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游-2:西湖南线:净慈寺、雷峰塔和太子湾公园

作者:永远的提督大人 显示图片

提督的 九州 行系列:
曲阜 一日朝圣游: @http://www.mafengwo.cn/i/6273194.html 
泰山 两日登山游: @http://www.mafengwo.cn/i/9740085.html 
镇江 一日暴走游: @http://www.mafengwo.cn/i/6779021.html 
诸暨 一日暴走游: @http://www.mafengwo.cn/i/8419566.html 
浦江 一日登山游: @http://www.mafengwo.cn/i/9908578.html 
九华山 两日烧香游: @http://www.mafengwo.cn/i/8335326.html 
杭州 游 - 1:@http://www.mafengwo.cn/i/8369166.html 
杭州 游 - 2:@http://www.mafengwo.cn/i/10205526.html

  杭州 离 上海 很近,加上现在交通发达,高铁班次堪比 上海 地铁班次,使得随时随地的说走就走的 杭州 行成为现实。所谓“上有天堂,人间苏杭”, 杭州 景点众多,所以 杭州 游系列不会再具体到某年某天某日通过某种交通工具去了 杭州 某地,所有 杭州 的景点将按区域来划分。由于去了无数次 杭州 ,所以同一个景点也会有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拍的照片。
  本文所指的西湖南线即西湖南面南山路一带的景点,这一段西湖沿岸长约2公里,主要景点有净慈寺(即“南屏晚钟”所在地)、雷峰塔(即“雷峰夕照”所在地)和太子湾公园,三个景点离的很近,从城站坐游2路即可到南山路一带,当然土豪也可以从打车过去,其实也没多少路。

  南山路原长4300余米,原宽20米,清波门以北路段为民国年间拆除古城墙而改建,名涌金路、南山路,后改称膺白路,是为纪念国民党政要黄膺白(郛)而命名,建国后改名南山路;清波门以南路段原为石板土路,是通往净寺进香和西南山区的必经之路。
  自民国九年(1920年),杭城改造湖岸、修建环湖道路后,此路称南屏路,因地处南屏山麓而名。民国二十二年,经铺设柏油、拓宽路面之后,南山路与南屏路便成为市区沟通西湖风景区南线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1964年,南山路与南屏路合并,称环湖南路;1981年,复称南山路。
  西湖南线景区的整合工程于2002年10月完成,改变了西湖过去“北线热南线冷”的旅游格局。现在的南山路北起湖滨一公园,南达长桥公园的南山路以西滨湖地带,湖岸线长3公里。





  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岸的南屏山慧日峰下,因林木繁茂,石壁如屏,故名南屏山。
  净慈寺于公元954年由五代吴越国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永明禅院,南宋时改称净慈寺,并建造了五百罗汉堂。寺屡毁屡建,现在的寺宇、山门、钟楼、后殿、运木古井和济公殿,都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重建的。
  净慈寺的钟声在历史上久负盛名。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 - 1398年),铸了一口重约两万斤的巨钟,每日傍晚,夕阳西下,暝色苍茫,钟声在群山碧空中回荡,响彻云霄。由于南屏山空穴怪石较多,钟声经石穴回荡互激,钟声传播到十多里外,故名“南屏晚钟”。而西湖十景中,南屏晚钟最享盛名。


  在雷峰塔上可俯瞰净慈寺全景,其背后便是南屏山。


  净慈寺山门。若非佛教重大仪式通常是关闭的、山门前两侧各立着一座御碑亭、以面向山门方向,左边亭内为康熙皇帝所提“南屏晚钟”御字碑,右边亭内为乾隆皇帝所作的诗作碑刻。寺庙入口为右边角落里的边门,出口为左边角落里的边门。




  大雄宝殿,供奉大如来像三尊,为单层重檐,黄色琉璃瓦脊,更显庄严宏传。其上之匾额“具平等相”由李叔同所题,即佛前众生平等,不论富豪乞丐、长相美丑、出身如何、能力高低。“具平等相”既阐述了僧人们处事原则,也表明了向佛之人的修行路。






  在释迦殿前可远眺雷峰塔,若无树木遮挡,还能看到西湖。



  “南屏晚钟”那口重所在的钟楼,原有铜钟在连年战乱中消失,钟声沉寂近百年。1984年12月14日,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为报答祖庭恩德,捐赠3000万日元,由杭州制氧机厂铸造大梵钟一只,大小与明代时相同,作为中日友好的纪念。铜钟高3.6米,直径2.3米,重1万余公斤,造型古朴,外面铸有赵朴初等书写的大乘法莲华经共6.8万余字,每敲一下,余音2分钟之久。每日黄昏,悠扬的钟声在暮色苍茫的西湖上空荡,激起人们的无限遐思。
  净慈寺的钟声在历史上久负盛名。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 - 1398),铸了一口重约两万斤的巨钟,每日傍晚,夕阳西下,暝色苍茫,钟声在群山碧空中回荡,响彻云霄。由于南屏山空穴怪石较多,钟声经石穴回荡互激,钟声传播到十多里外。相传康熙皇帝以目品西湖十景,均广建庭阁,也在净慈寺寺门外建一碑亭,上刻“南屏晚钟”四字。而西湖十景中,南屏晚钟最享盛名。




  位于大雄宝殿西侧的济公殿,殿前(就是拍这张照片站的地方)还有当年复建净慈寺所用“运木古井”(忘拍了……)。
  济公,法名道济(1148 - 1209),南宋人,18岁投灵隐寺慧远出家,因其言行癫狂,嗜食酒肉,为寺僧所不容,慧远圆寂后被赶出灵隐寺,后移住净慈寺。“运木古井”是传说中济公运用神力,从井内运木复建净慈寺后留下的,故又称“神运井”。




  对于净慈寺的记忆,最初不是因为济公,也不是因为南屏晚钟,而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那首七言绝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通过描写六月西湖之美景,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亲,杭州甚好,何必远行……

  雷峰塔就在净慈寺路对面,以前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建造。因塔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民间以地名指称,故名“雷峰塔”,反而少有知道皇妃塔的。至于雷峰之名的由来,据《淳祐临安志》所载,因旧有郡人雷就筑庵所居,故名。也有人考证,中峰又称回峰,回峰之回字旧作雷,后人以形致误,错作雷峰。
  因战乱遭到严重损坏,塔于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重修,建筑和陈设重现金碧辉煌,特别是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被称为“雷峰夕照”,列入西湖十景。
  雷峰新塔建成后,已经消失了近80年的雷峰夕照得以重现。因最近两次去雷峰塔的时间都不合适,没拍到夕照,以后等人品大爆发了再上图吧。


  雷峰塔出名的一大原因应归功于《白蛇传》,法海骗许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却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从镇江金山瞬间穿越到杭州西湖可见法海法力无边,于是小青苦练法力打怪练级,终于打败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娘子获救。
  当然这个只是小说的说法。老塔实际于1924年9月25日因年久失修轰然坍塌,鲁迅先生写下了名篇《论雷峰塔的倒掉》那是后话。传闻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 的特异功能,因而屡屡遭到盗挖,挖多了没人修,就倒了。


  现在的新塔是2002年10月25日落成的。塔建在遗址之上,保留了旧塔被烧毁之前的楼阁式结构,完全采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时的风格、设计和大小建造,平面八角形楼阁式制型,外观是一座八面、五层楼阁式塔。
  新塔兼具遗址文物保护罩的功能,通高71.7米,由台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其中塔身高49.17米,塔刹高18.25米,地平线以下的台基为9.8米。由上至下分别为:塔刹、天宫、五层、四层、三层、二层、暗层、底层、台基二层、台基底层。


  专门为保护遗址而建的保护罩呈八角形,建筑面积3133平方米,外饰汉白玉栏杆。保护罩分上下两层,将雷峰塔遗址完整地保护起来。



  被杠精们诟病的电梯,所谓新塔是人造的不值得看,还有个电梯不伦不类等云云。要我说纯粹一片光秃秃的废墟更不值得看,新塔的设计实在是集复原保护周到于一体。年纪大的走不动的坐电梯,体能好的直接楼梯上去,高峰时会快很多。



  每层天花板和墙壁上的各式文字和图画很多,主要介绍塔和西湖有关的历史、风光、文化等,就不每张都放了,有兴趣的自己去实地看。


  由雷峰塔眺望西北方向,湖中由左横向右的一条绿色长堤便是苏堤,右侧前方湖中一片绿色便是小瀛洲岛(西湖十景“三潭印月”所在地)。


  由雷峰塔眺望东偏一点点北方向,远处高楼为湖滨、靠右侧的小山是吴山,上面还有个塔,那是新西湖十景之一的“吴山天风”湖中由左横向右的一条绿色长堤便是苏堤,右侧前方湖中一片绿色便是小瀛洲岛(西湖十景“三潭印月”所在地)。



  由雷峰塔眺望西南方向,远处是环绕西湖的一些山,山里有什么以后再说,有水的地方是西湖,途中偏左一点点一条往远处的小路便是南山路。


  新塔各层屋面都覆盖铜瓦,每个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翼有下悬挂铜风铃,风姿优美,古色古韵。据悉,新塔用铜建造是中国铜雕大师朱炳仁用了数万字的缜密论文说服各方专家才得以落实的。同时二至五层还有外挑平座可供观景。用于装饰的塔刹高16.1米,塔顶采用贴金工艺。它的外形具有唐宋时期江南古建筑的典型风格,远处望去,金碧辉煌。





  雷峰塔前的放生池。不知道去过雷峰塔的游客有没有过这个疑问:为什么景区里会有一处放生池和一堵佛教标志的黄色“南无阿弥陀佛”墙,这些佛教元素跟雷峰塔完全不搭。
  据记载:“南屏晚钟”御字碑原本立在马路对面放生池一侧、民国时为拓宽南山路将石碑移至现在的地方、放生池又称“万人池”、相传当年开挖放生池动用了万名人工、可见当时净慈寺的规模、如今放生池雷峰塔与净慈寺中间隔着一条南山路、原本同属于净慈寺。又据说曾经西湖就是净慈寺最大的放生池,当年净慈寺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太子湾公园位于净慈寺和雷峰塔西面,距离约700米,步行即到,是一个免费的公园。开放时间为上午7点至下午17点。
  太子湾公园始建于1988年7月,1989年基本建成。名字的由来不是因为这个地方叫太子的港湾,而是因南宋皇室庄文,景献两太子葬此而得名,是太子的墓地,却也是风景最美的墓地之一。这里原为湖湾,后由于多年风雨冲刷,泥沙淤积成沼泽地。另据说,太子湾公园所在地皮原本也是归净慈寺所有……
  公园很大,有1000多亩,主要是一派湿地风光,有真山有假山有水有花草树木,是杭州人民和游客们休闲的好去处。据说也是杭州一处著名的拍婚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