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目前木塔向一侧倾斜,从这张图就能明显看出来。
辽代文化街,远远的就能看到木塔。
一派商业繁荣的景象
木塔、商业街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浮图宝刹
蓝天下寺塔显得分外庄严肃穆,无人的广场平添佛家的神秘。
佛宫寺的山门(天王殿)
天王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六椽。
明间置一大肚弥勒佛
东、西两山墙前各塑二像
南方增长持剑、东方持国天王执琵琶。
北方多闻天王握伞、西方广目捧珠握蛇
佛教护法神四大天王,民间象征风调雨顺。
天王殿倒座韦陀护法天神 天王殿中的塑像均为现代塑造,神形均不兼备,美感不强。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早期寺院“前塔后殿”的布局。
应县木塔它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过天王殿,高耸的木塔完全呈现在面前。
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高67.31米,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
塔建造在4米高的台基上,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该塔设计为平面八角,外观五层,底层扩出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与底屋塔身的屋檐构成重檐,所以共有六重塔檐。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
木塔局部
给人以下盘稳定的感觉,怪不得木塔矗立多年不倒。
全塔高67.3米,约当底层直径2.2倍,比例相当敦厚,虽高峻而不失凝重。
木塔平面示意图(网络资料)
各层塔檐基本平直,檐角十分平缓。平座以其水平方向与各层塔檐协调,与塔身对比;又以其材料、色彩和处理手法与塔檐对比,与塔身协调,是塔檐和塔身的必要过渡。平座、塔身、塔檐重叠而上,区隔分明,交代清晰,强调了节奏,丰富了轮廓线,也增加了横向线条。使高耸的大塔时时回顾大地,稳稳当当地坐落在大地上。底层的重檐处理更加强了全塔的稳定感。
木塔外部五层,但各层间夹设暗层,故木塔内部实为九层。每层之下都有一个暗层,暗层外观是平座,沿各层平座设栏杆,可以凭栏远眺,身心也随之溶合在自然之中。
塔内平层(暗层)
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8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
每根内柱均与三根外柱用梁相连接,使得内外槽紧密联系在一起。
有人估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约3000立方米。
塔的内槽与外槽 (图中的木棍为后世添加)由于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
柱头间有阑额和普柏枋,柱脚间有地栿等水平构件,内外槽之间有梁枋相连接,使双层套筒紧密结合。暗层中用大量斜撑,结构上起圈梁作用,加强木塔结构的整体性。塔建成三百多年至元顺帝时,曾经历大地震七日,仍巍然不动。
木塔北面的大殿
大殿在一个独立的院子里,院门的额匾上书三个大字“第一景”。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工”;明武宗朱厚燳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大同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
木塔一层北面的塔门及额匾
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层。
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
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
塔内各明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坐佛,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高大肃穆。
妙相庄严
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顶部穹窿藻井给人以天高莫测的感觉。
须弥座
莲花台被八个力士扛着,个个力举千钧,形象生动逼真。
须弥座局部 力士
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比例适度,色彩鲜艳,六尊如来顶部两侧的飞天,更是活泼丰满,神采奕奕,是壁画中少见的佳作。
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
笔法细腻传神,为辽代绘画风格。
壁画局部
壁画局部(网络图片)
一层内槽南门门额上的三个女供养人(网络图片)
一层内槽北门门额上的三个男供养人(网络图片)
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由于八面来光,一主佛、两位菩萨和两位胁侍排列,姿态生动。一般汉式寺院殿堂供奉的都是文殊在左,普贤在右,此处恰恰相反。
释迦牟尼佛
普贤菩萨与左胁侍菩萨
文殊菩萨与右胁侍菩萨
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分朝东南西北四方(网络资料)。一般殿堂供奉五方佛,属密宗系统,但此处少了中间的毗卢舍那佛,有点奇特,也有说一楼供奉的就是毗卢舍那佛,特意分开放置。
三层塑像全景
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四层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网络照片)
释迦牟尼佛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菩萨
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八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大日如来坐像于中央、八大菩萨分坐八方。利用塔心无暗层的高大空间布置塑像,以增强佛像的庄严,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的典范。(网络图片)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 斗拱54种。
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在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木塔结构示意图(网络资料)
木塔自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深刻,笔力遒劲,为木塔增色不少。
驰名中外的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上,现在悬挂着48面木匾,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文学书法上的重要价值,而且也是木塔修缮史和重要活动的珍贵史料。
一、从历史年代上来分:
金代1面《释迦塔》
明代6面:《竣极神工》、《望嵩》、《玩海》、《拱辰》、《天下奇观》、《天柱地轴》。
清代38面:其中《万古观瞻》、《慈光远照》、《万象逢春》、《天华云锦》等20面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所建。
民国1面:《灵山未散》
另有2件年代不详:《金城》、《雁塔》
二、从内容上来分:
1、记事4面:《释迦塔》、《金城》、《雁塔》、《古迹重新》。
2、弘扬佛法、扩大佛教影响19面:《鹫岭无异》、《灵山未散》、《慈光远照》、《香风花雨》、《法海慧莲》、《永镇金城》《香云普注》、《大法力》、《百尺莲开》、《庄严法相》、《毗卢真境》、《洗涤尘心》、《重新真会》、《花宫仙梵》、《皈依佛》、《荡胸云外》、《天华云锦》、《奎光普照》、《慈云普济》。
3、统治者借佛力和奇景,赞颂木塔,宣扬帝力3面:《竣极神工》、《天下奇观》、《木德参天》。
4、赞颂木塔雄姿和精湛的建筑艺术17面:《天宫高耸》、《万古观瞻》、《壮观》、《高出云表》、《上接云天》、《近日低云》、《在半天》、《留白云》、《第一浮图》、《霄汉凭临》、《仰之弥高》、《望嵩》、《玩海》、《拱辰》、《永镇金城》、《天柱地轴》、《突兀碧空》。
5、借塔抒发个人情怀4面:《正直》、《中立不倚》、《文笔参天》、《奎耀增辉》。
6、直接写景1面:《万象逢春》。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三点:
(一)明弘治三年(1490年),时任应州知州的薛敬之观塔触景生情,欣然命笔,写下玩海、望嵩、挂月、拱辰八个字,遂制成4匾,分别悬挂在木塔第五层明檐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现存3块,《挂月》匾早已下落不明。
(二)原一层南面东次间有宣统元年(1909年)权州篆程世荣谨书“足壮观瞻”匾
(三)1946年国共和谈期间,大同也成立了三人和谈小组,国民党方面代表叫温天和。他为了给土匪、地头蛇出身的应县国民党守军司令乔日成打气撑腰,特赠书“顶天立地”四字,并制匾挂于木塔二层。应县的老百姓,对乔日成祸国殃民的罪恶行径,早就深恶痛绝,应县刚一解放,就把这块挂了不到二年的牌子摘下砸碎烧火了。
对联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此外,与木塔齐名的是塔内发现了一批极为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中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实属国内罕见,为研究中国辽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在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内,供奉着两颗为全世界佛教界尊宗的圣物佛牙舍利,它盛装在两座七宝供奉的银椁里,经考证确认为是释迦牟尼灵牙遗骨。
灵骨舍利
夕阳中的木塔
作为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应县木塔高67.31米。据考证,在近千年的岁月中,应县木塔除经受日夜、四季变化、风霜雨雪侵蚀外,还遭受了多次强地震袭击,仅裂度在五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无情的雷击、陈年累月的塞外狂风,都曾给木塔施加淫威,兵荒马乱,战火硝烟,也曾使木塔伤筋动骨。1926年军阀混战时,木塔曾中弹200余发,至今弹痕可见。然而木塔坚强不屈,仍傲然挺立、直刺云天。
建筑结构的奥妙、周边环境的特殊性,加上人为保护的因素,木塔千年不倒,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古代工匠们实践了千年后的现代建筑理论。
夕阳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屋顶上
天下奇观
夕阳无限美
蓝天白云红墙,木塔分外妖娆。
寺内鼓楼
塔前铁狮 具辽金风格
卧马 石柱
寺内钟楼
塔内二层,可以明显看到柱体外斜
二层 木梁上的题记
铁幢
一层檐廊下的石碑
塔基转角上的石兽
高耸入云的木塔 希望木塔一直伫立在那里
中国一直在积极寻求各种办法来试图把已有950岁高龄的佛宫寺释迦塔的寿命再延长多年,以期延续这个世界最高古木塔所蕴含的独特的建筑、宗教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