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上帝同在—佘山天文台与佘山天主教堂游记

作者:探海石 显示图片

佘山是上海唯一的山林风景区,位于上海西南古城松江境内,九峰十二山逶迤起伏十余里,自然风光秀美,享有上海之根的美誉。海拔99米的山高被称为上海之巅,佘山现已被定为国家森林公园。


 山顶上耸立着佘山天文台和佘山天主教堂。一边是拥有激光望远镜、射电望远镜、新型高精度日晷等先进设施的天文台,并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一边是华丽典雅、一到复活节、圣诞节,上山的朝圣者络绎不绝的天主教堂圣地,真可谓是科学与上帝同在。 佘山天文台和佘山天主教堂都是法国教会留下的建筑,身为佘山天文台第一任台长蔡尚质和继任台长劳绩勋同时也都是神父。当时思想观念的包容度由此可见一斑。下图是网上下载的图片。


         一、佘山天文台
       我们所说的佘山天文台即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佘山站。


在很多人心目中,中国现代最早的天文台应该是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确实是中国人自行建立的第一座现代天文台。但是,若只论建台历史,中国现代最早的天文台却是上海的徐家汇天文台,而若论拥有中国现代最古老的大型天文望远镜、从事现代天文观测的天文台,那就要数佘山天文台了。


 法国传教士建于公元1899年即清光绪二十五年的佘山天文台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台,当年装备的“远东第一”的40厘米双筒折射的天文望远镜也是我国最早的一台,它为我国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天文资料。


       这架当年的大型望远镜有3吨多重,可以灵活地在架子上左右上下转动,对准天空中不同位置的星体。望远镜的上方有一道天窗,天窗位于能360度转动的铁制大圆顶上,圆顶平时是封闭的,防止雨水、灰尘落进来;晴天观测时,转动圆顶和望远镜到观测方位,打开天窗,就可以观测了。这个硕大的双筒折射望远镜是馆中的“镇馆之宝”,多亏了天文工作者的精心爱护,与之配套的圆顶、座椅、附属设备等,至今还保持着原来的面貌,成为中国近代天文发展的一个最佳见证。


       下图片中的这台仪器称为“帕兰子午仪”,1925年购于法国巴黎,主要用于天文测时。子午仪还可以从事地理经度的测量工作。这台帕兰子午仪最值得自豪的工作就是曾参加过1926年和1933年两次国际经度联测。当时国际经度局在北纬30度线上选定的三个经度基准点,徐家汇天文台就是其中之一,而这台帕兰子午仪就是当时观测工作的主力仪器之一。上海天文博物馆为此专门设立了国际经度联测纪念碑。  馆里有着百年历史的天文图书馆,同时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天文图书馆,它收藏了自1900年建台以来收藏的26个国家各类天文期刊和专著约2万余册,其中最老的书刊可追溯到200年前。





近年在佘山天主堂西首又建造了一座天文观察台,内部安装有直径达164厘米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台中还有两架激光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直径156厘米的光学折射望远镜等先进仪器设备。最近,佘山天文台又添新景观----两座新型高精度日晷和一座浑天仪。两座日晷分别用不锈钢和汉白玉制成,可以根据太阳的影线测定白天的时辰和春夏秋冬四季节气;是国内目前最新的日晷。此外,看下图片。。。


     二、佘山天主教堂
      佘山天主教堂被誉为“东亚第二大教堂”。初建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1年),由法国传教士所建,后又几次翻修,现在的教堂是1925年扩建而成。




        教堂内设3000个座位,可容纳近4000名教徒,而且音响效果极佳。大殿正祭台用大理石砌成,殿窗部分镶嵌五彩玻璃,大殿正祭台用大理石砌成,殿窗部分镶嵌五彩玻璃,顶部盖以碧色的琉璃瓦。


 1942年罗马教皇曾将佘山天主教堂封为“圣殿”,成为我国天主教徒朝觐的圣地。


佘山原来是佛教的世界,山上原本有多处建于宋代的佛门建筑,如秀道者塔等遗迹。宗教的传播,是一种思想文化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