨,也有可能看到一条泥黄色的金溪河。青木川暑期和长假是旺季,但是从游玩拍照的角度来看,其实四季皆宜。
6.我的相机一直没有更换,依然是佳能6D。去青木川只带了两个头,16-35(2.8),70-200(2.8)。
7.游记的背景音乐是布皮树乐队的《一瞬间》,我很喜欢他的歌词,用这首歌来讲述魏辅唐和他的故事实在是再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