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文里,对《出师表》的意之深,理之透,词之婉,情之切犹为深刻。再读《出师表》时,是因为下一站要去武侯祠。
《岀师表》里:先主已逝,昔日英雄尽没。年老的诸丞相,懦弱的阿斗,岌岌可危的蜀汉大业。南方初定,曹据中原,孙盘江东,蜀汉偏西南一隅……亮忧心忡忡。《出师表》隐露出对现实的几分无奈,又寄几丝渺茫的希望。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言犹在耳,掩卷长叹里不期而遇了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由此,穿越到了那个戎马倥偬,枭雄竞逐的年代……
到成都,武侯祠是不能不去的。成都武侯祠,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刘备病故白帝城之后,灵柩运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称惠陵。成都武侯祠与惠陵、汉昭烈庙合并一处。
早在唐代,武侯祠已经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唐朝大诗人杜甫诗曰:“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千百年来,香火旺盛。
刘备殿:正中有刘备贴金塑像,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刘谌。为什么儿子刘禅在这里没有位置?据说,由于刘禅昏庸无能,不能守基业,他的像在宋、明两代几次被毁,后来就没有再塑。
诸葛亮贴金塑像,头戴纶巾,手执鹅毛扇,身披金袍,凝目沉思,和善的面月之中可见其忧国忧民,深谋远虑的精神,一代儒相之风。
成都曾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都城,在三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游走在武侯祠,翻阅一个王朝的兴衰。
与武侯祠相去不远便是‘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的杜甫草堂,杜甫晚诸诸葛亮近五百年,却对诸葛亮顶礼膜拜,视孔明为远年知音,《在《蜀相》中,唱出了千古诗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把诸葛亮的报国苦衷娓娓道来,感人泪下。
好!明天再去杜甫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