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原因,2017年12月末我到在孟加拉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大农村生活,第一次听到孟加拉这个名字,对于喜欢旅行的我来说完全没有什么概念,甚至连它的大致方位都不知道,脑袋里只蹦出个孟加拉虎这么个神奇的生物,其他一切未知...
身边很多人得知我要去孟加拉工作后都觉得不可思议,一些人觉得我是不是疯了,一个女生跑到这么一个落后的国家多危险, 但是在我心里好像总是有一些不安定分子在活动,总喜欢挑战一些未知的、新奇的事物,这些年也陆陆续续去了很多国家和地区,体验不同的文化、风土人情、地理环境,认识不一样的人,感受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在我看来亲身经历是比从书本与学校学习知识、认识世界更便捷快速的通道。虽然孟加拉的生活环境与卫生条件比较恶劣,但是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前往,让我有机会去了解这个全球其中一个最贫穷人口最密集的南亚国家。
达卡(Dhaka) - 帕德玛河 (Padma River)
从北京出发没有直飞的航班到达首都达卡,只能在昆明转机(或者广州/香港),初踏这个神奇未知的国度,多了一分恐惧与好奇,出了机场周围乱糟糟的都是人,几乎80%的人都穿着当地民族服饰,男子小白帽+披腰长裙,女子裹着五颜六色的纱巾,浓郁的宗教氛围扑面而来,对我来说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首都达卡让人崩溃的交通算是孟加拉的一大特色,人力车 、小摩的还有破旧不堪的铁皮汽车无序地挤在马路上,没见到过红绿灯,各种车辆横冲直撞,堵车严重(一比较发现国内大城市堵车根本不算什么),怀疑当地人考驾照是不是都没有交规这一项啊。。。 外国人不管车技多好都不敢在这个国家开车,这里的司机一个个都是绝世高手!在刚来的一个月里每次坐车都要提心吊胆。
人力车: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坐一次起步价折合人民币一元。我在下乡小司机带我感受了一下。
破皮汽车:从日本、印度淘汰下来的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手。
绿皮小摩的:非常多,发现这些车都是中国进口,一天正好赶上开斋节经过达卡大学,难得一遇的交通畅通。
正当选举季,达卡到处张贴着选举海报,虽说孟加拉男女社会地位及其不平等,重男轻女现象严重,但听说孟加拉总理是一名女性后,我还是大为惊讶,毕竟孟加拉是一个男人可以同时娶四个老婆的国家啊。
经过高架桥下的平民窟,居民生活环境堪忧。像这种平民窟达卡有很多。
看完平民窟,发现孟国的大农村的环境还是非常漂亮的。我们的工作地点位于距离首都达卡2个小时车程左右(大部分时间都在堵车) 的帕德玛河畔,相对于城市,孟国的下乡更为生态原始,下图这张图片是我们往来达卡的一条主要道路,这条颠簸的土路夜晚漆黑一片没有丁点儿光亮,夜晚村民经常拿着手电筒(但是不开)走夜路,我深度怀疑他们是不是有猫科动物的视力夜晚也能看清路。
乡下的田园风光相比城市的混乱来说要恬静的多。由于经济落后下乡环境未经破坏很漂亮,民风也相对淳朴。
帕德玛河起源于印度的恒河流域,流经孟加拉境内改名为帕德玛,是当地村民日常主要的用水来源,主要用于做饭、洗澡和洗衣。
河边打水
晾牛粪用于烧火
捕鱼+运货两用船
落日余晖
远处的渔船貌似出了故障,发动机冒起了烟无法行驶。
帕德玛河边的鸟类很多,一天发现岸边一只垂死的老鹰。
河边遇到遛羊的大妈,一只羊4000塔卡。
刚到村子的时候,孩子们可能对我这个东亚外来奇装女子非常好奇,很喜欢跟在我后面跑来跑去,孩子们很害羞,这天收到了他们送的黄色小花花~ 后来每次我们都会带一些糖果去村子里分发,但也养成了他们索要的习惯,于是后来这个分糖果计划就停止了,无偿的给予并不利于小孩子的成长。
有一天偶然遇到了一场婚礼,小姑娘们打扮的非常漂亮,右边的小姑娘还邀约我晚上来她家玩。
还有一天散步去了个遥远偏僻的村庄,大家可能没怎么见过外来民众,所以都从自家院子里跑出来“看猴”,对,我就是那只猴子~🐒 在孟加拉几乎所有的女子都要穿民族长裙,她们可能好奇我这个奇装异服的东亚女汉子,穿着打扮怎么和她们相差这么多…
在厨房工作的孟加拉小姐姐小妹妹们,我被合照啦,孟国人民真的很喜欢拉着外国人合照啊。
下图是村子里一个非常热情的阿姨,每天我们都会经过她家,有一次我和同事好奇村民如何在厨房做饭,于是在她家门口“观望学习”,虽然语言上我们不能交流,但后来每次经过她家她都拉我去她家卡哇卡哇(孟语吃饭的意思)。村民常用陶土在地面捏出一个小灶台(大概小奶锅口径大小),生火,然后把一个铝罐子架在灶台上煮饭,一般是米饭蔬菜牛肉之类的。每当饭点村子里就炊烟袅袅香气扑鼻了。一般孟加拉人的吃饭时间和中国人不一样,三餐都比我们晚2个小时左右。
早上九十点才去上学的学生
当地的小卖铺 +1
当地的小卖铺 +2 我经常去当地小店买零食,一包小零食几毛钱到一块钱人民币不等,一下回到了小学的物价水平,让我想到小时候经常偷偷拿存钱罐里的几毛硬币去小卖部买零食的日子。
小卖部除了零食还有面包,饮料,雪糕,香烟以及日常用品售卖。我还发现当地人买香烟通常不整包买,都是按根买的。
村里小市场的商贩-顾客正在挑选民族小白帽
菜场卖菜的大伯
村子里的理发店,貌似只为男士理发,生意很好,永远都要排队,要不然就是三天两头不开门。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个逗蛇的卖艺人。提着蛇箱走街串巷。我还是第一次看这么新奇的表演。让我想到了《一千零一夜》里面的童话故事。
看完追着我们中国人要钱,当地村民却可以免费看,真是“奸商”啊,我记的给了他大概250塔卡,大概十几块人民币,也算划算吧…
来听听耍蛇人“优美”的歌喉
隔壁市场的小饭馆,一个白饼合人民币一块钱,放进炉子内壁烤熟,吃起来类似新疆的烤馕,但我最喜欢吃的是一个叫做“咚得噜地”的炸饼,面皮里面裹上放洋葱咖喱辛料调味的鸡蛋,折上几折放进油锅炸熟,很美味,合人民币两块五,小店看上去脏脏破破的不卫生,但其实我从来没有拉过肚子,反而公司食堂中国大厨做的饭经常让我肠胃不适(可能乡下厨房苍蝇太多了!)。
手工艺人
警察门卫 安检很严格
有一阵子因为政治原因发生游行活动,同事们怕发生动乱都不敢去首都达卡,但是我“冒死”前往了一次,没有想象的吓人。但是街上持枪警察确实很多。
关于安全问题,很多人一提到南亚国家像是印度,多会想到脏乱差治安乱,偷盗强奸无处不在,又或是因为孟加拉是伊斯兰教国家就会想到恐怖主义,绑架爆炸可能随时发生。怎么说呢,孟加拉确实不是一个旅游国家, 签证需要邀请函,几乎很少有游客到此,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游的名胜古迹。城市也确实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基建落后,秩序混乱,环境恶劣。但是安全方面我到是觉得比想象的要好一些,至少我个人而言没有感觉到受到过威胁,很多当地人还是很友好的。但是建议女生出门还是要有男士陪同,孟加拉人不像东亚人那么含蓄内敛,你走在街上他们会毫无避讳直勾勾的盯着你看并且可能上前和你搭讪。此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偷盗抢劫还是会发生的,我们一个刚来几天的小伙在达卡拍照手机就被当地人一把抢走了...
孟加拉是一个全民信教的国家,其中 88.3%的人口是穆斯林,对待信仰非常虔诚,一天需要做五次礼拜,尤其是周五这天更为正式(当地双休日为周五周六),有一个周五,我和同事驱车去达卡购物,中午在一个市场买着买着东西忽然所有店铺都打烊了,大家纷纷整理容妆跑到市场的空地做礼拜,连生意都扔下不做了,这大规模整齐的阵势我也是第一次见,后来连我们的小司机都跑去跟着大家做礼拜,让我们一通好找。
可能也正是因为他们这种虔诚的信仰关系让我觉得当地治安比较安全。(ps当然恐怖主义上升到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与利益问题,在这里不予考虑。)
孟加拉国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湿热多雨。全年分为冬季(11月~2月),夏季(3月~6月)和雨季(7月~10月)。年平均气温为26.5℃。冬季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最低温度为4℃,夏季最高温度达45℃,雨季平均温度30℃。(来源自360百科)
冬季:到的时候是12月末,正值孟加拉冬季,之前并不知道热带国家居然也有这么冷的时候,好在这里最寒冷的时间很短暂,大概持续一两周,早晚温差很大,每天早上我都需要裹上厚厚的羽绒服出门,但中午又热到可以穿短袖。这个时节早晚雾气非常大,有时候司机开着开着车就要停在路边无法前行,四周好像进入了寂静岭一般,能见度非常低。
雨季(7月 - 10月):这里最少不了的就是雨季了,虽说官方说法雨季从7月份开始,但是5-6月就已经降雨量巨大了,几乎每天都会有几段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屋里的蚊帐都被外面的狂风刮的摇曳,生怕被吹翻了屋顶。好在暴雨来的快去的也快。
开始起风了,乌云密布,一场大雨即将来临。这样的云对于生长在少雨的北方的我来说看着着实有点害怕,如果是小时候的我一定会冲进屋喊一嗓子:“妈!有妖怪!”
云越来越低,天也越压越黑。
院子被雨淹了
雨过天晴,小麻雀出来晒太阳。
雨后的天很美,射出一道斜阳。
夏季丰收季:除了冬天短短一阵子寒冷时间外,孟加拉的其他日子几乎都是酷暑炎热的,雨季潮湿炎热,其他时期简直是暴晒啊。但是除了晒,我还是最喜欢夏季了,因为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从四月到六月我每天都在盼望着各种水果快快成熟。整个村子就像一个大型果园,每天我都要去逛一逛,“视察”一下果树们的成长情况。毕竟一个北方孩子还是头一次看到热带果树,就好像南方孩子第一次看到下雪一样新奇。
小柚子baby
小菠萝蜜baby
小芭蕉baby
小椰子baby
小芒果baby
我看到村里的小孩都喜欢手里拿着一个小青芒果边啃边玩,于是同事出主意让我也腌一些青芒果罐头,我把这个主意说给我们的小司机听,他笑笑说小芒果不能吃,但第二天居然从自家院子里捡了一袋子给我,感动。
腌渍完成,但是好酸没有吃。
其实还有小荔枝baby,小木瓜baby和小菠萝baby,但是没有照片。
收稻子的时节,村民打完稻子后把它们铺满在街道上晾晒,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路旁支着一个茶铺,村民们经常无所事事地喝茶吃点心看河景,惬意的不得了,我经常在想虽然这个国家的人均GDP只有1000元,但是村民的幸福指数应该比在大城市生活的我们要高吧。
通往河边的路
说到孟加拉的食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类热带水果,到最后香蕉、芒果、菠萝蜜吃到吐,价钱便宜到让我怀疑人生。
下图是我们经常光顾的香蕉铺,我也是平生头一次见到这样大规模成株卖香蕉的阵势,一根香蕉在收货季节4-5塔卡一根,大概也就3、4毛人民币。那时候真的是天天吃,顿顿吃。
市场和香蕉铺
小菠萝100塔卡4个
下面的芝麻蕉是当地人最爱吃最推荐的香蕉,价格也相对贵,但是我们还是比较喜欢大香蕉。
芭蕉:村子里长满了芭蕉树,和当地村民要了一根,看着它圆润饱满的样子感觉会非常美味,其实却不能吃,里面长满了石头一样硬的种子,真是徒有其表啊。
6月,我最期待的菠萝蜜终于成熟上市了!其实村子路旁全是菠萝蜜树触手可得,但是我们要做有素质的人不能给中国人丢脸不是嘛,偷窃行为是可耻的。一个巨大的菠萝蜜100塔卡,合人民币7到8块钱,想想在北京的超市一小盒就要十几块,瞬间觉得值哭了,于是几乎天天吃,吃到现在再也不想见到它。
路边的菠萝蜜你不要采呀不要采~
下面这个水果我不知道叫什么以前也没有见过,我们称它“小土豆”。口感沙沙的,香甜多汁我很喜欢。
下面想说的是香菜...为什么呢,因为太便宜了,下图这一筐香菜可能就合人民币两块钱的样子,而且是农家纯天然有机香菜,我们经常买来涮火锅,这也改变了我以前不爱吃香菜的习惯。
说到涮锅最爱就是当地的牛肉和大虾了,价钱几乎是国内的一半。
从田间抓的大牛蛙,果然中国人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物种就要遭殃~
当地的特色美食其实和印度近乎一样,咖喱、烤馕、手抓饭是日常美食,每次去达卡都要去吃。
咖喱羊排配烤馕
下图左上角的黄油蒜香烤馕简直完美!好吃到流泪😭。
铁板牛肉
各类炒面,价格公道。
海鲜炒面
下面说说当地的快餐店,Herfy是一家在达卡比较高端的快餐店,很多看上去富裕的家庭经常光顾,也有很多人在里面过生日(瞬间想到国内八九十年代的肯德基?!)一直想吃他家的奢华安格斯牛肉汉堡,但是最终也没有实现.
达卡还有很多其他知名快餐品牌,比如肯德基,汉堡王,必胜客,Nando’s,在繁华区也有甜品店蛋糕店。但是我最推荐的是当地的山寨肯德基 “BFC”,价钱是KFC的一半,便宜好吃。
由于孟加拉是伊斯兰教国家,所以全国禁食猪肉与酒精,想要在当地喝上酒真的是难上加难,于是酒变成为了这里的“奢侈品”,一般过节的时候我们才能喝上几杯。因此,如果你能在当地机构获得一张“酒证”的话就可以在当地合法买卖酒精制品了,收入可观,一般当地的华人餐馆或酒店都可以买到酒,价格是国内的2-3倍。下图是孟加拉当地啤酒,味道难喝不可描述...
有一天我在一家当地小店发现了下图这款royal dutch啤酒,之前在一家华人餐厅喝到大为惊艳,念念不忘,没想到居然在村里有卖!你们说好的禁酒呢?!正在高兴时,店老板告诉我这是一款山寨版的无酒精饮料,并指着罐子上的“non-alcoholic”给我看,我....心情一下跌入谷底....
再安利一下下图的dry cake,是我觉得孟加拉最好吃的零食,口感味道如其名,就是变硬的蛋糕……但是的我的心头好...
其他还可以购买的有当地的红茶,但我觉得不好喝…
虽然孟加拉乡下的生活环境比达卡市要惬意的多,但是对于我这种长期在一个闭塞环境下生活会憋坏的人来说,往返于达卡和下乡是每月必不可少的生活调味剂,推荐几个达卡我经常去的地方。
“Future City” :小司机推荐的达卡 “No.1” 购物中心 。食品、餐厅、生活用品 、电子产品、纪念品、衣服首饰应有尽有。
Unimart : 达卡最好的超市, 进口食品、商品居多,很多外国人都会来这里购物,也有专门的中国食品专区。
“Computer City” : 达卡最大的电子产品与办公用品商城 。具体商场照片没有照,很大,商场前有一个大雕塑。下图是其中一个店铺,牌子上有商场地址。
D N C C Market in Gulshan 1: 就是之前看到商贩做礼拜的地方,里面有个中国超市(我们一般叫它温州超市),所以中国人去那里买东西比较多,市场东西很全,各类生活用品,蔬菜、肉类、零食一应俱全。但是一定要讨价还价,那里的商贩见到中国人涨价很厉害,尽量往三分之二的价格杀价。
连锁服装店,Astorion 和 Artison,里面都是外贸“大牌”服饰,真假不知,价钱便宜,可以随便买一些当地产的棉质T恤,材质很好。
连锁高质量品牌店 -“Aarong”,从民族服饰、皮包、书籍到工艺品应有尽有,如果选购纪念品墙裂推荐。在机场附近和 Future City都有店。
我在Aarong买的当地特色人力车,纯手工制作。
我在Aarong买的阿拉丁神灯?
还有达卡有名的华人餐厅“新竹轩”(Bamboo Shoots)
因为地理位置相邻,不得不说孟加拉与印度坦的爱恨情仇。1904年孟加拉地区曾被英国殖民政府分割成东西两部,后来复合。1947年印巴分治时,孟加拉地区被再次分割:西孟加拉地区归印度(今西孟加拉邦),东孟加拉地区(后改名称东巴基斯坦)则根据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的蒙巴顿方案归巴基斯坦(来源与360百科)。我们的小司机经常和我说:“印度人都是坏人,都是阿里巴巴(孟语坏蛋的意思)。” 但是他们确又迷恋印度的流行文化,电影与音乐。今年在他们最喜爱的板球日决赛(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小司机告诉我如果孟加拉赢得比赛第二天会全民放假狂欢,可惜今年输给了印度,我们的小司机为此沮丧了很久。
当地货币:taka(塔卡)
当地语言: 官方语言为孟加拉语,但因为以前是英属殖民地,所以商界与教育语言为英语,餐厅菜单、商场标识收据几乎都是英语,英语普及率还是比较高,一般像达卡这种大城市普通沟通不成问题,就连市场的小商贩用英语讨价还价都很厉害,但是像我住的村子里英文普及率就非常低了,交流几乎靠手势和瞎猜。
当地特色节日:开斋节和宰牲节
我回国后小司机发给我宰牲节的照片,画面血腥慎入。
孟加拉签证:我去的时候办理的落地签(停留时间30天)
2018年落地签签证材料:
1. 有效护照
2. 邀请函
3. 往返孟加拉行程单(PS:如果仅买了单程票,一定要找票代做一份达卡返回北京的行程单。往返行程单是申请落地签的条件之一)。
4. 申请表。办理落地签乘客比较多,此表可提前填好随身携带。表中申请滞留天数最多为:30天。
5. 入境卡。从昆明或香港登机后,请第一时间向空乘索取入境卡并提前填好。
6. 签证费 51美元(或者400元人名币),美元划算。(PS:为了赚取不少的中间价差,贪婪的机场收费员会索要人民币,不要搭理他们,坚持给美元即可,缴费窗口贴的牌子上有缴费说明)。
7. 酒店预订单
办理落地签乘客较多,为节省时间,根据经验,携带护照及以上材料在飞机落地后第一时间先到缴费窗口进行集中缴费,并安排需办理落地签的人员在旁边办理柜台排队。缴费完成后,每个人拿各自的证件、材料与缴费单排队办理落地签。落地签办理完毕后,不必在出境柜台再盖章、审查,可直接出关,然后取行李即可。
到了孟加拉开始准备办理当地工作签,但是当地人的工作效率真的不是一般的慢,过了半年我都准备回国了也没有办好,最后还是提前一周告知代理换成了临时签...(这个签证要在办理好的7天内必须离境)(代理告知工作签会在我回国后的一周后办理好,也就是说办理工作签的平均时长是半年.....)
最后奉上我在孟加拉养的正宗“孟加拉野猫” (前面已经出镜一次)。 在我到孟加拉的一个多月后,有一天这小家伙忽然出现在我门外,后来几乎天天跑来。所以后来我的生活就变成了工作 -逗猫 - 工作 - 逗猫。小家伙很强悍,逮壁虎抓鸟不在话下。
带来个小媳妇儿
到这里游记也差不多写完了,回国半年后才开始动手写这篇游记,也算是记录与总结一下我在孟加拉工作与生活的点滴。孟加拉我应该不会有机会去第二次了,但是在那里生活的6个月还是值得体验与回忆的。
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