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为滑雪装备系列介绍专辑中的首部,也是重要的一篇,由视频和文字介绍两部分组成,两者略有不同,文字版更详细一些。是笔者与业内人士共同创作而成,将不断的进行补充完善,争取成为雪友收藏篇目,现在为3.0版本。
滑雪装备门道多,笔者也曾受此困扰。系列介绍化繁为简,点明装备的核心要点,为雪友拨云见日。消除购买时的迷茫和困惑,减少购买的盲目性,买到适合自己的装备。
双板的购买核心是价位
一、双板的分类
1、竞技系列
大回和小回转。为比赛而生,竟速为设计目标。
竞技系列分成竞赛和民用款。国际雪联FIS认证竞赛用小回转板(SL)长度为157和165厘米,大回转(GS)为183、188、190、195,所有品牌的长度和三维都一样,所以,比赛的板无论身高和体重是多少,那也只能选这几个尺码。比赛款板刃更窄,寿命短,板子更硬。
民用款为适应大众进行了调整,长度、材质、三维、固定器、垫层都有区别。金鸡小回转长度有157、162、167、172,大回有170、176、182,仅仅从长度大家就能感到民用与竞赛板的差别了吧?
2、全能系列
道内:以金鸡为例,凹凸比例决定版型的特点。10%的下凹(rocker),90%上凸(camber)。道内系列才是适合大众购买的板型。
全地域: 30%的下凹(rocker),70%上凸(camber)。适合多种雪质,通过性强。
3、自由式:按照板腰宽度细分
一是纯公园,偏滑行、偏硬点,滑U槽、大台子,兼顾猫跳、道内滑行都可以。
二是偏野雪、道外,板腰95-105宽度的。
自由式装备特点:固定器位置、结构不同于竞技等雪道系列,位于雪板中间,结构简易。鞋子有专用的自由式雪鞋,板子和鞋都比其他类型的轻,板子偏软,道内滑行性能稍差。
4、野雪系列
5、女士。分为全地域和雪道
6、儿童
二、双板长度如何选择
长度选择为身高减10公分,或者鼻尖到眼眉之间两种方法。野雪板要长点。(超出选择范围的,选择上下限最接近的尺寸,水平高的可以选择长一点的)
注意:雪板的特点是,越滑越长。随着时间与技术的增长,会逐渐喜欢用长一点的雪板,但是速度也快了。笔者建议,不论什么级别,还是选择短点好,灵活且安全。
下图仅供参考
三、硬度、材质和三围尺寸的介绍
1、双板没有双板雪鞋那样有统一的硬度来衡量,硬度和档次无关。但总体上说,高级的板子,会比初级的硬。
2、材质决定雪板的档次和价格。
3、三围尺寸,是区分双板类型的主要因素,也是设计板型的需要考虑的问题。
普通雪友在挑选双板时不用考虑和纠结硬度、材质、三围等问题,那是各品牌设计师考虑的事。
四、雪杖
长度选择见图示。
特点是,随着时间与技术增长,越滑越短。雪杖感觉长了,可以锯短一截。
五、雪板的使用寿命
使用寿命与天数和强度有关。
1、一般雪友。老侃的经验是,如果板刃没有大伤,板底没有大划痕,一般雪友保养好的话可以使用150天或10年。店里见过12年的雪板。
2、运动员。使用强度大,用50-60天后,虽然看起来很新,板底也没有划痕,但是板子内部已经损坏了,板型也变了(修板设备上能看出来),才一年的新板也是要报废了。
3、固定器。固定器最怕横向的撞击,如果坏的话,一换就是一对,价格不菲。
脱落值,与体重和滑雪速度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固定器的出厂设置是前5后5,适合体重在60公斤左右,中级水平的雪友。大众用的固定器一般最小脱落值是3.5,最大是12,比赛用的最小脱落值是8,最大是16-18。大众一般是用5-8,具体数值还是咨询一下销售为好,这个是牵扯到安全的大问题。
更换雪板后,雪鞋的位置如何定呢?看雪鞋跟后面的长度数值,图是320mm-27.5,在固定器前端找数值最接近320的调好,后端调到鞋子刚好能放进去,就行了。
固定器前端调到相同数值或者最接近的数值即可
六、板包和防锈
1、板包是保护板子的。担心压坏,我用隔音棉在包里面贴了一层。出国或者乘飞机,用装两幅板子以上的那种板包,保护效果更好,可以应对飞机上的装卸了。
2、防锈。板刃容易生锈,放板包里一个晚上如果没有拿出来晾,第二天就会生锈。建议用完后清理,并及时晾晒。
如果是自驾,建议用双板饺子皮,轻便,长度选择跟雪板等长或者略短3-4公分的为好。
七、保养维修
每年雪季末要做一次基础保养(油石抛光边刃和除锈,板底打蜡),滑够15天-20天精修边刃和板底修复。
板底靠近刃的地方先变白,中间再发白,就需要打蜡了。以后笔者会再做一期保养的专题。
双板摆放。直立,或者固定器前后放两个鞋盒子,把板子水平支起来也行。板子上面不能压东西。
购买建议:
双板的购买核心是—价位,就是你准备花多少钱,买什么档次的雪板,其他的问题基本不用考虑。对初级雪友笔者建议直接买中级雪板,以后再换高级板,初级板用不了多久就会淘汰;或者开始不买,滑个一两年后,直接买个好点的板子,一步到位,还省钱。如果说从初级、中级、高级板都买的话,对循序渐进比较好,但是比较费钱。
如果从板型来说,雪友首块双板建议买全能系列中的道内板。首块不建议买高端竞技板。速度快了,没啥好处。滑雪的快感是从相对自己以前的速度来的。
品牌选择。选定档次、板型后,对不同的品牌如何选择呢?可以在选定档次不同品牌的雪板里,参考下图,挑选长度最合适自己的,外形涂装最喜欢的,价格有优惠的就行了,这样就好决策了,避免了笔者买板子时曾经的苦恼—不知道买谁的好了。
多块板子购买。如果是发烧友,购买多块雪板,建议按照板型分类,购买一块竞技或者全能道内,一块野雪,一块自由式。随着雪板价格的亲民,还是可以考虑的。
鉴于滑雪装备的复杂性,在选购时最好能请一位资深的朋友,参谋一下,帮助选购。
虽然有点久了,但还是有参考性的
后记:感谢主讲老侃,还有雪友tanke、jeacky的指点。本篇还是从整体上对双板装备进行粗线条的介绍,笔者其实更愿意从体验上讲一讲,说一说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装备,在滑行体验的差别和感觉,这样对雪友选择装备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希望能有厂商能提供帮助,完成这个心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