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清江古河床的其中一段,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户外徒步线路。它包括:黄泥坡—京兆山庄—黑洞—古河床—银河洞—独家寨—三龙门—二龙门—一龙门—大草坪—好汉坡……网络有关徒步的叙述、图片,尤显杂乱。本组资料将向后来者,精准介绍这一行程。
从火车站左侧的利川农村客运站,乘往团堡的中巴(票价5元),在此下车(8点45分)。
公路左侧的大道通往公认是徒步起点的京兆山庄。在半山坡有人会以节省体力,忽悠驴友乘车,往山庄3公里开价40元。
在第一个岔道,请向右拐(9点07分)。
水泥路之后是砂石路,在第二个岔道右拐(下坡),继续前进!
此第三个岔道,走左(直行)!在两三百米处的第四个岔道,继续直行(上坡就隐约可见京兆山庄)。
步道从山庄前经过(9点48分)!
不远的左侧有座废弃的农舍!
沿烟田左边的小道翻过山坳!
【途中回望】下山的路从这几间民舍的边上经过(10点18分)。
民舍附近的牛栏。沿牛栏旁的小道一路右转至对面山。
小路右面的峡谷(1)。
小路右面的峡谷(2)。
下至半山,江流的声音十分响。到达黑洞,却很安静(10点40分)。
两个深不可测的黑洞。
透过前方的山洞,能看到江水。
这里的景色相当好。
外面下雨了!
江边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岩洞。
【途中回望】之前见到的两个黑洞,就在前面的山岩下。
沿黑洞前的大道背江而行。
路遇一栋废弃的农舍。
大道绕村而行,其分出的小路穿村而过。村外的树枝挂着各色彩带,这是以往徒步团队留下的路标(11点16分)。
三四百米外的几间农舍,是徒步者的集结、休息地,这里有食品、饮料供应。据主人介绍,徒步一般以“京兆”为起点,到黑洞一个小时,黑洞到此半小时,此到独家寨两小时,独家寨到大草坪半个小时。当天已有数批徒步者经过,人数少的仅两人,人数多的近五十人(11点27分)。
【途中回望】此房是大道的终点。房前的地坪有上下两条路,均能通往古河床。上面的路好走,下面的路近江(正在维修)。
沿小路穿出树林,就能见到古河床(12点21分)。
俯视古河床。
俯视古河床。
古河床的岩石。
古河床的岩石。
攀爬古河床常需手脚并用。下到古河床后的一段路是沿着河床走。
【途中回望】前行经过此处(12点48分)。
【途中回望】
【途中回望】
河床里的一块大石相当平整。
一些徒步者素质不高,路旁能见废弃的食品袋及饮料瓶。
【途中回望】
沿峡谷进发。
【途中回望】
【途中回望】
峡谷底部皱褶的岩石。
【途中回望】
峡谷终止于右侧的银河洞(13点24分)。
与银河洞隔峡相对的山洞,位于半山,徒步者从其前方几十米处经过。
从银河洞前方向上攀登,左转下山便见独家寨(13点43分)。
三龙门入口(13点53分)
【途中回望】从三龙门入口回望,瓦房右上两点钟位置是独家寨岩洞。
三龙门入口。在此遇见一个从二龙门那边挑水回来的村民。
三龙门岩洞大厅。
从洞穴内看三龙门出口。
【途中回望】从洞穴内望三龙门入口。
【途中回望】三龙门出口。
小路右侧的小洞穴。
二龙门入口(14点03分)。
二龙门洞内。
二龙门出口堆着大量的石块(14点12分)。
从二龙门出口望一龙门。
一龙门。
出二龙门前行约百米,有一“T”字路口,左侧搭有售卖饮料的凉棚。往左几十米是荫蔽的山村(三龙门遇到的村民可能在这里取水),往右百多米是一龙门。这里的村民说,两边都能绕到山后的大草坪。
【途中回望】从一龙门入口望二龙门出口。
【途中回望】二龙门出口。
一龙门入口(14点25分)。
【途中回望】一龙门出口。一龙门因洞穴转弯、两头洞口低矮而十分黑暗,洞内的地面遍布泥水,十分湿滑。强光手电筒只能照清两三米的地方,没有登山杖在内行走有困难(14点33分)。
【途中回望】一龙门出口。
大草坪。
【途中回望】一龙门出口。
大草坪右转就到达好汉坡(14点37分)。这里有10多个大约初中的孩子在搞训练。据带队的老师介绍,徒步活动多在右侧悬崖的山村结束。要往该山村,一是爬天梯;二是从好汉坡半坡右转。前者危险,但仅需几分钟(过于夸张),后者安全,行程约要半小时。
爬天梯上崖壁确实有难度,一来通道狭窄坡度大,二来石板湿滑沙砾多。到达半山腰的村子,用手机搜索,显示“箩圈岩”。据当地人介绍,通往乡道(070乡道)的水泥路去年才修好,手机地图尚未更新,徒步者最好事先联系车辆过来接应,否则只有到5公里外的腾龙洞景区找车回城(包村里的面的开价60元)。
清江古河床徒步,部分地段没手机网络,途中的地表水少且脏。有人建议带3瓶饮用水上路,个人认为能带4瓶最好!因沿途摄影、摄像和等候队友,到达图片地点的时间稍慢于常人。
京兆山庄前的道路岔路多,之后的路基本不易错(有大量之前团队留下的路标)。有文章称,沿途十里无人烟,实际有五六处可见当地住户。此线徒步者较多,只要时间稍早,途中很易遇到同行者。
个人认为,只有古河床及银河洞到独家寨的两段较难走,前者需攀爬,后者是登山。本人徒步时62岁,一些团队中的孩子才10岁左右。8点从利川动身似乎迟了点,但在古河床休息时,后面还有两批徒步者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