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5日,今天我们的旅游目的地是平武县王朗自然保护区。平武到王朗大概100公里。
白马藏族置平武藏族乡,位于县境北部,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城45.3公里。面积715平方公里,人口0.2万。畜牧、林业资源丰富。境内有熊猫的故乡王朗自然保护区。
白马藏族的服饰十分独特。不论男女,头上都戴一顶盘形、圆顶、荷叶边由羊毛压模后制成的白色毡帽,并在帽顶侧面插上一只或几只白色雄鸡的尾羽作饰物。一根代表权高位重的人,两根代表已经结婚,三根代表未婚。白马藏族没有文字,也不识藏文,其语言与藏语相近但却不相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白马藏族不信佛教而信奉自然神,白马藏族住房为“杉板房”,依山而建,屋顶呈“人”字形,上盖青瓦。大门口有图腾标识。很有民族特色。我们上前打问门前劳作的老乡,盖一座如此的房子造价如何?答曰:100万左右,令我们咋舌,这里房价也不便宜哟,不过拥有这么一座美丽的住房,环境这么美,100万又算什么呢?
从白马藏族乡前往王朗自然保护区的路途中天姆湖赫然入目,太美了,大家惊呼着下车。只见碧绿的湖面,似一面镜子,青山倒映湖中,山顶白雾尚未散尽,岸边的绿草红花白墙相互映衬,婉如一幅美丽的山水彩图。
天姆湖是水利工程所造就的人工湖,面对这高峡平湖的美景, 不禁想起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璧,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王朗自然保护区位于平武县的西北角,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盆周山区,山高谷深,海拔范围2300—4980米。王朗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主,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之一(1965年),国家级示范保护区。王朗景区年均温10℃,树龄在600-700年以上的古树数量大、生长繁茂。
景区内的牛马散养。
王朗有两条景区线路一个是白熊沟,一个是竹根岔沟,我们开车先去白熊沟,景区内的道路修建的已经很完善了,双车道,盘山路,九曲十八弯,远眺是连绵起伏,形态各异的山峦。路旁是苍翠的森林或时隐时现的河流,它们时而奔腾,时而平缓流淌。
白熊沟有原始森林、百年古杉、千年树藤,绿树苔藓,无人行走的栈道和小桥,进入原始森林中,每一寸肌肤都感受着原古大自然气息,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那么清新,含有绿树花草、松油的香味。林中鸟儿鸣声脆脆,雪山流水潺潺。满目苍翠粗大笔直的树木,疏密有致,松涛阵阵,奇花异草,翠绿欲滴,晨露晶莹,尚未散尽的薄雾如丝般的笼罩在林间,犹如玉带般缠绕在腰间。
栈道与桥有新建的,还有部分木质已经老朽,但更让人加深对原始二字的感受。
大熊猫的主要食品-箭竹,大熊猫只食竹尖部分。
林间生长植物。
上百年来,从雪宝顶上融化的雪水在王朗自然保护区内流淌着,淡淡蓝色的雪水滋润着这块神奇的土地。养育包括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及其它300多种动物和上百种名贵植物。手放入河流中真是刺骨冰凉,不亏是雪山上的雪水啊。
从白熊沟原路返回,再入竹根岔沟,观赏竹根岔内的大草坪及甘海子景色
王朗景区有二个服务站,一个在白熊沟,一个在大草坪,同时分别也是甘海子和金河谷野外工作站点。服务站内干净整洁、温馨舒适。座椅色彩亮丽。
我们在服务站买了自热米饭当午饭。
服务站的卫生间设施出乎我意料,很不错哦!
树根下流出的泉水。
大草坪有顶级的冷杉、云杉,极具观赏价值,极绿草茵茵,马儿在草地上一动不动看着我们,任我们拍照。草坪周围是大片的湿地,晶莹透亮溪流、细密的小草、原古的树木形成各种造型的水泡子,成为美丽的景观。
在大草坪景点本可以看到雪山,但因为是阴天雾大,所以未能如愿。
王朗虽不及九寨沟美,但原始幽静,浩瀚古朴,优雅美丽,而且游客少,非常适合自驾旅游,不失为上选。
从王朗出来,我们翻过海拔3800米黄土梁,赶往文县,一路全是盘山路。浓雾弥漫。
在文县,朋友们为老公过了一个温馨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