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园是古镇同里最有名的私家园林,也是江南古镇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退思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是原安徽凤颖六泗兵备道任兰生因镇压捻军不力,被人参奏,革职回乡后,花10万两白银倾心打造的私家园地。园名“退思”源自于《左传》:“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退思补过”的本义在于补君王之过,任兰生在遭贬官后,建此园并以“退思”为名,当属韬光养晦,反思已过之意。
退思园占地面积仅有9亩8分,布局小巧玲珑,也体现出园主人不愿显山露水,不露财富的低调与谦逊。以诗文造园,追求园林的神韵与诗意,各类建筑布局力求精致与玲珑,品味清淡与素朴,由此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晚清江南园林风格。
因该园宅基东西狭长,造园者因地制宜,独辟蹊径,采用整体采取横向布局,风格独特。一改以往园林都是纵向的结构,由四组不同风格的建筑群组成,自西向东,分厅堂、内宅、中庭、花园,布局紧凑,一气呵成,故该园也被称为是江南园林中独具一格、以少胜多的佳作。
退思草堂隔水与“闹红一舸”、“菰雨生凉”等景物相对。草堂朴素淡雅,不求华丽,无论是门窗装饰,还是家具陈设,处处体现了这一思想,这在园林建筑中也是少见的。
园内亭台楼阁齐全,集古典园林之精华。退思园有“三株、三绝、三珍”,“三株”是三棵几百年的古老罗汉松、银杏树和玉兰树;“桥”、“揽胜阁”和“菰雨生凉”可称“三绝”;“三珍”指的是:“退思草堂”内的《归去来辞》碑拓,“九曲回廊”中的石鼓文及“老人峰”顶端的“灵璧石”。园内,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移步换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是一幅绝美的画卷。
退思园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造园,匠心独具,堪称经典之作,尤其是其本身所蕴含浓厚的汉族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充分展示了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汉民族的无价艺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