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游之三——崇武古城、洛阳桥、清源山

作者:卸磨的驴 显示图片

       今年春节去福州、泉州一行,初四到泉州,先玩了城里的关岳庙、清净寺、文庙、天后宫、开元寺、石笋古渡、灵山圣墓,郊区的清源山(另帖已发)。看泉州南北的景点较散,公车不方便,我们租了一辆车自驾游。初七我们去泉州南边的蔡氏古民居、郑成功墓、五里桥,初八一早,我们从晋江出来,先去了草庵,然后返向东北,从后诸大桥跨过泉州湾,去惠安的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坐落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明洪武二十年系(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是明政府为抗击倭患,在万里海疆修筑的60多座卫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城围长2467米,墙高7米,内砌跑马道二或三层,宽4米。墙上有墙碟1304个,箭窗1300个,窝铺26座,四方设有敌台5座,四面设城门。在城内莲花山制高点,还设有瞭望台,四面城边有窝铺、月城、墩台和通外涵沟。


      我们到崇武已经11点,景区就是绕着古城从西北角转半圈到东南角,城墙很整齐,看来新修过不久。但景区这样的路线有点单调。





      沿着城墙走到南边,城的南门, 可以凭票进去,正对城门是关帝庙,可以看见城墙里面的情形,三层跑马道。城里居民很多,小街巷狭窄。没有多停留,出城继续往东边。











     到东南角,这儿是崇武古城的标志性地方,视野开阔,对着海的景色不错。大片的石滩。。




这个标志是东海和南海的气象分界线。以前还真不知道,长知识。






        东南角是唯一可以上城墙的地方,上到城墙上,凭栏想,当年这倭寇太猖狂,看记载,仅崇武就被洗劫了数次,这是历史教训。一个这样民族性的国家,咱们真是要十分当心。
       不过这儿只让游客有十几米的活动地方,有必要吗,不知管理者什么想法。











       下城墙,去海边吧。崇武的海边还是不错的,有大片的石刻,题字,不过一看就是现代的,没有深厚感。






在海滩上看古城又不一样,沿海边往回走,巨岩礁石不少,许多地方都被开采了,惠安是有名的石雕之乡呀。










戚继光像,但愿中国以后还能有戚继光似的人物。



     海边的石头开采了不少。


还有水浒一百单八将的雕刻,一人一个,不过这和景区的主题好像没关系。



       下了这么大的功夫修好崇武古城,景区不知怎么设计的路线,非常别扭,绕城一周也行,穿城也行,上城墙走走也行,都是可选择的路线,可现在怎么都不行。管理不好,花那么多钱修水浒一百单八将,和景区有没关系,想搞石雕展这儿不是地方呀。嗨。 
     出景区,在对面河边上吃了顿饭,要说不便宜,当地的特色鱼卷还不错。


吃完饭,我们驱车去洛阳桥,摘网上的一段:“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泉州东郊的洛阳江,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洛阳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也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由北宋泉州太守莆田人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皇祐五年开建,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三百六十丈, 宽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技术高超。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即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在泉州,“站着象东西塔,卧倒象洛阳桥”的俗话代代相传” 。
       洛阳桥横跨泉州湾,是惠安和泉州城区的分界线,我们到了桥的东头,惠安的洛阳镇,这儿不收门票。桥头立着蔡襄的像,好高大,延续至今这大的吓人的雕像,好像不这样不足以表达崇敬之感。但蔡襄就站在这脏兮兮,乱哄哄的桥头,有点黑色幽默。




















    走到桥中段,有不少碑刻。这字好浑重,刚才崇武海滩上看的比之这个真是天壤之别。















    时间太紧张了,还要赶下午的高铁去福州。到此吧。桥西头的蔡襄祠堂也没时间去了。




       去清源山是初五,我们到泉州的第二天。清源山在泉州北的边上,离城很近,从泉州城里有很多公交车到那儿,我们是打车去的。 
       清源山,俗称“北山”,5A级旅游景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部分组成。海拔572米,山脉绵延20公里,面积约62平方公里。山中有老君岩,弘一法师塑像、舍利塔、势至岩、千手岩、弘一大师舍利塔、弥陀岩、碧霄岩、瑞像岩、赐恩岩、清源洞、百丈坪、青牛石、天湖、虎乳泉、南台岩许多古迹景点。



      我们从老君岩山门进景区,不远处就是清源山的标志——老君岩,据记载,其原为一天然大石,“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这是清源山最有名之处,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找不到一个能好好照相的位置。不过也是,看到多少年以前在照片上就熟悉的老君,有点意思。





从老君岩出来,上山,山沟里桃花已开了,点衬于一沟绿树之中,好美。






往上行,山上都是古木,有的长在石头上,许多大榕树已经把石头包上了。




    往上到过见龙台,到弘一法师塔,有其造像。




    到弥陀岩,这是清源山主要景点之一。先看见弥陀寺,这是新修的。








      往上穿过两个大石头中夹缝,来到殿堂后一高台上,这是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的弥陀岩仿木石构石室,室内有元代石雕阿弥陀佛立像。














再往上,一个巨大的佛字,是清乾隆年间福建陆路提督马负书手书的佛字石刻,被誉之为闽海第一佛。


到紫翠湖,说是湖,没什么水,这儿有吃饭的地方,还不贵。




到这儿,不在爬了,老了,腿不行了。从左侧路下山,过高士峰、巢云岩,






泉州今年冬天旱呀,这儿应该是溪流。可一滴水也没有。


到千手岩,千手岩又名观音寺,它是因为供奉观音像而得名。千手岩处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红墙素瓦。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释伽牟尼坐像







从千手岩继续下到山下。


其实清源山不太高,还有南岩、碧霄岩、赐恩岩百丈坪等许多景点,山顶据说不错。

      交通:去崇武古城自驾方便,从泉州城里过后诸大桥沿右手海边的路,转通港西路一直走就到了;从北边过来,G15沈海高速驿站板出口出来。往惠安方向,过惠安一直走就到。公车,要先乘去惠安的车,快到惠安时,去崇武方向的路口下车,转车去崇武。
      洛阳桥的西头,就在泉州洛江区,有公交车到。清源山紧挨着城北,公交车方便。
      吃住:玩洛阳桥、清源山就住城里,崇武镇有吃住。清源山上吃饭可看帖子内容。
       游:崇武古城一般两小时,洛阳桥一个小时,清源山不好说,像我们这速度和路线3-4小时。要腿好,加上玩南岩、碧霄岩、山顶得一天吧。