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中国之江西六--婺源县--中国最美的乡村

作者:张明君 显示图片

       第二次去江西缘起于我在2008年3月份决定的一次跳槽,在原单位工作了十六年后,总觉得想要挑战自己一下,正好新成立的单位在用人之际,加之老总三番五次的打电话邀请,于是毅然决然果断的跳槽了,同时也挑战自己主政一方的能力和魄力。于是走马上任、筹备谋划,组建公司、万事开头难,经过自己不遗余力的奋斗,终于迎来了事业上的一个小高峰。决定了跳槽,我就开始了一次最主要的也是最喜爱的更是我一直以来做准备的红军长征在江西的故事和景点,来一次重走长征路。同时把最最喜爱的油菜花胜地、中国最美丽乡村--婺源也一次游个够。2008年3月29日。坐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航班号为6595的飞机从太原武宿国际机场17:20分起飞,飞往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机票价990元。到南昌后买好21:12分开往上饶的K288次火车,票价41元,我到鹰潭市后下车,住鹰潭市。
         30日早起后去往龙虎山。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群山之上寸草不生,红岩裸露,与周边碧绿的河水交织成了一副碧水丹山的奇特景观,一眼望过去,令人心旷神怡。可能是因为受到中华传统道教文化氛围的浸染和熏陶,龙虎山也变得与众不同起来。第一眼见到它,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静。那种从内里迸发出自信的宁静让浮躁焦虑的我也跟着安定了下来。哦,原来寸草不生的山峰也可以如此美丽。天下山水秀美的地方很多,但集山水、道教、崖墓群于一体的名山恐怕只有龙虎山了。早在东汉永元二年(公元90年),第一代天师张陵携弟子云游,由淮入鄱阳湖,溯信江,沿泸溪河逆水而上,至龙虎山,见两岸奇峰怪石林立,恍如仙境,便弃舟上岸,结庐炼丹,丹成而龙虎现,龙虎山因此而得名。道教选择了龙虎山,龙虎山的灵山秀水孕育了道教文化。 游过龙虎山后我中转坐K530火车到了上饶,后来才知道三清山需要坐到玉山站,原来这次出来走的匆忙、未做攻略,只好在补票到玉山站,住玉山。
       31日早起后从玉山直达三清山。因我到的早,索道刚开,整个索道上就我一个人,赶上风大的很,索道的箱子来回摇晃,上下两个索道箱子交汇时我就怕碰在一起,心里颤抖起来,好不容易上到终点站。一颗悬着的心才放回到心中。三清山集天地之秀,纳百川之灵,华夏大地的一朵清丽奇葩。三清山乃道教名山,江南第一仙山,举世无双的福地。书画卷中千百次邂逅三清山,心中早已筑成一道抹不掉的风景。          寻灵意而忘红尘,会物理而通玄妙,三清福地镶嵌万物九九归一,释儒道交融和合之景相。道家以其独有的人生领悟,与自然和谐相处,呈以永恒意象。       到底这方净土虚极静笃的远古文明,亿万年来令多少苦海迷梦人心驰神往?又让多少世间功利客大彻大悟?然而,人们带着天南地北的脚印和尘土匆匆来了,又匆匆走了,留下不同的夙愿与缘分。       淡泊的心境流淌在季节末端,暮晚的风带不走缱绻的情愫。     或许,宇宙浩瀚,人生苦短,不必留下浅薄回忆,也不必留下深沉纠缠。     又或许,“清静无为”“顺应自然”便能收获岁月馨香,低唱一阕“返朴归真”“贵柔”,这今夕何年的歌,依然流芳百世。       此时,万种关于三清山的冥想均化作绝妙籁音,超然逍遥,清丽宛转,玲珑地散落在浸润了道意圣境的秋山秋水秋云间…三清山说它神奇,不仅因其得名于道教,为道教名山,有着千古流传的许多美丽神话,也因为它曾经三次遭海水淹没浸泡,经历过沧海桑田的神奇变化,远古时候的鱼虾戏水之域,变成了现今游人如织的“西海岸”和“阳光海岸”景区,还因为它的许多奇峰怪石似人、似猴、似蟒蛇……,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你看那司春女神,丰满俏丽,秀发齐肩,端坐山顶已经上亿年了,至今还在凝眸神思。说它峻拔,是因为三清山石柱凌空、奇峰参天,形状各异,一条悬空栈道沿着峭壁萦绕山间。无论你近观还是远眺这些峻拔的山峰,仰观则壁立千仞,俯察则深渊万丈,对于胆子不大的人来说,漫步栈道游览其间,会觉得惊悚恐怖。栈道急弯最窄处,只能容一个人通行,不少人侧身面崖扶壁小心而过,见此情形,走在后面的一个中年男子用南昌话大声惊叹“哎呀,真是嚇死吧人”,引来大家一阵哄笑。说它精美,是因为有奇峰怪石、峡谷溶洞,还有古代建筑、石雕石刻、劲松古树和名贵花木的点缀,加之飞瀑流泉、云海雾涛和花开花落的动态变化,不同的季节和气象都会幻化出不同的美景来。导游介绍,三清山纵横229平方公里,东险西奇,北秀南绝。在核心景区有奇峰48座,造型石89处,目前已开发的景物、景观有500多处。美国国家公园基金会主席保罗先生游览三清山后惊呼:三清山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精品之一,是全人类的瑰宝。游名山,犹如读一部经典名著,读一遍是不够的,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收获。三清山,我印象最深的当属那条挑空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水泥栈道。这条栈道由2002年建成的“西海岸”和2005年建成的“阳光海岸”两部分组成,平均海拔高度在1600米上下,全长近10公里,弯弯曲曲、时宽时窄依山而建、贴壁而伸的悬空栈道,远远看去就像一条飘逸、灵动的美丽玉带舞动在大山深处。据说这是目前为止,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海拔最高的一条旅游高空栈道。导游介绍说,由于近万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长达4公里的西海岸栈道,仅用五个月就建成了。修这条栈道,除了得人拉肩扛把水泥、钢筋等建材运上山,工人们还得用悬索吊着身子像荡秋千似的在绝壁上凿洞、穿筋、搭建脚手架,然后逐段灌注水泥。当地导游不无骄傲地告诉我们,这么艰巨、险峻的工程,却没有伤亡一个人,也没有损毁过一棵应该保护的古树名木。难怪栈道上有不少洞,从峭壁和栈道下的山崖上长出来的劲松自在地“穿”洞而过,在栈道上迎风摇曳,原来这些洞洞是工人专为保护古树名木而量身灌注的。老实说,倘佯山间,漫步栈道,欣赏着美丽的景色,看到脚下的悬空栈道、栈道上的树洞和被用心保护的苍松,我心中充满了对栈道建设者们的敬意,同时也被深深的感动。从三清山下来,好不容易坐上了到婺源的大客车,到婺源后天色尚早就坐车去了李坑村。晚上住李坑村。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华东地区,赣、浙、皖三省交界处,隶属上饶市,古徽州6县之一,北依黄山、南靠三清山,西是景德镇、东是千岛湖。它是典型的徽州民居、江南水乡,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亦为“书乡”、“茶乡”、“文教之乡”、“人才之乡”。山峦重叠,溪涧纵横,树木茂密,鸟语花香。白墙黑瓦、蓝天白云,竹林掩映、流水潺潺,小路蜿蜒、古朴原味,古屋俨然、深巷幽幽;还有那黄灿灿、一望无垠的油菜花地,令人流连忘返。精彩景点很多,这两天我们去玩了县城、博物馆、江湾、篁岭、汪口、理坑、小理坑等地。婺源自唐开元28年(740)建县,迄今已有1274年漫长的历史。婺源自古钟灵毓秀、地灵人杰、物华天宝、贤才辈出,历史上诞生过进士522人、仕宦2665人,历代文人留下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清朝《四库全书》;是朱熹、詹天佑、洪秀全、江泽民、江一麟、江永、江谦、汪鋐、金庸、胡适、余懋衡、俞正声、秦桧、汪精卫等历代名人的故里。
       4月1日开始游览江湾、汪口、上下晓起、去江岭村看油菜花,返回时去思溪延村景区浏览一番。回到婺源后坐大客车回到南昌入住。
        4月2日坐火车先到吉安市参观文天祥纪念馆后再转火车到井冈山市后再转大客车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游览。井冈山革命遗址,位于江西省吉安井冈山市境内,地处江西、湖南两省相交接的罗霄山脉中段,四周环绕高山,中部多盆地,平均海拔1000米。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挺进井冈山,在井冈山创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根据地以茨坪为中心,拥有宁岗、永新、莲花三县和吉安、安福、随县、酃县的一部分,方圆275公里。井冈山革命遗址主要集中在江西省井冈山市的茨坪、茅坪、大小五井及五大哨口等地。我依次参观茨坪、茅坪、黄洋界遗址群。黄洋界,又称成“汪洋界”。位于茨坪西北面17公里处。主要景点有黄洋界保卫战旧址、红军挑粮休息处旧址-黄洋界荷树、八面山红军哨口工事旧址、双马石红军哨口工事旧址、雷打石革命旧址、上井红军造币厂旧址、百竹园、荆竹山、领袖峰景区等。黄洋界海拔1343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坐车下山后去往井冈山火车站坐21:14分K440次火车去往兴国县。票价30元。住兴国县。
       4月3日,去兴国将军公园瞻仰参观。兴国将军公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赣南十景之一。位于江西省兴国县县城南门口,将军大道南端,距兴国县城中心2公里,距赣州市80公里。属于红色旅游主题公园。兴国是誉满中华的“将军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仅有23万人口的兴国县,就有8万人参军参战,这些参加红军的兴国儿女们,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孕育出许多革命将领,仅解放初期授衔的将军就有54位,将军数量之多,列江西之首,全国第二,2002年将军园建成开放。   将军园由将军广场、将军纪念馆、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大型群雕、休闲广场、将军湖、将军岛等组成。将军广场正中安放由汉白玉石雕刻、高6米的毛泽东主席巨型雕像;园内按长征路线进行规划,安放陈毅元帅和兴国籍54位共和国开国将军的雕像,并利用12块奇石分别雕刻肖华上将所作的12-征组歌;将军纪念馆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屋顶是红军八角帽造型,展厅和大门由镰刀、斧头形状构成,突出兴国红军县的特色,馆内利用图片、实物、文字等形式,再现了1955年至1964年实行军衔制期间的兴国籍54位共和国开国将军的生平事迹;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是由0中央宣传部和0江西省委宣传部批准兴建,馆内分六个展厅,通过高仿真雕塑和声、光、电等现代布展手段,利用2000多件珍贵文物、图片以及实物、场景、多媒体影视合成等形式,向人们展示当年苏区干部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密切联系群众,执政为民,创造了第一等工作的优良作风,也是全国唯一以苏区干部好作风为主题的陈列馆;大型群雕由“中国工农红军兴国模范师”“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中国工农红军中央警卫师”三面军旗及79位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环绕而成,三面军旗象征着兴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组建了三个师参加工农红军。群雕长23.179米,象征着兴国人民在革命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23179名;宽2.3米,高8.5米,象征着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23万人口的兴国就有8.5万人参军参战;将军园西南方还分别建有肖华上将和陈奇涵上将二座纪念亭;另外还设有休闲广场和将军湖、岛等景观设施。将军县--兴国县参观完后坐9:17分的K687次火车去往赣州。游览宋代城墙和郁孤台后去往长征第一渡--于都县开始了伟大的长征之旅。参观长征第一渡纪念馆后坐火车去了瑞金。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位于江西赣州瑞金市,占地面积4550余亩,由叶坪、红井、二苏大、中华苏维埃纪念园(南园和北园)四大景区组成,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叶坪景区。距瑞金市中心区6公里,占地面积160余亩,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革命旧址群景景区之一。包括0苏区中央局、中央政府旧址、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检阅台、公略亭、博生堡等22处旧址和纪念建筑物。红井:位于沙洲坝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旧址东南约20余米池塘边。1933年4月,毛泽东随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来沙洲坝后,发现这个地方的群众饮水非常困难,毛泽东为免群众长期饮用脏塘水,便亲自实地勘察和调查地下水源,9月的一天,他带领干部、红军官兵与当地群众一道开了这口井。红军主力长征后,-军一次次用砂石填塞这口水井,沙洲坝人民为护井与之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50年,瑞金人民为迎接中央南方老根据地慰问团的到来,维修了这口井,并取名为“红井”,同时在井边立一块石碑-“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日晚从瑞金坐19:13分开的N539次火车去往福建长汀。票价4.5元。晚住长汀县。福建的游历会在福建专辑中作详细情况的介绍。
          4日从长汀坐10:27分开的5217次火车去往龙岩。转大客车去往永定看土楼。先包个摩的去南靖土楼游览后,晚上一个人住一栋废弃的土楼,体验了一回深度探秘惊悚夜。
      5日早上早起卖票的还没来我们就进去土楼游玩,在土楼遍游后,晚上住酒店。
       6日从永定坐车到连城冠豸山游览后再坐车到永安市游览桃源洞。晚上从永安市坐22:57分开的K398次火车返回南昌。
       7日在南昌游览,南昌并非一个以旅游产业为主的城市,而是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市内的景点多以人文建筑为主,如滕王阁、绳金塔等等,也不缺现代化的文化气息,如秋水广场、摩天轮等等。一天的时间不可能把南昌市内逛遍,因此,给大家介绍一下不得不去的几个景点及出行安排。 不去滕王阁就不能算来过南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已成为南昌的地标性建筑。滕王阁占地面积很大,但大部分在装修,所以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逛完。滕王阁作为江南三大名城之一,雄伟壮丽,拥有着浓厚的历史气息。之前还有表演,由于空间不足,现在已经取消了,非常可惜。滕王阁总共有七层,可以坐电梯。  八一广场是南昌的另一地标性建筑,集休闲、娱乐、教育、宣传为一体,有起义纪念碑、军史浮雕等,还有音乐喷泉据说很不错(不过我们没去),这一站,我们仅仅是瞻仰了一下起义纪念碑,没有停留太久。  八大山人故居是我国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环境清幽,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自然脱俗。晚上住南昌。
        8日坐10:05分的飞机从昌北机场飞回太原。共玩11天,花费6000元。
在滚滚红尘中,能让自己拥有一份淡淡的情愫,过着淡淡的闲情逸致生活,那是人生多么悠然自得的美丽啊!在平常、平凡、平淡的淡淡人生中,让自己的生命鸣唱出最美妙动听的天籁之音,那是生命多么珍贵的闪耀啊!我生命中对“淡”字情有独钟,产生了一份特殊的情愫。于是我特别喜欢“淡”字。因为,淡字,一半是水,一半是火,水火本不容,却被造字者巧妙地融合贯通在一起,就像清晨的露珠,不禁感叹神奇,而意蕴深邃。喜欢淡淡的心。人生旅途中,淡淡地欣赏旅途中的风光,淡淡地享受着自己所拥有的,淡淡地应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淡淡地对待一切,一切自然就风轻云淡了。因为淡淡的,所以我快乐着。 







汪口村隶属婺源县江湾镇,位于婺源东部,古称永川,因地处双河汇合口,村前碧水汪汪而得名,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
全村共有464户,人口1646人,下辖13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耕地3702亩,林地38657亩,面积11.02公顷。
曾作为皖南古民居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2年被授予“中国民俗文化村”和“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2005年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江湾建村于唐朝初年,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的河弯处聚居,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村落。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繁衍成巨族。村中至今还较完好地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等古老的徽派建筑,还有东和门、水坝井等公共建筑物,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江湾,是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区的一颗璀璨明珠。江湾已经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发展历程
江湾人引以为傲的是后龙山,他们把本族的人丁兴旺、英贤辈出归功于后龙山的龙脉好,这种风水观念自然不足为信。但江湾人在此观念的作用下,创造了一个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的典范。自古以来,江湾人不准任何人动后龙山上一草一木,古有“杀子封山”,今有“杀猪封山”。“杀子封山”,说的是十八世祖江绍武治理江湾铁面无私,他儿子违规到后龙山砍柴,被护林人捉住,为杀一儆百,他将儿子绑起游街示众,并将其处死。从此以后数百年间再没有人敢上后龙山砍柴。后龙山的植被由此保护得十分完好。如今走进后龙山,就如同走进了原始森林,满山古木,遮天蔽日,给依山而建的江湾古村增添了不少神韵。

自唐以来,江湾便是婺源通往皖、浙、赣三省的交通要塞,为婺源东大门。这里山水环绕、风光旖旎、文风鼎盛、群贤辈出,孕育了明代隆庆年间户部侍郎江一麟,明代工部主事江宏晚,明代朝廷太医江一道,清代著名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清代户部主事江桂高,清末著名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等一大批学士名流,村人著述多达92部,其中15部161卷被列入《四库全书》。任七品以上仕宦者25人,是当之无愧的婺源“书乡”代表。
村中至今还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筑和江永纪念、南关亭、东和门、徒戎桥、水坝井等景点,其中“仙人桥”是古人实践风水理论的杰出典范,“北斗七星井”体现了“天、地、人合一”的中国风水学最高原则,南侧梨园河呈太极图“S”形,古村古风古韵,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2001年5月30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其祖籍地江湾考察,并看望乡亲。
江湾旅游提示
江湾景区是婺源唯一一个5A级景区,景区内萧江宗祠、永思街、滕家老屋、婺源人家、乡贤园、百工坊等一大批古建筑,精美绝伦,做工精细。
江湾景区有新老游客中心,游客在新游客中心购票后乘坐景区换乘车或者徒步前往老游客中心验票进园,自驾朋友建议把车停在新游客中心,避免交通拥堵,影响出行。


上、下晓起可以说是婺源风景最美的两个村庄之一。

上晓起有的是山坡田园风景,从上晓起往上行到达江岭,可以看到山中的田园风光。这一带是婺源风景最美的地方。下晓起村是水绕村庄的风景,从汪口镇乘前往段辛方向的汽车拐入一条土路后,经过茅坦村后就到达了老树环抱的下晓起村,两条溪流在此汇合,景色很宁静。

下晓起中聚集着客栈与饭店,食宿十分方便。村庄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古朴,一条条小巷纵横,一不小心就会转得迷路。小巷间藏着一家家手工艺小店,多卖古董、砚台和木雕。在村子入口处有两家百年老屋,规模算在村里算是大的,在那里可以吃饭住宿,不过要事先预定,生意很好。

从下晓起走到上晓起,一路上座小山坡,会看到一棵十分高大茂盛的千年古樟。这里的盛产樟树,随处可见当地人现场锯樟木片,香味浓郁,可用来防蛀。在山坡上可看到下晓起的全貌,是摄影的好地方。





江岭南临晓起,东接溪头,地处婺源县最东北,是婺源最值得去的地方。主要景点有:江岭风光,高山平湖,庆源古村。那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呈梯田状,从山顶铺散到山谷下。站在山顶望去,脚下大片的山谷内,油菜花层层叠叠,一望无际,中间围拢着几个小小的村落,黑瓦白墙的徽派民居夹杂在一片金黄之间,在婺源再没有比这更壮观而令人惊喜的了。每当油菜花季节,这里总吸引了无数摄影师和游客。 江岭,位于婺源县东北部,距县城45公里,总面积38平方公里,每当春暖花开时,置身于江岭万亩梯田中,黄灿灿的油菜花与远山、近水、粉墙、黛瓦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天人合一的画卷,在这里您可以尽情的释放,让心灵自由飞翔。 沿途风光  从江岭开始,公路始终在山间穿行,一路风光十分优美,从一级站开始,湖光山色始终出现在公路边。从去段莘大路转向庆源的途中,是观赏高山平源的最佳地点,随着山势的上升,湖泊一点一点地出现在眼底,这时选择一个地方下车或索性徒步都是一个好的决定。 江岭风光  这是婺源田园风光的代表。从江岭开始,公路始终在山间盘旋,从江岭向下看,只见层层梯田,曲折的线条,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边聚集的三、四个村庄,四周围绕着青山,构成了一副极美的婺源农村风光画卷。 当你站在山头俯视山下层层梯田,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一直盘绕到山顶,高低错落,壮丽雄齐,水面和蓝天交相辉映,就在如诗如画般是画图里点缀着一小撮粉墙黛瓦,分外可亲。 婺源北部多山,夹在山间的为一条条的小溪小河,因地势特点,这些小河落差极大,水能资源丰富。因此在这些小河出山谷的隘口,筑起一道道短短的大坝,依靠四周的高山便可把这些水截住,因而在高山的环绕下,形成了一个大型的湖泊,这就是镶嵌在青山之间的高山平湖。 山区的湖离不开山,因此山水相映便是这种湖光山色的美了。而婺源的湖更离不开点缀在湖边的村庄,这一个个的村庄点缀在青山绿水之中,更宛若世外桃源一般。让人看后油然而生在此长住的念头。这就是婺源的湖泊给人的想象。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李坑的建筑风格独特,是著名的徽派建筑。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不妨在李坑吃上一顿富有农家特色的菜肴:李坑炙肉和花菇石鸡是一定要常的,再配上李坑糯米酒,这一趟的李坑之行就算是圆满了。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傩戏表演的盛大场面,表演时间不太固定,可以在前往的路上向当地司机询问。



 婺源名胜古迹有灵岩洞群、彩虹桥、龙天塔,李坑、思溪、理坑、延村等明清建筑群。南宋学者朱熹,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等著名人物的祖籍均在婺源。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自宋至清,出进士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婺源博物馆有馆藏文物万余件,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誉;傩舞、茶道、抬阁等民间文化艺术绚丽多彩;历代名人遗迹和明清徽派古建遍布乡野。全县有1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3处,2个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婺源生态优美,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2%,荷包红鱼、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是婺源红、绿、黑、白“四色”特产,久负盛名。婺源有世界濒临绝迹鸟种——黄喉噪鹛,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鸳鸯湖,每年冬天有2000多对鸳鸯来到这里越冬,有华夏第一高瀑——大鄣山瀑布。  古文化生态村--晓起 画里乡村--晓起景区被誉为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遮天蔽地的古树。  伟人故里--江湾 江湾以古老的徽派建筑及秀丽的山水风景,地处三山环抱的河谷地带,东有灵山,南有攸山,北有后龙山,一条梨园河由东而西,呈S形从三山谷地中穿行,山水交融,给婺源江湾平添了许多灵气。而且这还是江泽民的祖居。  思溪延村、长滩摄影地、彩虹桥、灵岩洞、大鄣山卧龙谷。  古埠名祠--汪口 千年古商埠--汪口景区中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俞氏宗祠,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建筑为清代中轴歇山式,气势雄伟,布局严谨,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汪口景区已经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  小桥流水人家--李坑  李坑景区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青石板道纵横交错,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婺源县位于赣东北(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北部。婺源为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婺源东西分别与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景德镇毗邻,南隔铜都上饶德兴市与世界自然遗产“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相望,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和国家历史名城古徽州首府歙县。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  天上人间--江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