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海已半个多月,然而还沉浸在台北的温热里迟迟不肯走出来。正好赶上赖声川和伟忠哥的话剧名作 -《宝岛一村》的十周年纪念演出,咬牙搞到第一排最中间的位子,看完总算是把台北的余温收进了回忆里。
完全记不得缘由,只是发誓一定要一个人去一次台北。直觉告诉我,想要遇见印象中那个真实而不刻意的台北,自己也要随性一点,有些细节不必太强求(比如死活都订不到江振诚的raw)。
就这样,没有过多的计划,甚至出发的前一晚还在加班,但却从踏入这片热土,渐渐走近他的心脏,最后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接受离开。
前半程的民宿定在永康街青田巷内,大概是受舒国治那本《台北小吃札记》的影响,他说永康街的舒适给人一种“胸有壮志者不应恒停此地也”的既视感,但这不正是旅行所需要的么。
从东门地铁站出来,就能看到鼎泰丰的信义总店。然而饥肠辘辘,面对排队的人流只能望而却步。
拐进永康街,首餐吃不到鼎泰丰的小失望一扫而光,因为没什么比饿的时候吃一份美味又扎实的葱抓饼更幸福了(记得加九层塔)。
穿过略带繁忙的永康街,拐进青田巷子里,对了,这大概就是台北了。一家挨着一家日式庭院风格的茶馆,当然,还有那家无数文人墨客居住过的青田七六,来来往往的人们造就了现在这里独一无二的祥和。
隐于永康街角拐弯处的“小隐”本是当地年轻人回味家庭感之圣地,后因孤独的美食家造访,名声大噪。舒国治当食堂的馆子,味道自然是不会差。
一人行,捧着炖锅,体会老板James的清淡中见滋味,若是两三好友同行来这里感受异乡的家庭感应该会更加美妙了。
我连热点都不追,你还指望让我追牛肉面么?什么永康、林东芳的,这个说好吃,那个说失望,听来听去脑子都大了,倒不如在鼎泰丰优雅的吃一碗半肉半筋的红烧牛肉面来得悠哉。
在鼎泰丰吃饭,就是有一种“peaceful world”的感觉,前台女经理中日英+闽南自由切换的语言系统让我惊呼一家餐厅可以专业到如此地步。
机车=自由
刚到台北时对它们非常不习惯,认为是城市里不和谐音符的主要来源。然而亲身体验过后,一切都有了答案。红灯变绿灯,机车群总是最先冲出起跑线,这是城市中一群向往自由的身影。
如果你问我此行遇到台北最特别的咖啡馆,我想大概是这里了。
一个人,一间店,是否气味相投一瞬间便知。
挑一个合适的位子坐下,窗外的游乐园是配咖啡最好的风景。临近结尾,一位外婆带着孙子孙女走近店内,井然有序的安顿好他们之后为自己点上一杯咖啡,看到她满足的笑容,阳光也变得和煦了。
敦南诚品,唯一一家24hrs,还保留着它原有模样的诚品,楼下的黑胶店也让人流连忘返。偶遇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是人生一大乐事,这次偶遇了陈绮贞的《不在他方》。
“白天还飘着棉絮,晚上下起雨了,人生是这样的,于是我们对一切都珍惜。”才女果然是才女,因为太喜欢她,以至于后面的行程都有点追寻书中足迹的意思。
"让人与人之间变得不同的就是内心里那点无谓的坚持。"
这句话在陈绮贞的文字和这间咖啡店里深有体会。
我不反感精致,但未做好本分的,浮于表面的精致这几年有点见怪不怪,甚至有了尝试新事物的恐惧感。然而simple kaffa的精致格外自然,因为他们比做好本分又多努力了三分。带了几包冠军出品的豆子回来送给朋友也留给自己,无一不称赞。
纽约的帝国大厦,上海的东方明珠,台北101,这些城市都有这样一个所有人都要仰望的建筑。回想起住在帝国大厦脚下的那段日子,迷失方向时只要看到帝国大厦的灯光,便有一种安全感。
从象山下来,刚好路过李大仁和程又青的竹村居酒屋。店家并没有因为影视剧赚来的名气忽略了出品质量,每一道都很用心。酒足饭饱,出来又能看到另一个时刻,不同侧面的101,很美。
作为城市的地标,附近当然夜夜笙歌,于是一口气连刷了两家50 best bar。
头一家 @Alchemy。Reservation only. 可能来得太早,整个bar就我一个人逗我么。不过跟上海speak low的人满为患相比,如此氛围真是求之不得了。Alchemy整体赢在基酒太优秀,喝完第一杯酒强烈要求直接上纯gin,大概是我目前喝过最佳的自调gin。
第二家 @Ounce。 No Menu. 没想到略带名气的ounce风格如此低调朴素,跟我设想的浮夸美式风截然不同,差一点就错过了。总结就是ounce果然是此行三家bar里面最棒的(另外一家是wootaipei,不推荐)。Bartender果然专业,三言两语秒懂你的喜好,将作品完美呈现在你面前,入口便知,是我的菜。面对no menu的店自己有个毛病,一次只想刷一杯,生怕破坏了当晚的唯一感。期待下次再来了。
因为一间民宿将自己后半段的行程重点放在了这里。大稻埕,台北太有故事感的地方,大概是因为曾经的繁华,今日的沉寂吧。
你问我为什么要放李宗盛的《寂寞难耐》?不为别的,这是在民宿@OrigInn听到的第一张黑胶里的第一首,以至于现在想台北了就会放这首来听听。里面的每一句歌词好像都与自己无关,但只是因为在那个时刻,这首歌承载我和这座城市的某种连接。
迄今为止住过最用心的民宿,又是在这样一栋有历史感的老房子里。晚上点一杯by老板朋友从种植到设计全部一个人来的精酿啤酒,和老板谈天说地;
早上起床迎接一杯有乌龙茶香的阿里山咖啡(老板形容阿里山的咖啡是“最不像咖啡的咖啡”),听不完的黑胶唱片,淘不完的老物件......
对夜市无感,但谁让我无法舍弃蚵仔煎呢。如果来台北只能去一个夜市,便是宁夏夜市,如果在夜市只能吃一样东西,我一定会选@圆环边蚵仔煎。
无论年长还是年少,城市人在夜市里汇集,无论经营多久,店家依然用心对待每一位客人,这是台北独有的魅力。
晨跑是旅行是感受当地生活气息最好的方式之一。住在大稻埕,当然不能错过淡水河边的晨跑。在这里,能看到人们努力生活的样子。
“听说订不到raw的客人都只能去吃旁边的Tarrior”,去吃Tarrior的前一天还听到这样的讽刺,然而体验过后,只想说Tarrior被如此对待真的是太不公平了。尽管室内风格并非我所爱,但从出品到服务,挑不出一点毛病,成为新晋米其林实至名归,所以订不到raw的朋友们大可不必执着了。
不多剧透,只提让我最印象深刻的一道甜品“芋见泥”,开始还质疑是谁起的如此接地气的名字,入口时却惊呼,这道甜品里竟有我喜欢的台北的味道。
如果给别人不小心制造了trouble,我能责怪自己半个月。结果这天可能吃的太兴奋,把一个袋子遗忘在了tarrior,没想到店家知道我第二天要离开台北,特意帮我送到了民宿。如此一间用心对待客人的餐厅,希望它会越来越好吧。
北投,淡水老街,九份等等,在此行中都被我放弃了,大概是因为台北中心的部分已经足够美好。
临行前的夜晚选择了阳明山公园。
骑着机车,仿佛能去到所有的地方。永远记得那好似梦的夜晚,从阳明山脚骑到山顶,一路上空气都是甜的,离灯光越来越远,离星光越来越近。
谢谢你台北,让我看到这个世界最温暖最柔软的部分。
希望有帮助~ 如果喜欢
欢迎我的个人公众号 BeKn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