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高维岳 峻极于天——登嵩山小记

作者:山水行舟 显示图片

       


       人们说到嵩山,更多的是和少林寺连在一起,实际上整个嵩山包括三部分:少林景区、嵩阳景区、中岳庙景区,具体有少林寺、塔林、中岳庙、嵩阳书院、峻极峰、三皇寨、卢崖瀑布、法王寺、嵩岳寺塔、会善寺、永泰寺、达摩洞等等众多景点。虽然嵩山大部分景点我都去过,甚至多次,但是嵩山峻极峰一直没有爬过,这也给此次爬嵩山峻极峰埋下了伏笔。
       嵩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 “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面,西邻古都洛阳,东临郑州,属伏牛山系。嵩山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登中岳嵩山就是登太室山峻极峰;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少室山因山脚下少林寺而著名。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通郑汴,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素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也是儒家重要的讲学之地。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诗经》有“嵩高维岳,峻极于天”的名句。  2004年2月,嵩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地质公园。——以上摘编自百度百科。
       1986年、1990年两次登上泰山,前一次白天登山,后一次夜爬,两次都看到了日出,各有不同的体验。2009年爬过一次华山,晚上12点启程,早上近5点到达北峰,恰逢天降阵雨,没有看到日出,雨过天晴,看到了云海,甚是壮观。当天中午12点已下到山下,过程匆匆,非常遗憾,一直想再次去爬华山。前段时间在马蜂窝先后看了老袁、 姚可等朋友登五岳的游记,很受触动,决心要把五岳都登一遍。



       8月初和老同学小酌,闲聊中吐露了登五岳的想法,明提议去爬嵩山,我们又约上了每天坚持跑步7、8公里的巍。说走就走,立即着手准备,我负责做功课,计划登山线路,明和巍负责采办干粮。
       时间:2018年8月25日
       目标:嵩山太室山峻极峰
       交通:自驾
       干粮:每人2瓶500ml装矿泉水、1瓶1L装冰红茶;烧饼、牛肉、茶鸡蛋、豆腐干、咸菜、梨。
        门票:办理了20元一张的登山年证,自办证之日起,一年内不限次登嵩山,包括太室山景区(老母洞、石船、中岳行宫、峻极峰、一线天、卢崖瀑布等)
       线路:登峻极峰有三条线,(1)法王寺,路程短、台阶多;(2)嵩阳书院,常规路线;(3)卢崖瀑布,路程较长。我计划从嵩阳书院旁登山步道上山,从卢崖瀑布景区下山,估计需要7、8个小时。
        25日早上7:00,天气晴好。按照约定的时间,依次接上明巍,先在京广路人气很旺的小店来一碗羊杂汤,量足味美,加上一个烧饼,给后面登嵩山打下个好基础。


       一路沿着京沙快速路——南三环——郑少洛高速飞奔,从登封东下高速。
       8:30,中途在启母阙停车游览。这是我在做计划时临时决定,启母阙在前往嵩阳书院的路边,为汉代启母庙前的神道阙,是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之一。
        阙的北边190米处有一开裂的巨石,即是启母石,根据文献《淮南子》记载,上古时期大禹奉命治理泛滥的河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妻涂山氏化为巨石,巨石从北面破裂而生启。西汉武帝游览嵩山时,为此石建立了启母庙。东汉延光二年(123年),颍川太守朱宠于启母庙前建神道阙,即是启母阙。汉代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曾一度改名为开母庙、开母湖。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启母阙景区是开放式的不收门票,但启母殿已保护,不开放,启母阙保护在殿内,殿后的山峰是万岁峰。






       


       游完启母阙,继续驾车往嵩阳书院方向行驶,很快就到嵩阳景区大门,掏出身份证交给景区工作人员,很快放行通过。进景区大门,有一左一右两条路,左边是前往法王寺、嵩岳寺塔方向,还可以到达登嵩山的检票口,相比从嵩阳书院方向登山要少走一段路,节省一段时间。
        9:10,我们按原计划把车停在嵩阳书院停车场,嵩阳书院门前拍照留影,休息整理登山物品。
       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市区北,因地处嵩山之阳,故而得名,它背依嵩山主峰梭极峰,面对流水潺潺的双溪河,两侧峰峦环拱,院内古柏参天,环境古幽,清雅静谧。乾隆皇帝游嵩岳时,曾在此留有“嵩阳书院景最清,石幢犹纪故宫铭”的诗句。
       嵩阳书院原名为嵩阳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以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高等学府,它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并称我国古代四大书院。院内有汉封“将军柏”,人称稀世珍宝,门外有大唐碑,素有“嵩山碑王”之称。


        9:30,从嵩阳书院东侧登山步道正式开始向嵩山峻极峰进发。登山步道是登封市人民政府为老百姓锻炼修建的一段步行道,一路上有登山游客、锻炼的群众,还有一群群武校的学生在山道上跑操。
        这一段路是坡道,台阶少,比较平缓,走起来也不费力,感觉很轻松。


戏水的家长和孩子


叠石溪字石,上面写的什么字?




仙游桥


吕祖殿


奉天宫



崇唐观造像


      10:20,到达登嵩山检票处,此处可以从嵩阳景区大门开车直达。前面轻松的路途宣告结束,对我们精神、体力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寻真


       10:40,到达老母洞。四周立着围挡,旁边卖茶水的摊主告诉我们,老母洞正在整修,不开放,今天是农历7月15日中元节,只有上香的才可以进入。
       老母洞又叫老君洞,传为唐时茅山宗道士潘师正所凿,是道教36洞天第6小洞天,洞前砖石砌券,两侧刻联,曰:“峻极峰嵩阳胜地,古灵山金壶洞天”。唐时,茅山派第10代宗师王知远对其弟子潘师正说:“嵩山乃汝修真之地,当亟还也。”于是潘师正就在嵩山逍遥谷就山势凿出此洞,并在此隐居达20多年,据说他但服松叶饮水而已。上元三年(676年),唐高宗召见他,问他在山里需要什么,他说:“茂松清泉,臣之所需,此中不乏。”唐高宗非常惊异,三年后下诏为他在逍遥谷建隆唐观,又为他建精思院。他著有《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唐陈子昂有《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曰:“初入茅山济江水,乃入华阳洞天里。道逢真人升玄子,授以宝书青台旨。令守嵩山玉女峰,云栖穷林今五纪。”。永淳元年(682年),潘师正羽化于嵩山隆唐观,时年九十八岁,“高宗及天后追思不已,赠太中大夫,谥体元先生。”唐圣历二年(696年),由司功王适撰写,司马承祯书丹和《唐默仙中岳体元先生太中大夫潘尊师碣》刻立在嵩岳逍遥谷隆唐观中,此碣文石刻至今尚存。后来,司马承桢、冯齐整、李荃、吴筠等都曾在这里隐居修道。
       以前这里供奉的是道教鼻祖太上老君,后来这里又同时敬奉无极老母,因此又被当地百姓称为老母洞。 无极 老母在嵩山地区多认为是女娲,也有人认为是九天玄女、骊山老母。据说她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在嵩山地区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深受百姓敬仰,是嵩山地区百姓上山烧香的首选之地,香火极为旺盛。





       从老母洞旁边石阶继续上行,这时候,明感觉有些体力不支,我也觉得小腿有点发紧,巍仍然精神抖擞、体力充沛,我们决定在此小憩休整。乘着这个间隙,我和巍顺着老母洞后墙绕到东侧,意外惊喜,我们看见工人施工进出的一个便道,正好可以进去参观老母洞。院内有几个工作人员和三三两两的香客,显得很清静。









       从老母洞出来,已看不见明,手机信号不好,也联系不上,估计他是笨鸟先飞往上先走了。我们加快步伐追赶。
       11:20,到逍遥亭,旁边有条道路到观音阁,抱着不放过一个景点的想法,我和巍拐到观音阁,大概有百米距离。



       从观音阁往上可以看到嵩山的峻伟、雄浑,往下可以观赏登封市区。原路返回,到三岔路口继续往上。





       11:40,到达峻极宫,与明汇合。正殿和偏殿看上去都比较简陋,旁边上山的道路旁是“石船”。
       峻极宫位于登封市区北嵩山太室山玉柱峰南麓之下,坐北面南依玉柱峰,南临老君洞,东临逍遥谷,西临法王寺。2009年6月3日被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据《登封县志》、《嵩山志》等文献记载:峻极宫,俗称“石船”,是嵩山著名的道教宫观,因宫东侧有一巨石形状如船而得名,宫后有一巨石,裂为三块,常有云雾缭绕,故曰“云城石”。峻极宫创建于何时不详,清代后期至今均有增修,现为两进院落,有三佛殿、峻极宫等七座建筑,房屋二十三间,面积约一千多平方米。
       向前经过聚仙亭,道路平缓了许多,真是恰到好处,因为这时候体力消耗达到了峰值,坚持过这一段对后面来讲会适应很多。在树荫下,享受着山风阵阵吹来,沿着这段起伏坡道快步向前。






       12:10,到达嵩阳运动地质遗迹。往前走不多时,看见山体刻有“神岳”二字,旁边刻着李白的《赠嵩山焦炼师》: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八极 恣游憩,九垓长周旋。下瓢酌颖水,舞鹤来伊川。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霓裳何飘飘,风吹转绵邈。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紫书倘可传,铭骨誓相学。传说李白当年到嵩山访仙问道不得,写下了这首诗,看来李白当时也有修道成仙的想法。










       12:20,过定心石,到达中岳行宫。宫宇依山势而建,据说是武则天当年登峻极峰封禅时休息的地方,我们在这里休息补充能量,为下面的攀行做准备。休息时遇到了一位重庆小妹,独自一人利用周末的时间来登嵩山,还有几位五六岁的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来爬嵩山,都让人十分佩服!







       12:35,最艰苦的一段行程开始了,向上是看不到头的石阶,心理和体力上是莫大的考验。想想登山的小朋友,鼓起精神出发。经过绢云母,到达半山亭,一方面等落在后面的明,另一方面休息片刻。稍息后继续向三皇口攀登,这时候望着连续不断的石阶,心想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13:20,终于登上三皇口,此处一条路是向上往峻极峰方向,另一条路是沿台阶向下往二仙洞方向。我和巍让疲惫的明在此休息,我们沿着石阶前往二仙洞,走了一段时间,往后看看下来的台阶,向前看看不知道远近的道路,对多长时间能到二仙洞心里没有底,我俩商量,为了不耽误后面下山的时间,决定原路返回,继续最后的冲顶。






       13:40,汇合明,又遇到了重庆小妹,我们一起向峻极峰进发。后面的路程就变得轻松许多,基本上是向上的坡道和台阶。向峻极峰前进的小朋友



       14:10,一路经过天爷庙、盘古殿、女娲殿,到达登封坛。这是武则天登坛封禅的地方,现在留有遗迹。没有好好整修,显得有些破败。





       14:15,到达峻极峰,只有一块海拔标志石碑,虽然有些失望,但是很快被登顶的兴奋之情所替代。趁着落在后面的明还没有上来,我和巍沿着往卢崖瀑布方向的道路探访三皇姑修行洞。返回峻极峰,在海拔标志前拍照留影,眺望连绵的山脉,向着远方大声呼喊,在城市钢筋混凝土下压抑的心情陡然爆发,舒畅至极。



 


       看看时间,考虑到从卢崖瀑布下山路程比较长,用时大概需要4、5个小时,下山后还要返回嵩阳书院开车,而且不好打车,我们决定改变计划从法王寺这条路下山。这条路虽然短,但是后面的经历让我们体验到并不轻松。重庆小妹依然决定从卢崖瀑布下山,让我自叹不如。在峻极峰分手,我们按原路到天爷庙往法王寺方向下山。
       多亏了早上的羊杂汤,一直到现在才感觉到有点饿。14:45,在天爷庙旁边的山道上犒劳五脏庙,一人一个梨,一个烧饼夹牛肉,就着咸菜、豆干。填饱了肚子,体力也恢复了不少,每人还剩1瓶矿泉水,轻装上阵。


       15:15,开始下山,正好与一对三四十岁的夫妇同行。走过一段平路,对我们的考验很快就来了,连续的、比较陡峭的台阶,膝盖、小腿肚感到明显酸胀。巍仍轻松在前,我坚持着居中紧随,明又落在后面,而那对夫妇已经看不见他们的影子了!




       路上不断有登山游客上来,我们相互询问上、下山大概还要多久,希望能从对方口中听到自己想听到的时间。其中一对恋人,临近中午来登山,也没有准备干粮,女孩已经觉得体力不支,明把我们多带的烧饼等食品送给了他们,一方面减轻负重,也希望他们吃点东西好尽快登顶。




       法王寺这条路,虽然路程短,但是基本上全是台阶,没有什么景点。手扶着铁栏杆,顺着台阶,蜿蜒下行,经过玉女峰、玉女桥,17:20,终于看到了法王寺,在山门前拍照留影。从法王寺到嵩阳书院停车场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和法王寺门前私人运营的车主谈好价钱,每人10元,另一个学生谈好15元帮他送到登封汽车站。






 


 

       法王寺位于太室山南麓玉柱峰下,寺院东西北三面群山环抱,苍松翠柏。寺前两山对峙,中辟公路,直通寺院,真可谓“深山藏古寺”。中秋之夜,寺内可观登封著名景观“嵩门待月”。


   


     补发几张2018年3月底在大法王寺、嵩岳寺塔、中岳庙拍的照片。
嵩门待月


大法王寺内练武的学生,还有外国弟子。


嵩岳寺塔


 


 中岳庙







  
       19:00,回到郑州,约上送孩子去北京上大学,刚刚坐火车返郑的光一起小聚。为了快乐的生活、为了同学的友谊、为了下一个目标,干杯!!!


       下一个目标,北岳恒山还是再登西岳华山?......
       
       这次登嵩山从上山到下山,总共用时大约八个小时,除了休息,一路拍照观赏嵩山美景也占去了部分时间。另外因为说走就走,体力储备不充分,导致用时过长。如果朋友们体力充沛,登顶时间压缩到4小时以内,下山可以走卢崖瀑布线路,观赏一线天、卢崖瀑布等景点。这段线路路程较长,台阶较少,比较平缓,可以较好地保护膝盖,下山大约用时4、5个小时,但是相对比较轻松。
      希望能给朋友们提供一点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