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个平江县,伴随我长大的地方——平江

作者:钟香玲 显示图片





  @平江  县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平江  县位于@湖南  省@东北  部,地处东经113度11分至114度9分,北纬23度25分至29度6分之间。东与@江西  @修水  县、@铜鼓  县接壤;南与@浏阳  市、@长沙  县毗邻;西与@汨罗  市交界;北与@岳阳  县和@湖北  省@通城  相连。@东北  面以山为界,西南面以水为界。总面积4125平方公里,辖13镇14乡778个村。人口103万。 


  @平江  历史悠久。早在秦代就设置了县,当时叫罗县,汉末名汉昌县,三国时期改名为吴昌县,后唐改名为@平江  县。历宋、元、明、中华民国,兴衰治乱相寻,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


  @平江  ,人杰地灵。这里孕育了67位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军政要员,54位@共和  国的将军,60多位@共和  国的省部军以上领导干部。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发生过“秋收暴动”、“二月扑城”、“@平江  起义”、“@平江  惨案”等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  工农红军第五军、第十六军和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的诞生地。在艰难的革命战争年代,全县有20多万儿女为国捐躯,现认定在册的革命烈士达21000多人,占@湖南  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


  @平江  ,物华天宝。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地表和地下资源。现已探明的矿藏有50多种,其中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20多种。甲长石、云母、石膏、黄金等驰名中外。这里盛产稻谷、棉花、西瓜、反时令蔬菜、辣椒、板栗等。


  @平江  ,山川秀美。幕阜(山)虎踞其北,连云(山)峻拔于南,汩水横东西,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有“幕阜丹崖,连云翠璧,碧潭秋月,梧桐暮雨”等风景旅游胜地。境内重峦叠嶂,峡谷深邃,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可供开发的达9万多千瓦,是全国小水电建设重点县之一。@平江  还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基地县,活立木蓄积量达300多万立方米,楠竹蓄积量3000多万根。


  改革开放以来,机电、竹木、食品饮料、化工、矿产已成为@平江  工业的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工业体系。全县共开发新产品40多个,稠油泵、高低压电器开关柜、@白玉  纸扇、长石粉、矿泉水、石膏板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农业正在由单一结构的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20万亩楠竹、20万亩果树、20万亩油茶、100万亩用材林已基本成型,“在山上再造一个@平江  ”的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边际贸易活跃,城乡市场繁荣。这里是湘赣过界水果、中药材、生姜、辣椒、木才等农副产品集散地。全县@新建  市场5万多平方米,其中农民投资建设的市场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目前,全县有2万多农民加入流通大军,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平江  县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以谋求更大的民展。全县先后投资5亿多元,@新建  和改造交通、通讯、能源和城镇等基础设施项目上百个。全县1.5万门程控电话工程和光纤光缆通讯工程已经竣工,投入使用。全县电力装机容量已达到4万千瓦。日产2万吨的自来水厂,日发300多车次的@平江  汽车站均已交付使用。打通平@江西  部出口与京珠高速公路相连的平(江)——伍(市)高等级公路,已基本峻工。


  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得“山”独厚的资源、区位优势,使@平江  这个山区县成为外商投资的一方热土。目前,全县已办起“三资”企业28家,实际利用外资逾千万美元。去年,“三资”企业完成产值近1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1270多万元人民币。伍市工业园(省级工业园)正在建设之中 。

仙姑岩

从@长寿  镇东行五公里,便是全国闻名的仙姑岩红军营旧址。这里海拔280多米,方园3.5平方公里,地处@长寿  镇塘口村境内,属丹霞地貌,沟壑纵横,岩洞遍布,悬崖峭壁,山势险峻。仙姑岩红军营旧址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红军营旧址。

1928年彭德怀元帅发动了@平江  起义,创建了@中国  工农红军第五军,随后率部奔赴@井冈山  。在途经@长寿  、@龙门  时,与敌人浴血奋战,突出重围。一部分伤员便转移到仙姑岩。革命先辈@方正  平(原中南军区海军副政委,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吴钦民等曾以此地为据点,开展了长达三年之久的游击战争。 址至今保留了“红军哨卡”、“红军指挥所”、“红军大舞台”、“军需库”、“红军井”、“藏军洞”等遗迹。与仙姑岩的“仙人挂画”、“仙人卖肉”、“仙人采药”、“杨公夕照“、”野鹿衔花“等 40处优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1994年,@方正  平老首长逝世后,遵其遗愿,他老人家的骨灰就安葬在红军营旁。2000年@平江  县政府、@岳阳  市青年旅行社、@长寿  镇政府共同投资,将其开发为集旅游、德育教育于一体的德育教育基地。它是接受传统教育、饱览自然风光的最佳去处。






古遗址


瓮江战国遗址 

  位于县南瓮江车站对面小山上。1961年由@湖南  省文物工作队发掘,出土文物有铜剑含铜镜等多件,是省内保存较完整的一处战国遗址。遗址已为瓮江粮站建为粮食仓库。 

  五星遗址 

  位于县东献钟乡五星村舵上坪。1974年8月,发现石箭簇、石刀、石斧、石锛、网坠和不同花纹的古陶片。1975年7月,@湖南  省博物馆举办的全省文物专千考古培训班对遗址进行发掘,共挖8*4米的探方8个,出土各种石器、陶器千余件。经鉴定,此处是省内一座具有代表性的龙山文化遗址。 

  早仑遗址

  位于县东@嘉义  早仑村。遗址西临汩水、南抵东山河,座落在两水汇合处的台地上。遗址总面积为85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约厚1米。1974年9月,在地表发现石斧、石刀、石茅、石铲、石圈、石箭簇、网坠和各种花纹的陶片。经@湖南  省博物馆考石专家  鉴定,此处为龙山文化遗址。

  汤家嘴遗址 

  位于县北虹桥乡向阳村汤家嘴。1985年,文物普查发现该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台山  表层有灰陶、黑皮陶、白陶等不同花纹的古陶片和大量石器遗物。经省、市文物部门鉴定,此处为@大溪  、龙山文化遗址。

  邓家园窑址 

  位于县东@龙门  乡@龙门  村的邓家园。1985年,文物普查发现有古窑堆积物10余处,陶片和破窑碎石散布周围2平方公里。其中有注壶、碗、瓶、缸、窑具等物,经@湖南  省文物部门鉴定,是宋代窑址。 

  丰嘴园窑址 

  位于县东谢江乡联合村丰嘴园。南距汩水150米,窑址表土为城隍庙地坪,面积约100平方米。在窑址表土残存窑膛内发现匣、窑壁砖、釉陶、粗陶等遗物。经@湖南  省文物部门鉴定,此处为五代时期的民窑遗址。

  艾穆墓 

  明代@四川  巡抚艾穆墓,在县西约5公里的澄潭河边,坐西朝东。原墓堆为青石结顶,墓前立四柱三牌墓碑。明左都御史邹元要撰写墓志铭。墓前有神道,对河有望碑,墓旁大路上立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碑石。1958年,墓堆上的石板被取走,后被人从封建土堆中央挖进墓室,取走一个陶器盖。据当地艾姓老人回忆,艾墓有三座,成品字形。1985年,@平江  县文物管理  所在原墓地恢复一个墓堆。

方家祠堂

方家祠堂位于距@平江  县城@东北  56公里的木@金乡  保全村,始建于清朝康熙30年,公元1692年,重建于@清康  熙51年,公元1717年,距今已有311年。占地面积4587平方米,建筑面积2865平方米,内供奉碑位将近400块,期间修建过4次,1945年进行过一次大规模修复,其造型为典型的家庙建筑群。








 汩水源风光


汨水源旅游区位于@湖南  @平江  县一@江西  @修水  县交界的石牛寨西麓,为近年来@湖南  省新发现的重要风景旅游区,距@长沙  180公里,距@岳阳  190公里,游览起点位于大坪乡石牛村(孚石村),止于@龙门  小江村,沙道长约15公里,漂流全长6.5公里,漂流时间约2.5小时。汨水源沿途风光为华中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沿途风光主要有,石牛追、仙人岩、莲花峡、两指岩、蛟龙戏珠、象鼻石、低头桥、@天门  岩、猴面岩、藏馆洞、猛狮回头、佛手岩、睡美人、鼓石、钹石、官财石。来到汨水源,还能乘坐古牛车,听@平江  民间山歌对唱。@湖南  副省长贺同 新称这里是近年来@湖南  省新发现的极品旅游景区










 

     仙人岩:相传此处为天上的大脚仙修炼成仙的地方。

  仙人脚印:位于仙人岩下,相传为大脚仙留下的脚印。     

  两指岩:莲花峡的一侧有一座上有两只似巨人手指的岩壁,这就是两指岩。   

  睡美人:透过汨水两旁的竹林,只见远方一古代美人头枕着群山,安祥地睡着。

  猴面岩:过了@天门  岩,即来到猴面岩景点,因碧水之边立有一猴面状巨岩而得名。

  藏棺洞:猴面岩上的一个天然岩洞,里面至今还留有当地先民在一千多年前放置的岩棺。 

  绿水沙滩:竹筏漂过之处,到处可见碧绿的溪水,细白的沙滩。这也是汨水源的一大景观。

  香狮岩:离竹筏漂流终点码头约2公里处,@龙门  镇小江村口附近,号称丹霞第一岩,奇绝湘赣。

  回首雄狮:竹筏在窄窄的汨水中静静地漂着,回头只见一只雄狮横在空中,似在天上、似在云中。

  回音壁:为猴面岩侧旁一巨大的石壁,当竹筏漂到石壁前游客对着石壁高喊时,整个峡谷中就会回荡着阵阵回音。

  蛟龙戏珠:过了莲花峡,只见前面一条张着大嘴的巨龙,巨龙旁边的河水中一块形似宝珠的岩石在水中时隐时现。 

  石牛追:石牛村竹筏码头起漂后几分钟即到了石牛追景点,此处回头,只见石牛寨在身后如受惊的奔牛在追遂你而来。

  莲花峡:竹筏起漂约半小时后,即来到了莲花峡,该峡因有一巨石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而得名。此处也是汨水源景区标志性的景点。

  千岩万壑:汨水源的山岩由红色砂砾岩层叠而成,秀拨奇伟,千姿百态。碧水映丹山,丹山转碧水。游人乘竹筏漂流其中。仿佛进入千岩万壑的世界  ,到了人间仙境。

  @天门  岩:竹筏过了蛟龙戏珠景点,远远望见一巨大无比的石壁挡立在前面,仿佛到了小河的尽头,这就是@天门  岩。河水擦着@天门  岩石壁,拐了一个90度急弯向左而去。

  @樟树  王:汨水源竹筏漂流的起点—石牛村村头的这棵千年@樟树  王是保佑全村人平安的守护神。树下几百年前留下的小石庙,常是村民祭拜祈求平安的地方。此树也有一奇,在它离地5米高的树叉中又寄生有一棕树,称为树中树。根不沾地,虽生长缓慢,却是枝繁叶茂。
















 加义烈士陵园
@平江  加义烈士陵园即“@平江  惨案”旧址,位于加义镇,距县城40公里。1938年2月,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从@平江  开赴@皖南  抗日前线,建立“新四军留守处”。1939年6月12日由于叛徒出卖,蒋介石突然派特务袭击,制造了“@平江  惨案”,烈士就在龙虎岭主要景点除旧址外,有“@平江  惨案”史料陈列、涂正坤同志牺牲处,曾全声、吴贺泉、赵绿呤被活埋的淘金洞,吴渊同志牺牲处,加义烈士陵园,全面介绍震惊中外的@平江  惨案史实。





 连云山休闲度假区



 

连云山是@平江  境内最高峰,海拔1600.3米,有辜、徐、灶三洞,各具特色,辜家洞有万亩焕@新竹  海;徐家洞有高山水库及拱形大坝;灶门洞有一线泉,前锅挽后锅,自然景色集人文景观相当丰富,向有连云翠壁之说,其中以连云竹海为最。竹@海南  北长22.47千米,东西宽12.6千米,总面积282平方千米。竹海三面高山环绕,30多条小溪汇成一条30公里的焕新河,注入五星水库,再与@汨罗  江相连。仙姑崖 从@长寿  镇东行五公里,便是全国闻名的仙姑岩红军营旧址。这里海拔280多米,方园3.5平方公里,地处@长寿  镇塘口村境内,属丹霞地貌,沟壑纵横,岩洞遍布,悬崖峭壁,山势险峻。仙姑岩红军营旧址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红军营旧址,1928年彭德怀元帅发动了@平江  起义,创建了@中国  工农红军第五军,随后率部奔赴@井冈山  。在途经@长寿  、@龙门  时,与敌人浴血奋战,突出重围。一部分伤员便转移到仙姑岩。革命先辈@方正  平(原中南军区海军副政委,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吴钦民等曾以此地为据点,开展了长达三年之久的游击战争。 址至今保留了“红军哨卡”、“红军指挥所”、“红军大舞台”、“军需库”、“红军井”、“藏军洞”等遗迹。与仙姑岩的“仙人挂画”、“仙人卖肉”、“仙人采药”、“杨公夕照“、”野鹿衔花“等 40处优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1994年,@方正  平老首长逝世后,遵其遗愿,他老人家的骨灰就安葬在红军营旁。2000年@平江  县政府、@岳阳  市青年旅行社、@长寿  镇政府共同投资,将其开发为集旅游、德育教育于一体的德育教育基地。它是接受传统教育、饱览自然风光的最佳去处。









 盘石洲

      盘石洲位于@湖南  省@岳阳  市@平江  县西部。毗邻平伍公路和@汨罗  江畔,距@平江  县城关镇10公里。距@岳阳  市90公里,距@长沙  市88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15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捷。面积达4平方公里。洲中心丘陵连绵起伏,四周广阔平坦。盘石洲三面@环江  ,水面碧绿,倒影相映,形似天外飘来的“绿色飞碟”。四周高山林木苍翠,古树参天,仿似一片绿色的“海洋”。












 福寿山风景名胜区

      福寿山地处@平江  县东南部思村乡境内,这里有可与@法国  “@维希  ”媲美的福寿山矿泉水,有极端高温低于30摄氏度的宜人气候,有96%的森林覆盖率和10公里飞瀑造就的超级“氧吧”,有世界罕见的千年寿藤、全国稀有的摇钱树和原始次生林,有10公里地下@通道  和神秘的白莲教旧址--福寿山下的@汨罗  江水悠悠,沿岸杜甫墓、@平江  起义旧址等景观密布,景区内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人文景观厚重深远,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游览价值。福寿山背倚@长沙  市及长珠潭经济圈,且有京珠高速、常永高速多条高级公路相通,交通便捷,适宜于生态旅游、避暑度假、休闲疗养、登山探险、@水上  游乐、红色教育、户外活动、自驾车旅游等综合型旅游。

2005年福寿山被列为“热游@岳阳  ”重点工程。与此同时,@平江  县加大开发建设力度,完全成了杜甫墓祠一期工程建设,并@成功  召开了杜甫国际学术研讨会。通过多方争取,@平江  起义旧址进入了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思村乡党委、政府积极招商引资3000万元进行福寿山景区公路拓宽改造、景区接待设施建设以及@白水  漂流等景点开发

福寿山位于@平江  县城南郊580公里处,是@平江  县境内第三高峰,海拔1554.9米,森林覆盖率达98%,年平均气温12℃。神奇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森林气候,使福寿山集秀丽、险峻、神奇于一体。春季云海雾茫、鸟语花香;夏季凉爽幽静,景色秀美;秋季林茂涛波,枫红果香;冬季银霜冰雪,北国风光。登高北望群山,逶迤起伏,苍龙翻跃;东仰福峰,高耸云端,势若腾云;南眺林海,修竹千顷,碧波绿浪;西俯@白水  ,如悬明镜,倩影飘浮。












石牛寨原名石牛山,因石牛山整体@山形  极象巨牛而得名,石牛山由大小五个寨子组成,后更名为石牛寨。石牛寨位于@平江  @东北  部,南极@长沙  ,西连@岳阳  ,东临@修水  (赣),北通@武汉  (鄂),总面积12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523米。


  石牛寨四周群山环绕,东连幕阜山,北靠@黄龙  山,南倚连云山。这里历史悠久,历来为军事要地,同治《@平江  县志》记载:“宋建炎庚戍,刘忠入寇,里人余国瑞、国器,聚族保此,罗孝芬挈家相依,得免于难。”后据太史罗孝芬写的石刻碑《石牛寨记》述:“……官宗四年(1265年)邑人王世明与汤旷聚众起义,王世明称元帅,镇守@江西  永西寨,汤旷称江淮枢秘史……驻石牛寨,后用埋伏诱出,始平”。时年1279年春四月。观寨上尚有@水城  、石臼、@石城  墙、@石城  门、练兵场等古迹。古城入口山陡路窄,一夫当关,万夫莫入。古城墙皆石砌而成,环寨口筑构高10多米,用以抵御自下而上的侵敌。古城中有古代练兵场、阅兵台、古代官邸。寨上义兵用以当寨口的@石门  ,碾米用的石臼,至今保留完好。


  “天下名山僧占多”,石牛寨亦是如此。寨上寨下,曾经寺庙堂如林。寨东的静严寺、松枫寺,寨上的白衣寺、石佛寺至今还保存着旧时原始的建筑款式。静严寺曾以武冶寺,法戒森严,凡@江南  数省犯戒僧人,一律押送到此管教,故名“静严”。相传全国三件袈裟,静严寺就有一件。该寺选址地势独特,建筑风格别致,当年四周古木参天,阴森严静,寺前一里多山路皆用条形麻石辅砌,外来僧人都得脱靴进寺。 因寺庙繁多,历代僧家在此修炼,卒葬于此。几死去的僧家道士,都由各自的徒孙们择地而葬,僧徒们在死者坟头立一石塔,石塔层数多少根据死僧的身份大小而定。

石牛寨风光美丽,景色诱人,境内云笼雾盖,陵谷阴深,山川盘郁,群峰起伏,峭壁千仞,崖如斧劈,土如丹色,怪石、奇峰、石洞、石崖,鬼斧神工,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石牛寨分大寨和小寨,大寨可容众数万,小寨亦容众千,上有井可溉汲,有田可耕耘。

革命战争年代,石牛寨还曾经是红军活动频繁地段,地下交通员常在此与井岗山红军秘密联络。@平江  起义后,彭德怀曾率部在此布防、休整。甘渭汉、傅秋涛等十多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胡筠革命烈士都曾在此领导和组织过革命斗争。


  纵观石牛寨,西部盆地四周群山环抱,其间杨柳夹道,家农舍井然,鸡犬相闻,鱼米丰足。汩江上游主干从中横穿而过。@中山  部山势雄伟,奇峰挺拔,沟壑纵横,松柏苍翠,流水潺潺,奇石异洞无数。东南部山体裸露,崖洞遍布,溪流纵横,山体天然造形美妙,各具特色。如石@佛山  ,山势从平地拔地而起,陡峭峻拔,东面悬崖绝壁,呈旗状展开,远望象一面烈烈旌旗,与钟山、鼓山互为倚角之势。石@佛山  崖顶天工成形,酷似人头,人们便把它长期作石佛供奉。崖下古寺长年香火缭绕,经久不衰。地质学家考查,八千万年前这里原来是一片汪洋大海,约三千万年前,地壳变迁凸起,形成了丹霞地貌的石@佛山  。自古以来,石@佛山  以其独特的风格吸引着不少善男信女、文人墨客投神拜佛,观光游玩,留下了不少绘炙人口的美丽诗篇。石牛寨多石洞,石洞大小不一,有的高大如佛殿,能容上千人,有的深长难测,能穿山而过,有的洞内有洞。如乌龟洞,洞中泉水成潭,洞内泉水叮咚,洞时大时小,大洞乱石嶙峋,小洞一人难行。洞内外山泉水质优良,无异味,无药害,无毒元素,属天然无污染水质。

石牛寨处@中亚  热带向@北亚  热带过渡区,属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凉冬暖,雨量充沛,树木多达481种。其中有一级保护植物水杉、二级保护植物很杏、三级保护植物紫竹等。此外,还有700多种中药材植物,(其中重点野生药材57种)。可供观赏的花草类植物约有107类。野生鸟兽119种(其中珍稀动物52种)。包括国家1级保护动物云豹、2级保护动物平胸龟、穿山甲、水獭等,3级保护动物狐、豪猪、华南兔、竹鸡、山斑鸠、眼镜蛇、王锦蛇等。矿产资源有钽铌、铀、绿柱石、去母、长石、高岭土、石英等。石牛寨下有商业街一条——浆市街,浆市街从商贸的常住人口达2000人;街市紧@连江  西@修水  县的马坳镇、水源乡,集市商贾云集,商品琳琅满目,边界贸易频繁,成为湘、鄂、赣边界货物聚集之地。工艺、土特产素负盛名,竹制工艺品、板粟、弥猴桃等山果,杜仲、厚朴、@黑山  羊、平术、高山云雾茶、云雾米、云雾菊花等名贵中药材、土特产畅销境外。境内基础设施完善,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通运输方便,餐饮设施齐全,社会治安良好,是一个集旅游,休闲为一体理想的风水宝地。











天岳书院
@平江  起义旧址——天岳书院,位于@平江  县开发区,占地面积5948平方米,建筑面积3907平方米。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在此领导和发动了著名的“@平江  起义”,成立@中国  工农红军第五军。馆内有:@平江  起义史料陈列、彭德怀同志光辉业绩陈列、膝代远、黄公略生平陈列、光荣的@平江  起义团陈列,展品包括珍贵实物136件,图片162张,包括当年@平江  起义部队使用过的机关枪、子弹以及@平江  工农武装使用过的土枪、土炮等,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彭德怀元帅及其领导的@平江  起义对创建人民军队、开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保卫中央苏区、建立人民@共和  国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平江  东山古寺


        东山古寺位于@湖南  省@平江  县伍市镇@五峰  山之中。该寺青山怀抱,古树参天,环境幽雅,风光秀丽。寺过@五峰  ,环绕耸立,象徵五佛出世,拔苦众生。据《@湖南  省地理志》、《@平江  县志》记载,东山古寺,始建于唐元和五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那时寺中名僧辈出,其在有大彻@大悟  的东山寺如会禅师。香火极盛时寺内僧众达500人以上,为湘北地区第一大寺院。由于多种原因,该寺近几十年以来一直为学校占用,1988年5月学校迁出,经省、县统战部批准,恢复原古寺,并列为省重点寺院保护单位。以本智法师为首的僧侣善友们经多方努力求助,购回了全部寺院,终于使千年古刹重新成为湘北地区佛教道场之一。

         该寺现有常住僧伽三十多人,精进苦修,白天劳动,晚上念佛参禅。由于房屋年代久远,濒临倒塌,于是又募款重建了大雄宝殿、天王宝殿、钟鼓楼、齐堂、寮房等,新造了佛像,共耗次一百余万元。另外拟塑五百罗汉像,建藏经楼及女众修行道场。

东山古寺开山祖师为妙莲和尚,历史上曾有著名方丈如会禅师。据寺内碑文记载,该寺传承法系为禅净双修。该寺在历史上最重大重建,一是在清朝同治四年,二是在1988年。寺内重要文物有宋朝古枫,树龄已近千年。碑记二通,碑文皆为寺院简史和兴寺功德记。寺内还有很特殊的香炉一鼎,被列为国家二级文物。

该寺最著名的护法兴寺人物是本智法师。释本智俗名曹修云,@汨罗  县红花乡人,幼年丧父,兄妹四人,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16岁时萌生出家念头,但六亲眷属坚决不肯。他慢慢地阅读了些佛学书籍,遂发心三年愿力先得自身大解脱。1980年11月15日晚子时,正在他礼佛之时,忽然从西方游来一朵大莲花,愈来愈近几乎快到头顶。他马上跑进自己卧室拿了手术刀,发不誓愿后,切除睾丸。当时大雨倾盆,雷声@霹雳  。他被抬上担架送医院雨突然停止,路途四里,踏进医院后大雨始复。据抬担架者言,一路上异香扑鼻,医院手术室内檀香充满整个房间,他本人神智则十分清楚。《@湖南  日报》记载了此事,类似舍身事佛的记载中,@中国  僧人中只有两个,他是其中之一。

1980年12月,刚好19岁的本智投奔@广东  省@乳源  县云门寺文偃祖师开创了禅宗道场,出家为僧,师从佛源上人。他携助上人复修道场,参禅悟道吃苦耐劳,几年时间花费了上千万元巨款,使整个云门寺焕然一新。1988年应@湖南  @平江  居士数度坚请,故从师命回@湖南  建寺,劳累奔波,为众生解除痛苦。各类病人络绎不绝,他总是不厌其烦治病疗心。本智法师现任@湖南  省@岳阳  市佛协副会长,@岳阳  市政协委员,@平江  县县佛教协会会长,东山古寺住持。

















 怀甫风景区

       1996年以来@平江  县、镇领导,开发了“怀甫风景区”,于主山之巅建杜甫亭,1997年底建成,共三层,规模及建筑特色一如@岳阳  楼。刻杜甫及当代诗词于其上。亭中二楼塑大型杜甫像,一楼设大幅屏雕,刻麦夫撰、祁望书的《杜甫亭记》。怀甫风景区内,已着手建杜甫的“望乡亭”和“将军亭”。 

   @平江  小田村杜甫墓是唐代伟大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诗圣”杜甫的归葬之地。据史料记载和专家考证,公元768年,杜甫携妻儿乘船入洞庭,飘泊@湖南  。因重疾缠身,费用已尽,只得从洞庭湖转入@汨罗  江往@昌江  县(今@平江  县)求医,不幸病逝于此,葬于小田村。始建于唐代的杜甫墓、祠和清朝末年为凭吊“诗圣”而建的铁瓶诗社,构成一组极具文物、史学、观赏价值的古建筑群。1988年,国家将此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历经历史沧桑,杜甫墓、祠已严重损毁。

         2000年8月,经@湖南  省文物局批准,由@湖南  @岳阳  市文物处古建筑维修专家制订维修方案并具体指导,@平江  县正式启动杜甫墓、祠修缮工程。 一年多来,这个县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总面积2552平方米的杜甫墓及现存古建筑杜公祠门厅、僧舍、铁瓶诗社,复原已损毁无存的杜公祠飨堂、浣花草堂。据@平江  县杜甫墓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李纯介绍,这个县正多方筹措资金,修建一条从县城直通杜甫墓的公路,并着手兴建一条诗牌长廊,将杜甫一生全部诗词嵌于祠内廊、亭、桥、榭之中,成为天下第一杜甫诗碑长廊。   

这些地方我大多没去过,做为一个@平江  人真的很惭愧。但是同时为我的故乡拥有这些美丽的风景而自豪,希望大家发现@平江  的美。

这是我通过网站查找,整理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